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43 页/共 737 页
又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陶朱公富,往问术焉,朱公告之:“子欲速富,当畜五。”於是乃商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孳息不可计,资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於猗氏,故曰猗顿也。
《淮南子》曰:天下有至富而非金玉也,至寿而非千岁也。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
又曰:富贵而之不道,足以为患。出车入辇,务以自供,命之曰蹶身之机。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腹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富贵之所致。
又曰: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而富,失之而贫也。
刘邵《赵都赋》曰:爰及富人,郭侯之伦。资衍陶卫,溢无垠。金碧其舆,朱丹其轮。会遇燕好,其从如□。
卷四百七十三 人事部一百一十四
游侠
《汉书》曰:意气高,作威於世,谓之游侠。
又曰:背公死党之义成,守节奉上之义废。
又曰:朱家,鲁人。鲁皆儒教,而朱家用侠闻。诸所尝施,惟恐见之。赈人不赡,先从贫贱。专趋人之急。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又曰:楚田仲以侠闻,父事朱家。田仲死,而有雒阳剧孟,以任侠显。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傅东,至河南得剧,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也。”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一敌国,而剧孟行大类朱家。孟母死,自远方送丧,车盖千乘。
又曰:郭解,河内轵人,字伯翁,善相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感慨,不快意,身所役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令作奸剽劫。不休,及铸钱掘冢,不可胜数。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徐广曰:尽酒也。音子妙反。)非其任,强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使人征之,贼窘自归,且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当,吾儿不直。”遂去。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战国策》曰:韩亻累相韩,严遂重於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正议直指,举韩亻累之过。韩叱之於朝。严遂拔剑趋之,於是惧,亡去,求人可以报韩亻累者。至齐,人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肆之间。”严遂阴交於政,以意厚之。政母死,既丧除,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举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子,曰徒以亲也,亲今不幸死,仲子所欲报者为谁?”仲子具告之,政独行,拔剑至韩。韩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政直入,上阶刺韩亻累。亻累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
又曰: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常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薛中盖六万家矣。”
又曰:郑、卫俗与赵伯类,濮上之邑徙,野王县也王县也。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
又曰:宁成抵罪得脱,乃诈刻傅出关。归家称曰:“仕不至二千后,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乎?”乃贯贷买陂田千馀顷,役使数千家。数年,产至千金,为任侠,其役民重於郡守。
又曰:列国时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籍王公之势,悉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支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苻矫命,杀将专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而游谈者,以四豪为称首。
《汉书》曰:季布为人,任侠有名。项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且至能听臣,敢进计。”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置广柳车中,而共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其季布也,置田舍。乃之雒阳,见汝阴侯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项氏臣岂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怒求一人,何示不广!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如此,不北走胡则南走越耳。夫忌壮士,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布匿其所,乃许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布。
又曰: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争为死。
又曰:孝文时,郑当时以任侠自喜。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常恐不遍。当时好黄老,其知友皆天下有名之士。
又曰:袁盎为楚相,病免家居,与闾里斗鸡走狗。雒阳剧孟尝过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丧车千馀乘,此亦有过人者。”
又曰: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权势在己之右,欲必凌之;在己之左,尤益礼待。稠人广众,荐宠下士。士亦以此多之。不好文学,喜任侠,尚然诺。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也。
又曰:公孙贺子敬声以皇后姊子,娇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求之,贺请逐捕安世以赎声罪。上许之。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从狱中上书,告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巫祭祠,上幸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所犯,遂父子死狱中。
又曰:眭弘,字孟,鲁国蕃人。少时游侠,斗鸡走狗,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嬴公,姓字。)以明经为议郎,至苻节令。
