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54 页/共 81 页
江村
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草檐经雨烂,沙路过潮虚。渔罢篱悬网,耕归壁挂锄。相呼命邻叟,农隙课儿书。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四下引「僧文潜山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水村即事二首
其一
祭鼓冬冬野庙,茅茨小小人家。水际数株榆柳,篱边几陆桑麻。
其二
草径别通村墅,柴门秖对河塍。老妇自安鸡栅,小儿解守鱼罾。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六上引「僧文潜山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山村
。全似桃源里,游人到欲迷。山村几家住,茅屋障春泥。麦陇微通径,桑林半阁梯。过溪孤放犊,隔巷数声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八上引「僧文潜山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为仇近仁赋山村
我爱山村人,自得山村趣。唯与渔樵狎,绝无轩冕慕。高情寄云松,至乐在霜芋 。长吟招隐诗,更作闲居赋。出处均一静,旷达遗万虑。犹嫌车马喧,肯受尘土污。白驹志虽洁,玄豹斑已露。祗恐鹤书来,夺我良朋去。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八上引「僧文潜山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深村
深村堪就隐,随处有人家。地远官无禁,年丰酒易赊。烟波藏钓艇,山雨送樵车。绝似桃源里,唯无洞儿口花。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十八下引「僧文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静处
常于静处着闲身,别是清虚冷淡人。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处」字韵,页十八下引「僧文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万山深处
万山深处绝諠哗,野鹤孤猿共此家。莫使游尘污泉石,有妨闲客卧霞。寒衣绿芰千层叶,饥食青松数树花。无可破除无可羡,清贫是好生涯。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处」字韵,页十八下引「僧文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阳枋:《字溪集》十二卷
阳枋,字宗骥,号字溪先生,初名昌朝。合州巴川(四川)人。宋淳熙十四年丁未(一一八七)生。淳佑七年入对赐进士出身。官至朝散大夫。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字溪集》十二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字溪阳先生集 【三十一条】 字溪阳枋先生集 【一条】
以上共三十二条,馆臣漏辑者七条。
晦庵诗缵序
晦庵先生诗曲,旨趣《风》《雅》,韵调《离骚》。古不伤质,今不近华。造语幽深,含味渊永。无非声宣义理之实,而吟咏性情之正。深思熟玩,令人心远神和。至乐油然,诚不知手之舞之而足之蹈之也。某尝沈潜数四,见其随感契情,触景会趣。九歌六义,依水和声,咸臻一贯之妙。非若汉唐以来,骚人赋客,絺辞缋句,锵粲音节,务以爽脍人口,而一嚼无余味者比矣。辄用鄙见,缵其机括字要,分门比类,写为一编。既又采摘其章句之尤深永遒丽而洒落者,附于编后。冀常可手存而目在之,得以优游浸渍,蹈方袭圆,而或一几及焉。先生可作,庶亦曰:「始可以言诗已矣。」若夫先生制作之生意活法,所以辟阖天地,卷舒阴阳,轇轕鬼神,陶冶万物。静存动着,无非至理融明之妙。学者当心交神契,而于言外得之。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一上引「字溪杨先生集」。(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谢交割启
