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38 页/共 737 页

崔鸿《崔氏家传》曰:崔瑗为汲令,开沟浍,兴造稻田。长老歌之曰:“上天降神明,锡我慈仁父;临人布德泽,恩惠施以序。” 《唐书》:“颜师古叔父游秦,武德初,累迁廉州刺史,封临沂县男。时刘黑闼初平,人多以强暴寡礼,风俗未安。游秦抚恤境内,礼让大行,邑人歌之曰:“廉州颜有道,性行同庄老;爱人如赤子,不煞非时草。”高祖玺书劳勉之。 《韩子》曰: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管仲曰:“公胡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困仓赐贫穷,论囹圄三日,而人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其冠乎!” 《吕氏春秋》曰:魏襄王使吴起为邺令,引漳水灌田,民大得利,相与歌曰:“邺有吴圣令,为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稻粱。” 《世说》曰:郗超、王并以俊才为桓温大司马所眷。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多须,形状短小。时人为之歌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常璩《华阳国志》曰:吴资,字玄约,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人歌之曰:“习习晨风动,澍雨润乎苗;我后恤时务,我人以优饶。” 刘向《新序》曰: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不忘旧故;千金之剑,以带丘墓。” 《陈留耆旧传》曰:爰珍除六令,吏人讼息,教诲其子弟,歌之曰:“我有田畴,爰父殖置;我有子弟,爰父教诲。” 《襄阳耆旧传》曰:山季伦每临习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曰:“我高阳池也。”襄陵城中小儿歌之曰:“山公出何去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到着白接篱。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 又曰: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百姓歌曰:“美哉明后,俊哲惟嶷。陶广乾坤,周孔是则。文武播畅,威振遐域。” 谣 《尔雅》曰:徒歌曰谣。 《汉书》曰:石显失权数月,丞相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病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长安谣曰:“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石无徒。” 袁山松《後汉书》曰:桓帝时,朝廷日乱,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尚,後进之士升其堂者以为登龙门。大学生三万馀人榜天下士,上称三君,次八俊,次八顾,次八及,次八厨,犹右之八玄八凯也。因为七言谣曰:“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天下模楷李玄礼,天下好交荀伯条。天下英秀王叔茂,天下冰楞王秀陵。天下忠平魏少英,天下稽古刘伯祖。天下良辅杜周甫,天下才英赵仲经。” 司马彪《续汉书》曰:张霸为会稽太守,越贼束手归附。童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又曰:蜀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时公孙述僭号於蜀,时人窃言王莽称皇述欲继之,故称汉家货泉当复也。 又曰:桓帝时,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功曹范滂,中人以下共嫉之,作七言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东观汉记》曰:王涣除河内温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人为作谣曰:“王稚子,代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吴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後,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晋书》曰:羊祜以伐吴必藉上流之势。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 又曰:杜预遣周旨、伍巢等伏兵乐乡城外。孙歆遣军出拒王,大败而还。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直至帐下,虏歆而还。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讨伐战一当万。”於是进逼江陵。 又曰:太始中为贾充等谣曰:“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言亡魏而成晋也。 王隐《晋书》曰:裴秀才十馀岁,叔父徽有声名,宾客诣徽,出则过秀。时人谣曰:“後进领袖有裴秀。” 又曰:杜预开杨口,起夏口水道洪洞达巴陵,经千馀里,内写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美而谣之曰:“後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潘岳,字安仁,清辩能属文。早辟贾充府、太子舍人,出为河阳令。