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51 页/共 81 页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六「祭」字韵,页九上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五册)】   路祭王知县文 呜呼,叶县之政,发源君家。凫舄不朝,奄落暮霞。青山,等是死尔。觞以送之,不如我同里。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九「祭」字韵,页二上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祭王存道总干文 呜呼,存道!手足以挥万字兮,不能取一京秩。舌足以泻三江兮,不能愬其穷于造物。伊少日之爽迈兮,可以横飞于空阔。谁牵其翼使下垂兮,乃欲达而不达。屹贤书之两登兮,且迟迟乎一枝之折。稔之以太学之虀盐兮,始升名于解褐。人意其平昔之抱负兮,可以勇行而不臲。柰之何入眼之青衫兮,已不禁乎垂脰之白发。沃教雨于洪都兮,慰儒生之枵渴。屈俎豆而裨军饷兮,疑其不足以有发。或曰梯远而级大兮,固无嫌于猥屑。胡命之不融兮,屣百年于飞雪。慨吾党于胶庠兮,早相从而甚悦。耳惊闻于不祥兮,初甚疑其浪说。恍二千里之铭旌兮,自湖湘而归浙。乃知君之果死兮,欲叫天而孰为之彻。呜呼,万事无端兮,前途如漆。一生英概兮,今丘今穴。气有聚散兮,岂问贤哲。文以为酹兮,千秋此别。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九「祭」字韵,页八上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先祖墓祭文 士有足不出户,而乡邻染其善,彼嗣被其福者,吾祖是也。譬诸硕果,己则不食,而胚胎润泽,来者甘之。故吾祖之衰,太半秋叶。而独吾父昆弟,克儒厥家,克保厥田庐而无失也。此非吾祖沉朴,不较波流所暨然耶?今耆卿忝兹恩之题,归拜墓下。视松楸秃干,犹有生气。吾祖之在九京,当亦笑粲歆此酒也。吾祖更阴相之,俾世守不坠。则祖之令名益章,敬再拜以祈。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祭」字韵,页十六上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祭伯父文 嗟乎!士之离桑梓,蜕 【惓】 松楸,而客于千里之远者,名与利饵之也。其贫刻骨,而迄恬于利。其毫满腹,而终遯于名。逐逐他土,之死弗醒。虽然,此不足评也。伯父之生也,不以丰悴为工拙。则其死也,岂以远近为圆缺。临命泚毫,笑指秋月。此时此意,其与留连妾妇者影相绝矣。伯父无憾也,而耆卿则有憾焉。始而往不得已也,中而归可以处也。可以处而不欲,伯父之志也。欲与处而不能,耆卿之媿也。前岁之春,辱枉其车。今岁之秋,止枉其书。以为安邪,则已告病。以为病耶,言则炯炯。呜呼,岂谓耆卿身未及前,而伯父之目已先瞑也。仲兄之来,告我窀穸。所重憾者,力如蝉翼。呜呼,伯父远矣。耆卿之憾,无从释矣。纷纷多言,祗益为赘。天实为之,柰之何哉。呜呼尚飨。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祭」字韵,页二十下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考妣墓祭文 今岁夏五月乙酉,集英殿赐进士第、不肖孤辰在选中,退而泣下沾襟曰:「匪孤之能,父母之德也。」惟父种学澡行,踬于名途,又不得怡愉以老,独畀付在耆卿。曰:「而雪吾,吾其不死。」吾母与闻此言,手持厥家,而纵耆卿于学。震凌风雨,间关几恸,然不敢一日舍学以嬉。愿母迄寿且康,庶万有一可共斗禄也。呜呼,母又死矣,荣念灰矣。去秋一檄,实惟邦君之意之。黾勉行迈,卒以捷告,春官复染指焉。昔也劳而弗收,今也惰而获。虽一第琐尾,不足以耀。然户门之责微塞,泉壤之志略伸。识与不识,咸口诵二亲之贤,而谓天理不终泯也。耆卿何力之有焉。继自今愿永无怠,以答扬二亲之遗训。若曰豢于禄,而不知义,不肖孤实之。矫首青山,尚克临鉴。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三「祭」字韵,页十五上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祭董子顺母文 呜呼,人事好乖,从古而然。倚伏乘除,尸此者夭。淑哉夫人,勇往教子。珥千金,掷如敝屣。天毒降戾,伯也不年。泪眼关山,堂几不萱。仲也起家,蓝袍归觐。贺斝横陈,足洗前恨。而复不竟,陨霜于春。既哭其女,仍摧其身。呜呼,种果道边,岂不风雨。迨其实兮,弗使染指。变化起灭,固理之常。乃如夫人,尤可恻伤。身后千锺,生前杯酒。靖言思之,谁薄谁厚。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三「祭」字韵,页十五上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祭陈监所生母文 呜呼,不腆敝邑,山空水深。令子云来,实护我心。