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宋-朱弁 - 第 8 页/共 31 页
令虽明不能独行,必待精诚也,故总道以被民弗从者,精诚不包也。
精者必良,诚者必应。
老子曰:天设日月,列星辰,张四时,调阴阳,
三光四气,未始相待,察乎自然,皆独化耳。
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乾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万物长;
物禀自生,无所养者。
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万物亡。
物察自化,无所杀也。
此谓神明也。
不测其由之谓神,变化必然之谓明。
是故圣人象之,其起福也,不见其所以而福起;
天下之福,在乎圣人之道行也。德与时合,安有迹哉?
其除祸也,不见其所由而祸除。
将存道行之福,理有蒙否之祸,及圣功养政亦无得而见焉。
稽之不得,察之不虚。
考无除起之由,察有祸福之实。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近计其功,则日不足征。终济其事,若岁之成德。
寂然无声,
潜感而已。
一言而大动天下,
谓精诚也
是以天心动化者也。
无心能感之。
精诚内形气,动於天,景星见,黄龙下,凤凰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波涌;
诚至於明,故有此应。
逆天暴物,即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乘,
谓气过节。
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诊气上蒸,故有此变。
天之与人有以相通。
灾瑞因所感也。
故国之沮亡也,天文变,世惑乱,虹晲见,万物有以相连,精气有以相薄。
形之牵连,气之侵薄,皆失位之象也。
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为也,不可以强力致也。
至精至诚,方可为治。
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怀天心,
无其私心。
抱地气,
顺静为气。
执冲含和,
执冲以定万机,含和以御群有。
不下堂而行四海,
德泽之远。
变易习俗,民化迁善,若生诸已,能以神化者也。
政之在我,非以神化,孰可任哉?
老子曰:夫人道者全性保真,不亏其身,
斯人之常道也。
遭急迫难,精通於天。
夫上玄之鉴,无私孔明。至诚感之,复无不应,则遭争迫难,莫不以诚而通。虽未全乎自然,斯亦一时之得耳。
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为而不成?
谓以精诚为宗,则无不成也。
死生同域,不可胁陵。
能齐生死者,不可以死胁也。
又况官天地,怀万物,反造化,含至和而已,未尝死者乎。
夫知死生同域,尚不至轻惧,而况体道之士,包总天地,复化合和,与造物者为人,而有不亡寿者矣。
精诚形乎内,而外谕於人心,此不传之道。
精诚内着,外合人心,斯乃发自深衷,固非言传所及耳。
圣人在上,位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故不言之教茫乎大哉。
夫中虚则物顺,身正则民效。日用之化,不其茫乎?
君臣乖心,倍谲见乎天,神气相应微矣,
君为治化之道,臣为代终之者,损益同事,休戚同运,而异心滋诈,使戾气上蒸,则神化之道,固无相应者也。
此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也。
上谓不言之教,下谓不道之道。
夫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
政教多方,赋役多事,则近者不安所务之业,远者不怀所务之心。故天道无为,不呼而自应;圣人无事,不就而自亲也。
唯夜行者能有之,
默用之与阴,德最近於道。
故却走马以粪,
夫嗜欲奔流,亦走马之谓;粪者,可以肥养萌芽也。故明君外却戎马之走以肥农圃,内除奔流之欲以养道德也。
车轨不接於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沈。
端拱坐治而化驰远方,默用无迹是居陆能沈也。
天道无私就也,无私去也,
无亲疏私,故不涉去就也。
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
能顺自然之理,则动有余利;在乎智虑之表,则无能而凶也。
是故以智为治者,难以持国,唯同乎大和,而持目然应者,为能有之。
天道之心时理俱协,斯大和之谓也。人君绝智巧以同和,持无私以应物,则可任乎守天下也。
老子曰:夫道之与德,若韦之与革,远之即近,近之即疏,稽之不得,察之不虚。
夫道德者,用寄於有无;韦革者,声之於虚实。感则自应,求乃无方。固心智之莫量,况耳目之能及也。
是故圣人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万物不伤,
无私任物,理化将迎。因彼应之,故不伤也。
其得之也乃失之也,
存所得於胸中,则失其妙用矣。
其失之也乃得之也。
至虚乃鉴。
故通於大和者,暗若醇醉而甘外以游其中,若未始出其宗,是谓大通。
夫甘醉醇酎,尚全安息之分,冥顺中外,固通天地之和。若放心於自得之宗,游神於混茫之际,虽迹与物接,复何碍哉?
此假不用而能成其用者也。
世以恩情,智为不用,今假此不用,以偶千变万化之用也。
老子曰:昔黄帝之治天下,调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明上下,
斯制作礼法也。昔黄帝之代,民丧真淳,情伪攸生,智力将在,遂至仰观俛察,治变无为,诚乃利於当时,莫知万世之弊矣。
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市不豫贾,
然而所治之功着也。
当於此时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竖昌,凤凰翔於庭,麒麟游於郊。
然而有为之德应也。
虙戏氏之王天下也,枕方寝绳,杀秋约冬,
夫玄圣动用不越天网,故籍寝皆方绳也。秋物成实,冬物伏藏,则反本耳。是以圣人因二时之杀,约成全孝,复本之德耳。
负方洲,抱圜天,
道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