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88 页/共 737 页

《晋书》曰:安平王孚临终遗令曰:“有魏贞士,河内温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南史》曰:王奂为雍州刺史,被诛,旧人无敢至者。汝南许明达为奂参军,躬为殡殓,经理甚厚,当时高其节。 《梁书》曰:王志,天监初为丹阳尹,为政清静。都下有寡妇,无子,姑亡,举债以敛葬。既而无以还之。志愍其义,以俸偿焉。 《陈书》曰:周弘直卒,遗疏:“气绝之後,便买市中见材小形者,敛以时服。古人通制,但见先人,必须备礼,可着单衣,裙衫故履。既应侍养,宜备纷。或逢善友,又须香烟。棺内惟安白布手巾、粗香炉而已。此外无所用。” 《释名》曰:衣尸棺曰敛,藏不复也。 《风俗通》曰:礼:天子敛以梓器宫者,存时所居,缘生事亡,因以为名。凡人呼棺亦为宫也。 宋韬《遗教》曰:吾死,敛以时服,不得造新白单衣。 柩 《礼记□曲礼下》曰:在棺曰柩。(柩之言究。) 又《檀弓下》曰: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之。 又曰:襄公朝于荆,康王卒。(在鲁襄公二十八年。康王,楚子昭也。)荆人曰:“必请袭。”(欲使襄公衣之。)鲁人曰:“非礼也。”荆人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巫祝荆,君临臣丧之礼。) 《记统》曰:柩之言也,具书其谧置棺旁,万世久藏也。 《释名》曰:柩,究也,送随身之制皆究备也。 《汉书》曰:薛宣守左冯翊,多仁恕。池阳令举廉吏狱掾王立于府。未及召,闻立受囚家钱,宣责让县,县案验狱掾,乃其妻受系者钱万六千,受之而掾实不知。掾惭恐,自杀。宣闻之,移书池阳曰:“县所举廉吏狱掾王立,家私受财,而立不知,杀身以自明。立诚廉士,甚可闵惜。其以府决曹掾书立之柩,以显其魂。” 《东观汉记》曰:廉范字叔度,京兆人也。父客死蜀。范乃出,负丧归。至葭萌,船触石破没。范持棺柩,遂俱沉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仅免于死。 《晋书》曰:东海王越薨,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莒县宁平城,将军钱端出兵拒勒,战死,军溃。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 萧子显《齐书》曰:傅琰字季,北地灵州人也。美姿仪,为尚书左民郎。遭丧,居南岸。邻家失火,烧屋,抱柩不动。 《礼记□曲礼上》曰:里有殡,不巷歌。(助哀也。) 又《檀弓上》曰:孔子少孤,不知其墓,(孔子之父,邹邑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徵在野合,生孔子。征在耻焉不告。)殡于五父之衢。(欲有所就而问之,孔子亦为隐焉。殡于家,则知之者无由怪己欲发问端。五父,衢名,盖邹曼父之邻。)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见柩行于路也。)其慎也,盖殡也。(慎当为引,礼家读然,声之误也。殡引饰棺以青,葬引饰棺以た柳。孔子是时以殡引,不以葬引,时人见之者谓不知礼。) 又《檀弓上》曰:天子之殡也,涂龙盾以椁,(木以周龙盾加椁而涂之。天子殡以盾车,画辕以龙。)加斧于椁上,毕涂屋,(斧谓之黼,白黑文也。以刺绣于纟参幕,加椁以覆棺。已乃屋,其上尽涂之矣。)天子之礼也。 又《檀弓下》曰: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穆伯,鲁大夫季悼子之子公甫靖也。敬姜,穆伯妻、文伯蜀之母也。礼,朝夕哭不帷。) 又《王制》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尊者舒,卑者速也。《春秋传》曰:“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也。”) 又《丧大记》曰:君殡用盾,攒至于上,毕涂屋;大夫殡以帱,攒置于西序,涂不暨于棺;士殡见衽,涂上帷之。(赞犹也。屋殡,上覆如屋者也。帱,覆也。暨,及也。天子之殡,居棺以龙盾,赞木题凑象椁,上四注如屋以覆之。诸侯盾不画龙,赞不题凑象椁,其他亦如之。大夫之殡,废盾,置棺墉西墙下,就墙攒三面。涂之不及棺者,言赞中狭小,裁取客棺。然则天子、诸侯差宽大夫矣。士不赞,掘地下棺见小要耳。帷之者,鬼神尚幽ウ也,士达于天子皆然。帱或作享,或作享。) 又《坊记》曰: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ニ,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阶。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示远也。”(远之所以崇敬。) 《左传□僖下》曰: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殡。窆棺也。曲物裥旧宫焉。)出绛,柩有声如牛。(如牛声。)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声自柩出,故曰“君命”。大事,戎事也。偃闻奏密谋,故因柩声以正众心。) 《论语□乡党》曰: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重朋友恩也。