旬日所闻,萱花不树。其果然耶,当食失箸。我观世缔,蒲叶槿花。枯者匪夭,荣者匪遐。惟其家声,泊厥阃范。煦 【煦】 常春,皦皦长旦。千六百里,在汉之湄。长风柏船,魂其蚤归。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三「祭」字韵,页十五下引「陈耆卿篔窗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王迈:《臞轩集》十六卷 王迈,字实之,又字君实。仙游(福建)人。宋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生。嘉定十年进士。官教授、右司郎官等职。淳佑八年(一二四八)卒。赠司农少卿。《宋史》卷四二三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臞轩集》十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王君实臞轩集 【四十一条】  王实之诗 【一条】  臞轩文集 【一条】 臞轩先生集 【一条】  《清江三孔集》引 【一条】  《莆阳志》引 【一条】 以上共四十六条,馆臣漏辑者十五条。   戴老堂为城西林兄作 春酣。玉帝垣居北,老人星现南。重哉忠孝责,硬作脊梁檐。阙下唐时裔,城西戴老堂。熊丸甘子嗜,鸡馔饱亲尝。至行熏吾里,精心契彼苍。定知家庆远,兰桂剩流芳。环堵陈图史,高堂奉旨甘。桂枝和月种,萱草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八「堂」字韵,页十二上引「王实之诗」。(影印本第七十册)】   怀蒋力父监仓 冰结长江少跃鳞,天寒不见鴈来宾。翻云覆雨羞余子,霁月光风忆苦人。丹穴鹓鶵行毓瑞,北堂燕喜倍生春。万金消息何时到,一洗胸中万斛尘。 【《永乐大典》卷七千五百十八「仓」字韵,页八下引「王君实臞轩集」。(影印本第八十二册)】   岁暮呈同行蔡实甫 人生聚散类团沙,偶得联骖饯岁华。竹杖徐行忘了簥,村醪小酌胜如茶。乡情喜似轻千里,诗味相投各一家。便好扶玉京去,孤山深处看梅花。 【《永乐大典》卷八千六百二十八「行」字韵,页十上引「王君实臞轩集」。(影印本第九十五册)】   除夜共蒋力父有秋宿南浦馆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灯课了送穷文。对共听巴山雨,入梦休思巫峡云。好整衣冠朝北阙,新栽桃李属东君。平明各把菱花看,黄上眉间已十分。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一下引「王君实臞轩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寄林少忠因为家叔再留之馆    其一 择师难以择良医,争得奇功指俗迷。每羡君才如扁鹊,能为后学发酰鸡。作文须有夺胎法,卞惑先须刮膜篦。子侄明年看骨换,所求不止在刀圭。    其二 年来师道孰知尊,温饱何缘得(免)君。鸿鴈暂为粱稻计,牛羊谁为牧刍勤。琴书到处聊娱目,羽翼生时要薄云。我偶书田收一熟,向来正亦病人芸。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一下引「王君实臞轩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三册)】   送林日升景高之毗陵傅氏馆 情好相投岁月深,那堪天外话离襟。京华浊暑邻三伏,荆水清风直万金。鸿鴈稻粱聊老计,蛟龙云雨有初心。三年名遂荣归去,椿桂堂前候好音。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一下引「王君实臞轩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三册)】   读庆元党人家乘    蜀中游公讳仲鸿景仁似尚书之父 羣伪欺天日,宋臣去国时。朝扶皇帝玺,暮植党人碑。楚众齐难胜,刘安晁遂危。抵龟公赞决,几事并先知。    辨赵忠定公之寃 方喜儒宗用,无何学禁严。甘心师管晏,绝口说伊濂。天岂斯文丧,人忧善类歼。一鸣公甚伟,直气戢羣憸。    争朱文公之去 石显权倾帝,穰侯势逼王。羣狐争伺夜,丹凤独鸣阳。阊阖辞天仗,洋川佩郡章。谁尝舒亶唾,有舌巧如簧。    论韩侂冑之专 侂怒如 【关】 【阚】 虎,曦谋比井蛙。公乎一死,国尔自忘家。庾亮尘难污,刘舆腻莫加。修名与姱节,皎皎玉无瑕。    料吴曦之叛     其一 本朝诸大老,谥议两忠公。公去道乡远,名垂太史同。一时无显位,千载播清风。韩吕多孙子,毋须 【添】 【忝】 乃翁。     其二 时流酣富贵,雅道冷如菰。甘附武韦势,相师张孔谀。识污随婢,气短事家奴。使读忠公传,还能泚颡无。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八百八十八「党」字韵,页六上引「王君实臞轩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九册)】   重修 【兴化府】 学记 毗陵张侯之治莆也,下车之明日,令于学曰:「莆壤墬褊小,赋入薄,不敌江浙一大户。