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33 页/共 737 页

又曰:楚庄王伐阳夏,师久而不罢,群臣欲谏而不敢。庄王猎於□梦,椒举谏曰:“王所以多得兽者,马也,而废王国亡,王之马岂可哉?”王曰:“善。不知屈强国之可以长诸侯也。知得地可以为富也,亡其民之不用也。”明日,饮诸大夫酒,椒举为上客。罢阳夏之师。 《晏子春秋》曰:景公为长,(音来,舍也。)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兮不得获,秋风至兮草零落。风雨之,拂煞之,靡弊之。”歌终,顾而流涕,张掖而舞。公止之曰:“今日夫子有赐讥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 又曰:齐景公使人养爱马暴病死,景公怒,令人持刀欲煞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之而问:“古者尧舜支解人从何体始?”公惧然曰:“从寡人始。”遂止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请数之,使自知其罪然後煞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有罪三:公使汝养马,汝煞之,当死罪一;又煞公之所爱马,当死罪二;使公一马之故而煞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一煞公马,使公怨积於百姓,兵弱於邻国,汝当死罪三。令以属狱。”公喟然曰:“赦之。” 又曰:景公筑路寝之台,三年未息而又为邹之长涂。晏子谏,公斩板而去之。 又曰:景公有爱槐,令吏谨守之。令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过而犯之者,将加罪焉。晏子谏曰:“婴闻穷人财力,以从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谓之逆;形煞不称,谓之贼。三者,守国之大殃也。君飨国德行未见於民,而三辟著於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人也。”公曰:“善。”出犯槐之囚。 《晏子》曰:景公畋於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因后自往见公,比至,衣冠不正,不革衣冠,望游而驰。公望见晏子,曰:“何其遽,国家得无故乎?”晏子对曰:“国人皆以君安於野,不安於国,好兽而恶民。”公曰:“寡人之有子,犹心之有四支也。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岂不可哉?”晏子对曰:“婴闻之与君言异。乃若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则可,今四支无心也十有八日矣,不亦久乎?”公于是罢田归。 又曰:楚巫微道裔款以见景公,侍坐三日,景公说之。楚巫曰:“公明神之主,帝王之君也。公即位十有七年矣,事未大济者,神明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景公再拜稽首。楚巫曰:”请巡国郊以观帝位。”至於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於国南,请齐具而後登之。”公命百官供齐具,裔款视事。晏子闻之,而见於公曰:“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轻身而恃巫。今政乱而行辟,弃贤而用巫。帝王之在身也,而求帝王,不亦难乎?” 又曰: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即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之,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公曰:“善。”自尔以来,未有鸟兽之禁。 又曰: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日晏不罢。晏子进曰:“日宴矣,君脱服就晏。”公曰:“诺,寡人受令。”退朝,遂去衣冠,不复服也。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曰:秦王苻坚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宫宇服御物极珍饰之奇,尚书佥部郎裴玄略谏曰:“愿陛下遵采椽之不斫,鄙琼室而不居。”坚笑曰:“非卿之忠,朕何由闻过乎?” 赵晔《吴越春秋》曰:吴王既煞子胥,问太宰曰:“子胥数以越谏,遂以丧身。从死以来,若有所亡,今欲祠之,何日可也?”曰:“三月癸未可也。”及夫差出国,祠子胥江水之滨,乃言曰:“寡人昔日不听相国之言,至令相国远投江海自亡。” 司马彪《九州春秋》曰:曹公征孙权,参军徐谏曰:“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惟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公不从军,遂无功。” 卷四百五十七 人事部九十八 谏诤七 《白虎通》曰:谏,间也。更也。是非相间,革更其行也。 又曰:规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者复前;以礼进退。 又曰:士不得谏者,士贱,不得豫政(故不得谏诤父之力。)得因尽其忠耳。保傅曰:“大夫进谏,士傅民语,妻得谏夫者,夫妻一体,荣辱共之。”《诗》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不死胡为?”此妻谏夫之诗。子谏父,父不从,不得去者,父子一体无相离之性,犹火去木而灭。 刘向《新序》曰:鲁哀公为室,而大公仪子谏,哀公毁室而止。 又曰:庄辛谏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从新安君与寿陵君同轩,淫行侈靡,而亡国政,郢其危矣。”王曰:“先生老忄欤,妄为楚国祓欤?”对曰:“臣非敢为楚祓,诚见之也,不出十月。”十月,王果亡失江汉鄢郢之地。 讽谏木 《新序》曰:楚襄王亡失江汉鄢郢之地,乃使召庄辛,辛曰:“庶人有称曰:亡羊而固牢,不为迟;见兔而呼狗,不为晚。汤武以百里王,桀纣以天下亡。今国虽小,绝长继短,以千里数。