袍绿滥沾,责愧三鳣之重; 【籀】 【榴】 红新涤,光依五马之贤。倾写万分,染濡四六。伏念某拙哉方枘,谬其圆机。乐晦翁之传,而读四书;耽濂溪之学,而明六画。既逾强仕,始玷末科。便欲随海鸥以乞清闲,不谓逐离鸿而困趋走。昔年东去,今日尚来。好为人师,此非子之坐也。得其所主,或者天实启之。兹盖伏遇某官,贯日之忠,浑身是胆。隐然敌国,咸称细柳之真;贤若长城,岂类棘门之戏。把麾黔郡,人皆指为桃源;给饷关中,公但心于柳塞。惟知运甓,安问投壶。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信国士无双,谁可匹者。武功既抗,文事交修。致此鹈梁,居然蝗粟。某敢不竭其素学,诵所常闻。讲明子路之强,助元气;培植曾 【渗】 【参】 之勇,为壮精神。心形于声,言几于僭。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三十九「启」字韵,页一下引「字溪阳先生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辨六尊之名物
献尊 【(实醴齐)】 、着尊 【(实醴齐)】 、太尊 【(实醴齐)】 、象尊 【(实盎齐)】 、壶尊 【(实盎齐)】 、山尊 【(实盎齐)】 。八尊,司尊止言六尊,而酒人乃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此不可不明辨。盖六享皆有朝践,献腥、朝献 【(酳尸)】 、再献 【(后亚献羣臣酢)】 、馈献 【(荐熟)】 ,每献用两尊,故有八尊。春祠、夏禴、秋尝、冬烝。朝践 【(用两献尊)】 、朝献 【(用两着尊)】 、再献 【(用两象尊)】 、馈献 【(用两壶尊)】 ,四时间祀,追享朝享。朝践 【(别用两大尊)】 、朝献 【(用两着尊)】 、再献 【(别用两山尊)】 、馈献 【(用两壶尊)】 。
经于春祠、夏禴,追享、朝享,别言朝践。而秋尝、冬烝,不言朝践,以尝烝朝践之尊与春夏同。其追享、朝享别言朝践,明献尊、太尊为各异也。
于祠禴追享、朝享,别言再献,而尝烝不言再献。以尝烝再献之尊,与祠禴同。其追享、朝享,别言再献者,明山尊、象尊为各异也。
于尝烝言朝献,而祠禴追享、朝享,不言朝献,明六享皆同两着尊也。于尝烝言馈献,而祠禴追享、朝享,不言馈献,明六享皆同两壶尊也。圣人作经之法,同者止一言,而不同者再言之。文有可省有不可省,皆互相备也。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三「尊」字韵,页二十二上引「字溪阳先生集」。(影印本第五十一册)】
代赵大宁上游丞相札子 【《永乐大典》原引六条,已辑入《字溪集》者三条。】
其一
某伏以三台曜芒,一相宅揆,灵聪受职,盖壤申休。方将鸣天钥以播大和,运斗杓以酌元气。散之广宇,陶为阳春,造化在一身矣。箫圭长语,哓哓何为?
其二
某不自忖度,忧时感事。辙以猥见,缀成长书,附便申献。学问空疏,岂堪适用。伏惟海岱深高,不弃拳勺。机务燕闲,特赐采览。不胜荣幸。
其三
某势分辽绝,藐然穹壤,安敢僭申。紫微躔中,五色连芒,辉烛无疆之问。巫阳有当然职分,敢避下走。
【《永乐大典》卷八千八百四十三「游」字韵,页十上和十下引「字溪阳先生集」。(影印本第九十六册)】
【祭】 承直郎张用泰
呜呼,先生之亡,天之丧坤文乎?字溪之图,发濂溪不尽之意。字溪之易,发朱程不尽之蕴。先生虽亡,有不亡者,而况五福备膺如先生者希。世科陆绩,如一门者又希,先生何憾焉。峡山苍苍,蜀江汤汤。白水之卜,先生所藏。炉峰之上兮,公魂之所游。炉 【烽】 【峰】 之路兮,公魄之所藏。其有随魂而游,不随魄而藏者,长存乎四方。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四「祭」字韵,页九下引「字溪阳先生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胡仲弓:《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福建)人。其生平及事迹不详。南宋末流寓杭州,是他生活的主要时期。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苇航漫游稿》四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胡仲弓诗 【一条】 胡仲弓苇航漫游稿 【十二条】 《江湖集》引 【一条】
《仪真志》引 【一条】 《江湖续集》引 【八条】
以上共二十三条,馆臣漏辑者十四条。
山村即事
豚。何事条桑月,人家紧闭门。春风无厚薄,随分到山村。歌吹行南陌,秋千出短垣。稻田喧鸟雀,社鼓赛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八上引「胡仲弓苇航漫游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落花诗
