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注(汉河上公) - 第 14 页/共 21 页
  
  
   终身不救。
  祸乱成也。
  见小曰明,
  萌牙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
  守柔曰强。
  守柔弱曰以强大也。
  用其光,
  用其目光於外,视时世之利害也。
  复归其明。
  言复反其光明於内,无使精神泄也。
  无遗身殃,
  内视全神,不为漏失。
  是谓习常。
  人能行此,是谓习修常道。
  益证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言:使我介然有知於政事,我则行於大道,躬行无为之化也。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失道意。欲赏善恐#17伪善生,欲信#18忠恐诈忠起也。
  大道甚夷,
  夷,平易也。
  而民好径。
  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
  朝甚除,
  高台榭,宫室修。
  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而失时也。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
  服文彩,
  好伪饰,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无足时也。
  是谓盗夸。
  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致。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也。
  盗夸非道也哉。
  君所行如是,此非道。复言也哉者,伤痛之辞。
  修观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之。
  善抱者不脱,
  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
  子孙祭祀不辍。
  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绝时。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道於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道於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正。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於来世子孙也。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
  修道於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
  修之於国,其德乃丰;
  修道於国,则君圣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修。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人主修道於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如影响。其德如是,乃可以为普博也。
  故以身观身,
  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
  以家观家,
  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也。
  以乡观乡,
  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
  以国观国,
  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
  以天下观天下,
  以修道之主观不修道之主也。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老子言:我何以知天下修道昌,背道亡?以此五事观而知之。
  玄符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
  谓含怀进德之厚者。
  比於赤子。
  神明保佑含德之人,若父母之於赤子也。
  毒虫不螫,
  蜂虿蛇虫兀不螫。
  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赤子不害於物,物不害之。故太平之世,人无贵贱,皆有仁心。有刺之物,还反其本;有毒之虫,不伤於人。
  骨弱筋柔而握固,
  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坚固,以其意专而心不移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赤子未知男女之合会而阴作怒者,由精气多之所致。
  终日号而嗌不嘎,和之至。
  赤子从朝至暮啼号,声不变易者,和气多所致也。
  知和曰常,
  人能知和气之柔弱有益於人者,则为知道之常也。
  知常曰明,
  人能知道之常行,则日以明达於玄妙。
  益生曰祥,
  祥,道#19也。言益生欲自生,日以长大也。
  心使气曰强。
  心当专一和柔,而神气实内,故形柔。而反使妄有所为,则和气去於中,故形体日以刚强。
  玄德第五十六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万物壮极则枯老也,老则不得道也。
  不道早已。
  不得道者,早已死亡。
  知者不言,
  知者贵於行道,不贵於言。
  言者不知。
  多言多患,驷不及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