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03 页/共 142 页

游惠山并引   余昔为钱塘亻卒。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既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还从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嘉我二三子。皎然无缁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奇攴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原选者评。语经妙悟。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   。冷斋夜话。曰。东坡云。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东坡作对。如。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之类。更无龃龉之态。   细味之对偶。亲的而字不露也。此其得渊明之遗意耳。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张嘉甫问。何以验之。答曰。事见相如赋。嘉甫曰。卢橘夏熟。黄柑橙榛。枇杷燃柿。亭奈厚朴。则。卢橘果类赋不应。四句重用。应劭注曰。伊尹书曰。箕山之东。青马之所有卢橘。常夏熟不据依。何也。东坡曰。意不欲耳。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   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录一首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流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原选者评。微雨小窗。深沉可喜也。卞峰震泽。旷荡所便也。寓目辄书。详略各尽其致。   。东坡诗话。曰。仆为吴兴有。游飞英寺。诗云。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   草木自苍然。自非至吴越不见此境也。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厥家。梯空上巉绝。俯视惊谽谷牙。   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   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寄语洞中龙。睡味岂不嘉。雨师少弭节。雷师亦停挝。   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看君拥黄绸。高卧放晚衙。   原选者评。水光山色。摇漾笔端。通体作告龙之词。而以安厥家诘之。以睡味劝之。以饱豚豭利之。语谐而肃。   李厚曰。看君拥黄绸。高卧放晚衙。文潞公为榆次县令。尝题诗。县楼鼓。云。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绸被。努出头来放早衙。盖用本朝故事云。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俄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作诗记余欢。万古一昏晓。原选者评。集中登临诸作。无不名句纷披。而意象各别。此与前。游道场山何山。一诗。既无一笔相犯。篇中两言画竹。文外曲致。情往兴来。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   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   城中楼阁似鱼鳞。不见清风起白。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   窥船野鹤何曾下。见烛飞虫空自驯。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   原选者评。施元之曰。谁知六月下塘春。今震泽以南派太湖之水。乱苕。雨言 二溪以通   舟楫。东尽吴兴。西尽余杭。名曰。下塘。   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海螯要共诗人把。溪月行遭雾雨霾。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   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运肘风生看斫鲙。随刀雪落惊飞缕。不将醉语作新诗。饱食应惭腹如鼓。   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楼中煮酒初尝芡。月下新妆半出帘。   南郭清游继颜谢。北窗归卧等羲炎。人间寒热无穷事。自笑疏顽不受痁。   次韵李公择梅花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从。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奉使今折磨。清比於陵仲。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   嗟君本侍臣。笔橐从上雍。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何人慰流落。嘉羒天为种。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凤。   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   原选者评。胸次勃。随处激发其言。感饥贫。念羁旅。似无当於梅花。触绪濡毫。忽然深慨。固知文必本於情也。   。李氏山房藏书记。曰。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於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赵次公曰。茶山春贡。湖州事也。张君房。脞说。云。湖州长城县啄木岭金沙泉。每岁造茶之所。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   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 四首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   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举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原选者评。此与人皆苦炎分韵诗。体制不同。而精爽入神。虚明独照。并是杜诗所云。炯如一段清水出万壑。置在迎风含露之玉壶。者也。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一笑翻杯水溅裙。余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仰穿蒙密得清旷。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忽逢佳士与名山。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铩。不将新句纪兹游。恐负山中清净债。   原选者评。扬袂风山。举袖阴泽。曲折清快。四字。即可移以评此诗。   赵次公曰。挽歌有。蒿里。薤露。之曲。言薤头露也。今先生却压。露薤。字。盖缘杜诗有。盈筐承露薤。句也。   赵阅道高斋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皆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超然已了一大事。挂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原选者评。奔走。隐退。二语。道尽庸耳俗目矣。超然已了一大事。者。谓与佛慧为友也。长松百尺。二句。借比喻托出。高。字。与前不知。高斋。竟何义。句相叫应。   。冷斋夜话。曰。赵阅道休官归老。三衢作高斋居之。与钟山佛慧禅师为方外交。   赵夔曰。赵清献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朝廷有事。郊庙再起。公侍祠不至。其子山几通判温州。从公游天台雁荡吴越间荣之。山几提举浙东西常平。复侍公游杭。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当复来。至是适六岁矣。杭人得公如见父母。以疾还衢。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   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   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原选者评。此时已无复生全之望。而词不怨怼。独恋恋于兄弟之间。预结来生。诗意极痛切深厚。轼有惠政于浙。末以朱邑奉尝桐乡。自喻固自信不疑也。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