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87 页/共 737 页

又《子罕》曰: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且予与其死於臣之手也,无宁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又《先进》曰: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又《先进》曰:季路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 又《季氏》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五经通义》曰:“崩薨从何王以来乎?”曰:“从周。何以言之?《尚书》曰:‘放勋乃殂落。’舜曰:‘涉方乃死。’武王既王,是以知武王以前未称崩薨也。至成王太平,乃制崩薨之著。《尚书》曰:‘翌日乙丑,成王崩。’”《释名》曰:“汉以来谓死为物故,言其诸物皆就朽故。” 《史记》曰: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鼎,绝膑而死。(徐广曰:膑或作脉矣。) 又曰:范雎说秦昭王曰:“夫以乌获、任鄙之力,荆成、孟贲、(许慎曰:荆成,勇士也。孟贲,卫人。)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后汉书》曰:马援谓孟冀曰:“方今匈奴、乌丸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魏书》曰:张预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躬往攻掘,得若环壁杂器形者大小百余。至而观之。皆光润可玩。预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服食之,余多惠人。后闻者乃更求玉于故处,皆无所见。冯翊公源怀等得其玉,琢为器,皆鲜明可宝。预服延年,云有效验,而世事寝食,皆不禁节,又加之好酒损志。及疾驾,谓妻子曰:“服玉若能屏居山林,排弃嗜欲,或当大得神力。而吾酒色不绝,自致于死,非药过也。然吾尸体必当有异,勿使速殡,令后人知餐服之妙。”时七月中旬,长安毒热。预停尸四宿,而体色不变。其妻常氏以玉珠二枚之,口闭。常谓之曰:“君自云餐玉有神验,何故不受也?”言讫,齿启,纳珠。因嘘属其口,都无秽气。举敛于棺,坚直不倾。委死犹有遗玉屑数升,囊盛纳诸棺中。 《文子》曰:老子曰:“圣人同死生,愚人亦同死生。圣人之同死生,知于分理也。愚人同死生,不知利害所在。” 《庄子》曰:人之生,气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又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又曰: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然有形,檄以马棰,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钺之诛而为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辨士。诸子所言,皆人生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说苑》曰:齐景公出而见堇,谓晏子曰:“此何死?”对曰:“馁而死。”公曰:“噫!寡人之无德也,亦甚矣。”晏子曰:“君之德著而不彰,何为无德?”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後宫与台榭之玩。君之雁食以菽粟,君之宫内自乐,延及後宫之族,何为其无德也?顾臣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与百姓同之,则何堇之有?” 又曰:子贡问孔子:“人死有知,将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人有知也,恐孝子妨生以送死也。吾欲言死人无知也,恐不孝子孙弃亲不葬也。赐欲知人死有时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又曰:鲁哀公问孔子曰:“有智者寿乎?”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人自取之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酒欲物求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死者,非命也。” 又曰:民有五死,圣人能去三,不能除其二。饥渴死者可去也,冻寒死者可去也。虽五,兵死者可去也。寿命死者不可去也,痈疽死者不可去也。三者可去,二者不可去。 《论衡》曰:人之死也,犹火之灭也。火灭而耀不照,人死而智不慧。二者不齐,论者犹谓死有知,惑也。 又曰:王莽之时,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千万。博士弟子郭略夜定旧说,死于烛下。精思不任,脉绝气灭也。 杨泉《物理论》曰: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犹澌也,灭也。