无所殡,无亲後也。) 《续汉书》曰:和帝追封,谥皇太后父梁竦为褒亲愍侯,殡赐东园棺、玉匣:衣衾。 范晔《後汉书》曰:蔡顺丧母,停柩未殡。东邻失火,烧顺屋,柩不可移。乃伏柩上,火乃越烧他舍。(馀见孝部。) 《宋书》曰:竟陵王诞据广陵为逆。事平,蔡兴宗奉旨慰劳。广陵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谓曰:“卿何敢故尔触网?”兴宗抗言答曰:“陛下自杀贼,臣自葬周旋,既犯严制,正当甘于斧钺耳!” 《唐书》曰:严郢以旧怨与卢杞陷杨炎、赵惠伯,构成其罪,贬炎于崖州、惠伯于费州。郢既报怨过当,人颇不直。郢後得罪至费州,道左有柩殡。问其主名,或曰:“赵惠伯之殡也。”郢默然惭恧,岁馀而卒。 《穆天子传》曰:天子乃殡,盛姬于兵之庙。(先王之庙有此者,汉氏亦所在有庙也。) 《白虎通》曰:天子舟车殡,为水火也。故棺在车、在舟中,臣子更执绋,昼夜千二百人。绋,所以牵持棺者也。 《释名》曰:于西壁下涂之曰殡。殡,宾也。宾遇之,言稍远。(子思子曰:殡,宾也。)  《礼记□杂记》曰:介,执圭将命曰:“寡君使某。”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须矣。”陈乘黄大路于中庭,北圭将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稽颡,坐委于殡东南隅,宰举以东。(,辕也。自,率也。下谓马在路之下。《觐礼》曰:路下四亚之客,给者入设乘黄于大路之西。客入,则致命矣。) 《左传□隐公》曰:天王使宰喧来归惠公、仲子之,缓,且子氏未薨,故名。(惠公葬在春秋前,故曰缓也。子氏,仲子也。葬薨在二年。,助丧之物。)赠死不及尸,(尸,未葬之通称。)吊生不及哀。(诸侯曰上既葬,则衰麻除,无哭位,谅ウ终丧。)豫凶事,非礼也。(仲子在而求赠,故曰:“豫凶事”。) 《梁传□隐公》曰:乘马曰。 《公羊传□隐公》曰:车马曰。 《春秋说题辞》曰:知生则赙,知死则。赙之为言助也,之为言覆也,舆马曰,货财曰赙,玩好曰赠,决其意也。衣被曰衤遂,养死具也。赠,称也;衤遂,遗也。 赙 《周礼□天官》曰:小宰,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共者。(吊事,吊诸侯诸臣币所用赠也。器,所致明器也。凡丧,始无吊而含衤遂,葬而赠。其间加恩厚,则有赙焉。) 《礼记□曲礼下》曰:吊丧不能赙,不问其所费。 又《檀弓上》曰: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税骖而赙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税骖。税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言税骖太重,比于门人,恩为偏颇也。)夫子曰:“予向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遇,见也。旧馆人恩虽轻,我入哭,见主人为我尽一哀,是以厚恩待我也,我为之出涕。恩重,宜施惠之也。)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客行,无他物可以易之者,使遂以往也。) 又《檀弓》曰:子柳之母死,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馀具祭器。(古者谓钱为泉布,所以通布货财。)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恶恩死者以为利。)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又《少仪》曰:马入庙门。(以其主于死。)赙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以其主于生人也。兵车,革车也。虽为死者来陈之于外,战伐田猎之服,非盛者也。《周礼》:“革路建大白以即戎也。”)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 《公羊传□隐公》曰:货财曰赙。 《梁传□隐公》曰:钱财曰赙,(赙,助。)归生者赙。 《汉书》曰:原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官赋敛送葬皆千万已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送,行丧冢墓三年,由是显名京师。 又曰:何并字子廉,徙颍川太守。疾病,召丞掾作先令书曰:“告子恢,吾生素餐日久,死,虽得官赙,勿受。葬为小椁,但下棺。”恢如其言。 《後汉书》曰:鲁恭字仲康,父期为武陵太守,卒官。恭年十二,昼夜号踊声。郡中赙,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 《後汉书》曰:羊续为南阳太守,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遗言薄敛,不受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 《世说》曰:王戎父浑,官至梁州刺史。浑,所历州郡,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齐书》曰:张稷所生刘先假葬琅琊黄山。建武中改申葬礼,赙助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又曰:江学攵卒,遗令不受赙。