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49 页/共 81 页

现存《永乐大典》录: 许应龙东涧集 【三十九条】 以上三十九条,馆臣漏辑者二十三条。    【失题】 真宗朝平契丹,其将李继隆、马知节、高琼。契丹既请和,召宰相枢密宴于行宫,时李继隆、石保吉预焉。保吉曰:「臣荷驱策,俾遏戎寇。虽动遵圣略,然布阵使人皆继隆指画。」继隆曰:「契丹败戮,皆出宸谋。然分忧用心,躬率将士,不如保吉。」上曰:「将士如此协和,共图勋业,军旅之事,朕复何忧?」以巨觞赐之。 【《永乐大典》卷一万八千二百八「将」字韵,页一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七十一册)】    【失题】 高宗朝,刘光世、韩世忠朝辞。上曰:「有告朕光世与世 【中】 【忠】 有小嫌,何足校?纵有睚,今日朕为之宜释。」感泣再拜。 【《永乐大典》卷一万八千二百八「将」字韵,页一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七十一册)】   祭致政郑公文 凡人之生,孰不教子。子而能仕,百不一二。矧登鳌头,四海能几。身亲见之,抑又鲜矣。惟公盛福,世莫与京。兰玉擢第,巍占魁伦。蹁跹蓝袂,拜舞椿庭。闾里聚观,允谓极荣。何以至斯,积德所致。其德伊何?慈祥岂弟。有学有文,不求不忮。利物爱人,凛然风谊。获此盛事,谁曰不宜。谓当百年,皓首庞眉。观子振耀,紫闼黄扉。云胡不淑,夜壑舟移。方贺而吊,人所共惜。公师之封,赖有异日。某等契托年家,义均子侄。敬陈菲奠,歔欷哽咽。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九「祭」字韵,页十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候官县正惠二位神封侯制 敕:某神。《祭法》曰:「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矧庙食已久,惠利及民。可不载加褒封,以示崇报之意。尔神像设维旧,威灵并昭。护境庇民,厥绩甚茂。祷晴求雨,有感必通。俱锡侯封,用答神贶。尚赖幽冥之相,永臻安静之休。 【《永乐大典》卷二千九百五十「神」字韵,页一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三十七册)】   候官县正惠二位神妻封制 敕:某神。血食肇于有唐,庙额赐于昭代。暨乎近岁,蠁弥彰。朕既嘉尔侯有庇民之功,复眷厥配有赞成之美。爰稽故实,并锡徽称。尚服宠荣,益殚顺助。 【《永乐大典》卷二千九百五十「神」字韵,页一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三十七册)】   阎氏封美人制 翟茀以朝,方正小君之位;王言如綍,复加涣号之荣。宜春郡夫人阎氏,夙夜在公,柔嘉维则。躬全四德,既有婉而有愉;序列九嫔,每必敬而必戒。肆封沐邑,曾不踰时。载嘉执事之勤,申锡美名之宠。其祗新渥,益懋芳猷。 【《永乐大典》卷二千九百七十二「人」字韵,页十二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三十九册)】   周坦授承事郎制 登第而调官者皆给告,而居首选者独命词以宠之,盖异渥也。以尔儒林发藻,黉舍蜚声。对策昕庭,着明深切。允为谹论,可举而行。擢冠羣英,师言咸穆。授以京秩,赞画帅藩。万里鹏图,由兹发轫。其坚素节,以副盛名。 【《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五「郎」字韵,页一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七十二册)】   赵冲何泉等并授武翼郎 【制】 孔武有力,拱扈严宸。服勤累年,挽强应格。并授勇爵,仍锡身章。往服荣恩,勉图忠报。 【《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六「郎」字韵,页七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七十二册)】   阎良臣可特改补保义郎制 掖庭进封,稽之旧比。表里戚属,悉沾恩渥。矧尔积德庆门,实生贤媛。肆颁成命,改畀官资。尚服宠荣,益殚恪谨。 【《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六「郎」字韵,页十六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七十二册)】   徐雄除秘书丞史弥巩除秘书郎余元廙除著作佐郎制 蓬莱道山,清华之选也,非硕学鸿儒,盖不轻畀。以尔雄刚毅有守,公正亡私。屡振职于成均,宜进丞于中秘。以尔弥巩安恬不竞,悃愊无华。既为模范于金枝,盍掌图书于秘府。以尔元廙,身端行治,学广闻多。允为册府之英流,晋秉着庭之直笔。罔非吉士,允穆师言,茂对荣恩,益宏进业。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四百九十八「制」字韵,页十八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何季羽将一官回授与父何璞制 立身扬名,以显父母,此人子之至愿也。