譬如火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故灭火之余,无遗炎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 卷五百四十九 礼仪部二十八 尸 《礼记□曲礼下》曰:在床曰尸。 《左传□哀下》曰:陈候使公孙贞子吊焉,及良而卒,将以尸入。吴子使太宰营劳,且辞上介。芋尹盖对曰:“寡君闻楚为不道,荐伐吴国,灭厥民人。寡君使盖备使,吊君之下吏。无禄,使人逢天之,大命殒坠。今君命逆使人曰:‘无以尸造於门。’是我寡君之命委於草莽也。且臣闻之:‘事死如事生,礼也。’於是乎有朝聘而终、以尸将事之礼,语裥朝聘而遭丧之礼。若不以尸将命,是遭丧而还也,无乃不可乎?以礼防民,犹或逾之。今大夫曰:‘死而弃之’,是弃礼也。苟我寡君之命达於君所,虽陨于深渊,则天命也。”吴人内之。 《礼统》曰:尸之言矢也,陈也。 《家语》曰:史鱼将卒,命其子曰:“吾在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生而不能正君,死不可以成礼。我死,汝其陈尸牖下。”灵公吊焉,怪而问之。其子以父言告公。公曰:“寡人过也。”命殡于客位,进蘧伯玉,退弥子瑕。孔子曰:“史鱼死而尸谏,可谓直乎?” 《史记》曰:崔杼杀庄公。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死之;为社稷亡,亡。若为己死,非其私昵,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杀之。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又曰: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尸,鞭之三百。 又曰:吴王取子胥尸,盛以鸱夷,(应劭曰:取马皮以为鸱夷盖形也。)浮之江。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魏志》曰:宣王讨王陵,乃穷治其事。发氵及令狐愚冢,剖棺暴尸于所近市三日。 王隐《晋书》曰:王浚在幽州,谣曰:“幽州城门似藏户,中有伏尸王彭祖。” 又曰:赵王伦害张华之时,洛中震悚。惟阎缵敢独诣东市号哭,吊尸而抚之,曰:“早语君逊位而不肯去,今果不免祸。” 车频《秦书》曰:初,幕容在邺,居石虎宫,梦虎啮其臂,募人求虎殡所在。女子李{艹勉}告,在东明观下。掘得之,尸僵不毁。裸而骂之曰:“死胡,敢梦生天子!”鞭挞毁辱,投之漳河。河流迅疾,终不移转。后为臣虎所执,乃悟而悔焉。符坚以李{艹勉}无状,无少长,悉坑之。 《李固别传》:梁冀诛固而露尸于四衢,命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况,年始成童,游学洛阳,乃左提章铖,右秉,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往临哭,陈辞于前,遂守丧不去。 《白虎通》曰:尸者何谓也?尸之为言陈也。失气亡神,形体独陈。 《释名》曰:死曰尸。尸,舒也。骨节解舒,不能复自胜敛。 《搜神记》曰:初,钩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殡,尸不臭而香。及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尸,独丝履存焉。 《异苑》曰:河内荀儒字君林,乘冰省舅氏,陷河死。兄伦求尸,积日不得。设祭水侧,又笺与河伯。投笺一,宿岸侧。冰开,尸手执笺浮出。伦又笺谢。 又曰:浔阳周字孟威。宁康中,镇于巴西,为苻坚所摧,守节不屈。坚使使者请通。躬治逵陌,谓使者云:“烦君语贼苻坚何至耳!烦国士如此。”又潜图袭。坚闻之,曰:“小人正欲觅死,杀之适足成名耳。”乃苦考楚,不食而卒。敛已经旬,坚怒犹未歇,剖棺临视,尸回眸,鬓髭张烈,精瞳明亮,回盼瞩。坚睹而嘉称,乃厚加赠赙。 又曰:元嘉中,豫章胡家奴开昌邑王冢,青州人开齐襄公冢,并得金钩,而尸骸露在岩中俨然。兹亦未必有凭而然也。京房尸至义熙中犹完具。僵尸人肉堪为药,军士分割之。 《列女传》曰:齐人杞梁袭莒,战而死。其妻无所归,乃就夫尸,於城下而哭之,七日而城崩。妻遂投於淄水而死。 《博物志》曰:灵帝光和元年,元辽西太守黄翻言:海边有流灵冠绛衣,尸体完,令感梦曰:“我伯夷弟孤竹君也。海水坏吾棺,求见掩藏。” 《吴会稽分地》曰:重山者,大夫种所葬也。在西乡郭外。後潮水穴山,漂去其尸。俗云:伍子胥乘渐水取以去。今山胁有缺处。 《临邑国记》曰:有灵鹫能知人吉凶。觇人将死,食尸肉尽乃去。 《晏子春秋》曰:景公操玉加於晏子尸上,涕下沾衿,尽哀而去。 又曰:景公伏晏子尸而号曰:“今天降祸,不加寡人而加夫子,社稷危矣。 《论衡》曰:孟贲之尸,人不刃者,气绝也死;炭百斛,人不沃者,光灭也。 又曰:淮阳都尉尹齐为吏,酷虐。及死,怨家欲取其尸,尸亡归。 复魂 《周礼□天官□夏采》曰:掌大丧,以冕服复於太祖,以乘车建绥,复於四郊。(复,招魂也。建绥者,去其旒。) 又《春官□司服》曰:大丧共复衣服。(衣服,今座上魂衣也。) 《礼记□檀弓》曰: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复谓招魂,且分祷五祀,庶几其精气之反。)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鬼神处幽ウ,望其从鬼神所来。)北面,求诸幽之义也。(向其所来也。