诏赙钱三万,布百匹。子启遵学攵命不受。诏嘉美之,从其所请。 又曰:张融有孝义,父畅临终谓诸子曰:“昔丞相事难,吾以不同将见杀,缘司马竺超人得活。尔等必报其子。”後超人孙微、冬月遭母丧,居贫,融吊之,悉脱衣以为赠,披牛被而反。 衤遂 《仪礼□士丧礼》曰:丧士,君使人衤遂。撤帷,主人如初。衤遂者左执领,右执要,入,升,致命。(衤遂之言遗也。衣被曰衤遂。致命曰:“君使某衤遂。”)主人拜如初。衤遂者入,衣尸,出。主人拜送如初。 《礼记□檀弓下》曰:卫有太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也。”(革,急也。)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急吊贤也。)不释服而往,遂以衤遂之。(脱君祭服以衤遂臣,亲贤也。) 又《杂记》曰:诸侯相衤遂,以後路与冕服,先路与褒衣不以衤遂。(不以巳之正者施于人,以彼不以为正也。後路,贰车,贰车行在後也。) 又《少仪》曰:臣致衤遂于君,则曰:“致衣废于贾人。”敌者曰“衤遂”。(言废衣不必其以敛也,贾人知物善恶也。)亲者兄弟不以衤遂进。(不执将命。) 《左传□文公》曰: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衤遂进,礼也。(秦慕诸夏,欲通敬于鲁国,有翟泉之盟,故赠僖公,并及成风。本非鲁方岳同,无相赴吊之制,故不讥其缓,而以接好为礼。)诸侯相吊贺也,虽不当事,苟有礼焉,书之可也,以无忘旧好。(送死不及尸,故曰“不当事”。书者,书于典策,垂示子孙,使无忘过厚之好。) 又《襄公》曰:鲁公朝于楚。康王卒,楚人使公亲衤遂,(衤遂,诸侯有遣使衤遂礼,今楚欲依遣使之比矣。)公患之。穆叔曰:“袄殡而衤遂,则布币也。”(先使巫袄除殡之凶邪而行衤遂礼,与朝而布币无异。)乃使巫以桃先殡袄,(,黍禳。)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又《襄公》曰:郑伯有死于羊肆,(羊肆,市列。)子产衤遂之,枕之股而哭之。敛而殡诸伯有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斗城,郑地名。) 《春秋说题辞》曰:衣被曰衤遂。衤遂之言遗也。 《梁传□隐公》曰:衣衾曰衤遂。 《说文》曰:衤遂,衣死人也。 卷五百五十一 礼仪部三十 棺 《周易□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後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周礼□春官□丧祝》曰:及祖,饰棺,乃载,遂御。凡卿大夫之丧,掌事而敛饰棺。 《礼记□檀弓上》曰:有虞氏瓦棺,(始不用薪者,虞氏尚瓦。)夏后氏┾周,(火熟曰,烧土冶以周于棺。)殷人棺椁,(椁大也,以木为之。言椁大于棺。殷人尚梓。)周人墙置た。(墙,柳衣也。凡此言後王之制文也。)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略未成人。) 《礼记□檀弓上》曰:有子曰:“夫子制於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子,不欲速朽也。”(中都,鲁邑名。孔子尝为之宰,为民作此制。) 《礼记□檀弓上》曰:天子之棺四重,(尚深邃也。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以水牛兕牛之革,以为棺被。革各厚三寸,合六寸也。此为一重也。)也棺一,(所谓卑棺也。《尔雅》曰:“,也。”)梓棺二,(所谓属与大棺。)四者皆周。(周,匝。)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衡亦当为横。衽,今小要也。)柏椁以端长六尺。(以端题凑也。其方盖一尺也。) 《礼记□檀弓下》曰:天子崩,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掌山泽之官。百祀,畿内百县之祀。以为棺椁。斩,伐也。) 《礼记□檀弓上》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后木,鲁孝公子惠伯巩之後。)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 《礼记□檀弓下》曰:陈乾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遵己。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二婢子夹我。”(婢子,妾也。)陈乾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善尊巳不陷父于不义也。) 《礼记□丧大记》曰:君大棺八寸,属六寸,裨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大棺,棺之在表。)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钅;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钅;士不绿。(钅所以缘着里也。)君盖用漆,三衽三束;大夫盖用漆,二衽二束;士盖不用漆,二衽二束。(用漆者,涂合牡牝中也。衽,小要。)君、大夫大{髟春}爪实于绿中,士埋之。(绿当为角,声之误也。角即谓棺之内也。) 