以仕次宜为郎,不得意。时仆射山涛领选,岳内非之,密作谣曰:“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秋,和峤刺促不得休。” 崔鸿《後赵录》曰:张楼为临水长,严政酷刑,残忍无惠,人谣之曰:“阳平张楼头如箱,见人切齿剧虎狼。” 崔鸿《前秦录》曰:苻洪母姜氏因寝产洪,惊悖而寤。先是,陇右大霖雨,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名之曰洪。 又曰:初,苻生梦大鱼食蒲,又长安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海,坚将也,时为龙骧将军,第在洛门之东。是月,生以谣梦之,故诛侍中鱼遵。 《赵书》曰:刘胶讨陈安於陇城。安下小将刘牙、赵牢、路松多坚戍不下,城内得安死力,谣曰:“陇上健儿曰陈安,躯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骢马铁瑕鞍。七尺大刀配齐钚,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百骑俱出如□浮,追者千万骑悠悠。战始三交失蛇矛,十骑俱荡九骑留。弃我骢攀岩悲,天降雨,迨者休。阿呵呜乎奈子乎,呜乎阿呵奈子何。” 又曰:汲桑六月盛暑而重裘累茵,使人扇之,患不清凉,斩扇者。时军中为之谣曰:“士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茵被纳裘,不识寒暑断他头。” 又曰:燕人庞世为光禄勋。奏案豪强苛克,人物咸忄瞿疾之。及卒,门无吊客。时人为之谣曰:“庞家之巷车马鳞鳞,泥丸之日无吊宾,吊宾不来何所因,由性苛克寡所亲。” 《隋书》曰:韩擒虎。先是,江东有谣曰:“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来时冬气木,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虎本名豹,平陈之际,又乘青骢马,往反时节与谣相应,至是时方悟。 《列子》曰:尧微服游於康衢,闻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抱朴子》曰:童谣犹助圣人之耳目,岂况坟素之弘博哉! 《益部耆旧传》曰:王忄屯,字少林。诣京师於客舍,见诸生病甚困,生谓忄屯曰:“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与,乞收藏尸骸。”未问姓名,呼吸因绝。忄屯卖金一斤,以给棺絮,九斤置生腰下。後署大度亭长。到亭日,有马一匹到亭中。其日大风,有一绣被随风以来。後忄屯骑马突入,金彦父见曰:“真得盗矣。”忄屯说马状,又取被示之,彦父怅然曰:“被马俱止,卿有何阴德?”忄屯具说葬诸生事,彦父曰:“此吾子也。”遣迎彦丧,金具存。民谣之曰:“信哉少林世为遇,飞被走马与鬼语。” 《陈留耆旧传》曰:吴为恒农令,劝善惩奸,贪浊出境,甘露降,年丰。童谣曰:“君不我忧,人何以休;不行界署,焉知人处。” 《商氏世传》曰:商亮,字子华。举孝廉,到阳城,遇两虎争一羊,亮按剑直前斩羊,虎乃各以其半去。时人为之谣曰:“石里之勇商子华,暴虎见之藏爪牙。” 常璩《华阳国志》曰:阎虑,字孟度。为绵竹令,以礼让为本。童谣曰:“阎君赋政明且昶,蠲苛去碎以礼让。” 刘恭叔《异苑》曰:晋时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唯有凉州倚柱看。”及惠、愍之间,关内歼破,浮血丹溧,张轨拥众一方,威恩共著。 卷四百六十六 人事部一百七 嘲戏 《说文》曰:嘲,相调戏,相弄也。 又曰:戏,弄也。 《毛诗》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又曰: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曰:谑浪笑傲,中心是悼。 《左传》曰:宋万归宋,宋公靳之曰:“始吾爱子,今子,鲁囚也,吾不爱子矣。”万病之,遂杀宋公。(戏而相狎曰靳。) 《论语》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夫子曰:“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汉书》曰:上以东方朔为常侍。伏日,诏赐从官肉。朔独拔剑割,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即怀肉去。上问朔:“赐肉,不待诏,割肉而去,何也?先生自责。”朔曰:“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令先生自责,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一百斤,使遗细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令王霸至蓟市中募人,将以击王郎。市中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霸惭忄而还。 《後汉书》曰: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以文学教授数百人。曾昼卧,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先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情,梦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 《吴志》曰:诸葛瑾,字子瑜。面长似驴,吴主使优人牵驴入,题其上曰:“诸葛子瑜。”瑾子恪请笔益两字曰“之驴”,人伏其敏。权即以驴赐恪。 