礼,复者升屋北面。) 又《檀弓》曰:邾娄复之以矢也。盖自战於升陉始也。(时师虽胜,死伤亦甚,无衣可以招魂。) 又曰《曾子问》曰:“为君使而卒於舍,礼曰:‘公馆复,私馆不复。’凡所使之国,有司所授舍,则公馆已,何谓私馆?”子曰:“善乎问也。自卿大夫家曰私馆,公与公所为曰公馆。‘公馆复’,此之谓也。” 又《礼运》曰: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招之於天。) 又《杂记》曰:复,诸侯以衣、冕服、爵弁服;(复,招魂复魄也。冕服者,上公五,侯伯四,子男三。褒衣亦始命为诸侯及朝觐加赐之衣也。褒犹进也。)夫人税衣榆狄、狄税素沙。(言其招魂用税衣上至プ狄也。狄税素沙,言皆以白纱为褒。)复西上。(北面而西上,赐长左也。复者多少,各如其命之数。) 又《杂记上》曰:大夫、士死於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於馆死,则其复如於其家。 又《丧大记》曰:复,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复,招魂复魄也。阶,所乘以升屋者。虞人,主林麓之官也。狄人,乐吏之贱者。阶,弟也。и虞之类。)小臣复。复者,朝服。君以卷,夫人以屈狄,大夫以玄,世妇以衤衣,士以爵弁,士妻以税衣。皆升自东荣。中屋履危,北面三号。卷衣投於前,司服受之。降自西北荣。其为宾,则公馆复,私馆不复。其在野,则升其乘车之左毂而复。(私馆,卿大夫之家也。不於之复,为主人之恶也。)复衣,不以衣尸,不以敛。(不以衣尸,谓不袭也。复者,庶其生也。若以其衣袭敛,是用生施死,于义相反。《丧礼》云:以衣衣尸,俗而去之。)妇人复,不以衤冉。(衤冉,嫁时上服,而非事鬼神之衣。)凡复,男子称名,妇人称字。(妇人不以名行。)惟哭先复,复而後行死事。(气绝则哭,哭而复,复而不苏,可以为死事。)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馆主所致舍绥旌旗。) 又《丧服小记》曰:复与书铭,自天子达於士,其辞一也。男子称名,妇人书姓与伯仲。如不知姓,则书氏。(此谓殷礼也。殷质,不重名,复则臣得名君。周之礼,天子崩,则同复曰:皋天子复。诸侯薨,复曰:皋某甫复。其馀及书铭。) 《礼记外传》曰:人之精气曰魂,(魂,阳也。云云而动。)形体谓之魄,(魄,阴也。漠然不动。)合阴阳二气而生也。(精气聚而为一物。)形劳则神逝,(谓死而魂游散。)死则难复生也。孝子之心不能忍也,故升屋而招其魂神也。神智无涯也。鬼者,复於土也。(人皆食土之物,养成形体也。)气绝而收其魂,使反复於体也。 《齐书》曰:张融,建武四年病卒,遗令白无旒,不设祭,令人捉麈尾登屋复魂。曰:“吾生平所善,自当陵□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妾二人,事哀毕,各遣还家。” 含 《周礼□天官□冢宰》曰:太宰之职,大丧赞赠玉、含玉。(助王为之也。赠玉既窆,所以送先王。含玉,死者实也。天子以玉。《杂记》曰:“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则诸侯含以璧。)小宰丧荒,受其、衤遂、币玉之事。(《春秋传》曰:口实曰含,衣服曰衤遂,凶荒有璧玉者,宾客所委之礼。) 又《天官□玉府》曰:大丧,共含玉。 又《春官□典瑞》曰: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饭玉,碎玉以杂米也。) 《礼记□檀弓下》曰:邾娄考公之丧,(考公,益之曾孙也。考公或为定公也。)徐君使容居来吊含,(吊且含,非之也。)曰:“寡君使容居坐含进侯玉,其使容居以含。”(欲亲含,非礼也。含不使贱者,君行则亲含耳。侯玉者,徐僭称王,自比天子。)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易谓臣礼,于谓君礼也。容居以臣欲行君礼于徐,自比天子,使大夫敌诸侯,有司固拒之,是也。)容居对曰:“容居闻之,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遗其祖。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於河,无所不用斯言也。容居鲁人也,不敢忘其祖。”(言我祖与今君,於诸侯初如是,不闻义则服也。驹王,徐先君,谓僭号者,容居,其孙也。济,渡也。言西讨渡於河,广大其国也。鲁,鲁钝也。言鲁钝者,欲自明不妄。) 又《檀弓下》曰: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尊之也。食道米、贝,美也。) 又《杂记上》曰:含者执璧将命曰:“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含玉为璧制,其分寸大小未闻。)者入,升堂致命,再拜稽颡。者坐委於殡东南。 又曰: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此盖夏时也。《周礼》天子饭用玉。) 《左传》曰: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盟于督阳。荀偃瘅疽,生疡於头,(瘅疽,恶疮。)二月卒,而视,不可含。(目开口禁。)宣子与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於齐故也。”(怀子,栾盈。)