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 - 第 6 页/共 21 页

亦与天地共之。   建立四维,   礼、义、康、耻,谓之四维。   以辅国政。钩绳相布,一作希。衔概相制,参偶其#27备,立位乃固。经元作织气有常,理以天地,动逆天时,不祥有祟,事不仕贤,无功必败。出究其道,入穷其变。张军卫外,祸反在内,   所谓季孙之忧不在颛突,而在萧墙之内也。   所备甚远,贼在所爱。是以先王置士   也,举贤用能,无阿於世,仁人居左,   春以生之,象仁。   忠臣居前,   南方着见,象忠。   义臣居右,   秋以成之,象义。   圣人居后。   北方秘密,象圣。   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先王用之,高而不坠,安而不亡。此万物之本□,天地之门户,   本□、门户云者,以结左仁、右义、前忠、后圣而春生、夏立、秋成熟、冬闭藏之义。   道德之益也。此四大夫或无夫字者,君之所取於外也。君者,天也。   左、右、前、后共法四时,故君象天焉。   天不开门户,使下相害也。   束不法仁,西不法义,南不法忠,北不法圣,则天之门户塞矣。   进贤受上赏,则下不相蔽。   修文殿《御览》引《鹊冠子》曰:进贤者受上赏,则下不蔽善。为政者赏之不多而民喜,罚之不多而民畏。此谓进既仕之贤者也。   不待事人贤士显不蔽之功,   信虽非事人贤士,而进之受赏,则任事之臣劝矣。故下文云。   则任事之人莫不尽忠。   《繁露》曰:一中为忠,二之则为息。   乡曲慕义,   邦国欣慕,斯可知矣。   化坐自端,   羊肉不慕蚁,蚁慕膻也。故彼虽慕义,而我之化坐自端。化坐自端,言恭已正南面而已。   此其道之所致,德之所成也。本出一人,故谓之天。   无二上也。   莫不受命,不可为名,故谓之神。   妙万物而为言也。   至神之极,见之不武。一作或。   契此道者,岂有差哉。   匈乖不惑,务正一国。   灾变之至,无所怛惑,姑以天下大理考正吾国之失而巳。岂曰天之有某变也,以我为有某事而致也哉。   一国之刑,具在於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以身老一作考世,   以救於世而老。   正以错国,服义行仁,以一王#28业。夫仁者,君之操也;义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圣人者,君之师传也。君道知人,臣术知事。故临货分财使仁,犯患应难使勇,受言结辞使辩,虑事定计使智,理民处平使谦,宾奏赞见使礼,   宾奏言槟,赞见言诏。《记》曰:礼有槟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用民获众使贤,出封越境适绝国使信,制天地、御诸侯使圣。   因任之道,此其大略也。尝试论之:古之明王无为而用天下也,岂特使仁、使勇、使辫、使智、使谦、使礼、使贤、使信、使圣哉,虽天刑人僇之余,尚无弃者也。故戚施直缚,还条蒙嘐,侏儒扶卢,蒙映修声,聋者司火,眇者督绳,劓者抱关,刖者守囿,单瘠跛跻以实裔土。夫如是,故上无遗事,下无弃才。三代之所以安且久者,用此道也。虽然,知所使仁而不知其仁有大小,知所使知#29而不知其智有远近,未可也。故曰:孟公绰以为赵魏老则优,而不可以为滕薛大夫;雍也,可使南面;赤也,可使与宾客言也;求也,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由是观之,则此书所云,亦因任之大几而已。《庄子》曰: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因任如此,然后可以原省。故下文云。   夫仁之功,善与不争,下不怨上。辩士之功,释怨解难。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难至而应。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存亡继绝,救弱诛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贞谦之功,废私立公。   《韩非子》曰:自营为ㄙ#30,背私为公。   礼臣之功,尊君车臣。贤士之功,敌国惮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由是而上至於冥冥,圣人之任也。   内有挟度,   操以为验,所谓道揆者是也。   然后有以一本无然、以二字量人。   无节於内,观物弗之察矣。   