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59 页/共 81 页

千金鬻骏骨,骐骥争归燕。昭王国已墟,盛事传千年。物外有高人,挥手苍崖颠。笑我好奇服,楚楚自裹缠。有酒第可饮,且莫分愚贤。    其五( 【以下】 复借前韵) 溪边燕争泥,檐隙蛛结网。纷纭劳日夕,此外无余想。谷谷林间鸠,守拙吾所仰。威凤栖丹穴,轶驾不容枉。梧桐生高岗,抱瓮勤溉养。    其六 五王诛两凶,士民各安居。三思偶漏网,反堕豺虎区。展卷不能读,叹息为废书。处事戒姑息,用断当疾驱。眼看前车覆,来者当何如。    其七 幼承父师训,卓然树微志。游心惟诗书,躬行乃仁义。古来为己学,非止儒饰吏。时情迂白圭,区区敢众弃。特立天壤间,千载有深思。    其八 仙人驭苍鸾, 【莫】 【暮】 楚朝幽燕。下视万蚍蜉,扰扰知几年。散发沐咸池,言旋昆仑巅。梦中授宝诀,一洗世纠缠。再拜谢嘉惠,但愧非高贤。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百十五「旨」字韵,页二十二下引「王文忠公集」。(影印本第一百一册)】   次廉承旨韵四首    其一 齐门鼓瑶瑟,郢地歌阳春。岂伊和者众,弃之若埃尘。哀丝间豪竹,哇淫日争新。流传亦已久,居然丧天真。锺期不可作,吾将与斯人。    其二 玉树照廉泉,草木含芳春。峨冠立中朝,羣贤仰光尘。世德久已隆,宠渥今尤新。后乐绍先志,经纶乃儒真。行看翔凤池,绥我区中人。    其三 相门有君子,玉德温如春。宾筵仰芝眉,浣我胸中尘。公怜臭味同,我乐相知新。未识心已降,一见情更真。但惭衡门士,因彼青云人。    其四 青松凌岁寒,夭华媚芳春。结根各有所,贞脆隔几尘。容容夸毗子,采采衣裳新。谫谫昧远大,硁硁匪真真。落落四方志,悠悠千载人。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百十五「旨」字韵,页二十三上引「王文忠公集」。(影印本第一百一册)】   客船晚烟 舳舻相接蔽长川,晚食维舟起暮烟。贾客轻生冒艰险,熙熙壤壤亦堪怜。 【《永乐大典》卷四千九百八「烟」字韵,页九下引「王结诗」。(藏西柏林人种博物馆)】    【杂着】 愿命内外之臣,各举经明行修之人。择其尤者,以为太学之师,次以分教天下之学。以官民子弟之俊秀者,以为生徒,专治经术。屏弃隋唐以来科举之业,约周汉养士取士之制。教之以孝弟忠信、礼义廉、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道。待其有成,献其贤者能者于朝。 【《永乐大典》卷九百二十一「师」字韵,页二十三下引「王结杂着」。(影印本第十一册)】  同恕:《庵集》十五卷 同恕,字宽甫。其先太原(山西)人,后徙奉元。宋宝佑二年(一二五四)生,官至翰林直学士。元至顺二年(一三三一)卒。谥文贞。《元史》卷一八九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庵集》十五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同恕诗 【八条】  同恕庵集 【二十四条】 以上共三十二条,馆臣漏辑者七条。    【投壶】 宾主分班就两楹,拟从小射畅欢情。举筹忽见凭空落,中的惊闻满座声。已 【辨】 【办】 行觞浮众劣,会须立马庆三成。汝南谩说多骁隽,是先生礼意轻。 【《永乐大典》二千二百五十七「壶」字韵,页十六下引「同恕庵集」。(影印本第十八册)】   村居即事 晓来极目望平畴,禾黍离离正晚秋。农父篮方下子,牧儿荷笠去鞭牛。千章古木阴全薄,一道寒泉碧自流。伫立西风吟不尽,云山宛转鸟声幽。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七上引「同恕庵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杂着诗    其一 岁月滔滔不贷人,回头二十有三春。试为点检工夫去,羞对汤盘话日新。    其二 忆初总丱绝娇痴,人是人非但解熙。失笑颇能通姓字,有知争得似无知。    其三 物识纷纭自古同,瞻乌谁与辨雌雄。柳州着论非封建,犹说唐虞未至公。    其四 圣模贤范孔洋洋,聚辨居行敢怠荒。何物人间有真乐,从渠文绣与膏粱。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五「着」字韵,页十四上引「同恕庵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跋元遗山赠杨文康公诗后 右潜斋先生杨文康公,年未冠时,遗山先生所赠诗也。先伯父顺安先生,先人玉山翁,交庄敏文康父子间。