又曰:朱博,字子玄,杜陵人。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功曹,任侠好交,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又曰:万章,字子夏。长安炽盛,街闾各有豪侠,章在城西柳京,号曰:“城西万子夏。”为京兆尹门下督,从至殿中,诸侯贵人争欲揖章,莫与京兆言者。
又曰:娄护,字君卿。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兄弟争,其客各有所厚,惟惟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结士大夫,无不倾心,交长者尤见亲礼。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会母死,送葬者致车千两。
又曰:陈遵,字孟公,杜陵人。身长八尺馀,容貌甚伟。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时列侯有子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曰:“陈惊坐”。
又曰:原涉为谷口令,时年二十馀。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人尝置酒请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因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乃削牍为疏,具记衣被、饭含之物,分付市买,日跌皆会。其周急待人如此。後人有毁涉者曰“奸人之雄”,丧家子即时刺杀。
又曰:邛成太后外家王氏贵,而侍中林卿通轻侠倾京师。後坐法免,宾客愈盛。
又曰:汉兴,禁网疏阔,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於京师,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骛於闾阎。
荀悦《汉记》曰: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力强於时者谓之游侠。
又曰:俗有三游,德之贼也。一曰游侠,二曰游说,三曰游行,乱之所由生也。伤道害德,败法惑时,先王之所慎也。
《东观汉记》曰:郅恽之友董子张,父及叔为乡里盛氏一时所残害。子张病困将终,恽往候张。张视恽,嘘欷,恽曰:“吾知子不悲天命长短,而痛二父雠不复也。”恽即将客遮仇人,取其头以示张。张喜,气因绝。恽见令,以状首。令应之迟,趋出诣狱。令跣追之,不及,即自入狱谢恽,拔刃自向以要恽曰:“子不从我出,敢不以死明心乎!”恽遂出。
《魏志》曰:典韦,陈留人也。貌魁梧,膂力过人,好豪侠。襄邑刘氏与雎阳李礼为雠,韦为报之。礼故富春长,备怨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礼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去。礼居近市,一市尽追,莫敢近者。
又曰:杨阿若,後名丰,字伯阳。少游侠,常以报仇解怨为事,故时人为之号曰:“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鱼豢《典略》曰:徐福字玄直,好任侠击剑。末尝为人报雠,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
《吴志》曰:甘宁字兴霸。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毛带铃声,即知是宁。
裴子野《宋略》曰:宁朔将军何迈,素豪侠,好聚敛,士出入游从者塞路。
孙盛《晋阳秋》曰:祖逖,字士雅,好侠。每之田舍,辄称兄命,散帛以赠贫者。
《唐书》:丘和,河南洛阳人也。父寿,魏镇东将军。和少便弓马,重气任侠。及长,始折节,与物无忤,无贵贱皆爱之。
《列子》曰: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既充盛,钱金无量,财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者大笑,鸢飞坠其腐鼠而中之。侠客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常有轻易人之志,乃辱我以腐鼠。”率徒属而灭其家。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裴启《语林》曰:李阳大侠,士庶无不倾心。为幽州刺史,当之职,盛暑,一日诣数百家。别,宾客常填门。
张衡《西京赋》曰:都邑游侠,张、赵之伦;轻死重气,结党连群;实蕃有徒,其从如□。
刘邵《赵都赋》曰:游侠之徒,风拟类,贵交尚信,轻命重气,伊激豪毛,节成感概。
张华《博陵王宫侠曲》曰:侠客乐幽险,筑室穷山阴;猎野兽尽,施网川无禽。
又曰: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借友行报怨,杀人都市旁。腰间义素戟,手持白头镶。
《古诗》曰: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曹子建诗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卷四百七十四 人事部一百一十五
礼贤
《易》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又曰: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尚书》曰: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又曰: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
《毛诗》曰:《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又曰:《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
《周礼》曰: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以礼宾之。
《礼记》曰:贤者狎而敬之。
又曰:天子存二代之後,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
又曰: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
《左传》曰:晋伐鲁。范文子谓栾武子曰:“季孙於鲁,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
《家语》曰:孔子之郑,遇程子於途,倾盖与语,尽日而别。
《国语》曰:勾践灭吴,反至五湖,范蠡辞於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遂乘轻舟以浮五湖,莫知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蠡之状而朝礼之,又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为蠡地。
《史记》曰:周公戒伯禽曰:“我一沐三握,一饭三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又曰:子贡所至,国无君不分庭与之抗礼。
又曰:邹者,齐诸邹亦颇采邹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临康庄之衢。
又曰:魏有隐士曰:“侯嬴为大梁夷门门者,公子闻之,於是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往迎侯生。侯生摄弊衣冠直上,上坐,公子执辔愈恭。
又曰:成王使由余於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人之,亦苦人矣。”缪公於是与由余曲席而坐,傅器而食。
又曰:百里奚曰:“臣友蹇叔贤而时莫知。”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又曰:伊尹名阿衡。或云处士,汤使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