富者观其所予,足以知仁。贵者观其所举,足以知忠。观其大拌,或作伴,亦或作祥。长不让少,贵不让贱,足以知礼。达或作迭观其所不行,足以知义。受官任治,观其去就,足以知智。迫之不惧,足以知勇。口利辞巧,足以知辩。使之不隐,足以知信。贫者观其所不取,足以知廉。贱者观其所不为,足以知贤。测深观天,足以知圣。   困任、原省之要,在於知人,而知人在於有以观之。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故此又具论之。   第不失次,理不相舛,一本作奸,一本作挈。近塞远闭,备元变成,   元者,备之所以不困;成者,变之所以不倦。   明事知分,度数独行。无道之君,任用么么,么么,一作幼历。   么么,细人,俊雄之反。   动即烦浊。有道之君,任用俊雄,动则明白。二者先定,素立白墓立白蓉,一本作   七一日藻。藻,一作慕。明起,白蓉於下,明起於上。基,垂藐也。   气荣相宰,   君臣同体之况。言气不言血,言荣不言卫,相备也。   上合其符,下稽其实。时君一作贫意生期,待时而发。   夫贤士之居邑里也,合哉而难同,而殊知时日。时君,元作时日。   遇人有德,一作隐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遇人暴骄,万民离流;#31上下相疑,复而如环一作不环,日夜相挠。谏者弗受,言者危身,无从闻过,故大臣伪而不忠。是以为人君亲其民如子者,弗召自来,   灵台之效是矣。   故日有光,卒於美名。不施而责,一弗受或作爱而求亲,故日有殃,卒於不祥。夫长者之事其君也,调而和一作知之,士於纯一作屯厚,   士如勿士行枚之士。   引而化之,天下好或作如之,其道日从,故卒必昌。夫小人之事其君也,务蔽其明,塞其听,乘其威,以灼热人,   倚上之威,作人寒燠。   天下恶之,其崇日凶,故卒必败,祸及族人。此君臣之变,治乱之分,兴坏之关梁,国家之阅也。   阅,犹监也。   逆顺利害,由此出生。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故先王传或作博道,先王,一作先生。以相效属也。贤君循成法,后世久长;隋君不从,当世灭亡。   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者,由是故也。   近迭第七   庞子问鹖冠子曰:圣人之道何先?鸥冠子曰:先人。庞子曰:人道何先?鹖冠子曰:先兵。庞子曰:何以舍天而先人乎?鹖冠子曰:天高而难知,有福不可请,有祸不可避,法天则戾;地广大深厚,多利一作则而鲜威,   天尊而不亲,地亲不不尊。   法地则辱;时举错代更无一,法时则贰。三者不可以立化树俗,故圣人弗法。庞子曰:阴阳何若?鹖冠子曰:神灵威明与天合,   神之精明实灵。   勾萌动作与地俱,   屈生日勾。   阴阳寒暑与时至,三者圣人存则治、亡则乱,是故先人。富则骄,贵则羸。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是故人道先兵。庞子曰:先兵奈何?鹖冠子曰:兵者,礼、义、忠、信也。庞子曰:愿闻兵义。鹖冠子曰:失道,故敢以贱逆贵;不义,故敢以小侵大。庞子曰:用之奈何?州鹖冠子曰:行枉耻禁,反正则舍,是故不杀降人。   鹰不击伏,况於人乎?   主道所高,莫贵约束;得地失信,圣王弗据;倍言负约,各将有故。庞子曰:弟子闻之曰,地大者国实,民众者兵强,兵强者先得意於天下。今以所见合一本作含所不见,盖殆一本作系,一本作治不然。今大国之兵反讪而辞穷,禁不止、令不行之故,何也?   令使为之,禁使勿为也。   鹖冠子曰:欲知来者,察往;欲知古者,察今。择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择之者亡。逆节之所生,不肖侵贤命,日凌;   下凌上也。   百姓不敢言命,曰胜。   上胜下也。   今者所问,子慎勿言。夫地大国富,民众兵强,曰足。士有余力而不能以先得志於天下者,其君不贤而行骄缢也。   己亢为骄,己满为溢。   不贤则不能无为,而不可与致为#32。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骄则轻敌,轻敌则与所私谋其所不知为句,使非其任力,欲取胜於非其敌,不计终身之患,乐须臾之说。是故国君被过听之谤丑於天下,而谋臣负滥监。首之责于敌国,敌国乃责则却或作劫,   以辞那之。   却则说者羞其弱。   以辞却之则说,而责之者羞其弱矣,其势铃至於用兵。   万贱之直,不能挠一贵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