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504 页/共 737 页
吃
《说文》曰:吃,言语难也。
《方言》云:讠蹇,极吃也。或谓之轧,或谓之婴。(郭璞曰:轧,气不利也。江东名吃为讠蹇也。)
《汉书》曰:鲁恭王馀口吃难言。
又曰:马相如吃而善着书。
又曰:扬雄为人简易,口不能剧谈。(剧,甚也。一说剧,遽疾也。言吃不能疾言也。)
郑玄《自序》曰:赵商子,字子声,河内温人。博学有秀才,能讲难,而吃不能剧谈。
《管子》曰:吾畏事不敢为事,畏言不敢为言,故行年六十如老吃耳。
《新序》曰:周昌者,沛人。以军功封汾阴侯,御史大夫。高帝欲废惠帝,立戚夫人子如意。群臣固争,莫能得。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曰:“臣口不能言,然臣则知其不可也。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世说》曰:魏明帝口吃,少言,而内明断。
《世说》曰: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艾艾为是几艾?”邓答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秃
《礼记》曰:秃者不免。
《梁传》曰:鲁季孙行父秃,聘于齐,齐使秃者御。(音迓)
蔡邕《独断》曰:古帻无巾,如今半帻而己。王莽乃始施巾,故语曰:“王头秃秃帻施屋。”
《秦书》曰:苻坚徵隐士张臣和至长安,坚赐以衣冠,和辞曰:“年老头秃,不可加冠。”野服而入,既见,求归矣。
《释名》曰:鼻塞曰。
《晋书》曰:谢安,字安石,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不能及,或手掩鼻以之也。
崔鸿《春秋後赵录》曰:王谟,字思贤,鼻,言不清畅;短,无威仪。将拜曲阳令,石勒疑之,长史曰:“请试之。”政教严明,百城尤最。
《幽明录》曰:晋司空桓豁在荆州,有参军教鸲鹆令语,遂无所不名。当大会,令效人语,有一人鼻,语难学,因以头内瓮中以效焉。
龋齿
《释名》曰:龋,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
《续汉书》曰:桓帝元嘉中,京师妇女作龋齿笑。龋齿笑者,齿痛也。
《淮南子》曰:啄木愈龋。(啄木,食龋虫也。)
又曰:决物治龋,君子不与。
兔缺
《续晋阳秋》曰:魏咏之生而兔缺,相者云:“後当贵。”年十八,闻荆州殷仲堪帐下有术人能治之,因西上。仲堪与语,令师看焉。师曰:“可割补之,但应百日食粥,不语笑。”咏之曰:“半年不语,亦当治之,况百日也!”师为治而差。
《宋书》曰: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称目,对沧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颜师伯缺齿,号之曰。
瘿
《说文》曰:瘿,颈瘤也。
崔赣《易林》曰:瘿瘤疡,为身害伤。
范晔《後汉书》曰:贞定王刘扬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後,瘿扬为主。”扬病瘿,欲以惑众。
《魏略》曰:贾逵前在弘农,与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舍胂。後所病稍大,自启欲割之。太祖惜逵,恐其不活,教谢主薄:“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逵尤行其意,而瘿愈大。
《宋书》曰:杜预病瘿,初攻江陵,吴人以瓠系狗颈示之。
《山海经》曰:天帝之山有草如葵,名曰杜衡,食之以瘿。
《博物志》曰:山居之民多瘿。又嵇康《养生论》曰:颈处险而瘿。
《庄子》曰:阖支离无。瓮盎大瘿。
《典术》曰:服食天门冬,治瘿除百病。
伛偻
《礼记□丧服四制》曰:伛者不袒。
《梁传□成公》曰:曹公子手偻,聘於齐,齐使伛者御,萧同侄子处台笑之。
《孙卿子》曰:周公偻背。
《庄子》曰:子与病曲偻,颐隐於脐,肩高於顶。
《淮南子》曰:木气多偻。
疣赘
《说文》曰:疣,赘也。
《释名》曰:疣,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赘,横生一肉,着体。
《梁书》曰:武帝丁嫔生而有赤志,体又多疣。讥纳之,无何并失。
《庄子》曰: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夫若然者,恶知死生先後之所在也?