尔子季羽,擢第奉常,通籍宰邑。欲以庆恩一秩,增封其父。特从所请,俾遂荣亲之志。允为异渥,尚克钦承。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六「制」字韵,页十六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徐清叟除太常少卿兼权户部侍郎制 昔孙伏伽言三事,当时之君嘉其剀切,不次擢用,以属羣臣,朕甚慕之。以尔特立无朋,至刚以直。经帷劝讲,屡进嘉猷。擢寘副端,愈殚鲠论。肆予畀以奉常之职,仍摄贰卿。庶陪言语侍从之班,日有献纳论思之益。悉摅所蕴,以副予知。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七「制」字韵,页三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郑逢辰除宗正丞兼金部郎官制 人门兼用,布列班行,所以崇德象贤也。以尔谦和通敏,克绍家声。农扈为丞,恪勤匪懈。擢赞宗邸,仍摄珍曹。其思睦族之方,益究理财之策。克称厥职,则予汝嘉。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七「制」字韵,页四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方大琮除著作郎兼侍左郎官制 承明著作之庭,昔人以为文学之清选,非史才不居。必得名流,始称厥职。以尔气温而和,词丽以则。登省闱之前列,驰宦路之休声。策足周行,晋承外府。究心职守,见谓公勤。方擢寘于蓬山,复晋司于论譔。仍兼铨选,庸示简知。往服厥官,益宏远业。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七「制」字韵,页四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赵与知庆元府兼 【】 【沿】 海制置制 四明兼海道之寄,任重责专。非通敏有谋,长于抚御者,朕不轻畀。以尔望重宗英,才周世用。所居而治,既驰辅郡之声;何施不宜,复奏计台之最。畴咨阃寄,佥曰汝谐。爰升邃阁之华,增重制垣之任。讲求民瘼,训练舟师。控扼要冲,阜通蛮舶。往修厥职,以副予知。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七「制」字韵,页十四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别之杰除秘撰兼制置副使制 朕惟荆襄伤残之余,兵力单弱,民生凋瘵,捍防经理,实难其人。非资已试之才,曷任维藩之寄。以尔身兼数器,望冠羣公。曩帅荆南,宽明精练。理内御外,克壮其猷。兵悦民怀,边尘不警。今兹某帅,佥曰汝宜。特升秘殿之华,俾贰制垣之任。徒得君重,勉为朕行。不惟慰旧治去思之心,抑以成真儒无敌之效。勉图康济,以宽顾忧。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七「制」字韵,页十五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参知政事李鸣复除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制 立政惟人,既克胜于重任;定位以德,宜晋总于洪枢。涣号维新,师言允穆。具官某,德全而才巨,识远而量宏。中不倚,和不流,每务爱君而忧国;告于内,顺于外,未尝扬己以取名。晋升参预之司,益厉忠嘉之节。以经纶自任,而志安社稷;虽声色不动,而势尊朝廷。肆升有密之班,兼领疑丞之职。仍加多邑,并衍真畬。噫!允武允文,已足为万邦之宪;善谋善断,岂难折千里之冲。其体至怀,共图丕乂。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五百七「制」字韵,页十八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刘震孙除太常寺主簿制 奉常礼乐之司,素号清选。而勾稽之职,其事尤简。然繇是而登要路者,前后相望也。以尔名臣之裔,博雅清修。学问深造于精微,议论每殚于剀切。客台簿正,允穆师言。其振之家声,以待予之器使。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七「簿」字韵,页四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董槐除宗正簿制 勾稽宗寺,虽事简职闲,然华涂要津由兹而升者,前后相望也。尔奋身儒级,遇事精明。中外践更,蔚有休誉。擢升兹职,益观尔能。尚克钦承,勉图报称。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七「簿」字韵,页七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王瓒除大理寺簿制 诗曰:「淑问如陶。」在泮献囚狱讼之事,固儒者之素知也。明启刑书以佐其长,其谁曰不能?以尔奥学雄文,蜚声黉舍;以儒术而饰吏,奏最边城,入觐中扆,奏陈剀切,勾稽棘寺,必能援古谊以决疑。勉修厥官,嗣有褒擢。