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56 页/共 81 页
寄楼恪斋馆人两黄丈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语剧欲流涕,吟清谩捻须。林香传竹醉,溪影写藤枯。愧我卑微者,无阶助远图。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二「寄」字韵,页十二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韩玉玙二首
其一
郭北下湖枕苍绿,书屋柰此五月溽。凉台水榭自柳阴,独敛修程困羁束。心心峯不得住,瀑声萦回梦不足。世故屈折歌刺促,谁识其人美如玉。
其二
凉梦几回绕孤屿,想见绝得人间暑。西湖瀛屿绿更炽,君胡为兮不安处。信美非土固所虑,楼台近水何多阻。自顾形羸况栖湿,未蓍共此清夜语。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二「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九十四册)】
寄湖口茶局臧尚干
酡颜探得洞元真,老气摩霄岸角巾。案上押批呼局吏,津头酿酒谢江神。天寒茶课收征倍,雪霁梅吟寄驿频。何日此来联榻语,庐山几案无尘。
【《永乐大典》卷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局」字韵,页八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七十八册)】
泊曹家沙
其一
雪覆芦花障远郊,小舟不待起风抛。沙头只有三家住,烂草檐头两把茅。
其二
行沙回望岸南头,迭迭层层雪积稠。民社一同犹是寄,故应羁迹此生浮。
其三
险危屡涉尚未惯,沙上尽认家为曹。江空不见雨点大,船隘莫禁人语高。
其四
远归谁道日辰误,小醉自觉精神豪。已誓孤褰脱世故,南山 【斗】 【豆】 底诛蓬蒿。
【《永乐大典》卷五千七百七十「沙」字韵,页九下《仪真志》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六十册)】
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六卷
蒲寿宬,泉州(福建)人。宋咸淳间,知梅州。宋亡降元,《八闽通志》称其居甲第。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心泉学诗稿》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蒲寿宬诗 【一条】 蒲寿宬心泉学诗稿 【十一条】
以上共十二条,馆臣漏辑者一条。
【南村】
每怀渊明老,昔欲居南村。诛茅结矮屋,种桑荫前轩。嘉蔬不盈掬,浊酒时一尊。客至如许行,惟爱神农言。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十五上引「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艾性夫:《剩语》二卷
艾性夫,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考定,字天谓,抚州(江西)人,由宋入元,仕于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剩语》二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艾性夫诗 【三条】 艾性夫孤山晚稿 【一条】
艾性夫剩语 【二十三条】
以上共二十七条,馆臣漏辑者七条。
经语诗戏効唐子西
其一
山径之蹊去去赊,荜门圭窦是谁家。其生色也草交翠,彼美人兮莲正花。
其二
源泉混混出虚岩,桑者闲闲人已蚕。剪韭不妨千取百,种瓜且喜二生三。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二十一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九册)】
偶题
窗涵山影月初斜,门傍溪桥柳半遮。独客不眠春起早,一帘香雪嗅梨花。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二十一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九册)】
深村
索居无远兴,晚傍深村。涩水争道,桑空草托根。断桥回老马,熟果聚饥猿。解后僧同话,归来人掩门。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十八下引「艾性夫孤山晚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秋村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五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五十册)】
陈庭翠水竹清处
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居然三市中,着此一段清。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处」字韵,页十八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赠族子治鬼疾
瞠狞电目头蒙倛,两手握断青桃枝。丹符落火六丁走,白昼破柱神雷飞。何物尸虫作妖魅,敢上天庭聒天耳。坐俘心腹三彭仇,生馘膏肓双孺子。君不见,大巫擒鬼先擒王,质蹻猥琐不足当,请君为我祓不祥。疾驱威霆行鬼方,余力熙河鉏鬼章。
【《永乐大典》卷二万三百十「疾」字韵,页十下引「艾性夫剩语」。(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三册)】
赵文:《青山集》八卷