《太玄经》曰:割疣赘恶不得大。
《山海经》曰:单孤之山,滑水出焉。中有滑鱼,状如单,其音如梧,食之己疣。
又曰:旄山有羞鱼,状如鲤,食之者不疣。
瘤
《释名》曰:瘤,流也。聚而生瘤肿也。
《魏略》曰:晋茎先苦瘤,自割之。会毋丘俭反而瘤发,及俭走,竟以自终。蔡谟表曰,臣先有瘤肿宰牲上十数年,初无患苦,忽自溃。
《晋书》曰:赵王伦得异鸟,问皆不知名。宫西有素衣小儿,言是服刘鸟。伦使录小儿并鸟置牢室,明旦开视,并失所在。伦目上有瘤,时以为妖焉。
沈约《宋书》曰:朱龄石舅头有大瘤,龄石伺敬蔬,密往割之,舅即死。
《列女传》曰:齐宿瘤者,东郭彩桑之女,项有大瘤,故以名焉。闵王出,而女彩桑如故,王召问之,对曰:“授之父母,教彩桑,不教观王。”王曰:“此奇女也。”内以为后。女死後,燕遂屠齐。
跛
《方言》曰:自关西秦晋之间,足蹇谓之。(敕略反。)
《周易归妹□初九》曰:归妹以娣,跛能履。
《礼记□丧服四制》曰:跛者不踊,身有痼疾,不可犯礼也。
《左传□宣公下》曰:晋侯使郄克会于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郄子登,妇人笑於房。(跛而登,故笑之。)
又《梁传□成公》曰:卫孙良夫跛,郄克眇,聘於齐,齐使跛者御跛,萧同叔子处台笑之。
《春秋後语》曰:秦攻赵急,求救於齐。齐王曰:“必长安君为质。”长安君者,太后之小子也。太后爱之,不肯遣,大臣强谏,太后怒。左师触龙请见太后,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恐太后体亦有所苦也。”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因是,太后怒色稍解,乃徐说之,太后从之。
又曰:赵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盘散行及,(散音珊。)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不幸有跛之疾,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者头。”平原曰:“诺。”及者去,平原君笑曰:“竖子欲以一笑之故,煞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煞。居岁余,门下客稍稍引去,过半。平原君怪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煞笑者。”于是平原君斩所笑美人头,造者而谢焉。
《汉书》贾谊上书曰:天下之势,方病大。非徒病,又苦炙。(灸,脚掌。,古戾字,谓反戾也。)
又曰:方今天下又类辟且病痱。(辟,足疾。痱音肥,风疾也。)夫辟者一面痛,痱者一方痛。
又曰:哀帝有痿痹。(如淳曰:两足不能相过曰痿。)
《齐书》曰:始安王遥光字元晖,生而疾,高帝谓不堪奉拜祭祀,欲封其弟。武帝谏,乃以遥光袭爵。足病不得同朝列,常乘与自望贤门入。遥光多忌,人有饷屐者,以为戏己,大被嫌责,为笺云:智不乃葵。亦忤旨。
《唐书》曰:贾直言者,父道冲以伎术得罪,赐鸩于路。直言伪令其父拜四方,辞上下神,伺使者视稍怠,即取其鸩以饮,遂迷仆而死。明日,鸩泄于足而后复苏。代宗闻之,减父死,直言亦自病。
《淮南子》曰:冠难至,者告盲者,负而走,两人皆得其能也。故使者语,使者走,大失其所也。
偏枯(附)
《长沙耆旧传》曰:夏叔丁母忧,过礼,遂患风湿,一脚偏枯。皇甫谧表曰:久婴笃疾,半身不仁,右脚偏小。
《毛诗□巧言》曰: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尔勇伊何?(肿足为,疡为微。)
《汉书□贾谊传》谊上书曰:“方今天下之势,方病大,一股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失之不治,必为锢疾。(坚久之疾。)後虽有扁鹊,不能为己。
《淮南子》曰:岸下气多。
卷七百四十一 疾病部四
头痛
《毛诗□伯兮》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又《小弁》曰:心之忧矣,如疾首。
《周官□疾医。)曰:春时有首之疾。
《史记》曰:西域有大小头痛山、赤土身热之坂,令人头痛呕吐。
《风俗通》曰:田家老母市饼,置道边石人头上。既而忘之,人以为神,能治病。转以相语:“头痛者磨石人头,腹痛者磨石人腹。”後饼母为说,乃止。
心痛
《易说》曰:冬至气当至,不至则多心痛。
《左传□昭上》曰:医和谓晋侯曰:“朋淫心疾。”
《北史》曰:斐讷之为平原公开府墨曹,掌书记,从至并州。其母在邺,忽得心痛。讷之是日不胜思慕,心亦惊痛,乃请急而还。当时以为孝感。
《唐书》曰:刘敦儒母有心痛疾,日须鞭数人乃安。子弟仆使不堪其苦,惟敦儒侍养不懈,体常流血。
《庄子》曰:西施病心而,其里鬼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
《贾谊书》曰:楚惠王食寒菹,中有水蛭。虽欲发之,恐宰夫得罪当死,遂吞之。因得心疾术,乃言所中。令尹贺曰:“阴德必须阳报。”是夜,惠王咳而蛭出,心腹之病皆除。
《俗说》曰:阮光禄大儿丧,哀过,遂得病心痛。服除後,经年病瘳。
《续搜神记》曰:李子豫少善医方,当代称其通灵。许永为豫州刺史,镇历阳。其弟患心腹坚痛十馀年,殆死。忽自夜闻屏风後有鬼谓腹中鬼曰:“何不促煞之?不然,明日李子豫当从此过,以赤丸打汝,汝其死矣。”腹中鬼对曰:“吾不畏之。”於是许永使人候,子豫果来。未入门,病者自闻腹中呻吟声,及子豫入视,曰:“鬼病也。”遂於巾箱中出八毒赤丸子与服,须臾,腹中雷鸣鼓转,大利数行,遂差。今八毒丸方是也。
《幽明录》曰:顾长康在江陵,爱一女子。还家,长康思之不己,乃画作女形,簪着壁上,簪处正刺心。女行十里,忽心痛如刺,不能进。
腹痛
《左传宣下》曰:楚子伐萧,萧溃。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还无社,萧大夫。司马卯、申叔展,皆楚大夫也。无社欲叛,以求免死。无社素识叔展,故因卯使呼之。)曰:“有麦麴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麦曲鞠穷,所以御湿。)“河鱼腹疾,奈何?”(言无御湿药,将病。)曰:“目于{死目}井而拯之。”(无社欲解欲入井,故使叔展视虚废井而求拯。)
《左传》曰:晋侯有疾,秦医云:“雨淫腹疾。”
《搜神记》曰:淮南书佐刘稚,梦见青刺蜴从屋落其腹内,因苦腹病。
《华他别传》曰:有人病,腹中切痛十馀日,须眉落。他令破腹视脾,果半腐坏,刮去恶,以膏傅疮,饮之以药,百日平复。(事具《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