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98 页/共 142 页

天下病之。至八年十月乃罢。故曰。尔来手实降新书。又曰。平生学问止流俗。者。是时。安石凡议其新政者。皆以流俗谓之也。   邵长蘅曰。资斧。资。字。当是。质。字之讹。质。与。锧。通。史记。范雎传。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而要不足以待斧钺。又一语。无效请伏斧质。又。石庆传。罪当伏斧质。又。汉书。梅福传。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诸本既讠为。资。旧注因并作资斧解。极无谓。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原选者评。知其妙处难传。便是能识其全者。妙处既不可传。故令读壁间诗使自得之。又令直造意所便。以庶几所至有得耳。   祭常山回小猎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原选者评。此似规木无右丞。风劲角弓鸣。一诗。马立鹰飞。宛然。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之句也。白云。红叶。亦是。千里云平。遗意。特其才大不露青蓝冰水之迹耳。结以谢艾自况。想见下笔时顾盼自雄。踌躇满志。   。乌台诗案。曰。知密州日。因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诗。意取西凉州主簿谢艾。   本是书生。却善用兵。意以自比。言圣朝若用某为将。不减谢艾也。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录七首湖桥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横湖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原选者评。荷尽而水益光明。写得景色澄静。不似老杜。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徒豪语耳。   蓼屿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待月台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过溪亭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贪饞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   原选者评。文与可画癝癟谷偃竹记。曰。癝癟谷在洋川。与可尝令予作洋川三十咏。   。癝癟谷。其一也。予诗云。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寒芦港   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鮆鱼肥。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原选者评。三。四一联。句法独创。后人效之。未免学步邯郸。至五。六一联。轼乃脱化张谓。春园家宴。诗。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之句。今注诗者乃引白居易。梦游春。   五言云。门柳暗全低。檐樱红半熟。而不引张诗。既为未谙源委。且奈何舍盛唐而述中唐也。   。王直方诗话。曰。东坡作。藏春坞。有。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屡中。而秦少游作。俞充哀词。乃云。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余以为依做太甚。寄黎眉州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原选者评。施元之曰。王介甫素不善。春秋。目为断烂朝报。时介甫方得志。故云。治经方笑春秋学。公为眉人。黎方守眉。故有。渊明归去。之句。   。志林。曰。黎希声治。春秋。有家法。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为。黎檬子。黎以为指其德。不知檬子真是木也。一日。联骑出市。人有鬻之者。大笑。几落马。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後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原选者评。雁荡为自古图牒所不记。祥符中。因采官木始见之。此虽览图未历其地故。但以。小阁浮烟翠。一语形容其妙。以所得见之二华九仙作陪。按。周邠生於西湖。而官於雁荡。   轼生於蜀山。而官於西湖。次作称西湖同游。盖因其所见以致未见之思。结更以蜀山君未见为恨。匪自矜以傲人。盖其交谊反覆缠绵盎然言表。   施元之曰。周邠字开祖。钱塘人。东坡亻卒杭三年。与开祖数从湖山之游。见於酬唱。故云。西湖三载与君同。是时开祖为乐清令。雁荡山实在境内。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仰看鸾鹄刺天飞。富贵功名老不思。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後西湖付与谁。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   原选者评。以西湖对重九。一时凑泊。其妙不当於字句求之。   贺裳曰。谭友夏评此诗云。游止山水好景。每寻替人不得。况坡老开浚西湖。何等关情。   决不忍交付与俗人矣。此评亦好。但作诗时。子瞻自杭州通过转密州。西湖尚未开也。   送乔施州   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   鸡号黑暗通蛮货。蜂闹黄连采蜜花。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原选者评。善谈风土。衮衮可喜。颇似宗元在柳州诸诗。   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   过安丘。访其故居。见其子希甫。留诗屋壁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   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原选者评。死生契阔。四字。括尽上六句意。无语不典核。而出以便利。情味洒然。   。艺苑雌黄。曰。按。国史补。云。旧说董仲舒墓门下。人至皆下马。谓之下马陵。故东坡诗云。下马来寻董相坟。卷三十五   眉山苏轼诗四四十六首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日龙晓光开。旋转余花弄。   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奇攴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   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原选者评。即雪霁以致。重粟勤民之意。壮厉慷忾。不藉侔色揣称。矜抽秘骋。妍之殊绝。   送范景仁游洛中   小人真礙事。闲退岂公难。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鹓鸾。杖履携儿去。园亭借客看。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原选者评。景仁能累。疏诋王安石。致安石持其疏而手颤。固是豪杰之士。而通篇乃盛称洛中之胜。举仙踪神境以导之语。值玄微然。正是诗人温柔敦厚遗意。   。乌台诗案。曰。此诗言。小人真癳事。闲退岂公难。意以讥今时之小人。癳於事理。以进为荣。以退为辱。范镇贤者。难进易退。小人不知也。又云。言深听者寒。谓范镇旧日多论时事。其言深切。听者为恐。意言范镇所言为当时事。多不便也。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送范景仁游洛中。诗。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注云。欧阳永叔尝游嵩山。日暮於绝壁上苔藓成文云。神清之洞。明日复寻不见。又。六一居士集。有。戏占唐山隐者。诗。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琐楼台。盖纪此事。余谓二公人物文章。俱为天下第一。自是神仙中人。应居紫府阆苑。固宜所梦所见之异也。次韵景仁留别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白纟宁清。琴弄黄钟浊。   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   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书韩干牧马图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   四十万匹如云烟。骓。马丕。马因。骆。骊。骝。原母。   白鱼。赤兔。马辛。皇。羑。龙颅凤颈狞且妍。   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剪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   红妆照日光流渊。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众工舐笔和朱铅。   先生曹霸弟子韩。厩马多肉尻月隹圆。肉中画骨夸尤难。金羁玉勒绣罗鞍。   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後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原选者评。马诗有杜甫诸作。後人无从着笔矣。千载独有轼诗数篇。能别出一奇於浣花之外。骨干气象实相等埒。篇中。骓马丕马因骆骊骝马原。盖本昌黎。陆浑山火。诗。鸦鸱雕鹰雉鹄昆鸟。   之句。王士祯谓。并是学急就篇句法。由其气大。故不见其累重之迹。即如此诗。本是则亻效少陵。而此二句。乃全似昌黎。亦不觉也。   。乌台诗案。曰。意以骐骥自比。讥执政大臣无能。尽我才如王良之御者。何必折节干求进用也。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桃李忽成阴。荠麦秀已繁。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   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村。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   堂堂元老后。亹亹仁人言。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时於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欲饮径相觅。夜开丛竹轩。搜寻到箧笥。鲊醢无复存。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   别来今几何。相对如梦魂。告我当北渡。新诗侑清樽。坡太行麓。汹涌黄河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