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01 页/共 142 页

志公仿佛见刀尺。修罗天女犹雄妍。如观老杜飞鸟句。脱字欲补知无缘。   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原选者评。以殷。铁石。为王逸少。以。朱繇。为吴道子。书画鉴赏之难。今古同然。真不值一笑粲也。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写吴生神授处洞入玄微。末云。不须更用博麻缕。似用孟子麻缕轻重同之语。若云不须更论价之轻重耳。王注谓。博麻缕似祖语麻三斤之类。未免曲解。   。书画史。曰。苏子瞻家收吴道子画佛及侍者志公十余人。破碎甚。而当面一手。精彩动人。点不加墨。口浅深晕成。故最如活。   雨中过舒教授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履。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归来北堂暗。一一微萤度。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原选者评。一种逸趣闲情。锻炼而出。自具无上妙谛。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纟两屐。定心肯为微物起。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作书寄君君莫笑。但觅来禽与青李。一螺点漆便有余。万灶烧松何处使。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原选者评。脱然畦径。处处作感触唤醒之语。善谈玄理。何必晋宋间人。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云。阮生言。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屐。吾有嘉墨七十枚。而犹求取不已。不近愚耶。是可嗤也。石昌言。蓄李廷王圭墨不许人磨。或戏之云。子不磨墨。墨将磨子。余尝有诗曰。非人磨墨墨磨人。此语殆可凄然。云东坡前诗乃和舒教授观所藏墨。又云吾蓄墨多矣。其间数枚云是廷王圭所造。虽形色异众。然岁久墨之乱真者多。皆疑而未决也。   。容斋四笔。曰。东坡题潭帖云。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令观其书。乃不逮子敬远甚。正可比羊欣耳。案。庾亮及弟翼。俱为征西将军。坡所引者。   翼也。坡又有诗曰。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盖指翼前所历官云。   施元之曰。永宁第中捣龙麝。唐永宁里王涯第也。或云。李驸马第。今士大夫家有墨。其上有。永宁赐第。四字即是也。意或用此。答仲屯田次韵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欲遣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芙蓉城并引   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极其情而归之正。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帘玉案翡翠屏。云舒霞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往来三世空炼形。竟坐误读。黄庭经。   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复白日乘云车并。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飘然而来谁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棂。   忽然而去不可执。寒衾虚幌风泠泠。仙宫洞房本不扃。梦中同蹑凤凰翎。   径度万里如奔霆。玉楼浮空耸亭亭。天书云篆谁所铭。绕楼飞步高立令竮。   仙风锵然韵流铃。蘧蘧形开如醉醒。芳卿寄谢空丁宁。一朝覆水不返瓶。   罗巾别泪空荧荧。春风花开秋叶零。世间罗绮纷膻腥。此身流浪随沧溟。   偶然相值两浮萍。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谷生蝗螟。从渠一念三千龄。   下作人间尹与邢。   原选者评。大指采摭传略。而归之于收视三庭。保生嘉谷。首言石与丁见。福地之有宰持。   终言尹与邢。恐尘寰之多堕落。中间叙述处。仙踪缥缈。梦景迷离。觉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未足喻其超诣。   。许诗话。曰。诗人写人物态度。至不可移易。元微之。李娃行。云。髻鬟峨峨高一尺。   门前立地看春风。此定为娼妇。退之。华山女。诗云。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此定是女道士。东坡。芙蓉城。诗亦用。长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便有神仙风度。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此诗最为流丽。故秦太虚与东坡简云。素纸一轴。敢冀醉后挥扫近文。并芙蓉城诗。时得把玩。以慰驰情。   。六一居士诗话。曰。石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神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骡。去如飞。   。括异志。曰。庆历中。有朝士将晓赴朝。见美女三十余人。靓妆丽服。两两并马而行。丁度观文按辔於其后。朝士惊曰。丁素俭约。何姬之众耶。有一士最后行。朝士问曰。观文将宅眷何往。曰。非也。诸女御迎芙蓉馆主。俄闻丁卒。   胡微之。芙蓉城传略。曰。王迥。字子高。初遇一女。自言周太尉女。语王曰。我於人间。   嗜欲未尽。缘以冥契。当侍巾帻。自是朝去夕至。凡百余日。周云。即预朝列。