故恕亦得与今集贤学士、国子祭酒敬伯寅游。恕尝侍先人读元诗至此篇,恕问曰:「『服膺先就楚灵均』,何所指也?」先人言:「我亦尝疑此。」问之顺安,则谓:「汝不知耶?元甫年十六,有《拟怀沙赋》,甚为先辈所欣赏。」恕自是往来于心,欲就祭酒求观此稿者屡矣。近方得请间,祭酒数且喜曰:「先君繇侍先祖避乱来归,日从事四子六经之言,绝口不道诗文。蚤岁有作,皆弃去不录。今之所存,寅于故箧败楮中仅得一二。况此在山东日,受之遗山者。寅虽不得其说,不敢问之先君也。先辈零落已尽,非吾世交之家,闻见自能不没其实乎?愿为我识数语其后以传信来者。」恕惟先生刚健直大之气,纯正精微之学,与魏国许文正公,方驾并驱,为一代儒宗。而英敏秀茂见诸童弱,间者已为大贤君子期予如此,且不独遗山也。紫阳先生竭平生精力,着《正统论》,贻书庄敏曰:「令郎博学好识见,恨不相从游,以补阙误。」盖楩楠豫章之木,虽在拱把,而百围千尺之气,已森然在人目中矣,此圣人所以为可畏也。先生初名铉,遗山字以新甫,后改今名字云。泰定乙丑,九月朔旦,同某拜手敬书。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九下引「同恕庵集」。(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王沂:《伊滨集》二十四卷 王沂,字思鲁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八「门」字韵,页二十三下引「王沂」条,有注:「字师鲁,襄阴人,延佑乙卯进士,礼部尚书。」】 。真定(河北)人。元延佑元年(一三一四)进士。参修国史,官至礼部尚书。行年七十余。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伊滨集》二十四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王沂诗 【八条】  王沂伊滨集 【六十八条】 王尚书伊滨集 【二条】  《国朝郑氏麟溪集》引 【一条】 以上共七十九条,馆臣漏辑十三条。   发都门二首    其一 水暖芦沟照锦鞯,小臣回首望甘泉。词官秘祝无他语,只为苍生祝有年。    其二 二月京华尚衣绵,河堤官柳已含。春衫莫厌征尘污,西望峨眉路八千。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六「门」字韵,页三下引「王沂伊滨集」。(影印本第四十九册)】    【义门曲】 化行宗族百年中,惠及乡邻不有功。堂上德星光又聚,阶前书草带应丛。表闾四业垂青史,遗训三篇见素风。欲识庆源何似远,浦江春水日流东。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八「门」字韵,页二十三下《国朝郑氏麟溪集》引「王沂」。(影印本第四十九册)】   高村道中作 游若浮槎,归心剧悬旌。可怜立令竮影,相依伤我情。吾道本寥寥,世议徒营营。何时返蓬荜,聊以善自名。茅茨耿不寐,索索疏雨鸣。披衣村巷白,青杨挟风声。细径隐荒蔓,扶鞍事遐征。早有田家儿,先我耕月明。东旭出未高,苍茫山气横。陇麦何翛翛,野雉磔磔惊。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二十三上引「王祈伊滨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宿鲤鱼村 远游寡俦匹,丧乱无良图。轻舟逐商贾,泛泛江之隅。滩水日夜生,朔风无时呼。扬帆苦不远,入峡势转孤。山川郁云气,烟雨日模糊。逝波获腐鲤,颠倒羣儿趋。素书不可得,何以慰所须。方春苦寒冱,雪积未敷。万物不得所,我何望嗟吁。圣神俨在御,岂弃千里驹。时来乃倏忽,运往亦须臾。休否或有道,悠哉起长途。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九上引「王沂伊滨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赠吕复仲善远行 至友不多得,嘉会难可常。李斯西说秦,邹生远游梁。抽毫备宾客,发策干侯王。公子重毛遂,冯驩趋孟尝。子方踞受谒,千木辟踰墙。梦想数子游,结言思佩纕。时哉不吾与,太息起彷徨。拔茅汇同进,空翼羣无良。况复此为别,何以有杜康。秦筝既杜促,赵瑟亦更张。挥弦变宫羽,目送鸿雁翔。 【《永乐大典》卷八千六百二十八「行」字韵,页八下引「王沂伊滨集」。(影印本第九十五册)】    【朝天岭】    其一 石栈冥蒙雨似烟,落花风送锦鞍鞯。只愁满眼春泥滑,不记青林叫杜鹃。    其二 曲曲缘云石栈新,更堪风雨送残春。畏途过尽觉恶梦,江水相看逢故人。