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04 页/共 142 页
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原选者评。诗狱甫解。又矜诗笔如神。殆是豪气未尽除。在次首特为。诗笔如神。下一转语。城中不斗少年鸡。进乎道矣。
。行营杂录。曰。东坡直史馆神宗朝。以议新法不合补外。李定之徒媒孽其诗文。有讪上语。下诏狱。欲之死。上独庇之得出。
。孙公谈圃。曰。子瞻得罪时。有朝士卖一诗策。内有使墨君事者。遂下狱。李定。何正臣劾其事以指斥论谓苏曰。学士数有名节。何不与他招了。苏曰。轼为人臣。不敢萌此心。却未如何人造此意。一日。禁中遣冯宗道按狱。止贬黄州团练副使。过淮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暮宿淮南村。已渡千山赤。 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原选者评。不必作坐愁行叹语。但写荒凉景色。而迁谪之感已是凄然言下。
梅花二首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白乐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
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
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原选者评。境真则情味自深。欷歔欲绝。壁上之诗。乃潘阆所作。潘阆。夏日宿西禅寺
题。曰。此地绝炎蒸。深疑到不能。夜凉知有雨。院静若无僧。枕润连云榻。窗明照佛灯。浮生多贱骨。时日恐难胜。诗见。宋文鉴。今注苏诗者。多未引及此。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原选者评。方回曰。东坡元丰二年冬。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明年二月到郡。何逊。张籍。孟于三诗人皆水部。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原选者评。清游胜赏。一往作气象。澄鲜之语。忽念及欢意日谢。又说到。醉里狂言醒可怕。谪居中情绪若揭。
次韵前篇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忆昔扁舟泝巴峡。落帆樊口高桅亚。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少年辛苦真食蓼。老境安闲如啖蔗。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原选者评。字字熔炼而出。食蓼啖蔗。尤为见道之言。次韵较原作。为更创获。长庆因继松陵倡和。犹当逊谢。何况余子。
轼作。王子立墓志。云。子立。子敏。皆从余学於吴兴。学道日进。东南之士称之。又云。
。予得罪於吴兴。亲戚故人皆惊散。独两王子不去。送予出郊曰。死生祸福。天也。公其如天何。返取予家。致之南都。二王于轼。情分如此。故切切念之。非直以对月酣歌。追怀胜游已也。
安国寺寻春
臣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奇攴深红。
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珮。
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
原选者评。寻春写烂漫之景。宜也。乃因看花而叹老。因叹老而忆年少。又因对酒而思家。
因思家而愁老翁。一句三折。含毫邈然。
。复斋漫录。曰。玉仙观在京城东南。宣化门七八里间。仁宗时。陈道士所修葺花木亭台。
四时游客不绝。东坡诗所谓。玉仙洪福花如海。是也。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
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原选者评。朱唇。二句绘其态。林深。二句传其神。雨中。二句写其韵。不染铅粉。不涉描摹。乃得是追魂摄魄之笔。倘中无写发。但一味作叹息。流落之词。岂复有此。
。容斋五笔。曰。白乐天。琵琶行。一篇。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东坡谪黄州赋定惠院海棠诗有。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之句。其意亦尔也。或谓殊无一话一言与之相似。是不然。此真能用乐天之意者。何必效常人章摹句写。
而后已哉。
。苕溪渔隐丛话。曰。此诗词格超逸。不复蹈袭前人。元丰间东坡谪黄州寓居定惠院。院之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时。必为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故作此长篇。平生喜为人写。盖人间刊石者自有五六本。云轼平生得意诗也。
雨中看牡丹三首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时於花上见。的白乐走明珠。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原选者评。首作句句有雨在。次作言明日。此作言后日。又从雨中而想雨后之景。层见叠出。章法如列眉。
贺裳曰。雨中看牡丹。诗。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二句。尤有雅人深致。
武昌铜剑歌并引
供奉官郑文。尝官於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以遗余。冶铸精巧。非锻冶所成者。
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原选者评。文之奇伟怪谲。固由才思天成。然无根之谈。作者弗尚。故世谓杜诗韩笔无一字无来历也。如此篇全是。广异记。来加之熔炼。遂成奇光异彩。岂后人臆说者所能仿像其万一。
。广异记。曰。唐开元末。武胜之为宣州司士。知静江军事。忽然滩中见雷公践微云逐小黄蛇。盘绕滩上。静江之夫戏以石投之。中蛇铿然作金声。雷公乃飞去。使人往视之。得一铜剑。有文曰。许旌阳斩蛟第三剑。云。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
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江流镜面净。烟雨轻羃羃。
孤舟如凫積。点破千顷碧。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朝来好风色。旗脚西北掷。
行当中流见。笑眼清光溢。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欲买柯氏林。兹谋待君必。
原选者评。元丰庚申五月。辙来齐安。故有迎之之作。前半追忆。在御史台有授狱卒梁成以遗之之作。不胜其戚。后半则因其将至。而预期会晤之乐。不胜其欢。却以。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二句。于中作转轴。敏妙绝伦。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
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千摇万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凫積。
层层草木暗西岭。浏浏霜雪鸣寒溪。空山古寺亦何有。归路万顷青玻璃。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幅巾不碍过城市。欲踏径路开新蹊。
却忧别后不忍到。见子行迹空余凄。吾侪流落岂天意。自坐迂阔非人挤。
行逢山水辄羞叹。此去未免勤盐。何当一遇李八百。相哀白发分刀圭。
原选者评。轼以诗狱谪黄州。辙亦谪筠州监盐酒税。相见宜不胜感怆者。而诗云。吾侪流落岂天意。自坐迂阔非人挤。诗人忠厚之旨。
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忆子少年时。肺病疲坐卧。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
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
三彭恣啖啮。二竖肯逋播。寸田可治生。谁劝耕黄糯。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
初如雪花积。渐作樱桃大。隔墙闻三咽。隐隐如转磨。自兹失故疾。阳唱阴辄和。
神仙多历试。中路或坎坷。平生不尽器。痛饮知无奈。旧人眼看尽。老伴余几个。
残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真源结梨枣。世味等糠莝。
耕耘当待获。愿子勤自课。相将赋。远游。仙语不用些。原选者评。少时病状。曲述情形。已乃幸其疾愈。计及残年老伴。斗粟同舂。意思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