《礼记外传》曰:凡棺之重数,从内数向外,如席之重也。兕革棺一,各三寸,(内一重有水牛皮,次兕皮,二者合为一重,都厚六寸。)一名卑棺,又名榇。(卑者坚如壁,榇者亲于身也。)也棺二,厚八寸。(也曰木,在卑棺之外。)属棺三,其厚四寸。(属者施也棺外。)大棺四,厚六寸。(属棺之列也。)属棺、大棺皆用梓也。上公去水牛皮,(兕皮外有三重也。)侯伯已下去水兕,(也棺外二重。)卿、大夫惟属棺与大棺,(一重。)士不言重,惟棺而已。 《左传□宣上》曰:郑人田衲公之乱,斫子家之棺。(以四年杀君故也。斫薄其棺,不使从卿礼。) 《左传□成上》曰:宋文公葬,椁有四阿,棺有翰桧。(杜预注曰:翰旁饬,桧上饬,王礼。) 《左传□襄上》曰: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贾,(贾,梓之属。)以自为榇与颂琴。(梓,棺也。颂琴,琴名,犹雅琴也。皆欲以送纳。)季文子取以葬。君子曰:“非礼也。礼无所逆。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穆姜,成公母;齐姜,成公妇也。) 《左传□襄上》曰:定姒薨。不殡于庙,无榇,不虞。(榇,亲身棺也。季孙以定姒本贱,既无备器,议其丧制,欲殡不过庙,又不及哭也。)匠庆谓季文子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丧不成,不终君也。(父其母,是不终事君之道也。)君长,谁受其咎?”初,季孙为己树六硷褛蒲圃东门之外,(蒲圃,场圃名也。)匠庆请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圃之贾,季孙不御。(御,止。) 《左传□哀上》曰:赵简子与郑战。简子誓曰:“志父无罪,君实图之。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属辟,棺之重数。王棺四重,君再重,大夫一重。)素车朴马,(以载柩。)无入于兆。(兆,葬域。)下卿之罚也。” 《公羊传□定公》曰:国君薨,正棺于两楹之间,然後即位。 《论语□先进》曰: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欲得卖之,以为颜渊作椁也。颜路,颜渊之父。)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鲤,孔子子伯鱼。) 《家语》曰:孔子之徒,公西赤掌殡葬焉。桐棺四寸,柏椁五寸。 《家语》曰:墨子葬法,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漏气发泄于上,袭之以明其所止也。 《说文》曰:棺,关也,可以掩尸。榇,附身棺也。椟,匮也。,椟也。 《史记》曰:飞廉生恶来。俱以材力事纣。武王伐纣,并杀恶来。时飞廉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天令处父与发乱,赐汝石棺。死,遂葬霍太山。 《古史考》曰:舜作瓦棺,汤作木棺。 《汉书》曰:高祖下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服虔曰:音卫。应劭曰:小棺也。今谓之椟。)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致其尸于家,县官更给衣衾敛。)祠以少牢,吏亲葬。 《汉书》曰:张汤自杀,昆弟欲厚葬。汤母曰:“汤为大臣,被恶言死,何厚葬为?”载以牛车,有棺无椁。上闻,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汉书》曰:哀帝崩,有司奏,董贤乃自杀。死後,其父恭不悔过,乃复以砂画棺,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著金银日月、玉衣珠璧,至尊无以加。 《汉书》曰:王莽奏贬丁傅太后号,改葬,发取玺绶。太后以为既往之事,不须复发。莽固争之。太后诏曰:“因故棺为致椁作冢。”既发傅太后棺,臭闻数里。 《续汉书□礼仪志》曰: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朱漆,画□气。公特进樟棺黑漆。 《续汉书》曰:杨震数切谏,为樊丰等所谮,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凡阳亭,谓诸子、门人曰:“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单被裁足盖形,无归冢次,勿设祭祠。”因饮鸩而卒。 《续汉书》曰:曹褒在射声营舍,有停棺椁不葬者百馀所。褒亲自履行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 《续汉书》曰:周盘字伯坚,年七十三岁,朝集诸生讲论终日。因令其二子曰:“吾日者梦见先师东里先生,与我讲于阴堂之奥而长叹,岂吾齿之尽乎?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刑悬封,濯衣幅巾。编四寸简,写《尧典》一篇,并刀笔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圣道。”其月望,无病忽终。学者以为知命。 《东观汉记》曰:郭凤字君张,善说灾异吉凶,占应,病先自知。死日,豫令弟子市棺敛具。至其日,如言卒。 《东观汉记》曰:耿秉薨,赐朱棺、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