王曰。朝帝耶。不言其详。由此倏去不来者数日。忽一夕。梦周道服而至。谓王曰。我居幽僻。君能一往否。喜而从之。但觉其身飘然。与周同举。须臾过一岭及一门。珍禽佳木。清流怪石。殿阁金碧相照。遂与王自东厢门入。循廊至一殿亭。甚雄壮。下有三楼。相视而耸。廊间半开。周忽入。   王少留须臾。周与一女郎至。周曰。三山之事息乎。曰。虽已息。奈情何。于是拊掌而去。逡巡东廊之门。门启。有女流道装而出者百余人。立於庭下。俄闻殿上卷帘。有美丈夫一人。朝服凭几。而庭下之女。循次而上。少顷。凭几者起。帘复下。诸女流亦复不见。周遂命王登东厢之楼。上有酒具。凭栏纵观。山川清秀。梁上有碑题曰。碧云。其字则。真诰。八龙云篆。王未及下。一女郎登。年可十五。容色娇媚。亦周之比。周谓王曰。此芳卿也。梦之明日。周来。王语以梦。周笑曰。芳卿之意甚勤也。王问。何地。周曰。芙蓉城也。曰。凭几者谁。三山之事何谓。周皆不对。王问。芳卿何姓。曰。与我同。王感其事。作诗遗周。周临别。留诗云。久事屏帏不暂闲。今朝离意尚阑珊。临行惟有相思泪。滴在罗衣一半斑。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 二首   去岁游新堂。春风雪消后。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佳人如桃李。蝴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许。疆野已分宿。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   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应怜船上人。坐稳不知漏。   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   起观河汉流。步屧响长廊。名都信繁会。千指调丝簧。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独作五字诗。清绝如韦郎。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原选者评。新堂之胜在池。故两首皆以池为言。前言春雪之消。后言秋月之入。而以。惟有当时月。二句。为两首通脉络。写池月返照之景。清沁脾腑。宋文鉴。载有。鲜于亻先新堂夜坐。诗云。秋风动微凉。天雨新霁后。闲斋独隐几。明月在高柳。新堂景色。与此所言略同。前一首即次夜坐韵也。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从。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肺肝。夜吟如秋虫。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原选者评。首作虽以郊寒自况。啸歌徘徊。其风流则颉颃乎太白矣。次篇专为怀辙而作。   三作杂述所思。不避纷沓。翻成错落。   。苕溪渔隐丛话。曰。漫叟诗话。云。南唐僧谦明中秋得句云。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先得上句。次年秋方得下句。尝见。使燕录。云。惟中秋天色。阴晴中外皆同。东坡中秋诗云。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说。与。使燕录。相合。   中秋见月寄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大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磜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怳然一梦瑶台客。   原选者评。起四句写月未出。初出之景。著纸生辉。次乃言。星。次乃言。灯。以至。寒露草。无非旁侧铺衬。而一片澄明之境。与对景怀人之情。令人讽诵流连而不能已。盖月不可摹。摹其在月中者自见。即谢庄。月赋。其佳处。固在。木叶风篁。数韵。一切镜光轮影之词。反是滓秽太虚耳。此亦次韵和辙之诗。辙自南京寄诗有云。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此诗云。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所以答其意。今集作寄子由者。误。   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   窗前堆梧桐。床下鸣络纬。佳人尺书到。客子中夜喟。朝来一樽酒。晤语聊自慰。   秋蝇已无声。霜蟹初有味。当为壮士饮。眦裂须磔猬。勿作儿女怀。坐念蠨蛸畏。   山城亦何有。一笑泻肝胃。泛舟以娱君。鱼鳖多可饩。纵为十日饮。未遽主人费。   吾侪俱老矣。耿耿知自贵。宁能傍门户。啼笑杂猩狒。要将百篇诗。一吐千丈气。   萧条岁行暮。迨此霜雪未。明朝出城南。遗迹观楚魏。西风迫吹帽。金菊乱如沸。   愿君勿言归。轻别吾所讳。   原选者评。潦倒多才。起四句尤凄其动色。轼诗工于发端。每以偶语标其峻整。   卷三十六   眉山苏轼诗五五十五首   九日黄楼作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革蔑。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霅。   原选者评。去年今年。雨夕晴朝。各写得淋漓尽致。驱涛涌云。夐出千古。   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曰。元丰元年。改筑徐州外小城。乃即徐州城之东门为大楼。垩以黄土。名之曰。黄楼。以土实胜水故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   楼成。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九日黄楼诗。云。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以去年九月大水未退。故有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