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 - 第 1 页/共 21 页

鹖冠子   经名:鹖冠子。战国鹖冠子撰。北宋陆佃解。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目录#1   序   卷上   博选第一   着希第二   夜行第三   天则第四   环流第五   道端第六   近迭第七   卷中   度万第八   王鈇第九   泰鸿第十   泰录第十一   卷下   世兵第十二   备知第十三   兵政第十四   学问第十五   世贤第十六   天权第十七   能天第十八   武灵王第十九   #1目录原缺,据正文标题补。   鹖冠子序#1   韩子曰:《鹖冠子》十有六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其时,援其道,而施於国家,功德岂少哉。《学问篇》称贱生於无所用,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缪,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臧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陆子曰:鹖冠子,楚人也,居於探山,以鹃为冠,号曰鹖冠子。其道踏驳,着书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传》曰:申、韩厉名实,切事情,其极惨缴少恩,而原於道德之意,盖学之弊有如此者也。故日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呜呼,可不慎哉。此书虽杂黄老、刑名,而要其宿,二时若散乱而无家者,然其奇言奥旨奉亦每每而有也。自《博选篇》至《武灵王问》,凡十有九篇,而退之读此,云十有六篇者,非全书也。今其书虽具在,然文字脱缪,不可考者多矣。语曰: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岂虚言哉。余窃闵之,故为释其可知者,而其不可考者辄疑焉,以俟博洽君子。   #1鹖冠子,相传为战国时楚人,姓名不详;隐居深山,用骗羽为冠,因以为号。其说『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一。所着《鹖冠子》,《汉书·艺文志》着录为一篇,列於道家;唐代韩愈称所见有十六篇,北宋陆佃注本则为三卷十九篇,或疑系后人依托。   鹖冠子卷上   陆佃解   博选第一   王鈇#1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     王鈇,法制也。贾子曰:权势#2法制,人主之斤斧。夫专任法制,不以厚德将之,而欲以持久,难哉。   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日地,三曰人,四曰命。   命者,所以令之。   权#3人有五至,一曰伯己,   百於己者。   二日什己,   十於己者。   三曰若己,   与己等也。   四日厮役,   事我者也。   五日徒隶。   又其下者。   所谓天者,物理情者也。   道无所治,有之者,以稽於天所以尔也。教者,地事也。治者,天事也。   所谓地者,常弗一作不去者也。   道无所住,有之者,以稽於地所以尔也。运者,天道也。处者,地道也。   所谓人者,恶死乐生者也。所谓命者,靡不在君者也。   莫不听之之谓命。   君也者,端神明者也。   无为而尊。   神明者,以人为本者也。   因人则逸,任己则劳。   人者,以贤圣为本者也。贤圣者,以博选为本者也。   舜发於畎亩,傅#4说举於版筑,胶鬲举於鱼盐,管夷吾举於士,孙叔敖举於海,百里奚举於市,然则选士之路岂可不博哉。   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故北面而事之,则伯己者至。   北面事之,所谓承之者也。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5,则什己者至。   先人而趋,后人而息,先人而问,后人而默,虽亦降己,异乎承之者也。是以伯己者往,什己者来。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人趋己趋,与之雁行者也。   凭几据杖,指麾而使,财厮役者至。   坐则凭几,立则据杖,指麾而使,尚为有礼焉。   乐嗟苦#6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人#7一作者,口口口口口口也。乐则嗟#8之,苦则咄之,不礼甚矣。苟非无耻之人,岂所甘心哉。   故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亡主与徒处。故德万一作百人者谓之隽,   舞者,知哲圣人之谓也。   德千人者谓之豪,   此以欢之豪制名也。   德百一作万人者谓之英。   此以草之英制名也。《毛诗传》曰:一万人日英。《记》曰:五人日茂,十人日选,百人日使,千人日英。今此一又以万人日使,百人日英,益莫可考合#9。《人物志》曰:兽之特者为雄,草之秀者为英;韩信是雄,张良是英。此言近之。   德音者所谓声也,未闻音出而响过其声者也。贵者有知,富者有财,贫者有身。   无知也故贱,无#10财也故贫,所有者特天地之委形而已。总括百骸谓之身,众象备见谓之形。   信符不合,事举不成。   一本云举事不成。   不死不生,不#11断不成。   常骑两可之地,岂足以就其断哉。   计功而偿,权德而言。王鈇在此,孰能使营?   着希第二   道有稽,   以道为央。   德有据。   以德为验。   人主不闻要,故端作常与运尧#12而无以无以下一有自字见也,道与德馆而无以命也,义不当格而无以更也。   攘难纱兄之类是已。格,正也。几此以不闻要而己,然则人主岂可以不知务哉。放饭流歇而问无齿,次亦无益於事也。   若是置之,虽安非定也。   言幸安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外其上,虽未及然,终亦叉运而己矣。   端倚有位,名号弗去。   言其违道远矣,所存者名号而矣#13。   故希人者无悖其情,希世者无缪其宾。   方是之时,俯而徇俗、仰以阿时者至矣。   文礼之野,与禽兽同则;   羔雁虽有跪乳行列之仪,而以人文格之,野心多矣,又况无羔雁之性者,奈何同之乎。   言语之暴,与蛮夷同谓。   蛮夷,□舌者也。   夫君子者,易亲而难狎,畏祸而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