《蜀志》曰:行主与刘璋会涪,时张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时,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裕即答曰:“昔有士作上党潞长,迁为涿郡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 《晋书》曰:范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右方,宋阳里子少得其术,以授鲁东门伯,东门伯以授左丘明,遂世世相傅。及汉杜子春、郑康成、魏高堂隆、晋左太冲,凡此诸贤,并有目疾,得此方云: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筛,蕴於胸中七日,然後纳诸方寸。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馀。长服不已,洞见墙壁之外。非惟明目,乃亦延年。” 又《谢敷传》曰: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谯国戴逵有美才,时人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死。” 又曰:谢万有才名,为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尝因侍坐。於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万率尔曰:“意谓不如微□点缀。”道子因戏万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又曰:何充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縻费巨亿而不吝。亲友贫乏,无所施遗,以此获讥於世,阮裕常戏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充问其故。裕曰:“我图数千户郡尚不能得,卿图作佛,不亦大乎!” 又曰:陆□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因抚手曰:“□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又曰:“既开青□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龙癸々,乃是山鹿野糜。兽微弩︹,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 又曰:袁山松欲以女妻谢混,王曰:“卿莫近禁脔。”初,玄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犭屯,以为珍膳,项下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故以为戏。混果尚主。 又曰:诜迁雍州刺史。东堂会送,武帝问诜:“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诏曰:“与戏耳,不足罪。” 又曰:张凭,字长宗。祖镇,苍梧太守。凭年数岁,镇谓其父曰:“我不如汝有佳儿。”凭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耶!” 又曰:郄超为桓温参军。时王为温主簿,亦为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短故也。 又曰:潘京为州所辟,因谒见问策,探得“不孝”字,刺史戏京曰:“辟士为不孝耶?”京举板答曰:“今为忠臣,不得复为孝子。” 沈约《宋书》曰:何承天除著作郎。时年已老,诸佐郎并名家少年,荀伯子嘲之,曰呼为尔母。承天曰:“卿当云凤凰将九子,尔母何言耶!” 又曰:袁淑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齐书》曰:陆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义,欲操《宋书》终不就,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又曰:庾杲之清贫自业,食惟有韭菹、{艹瀹}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 又曰:谢超宗。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俭尝牛惊,跣下车。超宗抚掌笑戏曰:“落水三公,堕车仆射。” 《梁书》曰:朱异遍治《五经》,涉猎文史,博奕书算,皆其所长。年二十,诣尚书令沈约,诫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异逡巡未达,约乃曰:“天下惟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也。” 《陈书》曰:徐陵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因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隋书》曰:何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是河水之河?”妥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是新故之故?”众咸异之。 《隋书》曰:麦铁杖,考功郎窦从一嘲之曰:“麦是何姓?”铁杖应声对曰:“麦豆不殊,那忽相怪。”窦赧然无以应之,时人以为敏惠。 又曰:郑译少为太祖所亲,恒令与诸子游集。年十馀岁,尝诣相府司录李长宗,长宗於众中戏之。译敛容谓长宗曰:“明公位望不轻,瞻仰斯属,辄相玩狎,无乃丧德也。”长宗甚异之。 《唐书》曰:苏世长,高祖尝嘲之曰:“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於郑国,忘信义於吾家。”世长对曰:“名长意短,实如圣旨;口正心邪,未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封侯;臣以山南归国,惟蒙屯监。”即日擢拜谏议大夫。 