红紫秾时雨未晴,每将春事叹浮生。谁怜绣地愁如织,我欲笺天诉不平。半点苍苔犹有迹,一分流水去无情。东君更作风光主,蝶粉蜂黄莫浪争。
【《永乐大典》卷五千八百三十九「花」字韵,页七上引「胡仲弓苇航漫稿」。(影印本第六十一册)】
思故乡
随龙南渡后,五世作泉人。仅识传家谱,空余报国身。中原无马迹,巨野隔边尘。北定知何日,归期未有因。
【《永乐大典》卷六千六百四十一「乡」字韵,页二十一下引「胡仲弓诗」。(影印本第六十四册)】
【五峰岩】
开到荼(艹縻)春事阑,又寻杖履看青山。人行瘦石枯藤上,路入蛮风瘴雨间。佛地平分天界限,道场元属鬼门关。野僧不会游人意,日未晡时及早还。
【《永乐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五「岩」字韵,页七上引「胡仲弓苇航漫游稿」。(影印本第一百册)】
读杜牧之诗
风流不减晋诸贤,涌出胸中万斛泉。吟到秦淮商女句,令人忆杀杜樊川。
【《永乐大典》卷九百三「诗」字韵,页三十上《江湖集》引「胡仲弓」。(藏西柏林人种博物馆)】
送丁仲圭归合沙
去秋曾作送行诗,又见贞人话别离。杨柳柔条未堪折,梅花聊赠岁寒枝。
【《永乐大典》卷五千七百七十「沙」字韵,页九下《仪真志》引《江湖续集》:「清源胡仲弓」。(影印本第六十册)】
寄朱静佳明府
十载江湖叹不遭,识君岁月谩蹉跎。文书南去静边省,山水西来佳处多。琴调本高缘抚字,诗逋未了欠催科。骚人标致清如许,制锦机中制芰荷。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府」字韵,页十七上《江湖续集》引「胡希圣」。(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送傅明府 【(南安)】
抚字及催科,三年鬓已皤。公心如日月,浮议任风波。父老颦眉说,儿童拍掌歌。归装无一物,空有采旗多。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府」字韵,页十七上《江湖续集》引「胡希圣」。(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题金粟洞
其一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碁局。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林屋。武荣贾客来洛阳,手携尺书叩岩谷。觌面亲逢吕洞宾,有眼不辨郑文叔。功成行满欲度人,酬之遗以半升粟。岂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谷。先嗔后喜来重寻,痴心纔动隔山谷。故老相传金粟仙,凌霄有塔标苍玉。乾坤物外号无尘,凡夫到此懒着。我来稽首问先生,若为乞得壶中药。刀圭分与医国人,入深山抱幽独。先生道我亦不尘,且走千岩并万壑。它时相遇岳阳楼,定把奇书与君读。
其二
谁信东南有此山,几回蜡屐只空还。乾坤超出浮尘外,世界深藏粒粟间。鹤不归来华表在,犀从飞去紫云闲。扪萝直上凌霄塔,见说微垣手可攀。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七十五「洞」字韵,页九下《江湖续集》引「胡仲弓题」。(影印本第一百三十四册)】
和瞻甫韵
住在壶中小有天,故山猿鹤作忘年。云归每失碁盘石,人去不生丹。肯信玉华空有洞,自贪黄粟便无仙。我来立尽斜阳暮,犹捻吟髭风月边。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七十五「洞」字韵,页九下《江湖续集》引「胡仲弓题」。(影印本第一百三十四册)】
和壁间韵
,惟有先皇御墨香。万仞冈边去路长,道人采药试单方。弈枰谁解争高着,仙药时闻按大凉。日落塔头云气紫,雨余山藓痕苍。年深洞古无尘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七十五「洞」字韵,页九下《江湖续集》引「胡仲弓题」。(影印本第一百三十四册)】
西来洞天
可是胸中负怪奇,一丘一壑尽逶迤。自从猿向西方去,鹫竺飞来未可知。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七十五「洞」字韵,页十三下《江湖续集》引「清源胡仲弓希圣苇航漫游稿」。(影印本第一百三十四册)】
寄赵春谷监簿诗
敲碎吟扉杳不闻,数声犬吠谷中云。几番欲去重回首,立尽斜阳不见君。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八「簿」字韵,页二十四下《江湖续集》引「胡仲弓」。(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