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九百八十「岭」字韵,页九下引「王尚书伊滨集」。(影印本第一百二十二册)】   乐善处士 刘君陈谊竟何如,潇洒城南小隐居。倾盖交通皆国士,挥金振恤自乡闾。易名不愧羣贤谥,潜德生辉太史书。他日相逢通姓字,定应惊座耸簪裾。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四百五十「士」字韵,页十四上引「王沂伊滨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七册)】   寄周宗周 北风吹叶拥阶平,背倚寒窗听雁声。忽忆别时情最苦,暮云斜照度荒城。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三「寄」字韵,页十五下引「王沂诗」。(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雪溪诗序 内相康里子山,既为太常太祝胡斯文书「雪溪」二字,一时宗工秀人咸咏歌之。或谓斯文承世德之美,沐丽泽之益。齿壮气锐,足以任事。而欲带笭箵,狎沤鸟。聱齖之与居,闲旷之与游,岂其真情也哉?余曰不然。昔人临洪河而想疏凿之劳,登广武而叹功名之会。吉士会于九原,吊灵均于沅湘。旷世相感,有莫知其然者。初斯文之少也,尝侍其大父二千石守会稽,览若耶剡溪之胜。韬涵太虚,间错岛。玻水晶,泓停莹彻。縠瑶水,摇曳荡摩。轻蓑钓舟,淡滟明灭。玉峰攒峦,环列拱 【乡】 【向】 而慕其人欤?内相字画精妙,追配晋诸人,乐为之书也固宜。昔李约得萧子云飞白书萧字,持归东洛,遂号其居曰「萧斋」焉。知「雪溪」之名,不与「萧斋」共传也欤?。彷徉临望,心移神旷。矘乎太素之初,超然灏气之始。谢安、戴逵、王徽之父子,亦尚往来其间乎?肆恣浮游之乐,跌荡翰墨之工。其流风遗韵,何如也?斯文其亦览其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八下引「王沂伊滨集」。(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祭马中丞文 呜呼,惟公河岳之英,智足以周物,而养之以气质之厚;才足以经世,而辅之以学术之精。发为文章,山峙川行。春阳满野,万物滋荣。温然如圭璧之润泽,炯然如河汉之清明。其超逸如轻车骏马之驰,其窈妙如幽兰白芷之馨。信足以高视一世,以鸿其声。昔在延佑,始以辞鸣。天球神鼎,瑞于王廷。一震普闻,非雷非霆。横飞直前,不挟党朋。公事文宗,逢时穆清。公简上知,字而不名。于省于台,大猷是经。何以迪上,维时典刑。何以格下,示之权衡。其在枢机,施及含生。野有储峙,外无甲兵。引疾言归,若惧满盈。胡不三事,胡不百龄。谅自立之卓伟,夫何憾乎泉扃。淮水逶迤,淮山峥嵘。想徜徉兮舄履,俨鹄峙而鸾停。僚友之好,缱绻之情。哀由感触,孰知涕零。聊寓荐于酒,慕斯言以见诚。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六「祭」字韵,页五下引「王沂伊滨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五册)】   翰林院祭蔡学士文 惟公儒林师表,王室典刑。忠嘉屡见于谋猷,夷险不移于操履。仔肩一德,佐佑三朝。强识博闻,兼通当世之务;高文大册,远追作者之风。故得天下仰之为蓍龟,朝廷倚之为栋干。从容进退,虽不有于成功;出入勤劳,实未忘于忧国。方且问胡公之故事,倚方叔之壮猷。尊事五更,爰奉辟雍之对;追踪四皓,遽思商洛之归。人镜云亡,泰山安仰。元圣惊嗟于上,羣贤相吊于家。矧此常僚,久亲高谊。聊陈薄奠,以诀终天。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六「祭」字韵,页二十三下引「王沂伊滨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五册)】  朱晞颜:《瓢泉吟稿》五卷 朱晞颜,字景渊。长兴(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平阳州蒙古掾,又为长林丞、江西瑞州监税。与其唱酬者有元代的鲜于枢、揭奚斯、杨载诸人。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瓢泉吟稿》五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朱晞颜诗 【二条】  朱晞颜词 【一条】 朱晞颜瓢泉吟稿 【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