而家习诗书,多出魁人韵士,为中州冠。吾闻泮宫养士多而稍少,突不黔者累月。吾将为尔士续食焉。」主计以其经费阙若干来告,籍既上,于是捐金钱二十万济其乏。已而曰:「是苟纾目前耳,如来者之不可继何?」会吏白有废剎曰崇福,岁租余三百斛,例以供浮费。于是又割其田相学庾。阅三朔莅学,见诸生有声于列者,曰:「先生辱贶衿佩垕矣。亦知十三斋旁风上雨之不可居乎?盍诸往 【《永乐大典》影印本以下缺失。】 【《永乐大典》卷二万一千九百八十四「学」字韵,页一下《莆阳志》引「王迈撰重修学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七册)】    【清江三孔集】 跋 三孔先生,曰文仲,经父;曰武仲,常父;曰平仲,毅父。元佑间,是与二苏齐名。当时黄太史有「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之句。其居乡则与原父、贡父相后先。今虽庸人孺子,皆知其有二刘三孔也。兄弟俱进士高第。经父举贤良方正,对策极陈新法之害,直声尤凛然。至厉名节,博学工词章,则有未易伯仲者。若历官出处大概,《实录》载之焉详。独其文世所见者,惟毅父《续世说》、《珩璜 【新】 论》、《诗戏》凡三集。旧所称《经文集》五十卷,《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百余卷,与毅父他文今皆不复传。迈来清江,敬拜祠像。亟访其后,既寥落无闻,家集又往往散逸。冥搜旁索,日缉月缀,始得一千八百余篇。属教授许成之新、蕲春知监徐得编次,且属新广东帅幕刘性之、新分宁知县徐筠、清江主簿曾焕校定,迈亦时自寓目于其间。既成,厘为上中下三帙,合四十卷。少傅大丞相、益国周公冠之以序。于是一家遗文,一郡阙事,得以粗举。夫士君子之立言,其传与不传,盖有幸不幸,未遽以存亡显晦,为能否工拙也。况三先生名声卓卓,自不可掩,奚待文而后见。而迈窃有意于此,盖亦徒好其文,欲因是以取重于时哉!前辈之风流酝藉,日以泯没。凡可按以窥寻想象其万一者,幸未百年,尚可访求。而卒置之,则未免慊然于中,此迈之所以拳拳也。卷数比旧所称殊不类,度多阙遗。且虽参订,终不无舛误。惧复散亡,乃锓诸梓。有志于是者,幸竟成之。庆元五年四月望,朝奉大夫、权发遣临江军、兼管内观农营田事、濡须王迈谨识。 【《永乐大典》卷二万二千五百三十七「斋」字韵,页四上《清江三孔集》引「王迈跋」。(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八册)】  苏泂:《冷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字召叟。山阴(浙江)人。苏颂四世孙。其卒年在南宋末前后。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冷然斋诗集》八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苏泂诗 【十七条】  苏泂泠然斋集 【二十五条】 《江阴志》引 【一条】 以上共四十三条,馆臣漏辑者六条。   重到西湖 都下重来百事非,故人相见少相知。绝怜水减西湖瘦,更喜兵强北虏衰。顾虑每怀医国计,仓黄犹忆过家时。书生老矣都无用,自卷波澜入小诗。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二十下引「苏泂诗」。(影印本第十九册)】   美人 美人隔秋水,别我今何时。晨兴念良觌,路远莫致之。安得双翅翰,飞去东南陲。矢心菖蒲花,白首以为期。 【《永乐大典》卷三千六「人」字韵,页二上引「苏泂诗」。(影印本第四十二册)】   拜年人    其一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其二 小年踯躅随羣队,长大悲伤怕物华。爇罢天香来影室,不行人事便归家。 【《永乐大典》卷三千六「人」字韵,页二下引「苏泂诗」。(影印本第四十二册)】   昭君村 都将心事与琵琶,青冢魂归路转赊。赢得故乡儿女子,至今头白不离家。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十四上引「苏泂诗」。(影印本第五十册)】   税马盘沙(二十余里) 故里何人起卧龙,飘然琴剑只西东。马头忽与长安近,又听三茅观里钟。 【《永乐大典》卷五千七百七十「沙」字韵,页八下《江阴志》引「苏泂诗」。(影印本第六十册)】  韩淲:《涧泉集》二十卷,附《涧泉日记》三卷 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开封(河南)人,后徙上饶(江西)。宋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生。其仕履始末无考。戴复古有挽他的诗说:「休官二十年,隐居溪上宅。」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韩淲 【一条】  韩淲诗 【二十二条】  韩淲集 【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