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02 页/共 142 页

次韵王巩独眠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馆孤眠体生粟。谁能相思琢白玉。服药千朝偿一宿。   天寒日短银灯续。欲往从之车脱轴。何人吹断参差竹。泗水茫茫鸭头绿。   次韵僧潜见赠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秋风吹梦过淮水。相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簿书鞭扑画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原选者评。潜虽诗僧。而能明心寂守。故此诗不甚称其工。诗特以次韵见赠之作。宜及於诗。但比之猿吟鹤唳。想见其高致。至后有。送参寥师。一首。专与说诗。轼尝以书告文同。谓其诗句清绝。与林逋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肃然。此轼所为。乐与从游。而酬答欤。   。冷齐夜话。曰。吴僧道潜。有标置常。自姑苏归西湖。经临平道中作诗。东坡赴官钱塘。   过而见之。大称赏。已而相寻於西湖。一见如旧相识。及坡移守东海。潜往访之。馆于逍遥堂。   士大夫争识之。   百步洪二首并引   王定国访余於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   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讠尧讠尧师所呵。   原选者评。用譬喻入诗文。是轼所长。此篇摹写急浪轻舟。奇势迭出。笔力破余地。亦真是险中得乐也。后幅养其气以安舒。犹时见警策。收煞得住。   。容齐三笔。曰。韩苏两公为文章。用譬喻处重复联贯。至有七八转者。韩公。送石洪序。   云。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何决下流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盛山诗序。云。儒者之于患难。其拒而不受于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雨   留 。其容而消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玩而忘之。以文辞也。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鸣。虫飞之声。苏公。百步洪。诗云。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蹉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之类是也。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摩。   不学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原选者评。叠韵愈出愈奇。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古今无敌手。此篇与前篇合看。益见其才大而肆。   。容斋五笔。曰。白乐天为河南尹日。有。答舒员外。云。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手书。大夸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欧阳公官洛阳。与谢希深同游嵩山归。暮抵龙门香山。雪作。留守钱文僖公遣吏以厨。传歌妓至此。劳之曰。山行良劳。当少留龙门赏雪。府事简。无遽归也。王定国访东坡于彭城。游泗水。南下百步洪。东坡以事不得往。既去。逾月。追忆作诗曰。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摩。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此三游之胜。今之燕宾者。宁复有之。盖亦值知己也。   送参寥师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剑头惟一吷。焦谷无新颖。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压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原选者评。取韩愈论高闲上人草书之旨。而反其意以论诗。然正得诗法三昧者。其后严羽遂专以禅喻诗。至为分别宗乘。此篇早已为之点出光明。王士祯尝谓。李杜如来禅。苏黄祖师禅。不妄也。   夜过舒尧文戏作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原选者评。写教授情景。逼当逼真。然俗尘已去而千仞。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还。翩如得木狖。飞步谁能攀。   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榜间。此行亦何事。聊散腰脚顽。浩荡城西南。乱山如玦环。   山下野人家。桑柘杂榛菅。岁晏风日暖。人牛相对閒。薄雪不盖土。麦苗稀可删。   愿君发豪句。嘲诙破天悭。原选者评。远景近村。历历在目。何啻置身图画中。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原选者评。石林诗话。曰。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言。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於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摩诘窃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嘉祐本句但是咏景耳。要之当令如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飞去。风雨时时龙一吟。乃为超绝。近世苏子瞻。氵邑氵邑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此可以追配前作也。   种松得徕字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余。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烧青煤。   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   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岁材。茯苓无消息。双鬓日夜摧。古今一俯仰。作诗寄余哀。   原选者评。青松本是难生。而鲁人又不知贵。一枚之气。何时而伸。诗中始如婴孩之养。   终成千岁之材。隐然储才爱才。一段真挚。其所寓意者。微矣。   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   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何曾斩蛟蛇。亦未切琅玕。胡为穿窬辈。见之要领寒。   吾刀不汝问。有愧在其肝。念此力自藏。包之虎皮斑。湛然如古井。终岁不复澜。   不忧无所用。忧在用者难。佩之非其人。匣中自长叹。我老众所易。屡遭非意干。   惟有王玄通。阶庭秀芝兰。知子后必大。故择刀所便。屠狗非不用。一岁六七刓。   欲试百炼刚。要须更泥蟠。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原选者评。用王贤事作骨。前路波翻云腾。曲折如意。更无有一闲字虱其间。   。乌台诗案。曰。此诗。胡为穿窬辈。四句。以诋当时邪佞之人耳。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原选者评。清幽超远。用所谓自然高妙者。方岳妄以。杏花影下。著此为辱。真是呓语。   。深雪偶谈。曰。坡公。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诗。流水青萍。之喻。景趣尽矣。前人未尝道也。独。杏花影下。洞箫声中。著此句。辱耳。及。志林。所记徐州时。冬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於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使施前句於斯时。岂非称欤。   。志林。曰。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於官舍。而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明年。余谪黄州。对月独饮。尝有诗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   盖忆与二王饮时也。   答郡中同僚贺雨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奇穷所向恶。岁岁祈晴雨。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神鬼亦知我。老病入腰膂。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履。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岂若无蝗虎。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原选者评。天地本无功。四句。此议论绝正绝大。然非一切诿之于数。可以坐观成败也。   诗特论其大原。而以下策自居。志惭谢之意於答贺者。体固应尔双。前段。老病入腰膂。何曾拜向人。十字。本是相连。皆承。知我。二字说下。而却以一句属上。一句属下。此如杜诗。不薄今人爱古人。乃是。今人爱古人。五字相连。韩诗。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乃是。为此座上客及余。七字相连。皆极句法变化之妙。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录二首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   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纷纷等儿戏。鞭革登遭割截。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   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原选者评。截革登留鞭。扳辕拥路。去任作疑愧之语。不必贤者能道也。首作之奇。正在。道边双石人。一转。杂以诙谐。含蕴靡尽。次作使君问之。父老答之。使君复谢。谢毕便住。不增益一字。章法古直。非近时手笔所能。舟中夜起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原选者评。一片空明。通神入悟。情性所至。妙不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