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注(汉河上公) - 第 18 页/共 21 页
  
  
   处前而民不害,
  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亲之若父母,无有伤害之心。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圣人恩深爱厚,视民如赤子,故天下乐共推进以为主,无有厌之也。
  以其不争,
  天下无厌圣人之时,是由圣人不与人争先后也。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言人皆争於有为,无有争於无为也。
  三宝第六十七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老子言:天下皆谓我德大,我则佯愚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夫自名德大者,为身之害,故佯愚似若不肖。无所分别,无所割截,不贱人而自贵。
  若肖久矣,
  肖,善,谓辩惠也。若大辩惠之人,身自高贵,行察察之政,所从来久矣。
  其细也夫。
  言辩惠者唯如小人,非长者。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老子言:我有三宝,抱持而保倚之。
  一曰慈,
  爱百姓如赤子。
  二曰俭,
  赋敛若取之於己也。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执谦退,不为倡始也。
  夫慈,故能勇;
  先以仁慈,故乃勇於忠孝。
  俭,故能广;
  天子身能节俭,故民日用广矣。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成器长谓得道人也。我能为道人之长也。
  今舍其慈且勇,
  今世人舍慈仁,但为勇武。
  舍其俭且广,
  舍其俭约,但为奢泰。
  舍其后且先;
  舍其后己,但务先人。
  死矣。
  所行如此,动入死道。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并心一意,故以战则胜敌,以守卫则坚固。
  天将救之,以善以慈卫之。
  天将救助善人,必与慈仁之性,使能自营助也。
  配天第六十八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
  言贵道德不好武力。
  善战者不怒,
  善以道战者,禁邪於心胸,绝祸於未萌,无所诛怒也。
  善胜敌者不与争,
  善以道胜敌者,附近以仁,来远以德,不与敌争而敌自服。
  善用人者为下。
  善用人自辅者,当为人执谦下。
  是谓不争之德,
  谓上为之下也#7。是乃不与人争斗,乃是道德。
  是谓用人之力,
  能身为人下,是谓用人之力也。
  是谓配天,
  能行此者,德配天也。
  古之极也。
  是乃古之极要道也。
  玄用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
  陈用兵之道。老子疾时用兵,故托己设其义。
  吾不敢为主
  主,先也。我不敢先举兵。
  而为客,
  客者,和而不倡兵,当承天而后动。
  不敢进寸而退尺。
  侵人境界,利人财宝为进。闭门守城为退也。
  是谓行无行,
  彼遂不止,为天下贼,虽行诛之,不行执也。
  攘无臂,
  虽有大怒者,无臂可攘。
  仍无敌,
  虽欲行仍引之心,若无敌可仍。
  执无兵。
  虽欲执持之,若无兵刃可持用也。何者?伤彼之民罹罪於天,遭於不道之君,愍忍伤丧之痛也。
  祸莫大於轻敌,
  夫祸乱之害莫大於欺轻敌家,侵取不休,轻战而贪财宝也。
  轻敌几丧吾宝。
  几,近.也一宝,身也。轻欺敌家,近丧身也。
  故抗兵相加,
  两敌战也。
  则一反胜也已。
  哀者慈仁,士卒不远於己。
  知虽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言:吾所言#8省而易知,约而易行也。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不好柔弱而好刚强。
  言有宗,事有君。
  我所言有宗祖根本,事有君臣上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无德,心与我反也。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夫唯世人之无知者,是我道德之暗昧不见於外,穷微极妙,故无知也。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希,少也。唯达道者乃能知我,故为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被褐者,薄外也。怀玉者,厚内。匿宝藏德,不以示於人也。
  知病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