又曰:驺子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坐而受业。
又曰:越石父贤,在缧绁之中。晏子出,遇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门。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
又曰:楚威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又曰:赵良说商君曰:“夫五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穆公好贤,愿见,披褐食牛。期年,穆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毁也。
又曰:四皓隐商洛山,惠帝为太子,为书卑辞安车迎以为客,乃出。
《汉书》曰:曹参之相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治,诸儒以百数,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言之,参於是避正堂,舍公焉。
又:初,楚玄王交,礼待申公等,穆生不嗜酒,玄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醴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
又曰:俊不疑,字曼倩,渤海人。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帝末,郡国贼盗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持斧,逐捕盗贼,东至渤海。素闻不疑贤,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褒衣博带,盛服至门。门下使解剑,不疑叱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胜之望见不疑容貌衣冠甚伟,ε履起迎。
又曰:高祖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
又曰:武帝初即位,王藏乃上书,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於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车轮,驾四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傅从。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馀,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又曰:御史大夫朱博奏王莽为庶人。莽就国,南阳太守以莽贵重,选门下掾孔休守新都相。休谒莽,莽尽礼自纳,休亦闻其名,与相答。後莽疾,休候之,莽缘恩意,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休不肯受,莽曰:“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欲献其彘耳。”解其彘,休复辞。莽曰:“君嫌其价耶?”遂椎碎之,自裹以进休,休乃受。莽徵去,欲见休,休称疾不见莽。
又曰:大将军青既益尊,然汲黯与亢礼。或说黯曰:“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尊贵,诚重,君不可不祥。”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耶?”大将军闻,愈贤黯。
又曰:梁孝王大营宫室,为衤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士莫不至。
又曰:光武侧席,以求幽人。
又曰:沛公至高阳,见郦食其。沛公方踞,使两女子洗足。食其入,即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聚徒合兵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辍洗,起衣,延食其上坐。
又曰:赵壹,字玄淑。举郡上计,到京师,司徒袁逢受计,吏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令让之曰:“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郦食其长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讶哉!”逢即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
又曰:井太春,名丹。少通五经,善谈难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论井太春。”守静,不交势利。建武中,帝子沛、献王辅等五人皆好宾客,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别使人要劫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菜之食,丹推去,曰:“以君侯能供养,故来,何为如此?”就便设馔。就欲起,左右进辇,丹曰:“昔桀驾人辇者,是耶?”坐上失色。就去辇,谈终日乃去。
谢承《後汉书》曰:帝东巡,过任城,乃幸郑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寿。故人号为“白衣尚书”。
又曰:包咸,字子良。永平五年,迁大鸿胪。每进见,锡以机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经傅有疑,辄遣小黄门就舍即门。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而素清苦,常时赏赐珍玩束帛,俸禄增於诸卿。
又曰: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家贫,常自耕稼,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後举有道,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袁山松《後汉书》曰:周ギ,字孟玉,为乐城令。逍遥无事,县中大治,去官,徵聘不至。陈蕃为太守,ギ来置榻,去,悬之。
《续汉书》曰:皇甫规,安定人。有以货买雁门太守,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曰:“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白王苻在门。规素闻苻名,乃遽起,衣不及带,屐履出迎,援苻手而还,与同坐,极忻。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腋。”言书生道义之为贵也。
《东观汉记》曰:显宗以张授皇太子经,为东郡太守。玄和二年,东巡狩,幸东郡,引及门生并郡县掾吏并会夜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讲《尚书》一篇,然後修君臣之礼,常赐殊特。
又曰:和帝永玄三年诏曰:“高祖功臣,萧、曹为首,有傅世不绝之义。曹相国容城侯无嗣,朕甚闵焉。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墓,生既有节,终不远身。可遣使者以中牢祠,大鸿胪悉求近亲宜为嗣者。”
又曰:永平中,江革为五官中郎将。朝会,帝诏使虎贲迎扶腋。革每进拜,上辄自礼之,小有疾,辄太官送食,宠遇甚厚。京师贵戚卫尉顺阳侯马廖、侍中窦宪等,各奉书致礼遗革,终不发书,无所当受。上以此重之。
又曰:东平宪王苍上书表荐名士左冯翊桓虞等,虚己礼下,与参政事。
又曰:上还,幸祭遵营。时遵病,上为重茵席,覆以御盖。
又曰:东平宪王苍开东阁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