《晏子春秋》曰:晏子短小,使楚,楚人为小门於大门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日臣使楚,不当从狗门入。”王曰:“齐无人耶?”对曰:“齐之临淄,张袂成帷,挥汗成雨,何为齐无人!使贤者使贤王,不肖者使不肖王,婴不肖,故使耳。” 《庄子》曰:惠子始与庄子相见,而问乎庄子曰:“今日自以为见凤凰,而徒遭燕雀耳。”坐者俱笑。 《孔丛子》曰: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锺,孔子百觚,子路溘溘,尚饮百,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吾子何辞焉。”子高曰:“以穿所闻,圣贤以道德为人,未闻以饮也。”平原君曰:“即如先生言,则此言何生?”子高曰:“生於嗜酒者,盖其劝励采戏之辞,非实然也。”平原欣然曰:“吾弗戏子,无所闻此雅言也。” 《吕氏春秋》曰: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授虞曰:“此封汝。”虞喜,以告周公。公请曰:“天子封耶?”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尔。”周公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於是遂封虞于唐。 裴启《语林》曰:刘道真遭乱於河侧,自牵船见一老妪操橹,刘谓之曰:“女子何不调机利杼而操橹?”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马挥鞭而牵船?” 又曰:祖士言与锺雅相调,锺语祖曰:“我汝颍之士,利如锥;卿燕代士,钝如槌。”祖曰:“以我钝槌打尔利锥。”锺曰:“自有神锥不可得打。”祖曰:“既有神锥,亦有神槌。”锺遂屈。 刘义庆《世说》曰:谢太傅始有东山之志。祖公见药中有远志,公问谢:“此药又曰小草,何以一物二称?”谢未即答,郝参军答曰:“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公殊有愧色。 又曰:邓艾口吃,语“艾艾”。晋文王戏之曰:“为云艾艾,故是几艾?”邓答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诸葛恪别传》曰:孙权尝宴见蜀使费,逆敕群臣:“使至,伏勿起。”至,权辍食,而群下不起。嘲之曰:“凤凰来翔,麒麟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恪答曰:“爱植梧桐,以待凤凰,是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刘昭《幼童传》曰:张玄,字祖希。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君口复何为开狗窦?”玄答云:“正使君辈从中入。” 骂詈 《释名》曰:骂,迫也。以恶言被迫人也。 又曰:詈,历也,以恶言相弥历。(音力智反。) 《左传》曰:冉坚射陈武子,中手,失弓而骂。 《战国策》曰:宋康王时,有雀生於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王大喜,於是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愈自信,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曰:“威服天下鬼神。”骂国老谏者为无头之冠,以是示勇。国人大骇,齐闻而伐之。 《史记》曰:陈犭希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月馀不下,卒众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不骂者原之。 《汉书》曰:项羽拔荥阳城,生得周苛。羽谓苛:“为我将,以公为上将军。”苛骂曰:“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 又曰:陈犭希反。上自至邯郸,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昌见四人,上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地。上以为将。 又曰:张汤以更定律令为廷尉,汲黯於上前,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又曰:王莽自位,使安阳侯王舜素傅国玺。太后知为莽求,怒骂之曰:“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又曰:魏豹叛,汉王谓郦生曰:“缓颊往说之。”豹曰:“人生一世间,若白驹过隙。今汉王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奴耳,吾不忍复见。” 又曰:张敖为赵王,高祖从平城过,赵王旦暮自上食。高祖箕踞骂詈,甚慢之。赵相贯高等怒说敖曰:“今王事皇帝甚恭,而皇帝无礼,请为王杀之。” 又曰:韩信平齐,使人请自立为假王。汉王大怒,詈曰:“吾困於此,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附耳语之,汉王寤,因复骂曰:“大丈夫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又曰:田取燕王女为夫人,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灌夫行酒,次至临汝侯灌贤,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乃骂曰:“贤平生毁程不直一钱,今长者为寿,乃效女儿曹沾嗫耳语耶!” 又曰:黥布反,上自征,谓布何苦而反,布曰:“欲为帝耳。”上怒骂之,遂战,破布阵。 又曰:吕后召赵王,周昌令王称疾不行。吕后大骂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