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辅行助览 - 第 30 页/共 40 页

悭不转而续起破戒等五蔽。破戒不转而续起悭等。名是转非对。 若超杂等   如悭起已。复起愚痴名超。或起二三。前后不定名杂。 若至五度名转名具。不得具名者。乃至具则兼俱   搜要云。若转至四名转名兼。若转至五名转名具。不得具名者。由法转故。若具六。方乃名具。若转至五。不名具者。转则单转。具则同时。 度别四句   六度各四。谓对.兼.具.第一义。 一病中转用藏教五   如治悭用尸等五。并通.别.圆各六。成二十三。 俱转名对   药病俱转名对治。四教合论有一百三十八。 及亦名转   但药转亦一百三十八。 或七或八   通人从空出假或七。有愿智则或八也。藏人以祇为道种智或七。能起神通愿用或八也。更详。 语业命三。实体但二   此三为二者。正语属口。正业属身。正命离五邪。通属身口。故但二耳。未暇捡文。且作此注。 及正方便   已生恶方便断除。未生恶方便遮止。未生善方便修习。已生善方便增长。 度品六句料简   六度道品有事理相破.相修.相即。 杀身成人   人应作仁。论语云。君子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垛   徒果切。 通体别体   檀等五度非精进不满。此通也。若别者。则以诵经为体。前文云。且寄诵经策勤其心。昼夜不亏乃得滑利。 论。乍悬至或冷   母饥则子在倒悬。母饱则子在石压。母饮汤则子热镬。母啜水则子在寒水。 一一句下。皆云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由此八故皆不成就。故名懈怠   经云。何谓懈怠。比丘乞食不得。便作是念。我今日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坐禅经行。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懈怠。意若精勤欲得等。是精进也。 论。黮瘀   黮。徒感切。黑貌。 华首选择长者   华首经中。长者有妻。名曰妙色。面貌端严。居士爱着烦恼炽盛。佛知居士贪垢情深。即化作一妇人。端正净洁。居士见之。我妻何缘来入此会。佛以神力。令此妇人粪汗其衣。使此居士不堪臭处。以手掩鼻。难陀问曰。何故掩鼻。答曰。是处臭秽。难陀云。汝贪其妻。如坐粪秽。居士即生厌心。后得法眼净。 於下生苦乃至於下五盛苦   下生。下老。下病。下死。下爱别离。下求不得。下怨憎会。下五盛阴。如是等苦亦应有乐。世尊。下生者所谓三恶趣。中生者。所谓人中。上生者。所谓天上。若复有人作如是问。若於下乐生於苦根。於中乐生无苦乐想。於上乐生於乐想。当云何答。世尊。若下苦中生乐想者。夫见有人当受千罚。初一下时。已生乐想。若不生者。云何说言於下苦中而生乐想。乃至三受三苦。 以缾喻同   同应作因。 若下劣心。唯有於作则无无作   论云。受戒时若轻浮心。体是无记。不发无作。 不相行有十四种   前文已笺。今文无想者。谓无想果。二定者。无想定。灭尽定。 命相   相应作根。 择灭非得   非得者。非择灭也。 谚颜氏家训往往引之   颜氏。即梁黄门侍郎之推也。彼家训云。陈梁之时。读书为官者少。谚云。上车不落即着作。体中何如即秘书也。 若披在地   披恐是死字耳。 二缚   子果。 呦   音幽。鹿鸣诗云。呦呦鹿鸣。食我涧萃。 论。六百劫以小起之   法华论中无文。不知大师所引。 论黄龙汤   屎汁。 四谛因缘有无等   相破者。无作因缘破生灭四谛。无作四谛破生灭因缘。相修可解。相即者。取开权之义。体同故即。 论。广历一切法   如妙玄大与妙文句中。方便与善权。光明空品中。空与非有非无之类。 是故当教亦有相修相即   常途六是偏圆对辨。今云。当教者。如藏人修道品有益。是道品破六度。修六度有益。是六度破道品。相破句也。若先修道品不入。次修六度即便破蔽。或修度不入。因蔽渐伏而修道品即便有益。相修句也。度品一法。体本相摄。相即句也。例记说。 更对六作   行中六度四教合论二十四。行中道品合论亦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