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宋-朱弁 - 第 16 页/共 31 页
今盆水若清之,经日乃能见眉睫,浊之不过一挠,即不能见方圆。
澄心之鉴唯有,静者能之。故一至嗜欲,虽祸如丘山,亦未之见。
人之精神,难清而易浊,犹盆水也。
守法
法之上者,在乎法天。法天之法,未有无所法,而同乎大顺者也。
老子曰:上圣法天,
上古圣君法象天道,不教而自化,弃智而成功。盛德日新,故无得而称,玄功莫朕,是以不知帝力也。
其次上贤,
以贤德之道为上也。
其下任臣。任臣者,危亡之道也,
谓独任致危也。
上贤者,痴惑之原也,
上贤则争,争为乱本。
法天者,治天地之道也。
法自然之道,则二仪通治。
虚静为主,
天之体也。
虚无不受,静无不持,
持犹制万物之纷挠。
知虚静之道,乃能终始。
未尝抑物,付之自极,如四时相谢无尽也。
故圣人以静为治,以动为乱,
静则各正性命。
故曰,勿挠勿缨,万物将自清,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天道然也。
缨谓多方,骇谓设苛政也。
守弱
居众所不敌之地,故成其大胜之道。
老子曰: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国为家,以万物为畜、怀天下之大,有万物之多,即气逸而志骄,
所谓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
大者用兵侵小,
晋灭虞、楚、伐隋之类。
小者倨傲陵下,
曹共公、卫献公之类。
用心奢广,譬犹飘风暴雨,不可长久。
夫强盛之气,天地尚不能久,而况奢僭之君?
是以圣人以道镇之,
非虚柔之道孰能安?
执一无为,以损冲气,
冲中。
见小守柔,退而勿有;
见小自成其大,守柔能制其刚。
法於江海,江海不为,故功名自化,
夫处下众归,体谏物与,故不求而名遂,不争而功成。
弗强,故能成其王,
德归者宁,力制者叛。
为天下牝,故能神不死,
牝者,柔之谓也。圣人法之以存神。
自爱,故能成其贵,
将欲贵位,在乎爱身。故以道自胜、则身可长保,身存者,贵其亡乎?
万乘之势,以万物为功名,
功名小大,随位而立。
权任至重,不可以自轻,
《庄子》曰:轻用吾身而亡吾国也。
自轻则功名不成。
未有身不洽而国治者也。
夫道大以小成、多以少生,
大之资者,一豪耳。多之要者,一笄耳。
故圣人以道莅天下,柔弱微妙者,见小也,俭啬损缺者,见少也,见小故能成其大,见少故能成其美。
道以微妙为大,德以损缺为美。
天之道,抑高举下,损有余,奉不足,
其犹张弓乎?势之均也。
江海处地之不足,故天下归之奉之。必故圣人卑谦守静辞让者,见下也,虚心无有者,见不足也。
法江海之故也。
见下故能致其高,见不足故能致其贤。
心之常下,德之弥高;身之常退,行之弥进也。
矜者不立,奢者不长,。强梁者死,满溢亡。飘风骤雨不终日,小谷不能须臾盈。
小谷褊狭,若注之须臾,则至乎盈溢。
飘风骤雨行强梁之气,故不能久而灭,小谷处强梁之地,故不得不夺。
夺其归,奉之德。
是以圣人执雌牝,去骄奢,不敢行强梁之气,
遵天地之戒也。
执雌牝,故能立其雄牡,不敢奢泰,故能长久。
唯能雌者,故能有立健之德也。
老子曰:天道极即反,盈即损,日月是也。
日中则昊,月盈则亏。
故圣人日损,而冲气不敢自满,日进以牝,功德不衰,天道然也。
日进以牝者,推柔以御物也。天道亏盈益谦,圣人能法。故盛德日新而无所替。
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恶下,好得而恶亡,好利而恶病,好尊而恶卑,好贵而恶贱,众人为之,故弗能成,执之,故弗能得。
夫物宜更变,理势大均,果且而有成。果且而无得。设使居其位者,亦素定分,岂好恶偏执而能得之者哉?
是以圣人法天,弗为而成,弗执而得,
乘彼自然,则与时而成,与物而得也。
与人同情而异道,故能长久。
同所适之情,异所从之道,反其爱恶之私,乃成长久之德。
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则正,其盈则覆。
事具《周与》。
夫物盛则衰,日中而移,月满则亏,乐极而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
至察无徒,匿耀守众。
多闻博辩守以俭,
矜能有辱,持后无失。
武力勇毅守以畏,
轻敌多败,虞慎保胜。
富贵广大守以狭,
骄盈日危,谦损日福也。
德施天下守以让,
自伐乃丧,推物乃全。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
夫有天下者,位之极也。若以极欲而持极位,则倾覆矣。非此五德,何以守之也?
服此道者,不欲盈,
盖顺中为常,如彼戒器者。
夫唯不盈,是以能弊不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