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七「簿」字韵,页十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李遇两易司农寺簿 钱谷之任,号为剧烦。必得通才,始堪迭任。以尔文学政事,咸精其能。榷务提纲,课额增羡。晋升列院,曷究所长。外府大农荐司簿正,盖无施而不可,故未久而复迁。往既乃心,以需异渥。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七「簿」字韵,页十三上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钱相除国子监簿制 勾稽冑监,职闲事简。虽号冷曹,然华涂要津由兹而升者,前后相望也。以尔禀资凝重,遇事精明。宰邑佐州,厥绩用懋。典司纶告,未究所长。擢寘此官,以养资望。往祗厥职,嗣有宠荣。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八「簿」字韵,页四下引「许应龙东涧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与薇特授承务郎 官不及私,固无滥予。例所当得,盍举章。尔荣邸近亲,端凝和粹。帅垣赞画,绰着休称。剡牍上闻,盍示褒宠。矧有旧比,近已举行。宜涣明纶,晋升京秩。益思信厚,以称恩荣。 【《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三「郎」字韵,页六上引「许应龙东涧集」。(藏上海图书馆)】  程公许:《沧州尘缶编》十四卷 程公许,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州宣化(四川)人。宋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生。嘉定四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权刑部尚书。《宋史》卷四一五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沧州尘缶编》十四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程公许沧州尘缶编 【五十九条】 以上五十九条,馆臣漏辑者三十六条。   红白芙蓉 木蕖三数株,能白又能朱。晓暮浅深色,醉醒容态姝。流霞玉斝,抽汞养丹炉。模写终难尽,秋江有画图。 【《永乐大典》卷五百四十「蓉」字韵,页二十四下引「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影印本第三册)】   晓月未没顺风泛太湖期以明日与悦斋会 明月伴我酒家眠,五更顺风催放船。月波荡湖湖欲溢,扶桑夺染半天赤。湖山破晓郁青苍,坐觉山舆船低昂。少年负气隘湖海,老虽敛缩余习在。叩舷一笑宇宙宽,瓮天那可差别观。蒲帆瞬息几百里,峨峨阎门尺有咫。五湖千古自清风,诘朝持叩伏柱史。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湖」字韵,页十下引「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影印本第十八册)】   倅教授判官皆为东湖有赋次韵    其一 逶迤三径带重湖,心眼经营念厥初。问俗只须无事治,僝工适际有年书。雪融趁急栽花柳,春到随宜办果蔬。最喜城隅便来往,不嫌奔走费台舆。    其二 交情郁穆两监州,采藻依莲总俊游。洁霜明相并照,渭清泾浊岂同流。虢堂拟把新题和,锦里还思故事修。荷荡花溪总幽绝,剩须栽竹柰霜秋。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二「湖」字韵,页十四上引「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影印本第十九册)】   正之二十八日忽小霁领数客过东湖若水有赋为次韵 积雨酿成寒料峭,漫游稍觉意清真。痴云日吞还吐,弱柳含烟巧新。簪屐招呼参楚蜀,肴蔬饤饾杂冬春。嫌车从妨佳趣,那得临流岸白纶。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二「湖」字韵,页十四上引「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影印本第十九册)】   李贰车约饮东湖 西湖绕遍又东湖,永夜论文酒浅。最爱霜林梅蘸水,拟撑小艇访林逋。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二「湖」字韵,页十五上引「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影印本第十九册)】   范石湖东归过乡国名之芙蓉城余以季夏来游适荷花称意红之时雁湖环湖尤甚盛李子先家小池界金数朵花品之最高者各纪以诗    其一 振袂芙蓉城里游,香风十里劝人留。瓦盆最恨廉泉陋,归与夸张定自羞。 【(左绵城中不容凿池,廉泉堂下仅列瓦瓮数十,以栽莲耳。)】    其二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周遭一机云锦烂,并与老仙供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