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55 页/共 81 页
卫宗武:《秋声集》六卷
卫宗武,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江苏)人。宋淳佑间(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后归罢闲居三十载。元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秋声集》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卫宗武诗 【一条】 卫宗武集 【一条】
卫宗武秋声集 【十二条】
以上共十四条,馆臣漏辑者四条。
出城山墓域行至赵村
纔出城山路,云收霁景呈。干端顿轩豁,山色更晶明。远近烟村露,微茫野水横。平头今七十,此地几经行。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二十一下引「卫宗武秋声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至霅白莞泽步入唐村诗
舍舟而从陆,逦迤步巑岏。绿畦平野宽,青嶂四面还。春容千万状,平挹跬步间。行行二十里,窈窕入我山。故山迎故人,禽鸟俱欢颜。清泉响琚佩,列峰拥髻鬟。回视尘嚣廛,相去隔几关。幽谷多白云,可与相对闲。不妨自吟哦,但恐好句悭。更须穷胜事,尚喜两顽。皇皇欲何之,并游当忘还。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二十二下引「卫宗武秋声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耕渔处
清涟万顷渟为湖,湛湛一镜涵太虚。其旁鳞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蔬畦麦陇间碧树,洲苹岸蓼连平芜。水村落照晚 【锺】 【钟】 寺,中有一山成画图。郑谷无此宽闲野,严濑无此浩渺区。更于何所堪下钓,更于何所堪荷锄。谁与卜筑于此居,峨然其冠孔氏徒。时哉不偶堪遯世,垂缗把来以自娱。兴来风月入吟啸,错落吐出鲛盘珠。人惟内省有足乐,眇视外物刍狗如。膏粱于此且不愿,况为鳣鲔而施罛。则知之子命名者,是特寄意耕与渔。岂亦伯成子高之在野,庄周濠上之观鱼。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处」字韵,页十八下引「卫宗武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题柯提干咏史诗
丽矣。嗣是以下,浸不古若。孔圣删诗,存者三百五篇。岂特以其辞章之美,而为声歌之饰哉。礼义所止,风化所关,诵之者有所感发。则油然易直子谅之心生,涣然鄙悖之气释。繇其美刺,审其得失。则为国者,知所以恐惧修省,故曰:「可以兴,可以观。」后之为诗者,研一韵以为工,衒一语以为巧。华靡相先,浮夸取胜。徒务窃区区之名,而无补于世教。前代论者,以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讥之,而谓之淫辞破典,可以其说为非欤?若夫即前史纪述古人出处云为,而核其邪正是非臧否。或因已着之详,或究未发之蕴,而敛之章句。严笔削于只字,剪繁芜于片辞。表善伐恶,而情靡隐遁。言足劝惩,则岂不愈于雕锼物象,娱弄光景者哉。全愚柯君出示《咏史》百绝,其间去取固虽有当否,而言议要不乖乎正。毫端予夺,清风激扬。可使德人节士,益自奋厉。而顽懦之夫,以廉以立。是岂泛泛之吟,可同日语邪?窃闻续笔四倍其加多,胡曾当辟易下风矣。恨未及隽,永焉此编。披玩已久,叹尚之余,爰书此以复归之。诗自苏李而降,为曹刘,为颜谢,颜谢已失之
【《永乐大典》卷九百六「诗」字韵,页十五下引「卫宗武秋声集」。(影印本第十册)】
【芙蓉】
此花又名拒霜。庆历中,有见丁度按辔,侍女迎作芙蓉馆主,俄闻丁卒。石曼卿去世后,有见之者,云:「我今为仙,主芙蓉城。」欲见者同往,不诺,骑一素驴而去。近诗:「十里秋红照马蹄。」
少陵诗:「褥隐绣芙蓉。」
如馆如城几艳丛,拒霜不觉老西风。曼卿人见骑驴去,丁度仙游按辔空。惆怅二公皆死谶,浅深十里尚秋红。且图席地看花醉,肯羡豪家绣褥工。
【《永乐大典》卷五百四十「蓉」字韵,页十五上引「靖传翁百花诗」。(影印本第三册)】
客中怀西湖二首
其一
一日无诗气还浊,百年有限身更孱。西湖多少好风月,何时买屋安萧闲。
其二
闲多便可赋诗健,客少应能减酒豪。风雪六桥入图画,此身可并南山高。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三十二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杜陵至节后诗有远在南思洛阳句予客九江远过兴国至后忽动西湖之感口占实情得四韵何当神交杜陵于梦寐中必亦一笑也
杜陵曾吟至后诗,我今客远愁归迟。蜀中想重洛阳忆,江上亦起钱塘思。地异心共一今古,风饕雪虐共路岐。西湖何殊灞桥趣,亟归乘兴无复疑。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三十三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芜湖】
规规安利欲,扰扰竞光阴。男邑濒江尾,商家截市心。炎凉难洗荡,风月易招寻。见说圩田熟,欣逢节序临。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六「湖」字韵,页十九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二十册)】
送刘汉老过芜湖
歌传制锦久,乐得袖琴过。浙客量盐少,淮商贩药多。随灯游晚市,沽酒隔昏河。纔见江豚起,东风又碧波。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六「湖」字韵,页二十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二十册)】
落梧
梧叶几片飞,三日西风急。新月冷银床,床下孤螀泣。
【《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三十七「梧」字韵,页四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二十三册)】
