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00 页/共 142 页

止乎忠孝。而不仅止乎礼义者也。许诗话。曰。此诗美甚美矣。然不若。丹青引。微而显。得春秋之法。   哭刁景纯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从毫末中。自养到合抱。宏才乏近用。千载自枯倒。文章余正始。风节贯华皓。   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前年旅吴越。把酒庆寿考。   扣门无晨夜。百过迹未扫。但知从德公。未省厌丘嫂。别时公八十。后会知难保。   昨日故人书。连年丧翁媪。伤心范桥水。漾漾舞寒藻。华堂不见人。瘦马空恋皁。   我欲江东去。匏樽酌行潦。镜湖无贺监。恸哭稽山道。忍见万松冈。荒池没秋草。   原选者评。老成凋谢。为世道之忧。不仅一人交情而已。此诗言之最为真切沉痛。按刁约齿长於轼者四十二年。而相与为友。忘年之义不同流俗。前有。寄题景纯藏春坞。诗云。白首归来种万松。又。和冈字韵赠景纯。诗。有。为翁栽插万松冈。之句。万松冈即在所居藏春坞前。是诗称此老如松柏。而结之以。忍见万松冈。非但不忘其居。亦缘其人实有卓尔贞松之操。故足悼也。   施元之曰。刁景纯。名约。丹徒人。少卓越。刻苦学问。能文章。始应举京师。与欧阳永叔。   富彦国声誉相高下。天圣二年。登进士第。屈於为郎。施不大耀。士友叹惜。而景纯未尝以为恨。好急人之难。海内之人识与不识多归之。不治产业。宾客故人。常满其门。尊酒燕娱无虚时。重义轻施。有古人之风。寿八十四。   答吕梁仲屯田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   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   计穷路断欲安适。吟诗破屋愁鸢蹲。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   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旋呼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釂空瓶盆。   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诗美酒聊相温。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   宣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灭疮痍存。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黥髡。   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高城如铁洪口决。谈笑却扫看崩奔。   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还须更置软脚酒。为君击鼓行金樽。   原选者评。全诗分列三段。黄河西来。以下。纪河决也。岁寒霜重。以下。纪河复也。宣房未筑。以下。则言将伐石筑城。为民捍御。尤为淋漓尽致。或疑诗有。歌舞诙笑。之句。谓不於此时殷忧恻怛。而以行乐为言。似为失体。然此语乃在河复之後。幸不勉为鱼鼋。因而饮酉爵。固是人情所有。正见其率真。不作妄语耳。   张寺丞益斋   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风。雨。晦。明。淫。跛。躄。喑。聋。盲。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愿言书此诗。以为益斋铭。   原选者评。似记似铭。核其大旨。只是老子。为学日益。为通日损。二句而已。却先以远游譬之。又以学医譬之。此文章离合变化之法。   送李公恕赴阙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吏同疲劳。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立谈左右俱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   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原选者评。选词琢句。多出昌黎。激宕雄奇。得骨得髓。不可皮相也。   虔州八境图八首录六首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想见不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原选者评。漫叟诗话。曰。东坡作。虔州八境诗。云。山中木客解吟诗。十道四蕃志。   记虔州上洛山有木客鬼。与人交。甚信。未尝言能作诗也。後得。续法帖。记木客诗云。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方知得句之因徐铉谓鄱阳山中有木客。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岂铉未尝见。十道四蕃志。耶。   读孟郊诗二首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虫越。竟日持空螯。   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尚爱。铜斗歌。鄙俚颇近古。桃弓射鸭罢。独速短蓑舞。   不忧踏船翻。踏浪不踏土。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纟宁。嫁与踏浪儿。不识别离苦。   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   原选者评。郊诗佳处。惟此言之亲切。前作。孤芳水清。四句。道其体格风调。继乃比之食小鱼。煮彭虫越。听寒虫号者。轼盖直以韩豪自居也。後作自云作孟郊语。读之宛然郊诗。如。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二语。非郊不能道。观。铜斗歌。全用其语。爱之深矣。郊寒岛瘦。千古奉轼语为定评。顾岛岂得与郊抗衡哉。   。隐居诗话。曰。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暇。真苦吟而成。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其自谓。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而退之。荐士诗。云。荣华肖天秀。   捷疾愈响报。何也。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红朝开猛士噪。翠帷暮卷佳人出。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原选者评。欲把笙歌暖锋镝。语奇而未亮。得。红旆。二句以申言之。精彩焕发矣。後来作。边城将。少年行。等诗者。每仿佛其词。总不逮是诗之豪岸逸荡。   续丽人行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   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   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後看。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原选者评。题是。背面欠伸。诗却以。回首嫣然。想见其情致。更不用。珠压腰衤及。字面尤工於避俗。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续丽人行。诗。韩子苍用此意。题伯时所画宫女云。睡起昭阳暗淡妆。不知缘底背斜阳。若教转盼一回首。三十六宫无粉光。终不及东坡之伟丽也。   。菊坡丛话。曰。陈後山。寄曹州晁大夫。诗云。堕絮随风化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因倚阑干一欠伸。自注云。周日方画美人有背立欠伸者。最为妍绝。东坡所赋丽人行也。   起伏龙行并引   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说作。起伏龙行。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   上奇攴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   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义轩诏神禹。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喑不吐。   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嗟我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原选者评。兴雨是龙。致雨是虎。四句。从虎说起。更不说及雷雨。次点出。久旱。次言。龙之神灵。而以。怀宝贪眠。二句煞住。突接。赤龙白虎战明日。四句。结尽全篇。怪怪奇奇。   不可方物。   。嘉话录。曰。南中久旱。即以长绳系虎头骨投有龙处。入水即掣不定。俄顷云起潭中。雨亦随降。龙虎敌也。虽枯骨犹能激动如此。次韵答刘泾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芝兰得雨蔚青青。   何用自燔以出馨。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异义蜂起弟子争。   舌翻涛澜卷齐城。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我有至味非煎烹。   是中之乐吁难名。绿槐如山礙广庭。飞虫绕耳细而清。败席展转卧见经。   亦自不嫌翠织成。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吏民哀我老不明。   相戒无复烦鞭刑。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安得一舟如叶轻。   卧闻邮签报水程。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   原选者评。固是源泉湓氵勇。然无字不经称量而出。柏梁体诗最难似此精浑。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後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   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原选者评。昔本不住。今亦无来。说来真是无缚无脱。较。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更上一层矣。鸟语山容开。五字。尤有神助。   。咸淳临安志。曰。嘉祐末守沈文通以为。天竺起於司马晋时。逾七百载。而观音发迹西峰。甫及百年。遂分为二。所谓上天竺也。住持海月以辩才法师元净为其主。仍请於朝。以教易禅。赐名灵感观音院。元净於潜人。十岁出家。年二十五赐紫衣及辩才号。沈遘治杭。命住上天竺。师增室。至万础。重楼杰阁。冠於浙西。学者数倍。居十七年。有夺之者。遂还於潜。逾年复归天竺。三年谢去。老於南山龙井之上。   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   碎烂可惜。其后十馀年。复见之於鲜于   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   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已将铁石充逸少。更补朱繇为道玄。   烟薰屋漏装玉轴。鹿皮苍璧知谁贤。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昔我长安见此画。叹息至宝空潸然。   素丝断续不忍看。已作蝴蝶飞联翩。君能收拾为补缀。体质散落嗟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