赵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江西)人。元刘将孙《养吾集》卷二十九《赵青山墓表》载:「年二十六,以宋永名贡景定甲子(一二六四)。」推其生年当为宋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后入学为上舍,曾为文天祥幕僚。元程巨夫《雪楼集》卷二十二《赵仪可墓志铭》载:「延佑元年冬十二月葬宗于右,明年正月七日仪可亦卒。」则其卒年为延佑二年(一三一五)。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青山集》八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赵文 【一条】 赵仪可青山集 【三条】 赵仪可青山稿 【五条】
赵青山集 【一条】 赵青山稿 【一条】
以上共十一条,馆臣漏辑者一条。
题 【汪水云诗】
读汪水云诗而不堕泪者,殆不名人矣。水云,杭人,善琴,尝以琴事慈元及王昭仪。暨国亡,亲见苍黄归附。又展转北行,道途所历,痛心骇目,不可具道。留燕日久,尚能和王昭仪歌诗。访文丞相楚囚中。三宫幸得不死,没者为青冢,存者为浮屠,皆史记所未有。盖昔人纥干山头之歌,「水西流朕东」之叹,「世世勿生天王家」之恨,一披史册,尚能感涕。君皆耳闻目见,又能写为诗,幽忧沉痛,殆不可读。今君已入名山,作黄冠师,飘然兴亡得丧之外。独留此断肠泣血,遗千古羞,然千古恨不知焉用此。昔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不能令孟尝悲也。及为言千秋万岁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坏,曲池渐,坟墓下,婴儿竖子采樵者踯躅而歌其上,然后孟尝君泫焉承脸 【睫】 。周引琴而鼓之,孟尝泣涕增哀,若破国亡邑之人。况余亡国贱俘,未听君之琴,而先读君之诗,其泫焉承脸 【睫】 不已,不可禁矣。君谓余:「吾取琴为先生鼓之,何如?」余收泪而谢之曰:「止止。」庐陵赵文仪可。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四上引「赵文题」。(藏日本天理图书馆)按:此文又见于汪元亮《湖山类 稿》卷五(《武林往哲遗书》本)。】
杨宏道:《小亨集》六卷
杨宏道,字叔能。淄川(山东)人。金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生。正大元年任监麟游酒税。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小亨集》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杨弘道词 【一条】 杨弘道小亨集 【十九条】
杨叔能诗 【七条】 杨叔能小亨集 【十三条】
以上共四十条,馆臣漏辑者十二条。
李太白诗
长庚昔入梦,名与少陵齐。陈隋诸作者,稍觉气焰低。轩昂傲权贵,反为嬖幸挤。璘也一青蝇,安能点白圭。采芝谢家英,白骨埋黄泥。
【《永乐大典》卷九百二「诗」字韵,页二十一上引「杨叔能小亨集」。(影印本第十册)】
效孟东野
闻昔有廉士,井饮投青钱。嗟余七尺身,眠食须人怜。夜归借卧榻,朝起寻炊烟。喟然长太息,俯仰羞前贤。曲肱一榻上,梦与汗漫期。或登高山颠,或步清溪湄。形开日已晏,身世交相悲。愿言长不寤,梦里心怡怡。我愿如蚯蚓,食土能充肠。我愿如鹪鹩,自然羽而翔。人生岂不贵,岁暮天雨霜。不知冬日短,但觉冬宵长。缊袍不息耻,恐污君衣裳。粝食不自难,恐辱君膏粱。青蝇点白石,白璧亦无光。一人向隅泣,一室皆感伤。
【《永乐大典》卷九百二「诗」字韵,页二十一上引「杨叔能小亨集」。(影印本第十册)】
读徐汉臣咏雪诗
其一
颍守多宾客,玄冬燕赏时。聚星成故事,刻梓播妍辞。吾子追遐躅,儒官下绛帷。高吟三十韵,拟学二贤诗。
其二
前朝阀阅有光辉,南国衣冠欲奋飞。两地因缘春梦断,百年事业壮心违。四民尖职士为最,数口无依谁与归。宾发苍浪五十一,天教去采故山薇。
【《永乐大典》卷九百二「诗」字韵,页二十一上引「杨叔能小亨集」。(影印本第十册)】
青梅
诗名籍籍何益,吾道悠悠可哀。莫谓闲身已老,齿牙不惮青梅。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梅」字韵,页二十上引「杨弘道小亨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东坡墨梅
玉溪轻蘸横斜枝,枝头淡月颦宫眉。短轴一幅有二绝,东坡画出西湖诗。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三「梅」字韵,页十一上引「杨弘道小亨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空村谣
凄风羊角转,旷野埃尘腥。膏血夜为火,望际光青荧。颓垣俯积灰,破屋仰见星。蓬蒿塞前路,瓦砾堆中庭。杀戮余稚老,疲羸行欲倒。居空村问汝,何以供朝昏。气息仅相属,致词难遽言。往时百余家,今日数人存。倾筐长镵随日出,树木有皮草有根。舂磨沃饥火,水土仍君恩。但恨诛求尽地底,官吏有时犹到门。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六下引「杨弘道小亨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章谷村
洛南千户邑,章谷一家村。屏迹山川僻,无时雾雨昏。短檐垂苇箔,老树并柴门。日汲清泉饮,汲多常恐浑。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六下引「杨弘道小亨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清心堂】
清心老人已仙去,家人洒扫清心堂。清心养德生百祥,后世有子如圭璋 【(其子才卿登进士第)】 。君不见,深中多数阻城府,自谓万事能周防,抚摩童稚涕泗滂。身后世结号风霜,清心老人思之详。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四十「堂」字韵,页十二下引「杨叔能诗」。(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寄邢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