道德真经注(汉河上公) - 第 15 页/共 21 页
  
  
   塞其兑,闭其门,
  塞闭之者,欲绝其源。
  挫其锐,
  情欲有所锐为者,当念道无为以挫止之。
  解其纷,
  纷,结恨不休也。当念道之淡薄以解释。
  和其光,
  虽有独见之明,当和之使暗昧,不使曜乱。
  同其尘,
  不当自殊别也。
  是谓玄同。
  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谓与天同道。
  故不可得而亲,
  不以荣誉为乐,同立而哀。
  亦不可得而疏;
  志静无欲,与人无怨。
  不可得而利,
  身不欲富贵,口不欲五味。
  亦不可得而害;
  不与贪争利,不与勇争气。
  不可得而贵,
  不为乱世主,不处暗君位。
  亦不可得而贱,
  不以乘权而骄,不以失志为屈。
  故为天下贵。
  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屈,与世浮沉,容身避害,故为天下之贵。
  以正治国,
  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国也。
  以奇用兵,
  奇,诈也。天使诈伪之人,使用兵也。
  以无事取天下。
  以无事无为之人使取天下,为之主。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此,今也。老子言:何以知天意然哉?以今日所见知之也。
  淳风第五十七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多则下诈,相殆故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者眩於目,听者惑於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人谓人君、百里诸侯也。多#20技巧,谓刻画宫观,雕琢章服。奇物滋起,下则化上,饰金镂玉,文绣采色,日
  以滋甚也。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法物,好物也。珍好之物滋生彰着,则农事废,饥寒近至,故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圣人言:我修道承天,无所改作,而民自化成。
  我好静而民自正,
  圣人言:我好安静,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
  我无事而民自富,
  无摇役征召之事,民安其业,故皆自富也。
  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常无欲,去华文,微服饰,民则随我质朴。
  我无情而民自清。
  圣人言:我修道守真#21,绝去六情,而民随我而清。
  顺化第五十八
  其政闷闷,
  其政弘大,闷闷昧昧,似若不明。
  其民醇醇;
  政教弘大,故民醇醇富厚,相亲睦也。
  其政察察,
  其政教疾隐,言决於口,听决於耳也。
  其民缺缺。
  政教烦疾,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
  祸兮,福之所倚;
  倚,因也。夫福因祸而生#22,人能遭祸而悔过责己,修善行道,则祸去福来。
  福兮,祸之所伏。
  祸伏匿於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
  孰知其极?
  祸福更相生#23,孰能知其穷极也。
  其无正。
  无,不也。谓人君不正其身,其无国#24也。
  正复为奇,
  奇,诈也。人君不正,虽正复化下为诈。
  善伏为訞。
  善人皆复化上为訞祥也。
  人之迷,其固日久。
  言人君迷惑失正以来,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圣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
  廉而不害,
  圣人廉清,欲以化民,不以伤害人也。今则不然,正己以害人也。
  直而不肆,
  肆,申也。圣人虽直,曲己从人,不自申也。
  光而不耀。
  圣人虽有独见之明,常如暗昧,不以耀乱人。
  守道第五十九
  治人
  谓人君欲治理人民。
  事天,
  事,用也。当用天道,顺四时。
  莫若啬。
  啬,爱也。治国者当爱民财,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精气,而不为放逸。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先也。服,得也。夫独爱民财,爱精气,则能先得天道也。
  早服谓之重积德。
  先得天道,是谓重积德於己也。
  重积德则无不克,
  克,胜也。重积德於己,则无不胜。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无不克胜,则莫有知己德之穷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