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辅行助览 - 第 28 页/共 40 页

谓呼是血   呼谓是血。写倒。 举石空中力士惊怖   佛欲入涅盘。始入拘尸那城。五百力士平治道路。有一大石。众不能举。佛以足指举此大石掷置虚空。令诸力士贡高心息。 现作庄严降诸外道   佛一日至首波罗城。彼城人民信於邪道。见佛欲至。出城斩伐林木。所有流泉填以臭秽。各严器仗。莫令得前。佛生慈心。林木还生。河池清净。变其城壁为瑠璃城。 令狂女人见如己子   舍卫城有婆罗门女。唯有一子。遇病命终。女人愁毒入心。狂乱失性。裸形无耻。啼哭失声。子何处去。我於尔时起慈悲心。是时女人见我。便生子想。还得本心矣。 患疮女人得药平复   波罗奈城有优婆夷。见一比丘有病。医须肉药。时女人割其股肉。因是患疮。佛起慈悲。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复如本。 犹如猛火不能烧薪。薪火然薪。坏故名为烧   疏中不解。今详不烧薪者。恐是木中具猛火性耳。何以知之。次句云。火出薪坏。知不能烧者是火性也。记云。火然薪坏。语异意同。 异法出生   经云。异法出生。异法无故。异法灭坏。疏云。异法有故。异法出生。诸法皆为因缘所起。因缘於诸法名之为异。有异因缘便有诸法。故云异法有故异法出生。如葵藿以日为异缘。芭蕉以雷为异缘。众生以法身慈誓为异缘亦尔。若无佛慈。众生终不自能觉悟。如磁石吸铁。 论泉池   万派所聚也。故海名朝夕池。又名醎池。 如不应同   同应作异。疏云。若众生如。不生不灭。不得受记。弥勒如亦然。若弥勒如。不生不灭。得受记者。则二如为异。异则非如。若如无异。记则应同。 我等所行咒术经书。若赞颂时。瞿昙所有功德入我经中来者。是瞿昙实功德。何以故。瞿昙父母真正法轮   文殊欲引尼乾子。亦先学彼法。后导归佛道。今记文少误。经云。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及五百化弟子。听次第坐。受用尼乾戒法。威仪殊胜。於彼时时赞说三宝功德。亦复赞叹萨遮功德。令彼诸人心相亲附。复於异时知众已集。文殊师利便作是言。我等所行咒术经书毗提遮经。若读诵时。沙门瞿昙所有功德。有入我等经中来者。是沙门瞿昙有实法功德。何以故。是沙门瞿昙所生。成就父母清净转轮王种。以百福相庄严其身(云云)。转正法轮。经作转轮王种耳。 引难况易   明中道之难。引空假之易。 旃檀如法性故   似多故字。 足故大经   足应作是。 旁牌   周礼。司兵掌五盾。盾者。于橹之属。所以扜身蔽目也。 见鹤   经只作鹤。 余之六句准此说之   言不常者。一切邪见及四性等。常与无常皆不可得。不生无常。何得有断。断无常故故常。本无余例耳。 从始至终并有横故   始从破假入空。终至破边入中。此之竖门并横者。如一无生门则三谛皆无生。乃至三谛皆不出。 无明灭生   还以无明法性相对论灭。若无明灭而生法性者。则无明是自灭而法性名他也。若无明不灭而生法性名他灭者。以法性生时而无明即灭名为他灭。 通举始终行位   生死始。涅盘终。行则观成破惑。位则三根出假等。 论不住色布施   金刚偈云。远离取想。论云。不见施物受者施者。无着云。不住相想。以心境俱空。则微细相尽袪。 更说不垢不净   经云。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於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亦名却入未前进故   搜要云。行计未穷。故名却入。自未极故。 不同小乘隔世报故   小乘但有习果而无报果。今云隔世报者。以大则之。生变易报。 但观欲等心王   搜要云。前云识者。是诸心家之识。今云欲等。是识家之诸心。 具如向简   虽即属阴。摄阴不尽。 而论总别   识心是总。欲瞋慢是别。 而论粗细   五阴但一色是粗。入中开色为十。入半则细。阴中四心则粗。界中开四为六。识等则细。 报非报别   三科皆报。所发者非报。 论云若舍分别即知障清净   记云。故知分别实不可舍者。以小乘人灭相灭心而舍分别。既无分别。不能悟大。今指分别即是法性。故知分别是悟入门。悟入之时是舍分别。舍名虽同。大小永异。 初观始於凡地无位可论   如三藏内外凡。未证空时。何所论位。 四地名须陀洹等   此通人也。四见地。三八人。初应是慧性。二地上上根也。此三根人证空位。 九夷等四   四者。谓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注云。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夷字从人执弓。狄是犬种。戎人荷戈。蛮亦虫种。皆无礼教。故以夷狄之字贱之。夷有九者。一玄菟。二乐浪。三高丽。四满饰。五凫[臾-臼+曰]。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余狄戎各有名。 觚竹等四   四者。谓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注云。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昏荒之国。次於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