乃复抚之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有如河。”乃瞑,受也。 又曰:公会吴子伐齐。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虞殡,送终歌典,示必死也。)陈子行命其徒具玉。(亦示必死。) 《春秋说题辞》曰:口实曰含,缘生象食,孝子不忍虚其欲。(不忍虚,故欲实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贝。之为言含也。(生常食,故死亦有所含。) 《说文》曰:,送终口中玉也。 《释名》曰:以米、贝,含其口中也。 《庄子》曰:青青之麦,生於陵阪。生不布施,死何珠为? 《吕氏春秋》曰:含珠鳞施,今葬皆用之。注云:含珠口实。鳞施,施玉匣於死者之体如鱼鳞。 绞纟今衾冒 《仪礼□士丧礼》曰:死於适室,抚用敛衾;(无,覆也。敛衾,大敛所用之衾也。衾,被也。)奉尸於室,抚用夷衾。(夷衾,覆尸柩之衾也。) 又曰:冒,缁质,长与手齐。杀,掩足。(冒,韬尸者也。制如直囊,上曰质,下曰杀。杀韬足而上,质韬首而下。齐手上衣尤下,赤象地也。) 又曰:厥明,陈衣于房,南头。西上纟青纟今,横三缩一,广终幅,拆其末。(纟青,屈也。纟今,所以束衣服为坚急也,以布为之。缩从,横者三幅,从者一幅,折其末令可结之也。) 《礼记□杂记》曰:惟绞纟今衾冒,死而後制。 又《丧大记》曰:君锦冒黼杀,缀旁七;大夫玄冒黼杀,缀旁五;士缁冒杀,缀旁三。 又《丧大记》曰:小敛:布绞,缩者一,横者三;大敛:布绞,缩者三,横者五;布纟今,二衾。君、大夫、士,一也。 《礼记外传》曰:绞纟今衾帽,死而後制。绞者,交束之名也;纟今者,坚急之称也;衾者,单被也;帽者,小敛衣,故设帽以掩形也。小敛用一衾。大用二衾:一以覆之;一者将敛之时,先铺衾於纟今之下,用以举尸入棺者也。 《释名》曰:绞,交也。交结之也。纟今,禁也。禁系之也。 卷五百五十 礼仪部二十九 殓 《周礼□春官□大宗伯》曰:大宗伯,王崩,及执事莅大敛小敛,帅异族而佐。(执事,太祝之属也。) 又《周礼□春官□司服》曰:大丧共其敛衣服。 《礼记□檀弓上》曰:康子之母死,陈亵衣。(非上服也,陈之将敛也。)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撤之。 又《丧大记》曰: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阶。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苇席。小敛君锦衾,大夫缟衾,士缁衾,皆一。衣十有九称。大敛布纟今,二衾。君、大夫、士一也。(簟,细苇席也。三者下皆有莞。衣十有九称,法天地之终数也。二衾者,或覆之,或荐之也。) 又《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途迩故也。(土周,圣周也。周人以夏后之圣周,葬下殇于园中,以其未成人,远不就墓也。机,举尸之床也。绳ㄌ其中央,又以绳从旁钩之。礼以机举尸,舆之以就园而敛葬焉,途近故耳。舆机或以为馀机。)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今人敛下殇于宫中而葬之于墓,与成人同墓,途乃远其葬当舆其棺乎载之也。问礼之变。)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盖欲葬之墓,如长殇,从成人也。长殇有送葬车者,则棺载之矣。史佚,武王时史贤,犹有所不知。)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於宫中?’(欲其敛於宫中,如成人也。敛於宫中,则葬当载之也。)史佚曰:‘吾敢哉!’(畏知礼也。)召公言於周公。(为史佚问。)周公曰:‘岂不可’。(言是岂於礼可不许也。)史佚行之。(佚失於以为许也,遂用召公之宫言也。)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棺谓敛於棺也。) 又《问丧》曰:或问曰:“死三日而後敛者,何也?”(怪其迟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左传□僖下》曰:许穆公卒於师,葬之以侯,礼也。(男而以侯礼,加一等。)凡诸侯薨於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於是有以衮敛。 又《襄公》曰:鲁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又《定上》曰:季平子行东野。(东野,季氏邑。)还,未至,丙申,卒於房。阳虎将以敛,(,美玉,君所佩。)仲梁怀弗与。(怀亦季氏家臣。)曰:“改步改玉。”(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阳虎欲逐之,告公山不狃。不狃曰:“彼为君也,子何怨焉?” 《家语》曰:季平子卒,将以君之敛。孔子初为中都宰,闻之,历级而救(历,登阶不聚足。)曰:“送死人而以宝玉,犹曝尸於中原,示民以奸利之端。” 《後汉书》戴封年十五诣太学,时同学石敬平温病卒,封养视殡殓,以所赍粮市小棺,送丧到家,更敛。见敬平生时书物皆在棺中,乃异之。 《吴志》曰:张昭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孙权素服临吊。 又曰:诸葛瑾年六十八卒,遗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