【红梅】
此花粉红,标格犹诿曰梅。而繁密枝满,则宛如杏花。晏元献移植西岗圃内。荆公诗:「北人浑未识,浑作杏花看。」
瘦倚西岗石圃阴,玉容忽抹艳妆深。染春应借东君手,眩眼曾疑北客心。霞吐丰姿情脉脉,雪遗香影梦沉沉。粥饧风景清明近,错认庐山种一林。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九「梅」字韵,页十三上引「董思学靖传翁百花诗」。(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蜡梅
此花出京洛间,类捻蜡而成,今在在有之。此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最先开,色深黄,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极清芬。后山云:「不施千点白,别作一家春。」
刚条簇簇冻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磬口种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镕。根依阳地春风透,瓶倚晴窗日气浓。一样黄昏疏影处,悬知水月不相容。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一「梅」字韵,页十五下引「董思学百花诗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过新斗门感怀
绝壁凭居险,中林忆故深。临溪扫地醉,就树摘柑吟。打稻农初歇,餐芝客莫寻。重来嗟未卜,过此酸心。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六「门」字韵,页二十四下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第四十九册)】
出德化门外诗
湖光分柳岸,野趣入桑畦。锦片花随水,犀尖笋迸泥。淮云收雨去,蜀鸟失春啼。隔浦军船过,斜阳送鼓鼙。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七「门」字韵,页十八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四十九册)】
江村二首
其一
荒村雨过炊烟收,谁系月下篱根舟。风叶半夜摐摐响,老犬独吠空江秋。
其二
秋声月色饶江云,携壶相呼有近邻。今宵拚得借榻睡,此时共作无怀民。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四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溪村晚步即事二首
其一
溪岚攒翳入窗空,最恼悲秋病疟翁。三日不行亭北路,谁将丹缬染乔枫。
其二
小策盘旋草舍东,东西拾穗走儿童。村家间有秋收处,愁语酣歌自不同。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九上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生意堂】
其一
画堂清傍水南桥,烟气如炊掩紫霄。十二阑干成独倚,橹声风隔大江遥。
其二
江天饶雾未能开,闲 【拉】 【拄】 孤筇睨九垓。红日破阴晴色转,庐山如洗入堂来。
其三
絮花挼雪小桥寒,浑是苏堤柳下看。愁去不知春袖湿,晚风吹雨入阑干。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四十「堂」字韵,页二十九上引「董嗣杲诗」。(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素馨】
负得刘王侍女称,何年锺作冢魂英。月娥暗吐温柔态,海国元标悉茗名。翠髻云鬟争点缀,风香露屑斗轻盈。分明削就梅花雪,谁在瑶台醉月明。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馨」字韵,页三下引「董思学诗」。(影印本第八十八册)】
西兴道中二首
其一
无马可租冲晓去,有筇堪策趁晴行。初程便是萧山县,喷火榴花两岸明。
其二
狂走断贻猿鹤笑,醉吟忽感岁时迁。野桥流水湘湖路,欲撷莼丝饭午前。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二「兴」字韵,页十一上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八十八册)】
送徐性初归隆兴
岁华须鬓里,行色水云中。南径寒花在,西山落叶空。别怜今夜酒,歌续古人风。归隐东湖上,忘机狎钓翁。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二「兴」字韵,页十七上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八十八册)】
江城口号二首
其一
定江军门拥云气,庐山面目长相朝。阃臣所持止一恕,墙壁何恨粘歌谣。
其二
此郡境有彭泽县,渊明曾遗晋时踪。三径莫知在何处,且抚官圃千尺松。
【《永乐大典》卷八千九十二「城」字韵,页四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九十册)】
寄彭泽陈明府
田头遇白叟,争说长官清。决讼如转烛,往往得其情。高风古灵派,惠泽流花城。荷锸遍阡陌,咸乐及时耕。桑埂翠阴老,稻坂黄云平。积爱发谣讼,连屋歌壤声。春山映酒艳,秋篱挹金英。我滞亦已久,欲往摇心旌。有时递信音,展转思盍并。重当买孤航,展拜陶渊明。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府」字韵,页二十一上引「董嗣杲英溪集」。(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寄 【璹】 【酬】 秋岩
吟穷荒此地,静极省吾生。秋老肠丝断,江空月魄明。松檐嗔鸟聚,竹榻梦僧清。别后苍颜改,初逢慨暑程。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二「岩」字韵,页十二下引「董嗣杲庐山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