且君王独不见夫青蛉乎,六足四翼,蜚翔乎天地之间,求蚊虻而食之,待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不知五尺童子以竹竿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虫蚁(所食。青蛉。)犹其小者,黄雀俯啄百粒,仰栖茂树,鼓其翼,奋其翅,自以为无患,与民无争;不知公子王孙左抱弹、右摄丸,昼游乎茂树而夕和乎酸咸。黄雀犹其小者,鸿鹄嬉游乎江河,修其六翮,一举千里,自以为无患,与民无争;不知弋者操其弓矢,修其防翳,故朝游乎江河而暮调乎鼎俎。鸿鹄犹其小者,蔡侯之事又是也。蔡侯南游乎高陵,北经乎巫山嬉游乎商蔡之囿,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子发受命宣王,绁以朱丝也。蔡侯之事犹其小者,今君王之事又是也。君王左州侯、右夏侯,从新安君与寿陵君,淫行康乐,游娱驰骋;不知穰侯方与秦王谋杀之乎黾塞之外。”襄王大惧,形体棹曰:“谨受令。”乃封辛为成陵君,而用计焉。(《战国策》文亦同。) 又曰:赵简子上羊肠之坂,群臣皆偏裼推车,而虎哙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哙独戟行歌不推车,哙为人臣而侮其主者,其罪何若?”对曰:“为人臣侮其主者死!”又曰:“身死妻子为戮,君既已闻为人臣侮其主罪,君亦闻为人君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如何?”对曰:“为人君侮其臣,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夫知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指事不通;勇者不斗,则边境侵。三者不使,则君难保。”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为上大夫,举酒群臣饮,以虎哙为上客。 又曰:楚人有献鱼於楚王者曰:“今日获鱼,食之不尽,卖之不售,弃之又惜,故来献之。”左右曰:“鄙哉辞也!”楚王曰:“子不知渔者,仁人也。盖闻囤仓粟馀者,国有饿死民;後宫多幽女者,下多旷夫;馀衍之蓄众府库者,境内多贫困之民。皆失君人之道。渔者知之,其此喻寡人也。”於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周赈不足;罢去後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大悦,邻国归之。故渔者献鱼,而楚国赖之。 又曰:魏文侯与士大夫坐,问曰:“寡人何如君?”群臣皆曰:“仁君也。”次至翟黄,曰:“君非仁君。”曰:“子何以言之?”对曰:“君伐中山,不封君之弟,而封君之长子,臣以知君非仁君也。”文侯怒而逐翟黄,黄趋而出。次至任座,文侯问:“寡人何如君也。任坐对曰:“仁君也。臣闻之,其君仁者其臣直,向者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也。”文侯曰:“善!”复召翟黄。 各纳木《新序》曰:魏文侯曰:“吾一见箕季而得四焉:其墙坏而不筑,吾问何不筑,对曰不时,是教我不夺农功,其墙枉而不端,吾问何不端,对曰地然,是教我无侵封疆也;从者食其桃,箕季禁之,岂爱桃哉,是教我下无犯上也;食我槽餐之食、瓜瓠之羹,岂不具五味,教我无多敛於百姓以省饮食之养也。” 王孙子《新书》曰:楚庄王攻宋,将军子重谏曰:“今君厨肉臭而不可食,樽酒败而不可饮,而三军之士皆有饥色,欲以胜敌,不亦难乎?”庄王曰:“请有酒投之水,有食馈之贤,行军中之有饥色者加五倍之赐。” 又曰:卫灵公座重华之台,侍御数百,随珠照日,罗衣从风。仲叔敖入谏曰:“昔桀行此而亡。今四境内侵,诸侯加兵,土地日削,百姓乖离。今君王宠无乃太盛欤?”灵公再拜曰:“寡人过矣。微子之言社稷倾。”於是出宫女之不进者数百人,百姓大悦。 《庄子》曰:赵简子出田,郑龙为右,有一野人,简子曰:“龙!下射彼,使无惊吾马。”三命郑龙,郑龙不对,简子怒。郑龙曰:“昔践土之盟,不戮一人。虎狼杀人,固将救之。”简子还车辍田曰:“今吾田也,得士。” 又曰:梁君出猎,见白雁群集。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白雁群骇,梁公怒,欲杀行者,其御公孙龙下车,抚其心。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龙不欲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公孙龙对曰:“昔者齐景公之时,天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末卒而天大雨,方千里。何为?有德於天而惠施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杀人,无异於虎狼。”梁君援手与上车,归入郭门,呼万岁曰:“乐哉,今日也!人猎皆禽兽,吾猎独得善言而归。” 又曰:齐桓公读书堂上,轮扁斫轮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然则君之读者,古人之糟粕也。” 《列子》曰:晋文公出,欲会伐卫,公子□仰而笑。公问:“何笑?”曰:“笑臣邻之人也。臣之邻人有送其妻家者,道见柔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窃笑此也。”公悟其言,乃止,引师还。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 见君火《韩子》曰: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於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奚梦?”曰:“见灶吻见公也。”公怒曰:“吾闻梦见人主者见日,奚吻见灶?”对曰:“夫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故将见人主而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後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炀君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公曰:“善!”遂去雍□、退子瑕,而用司空狗。 台甲《孔丛子》曰:陈惠侯大城,因起陵阳之台,未终,而坐法死者数千人,欲坑三监吏煞之。夫子见陈侯,与登台而观焉。夫子曰:“美哉,斯台!自古圣王之为城,未见不戮一人而能功若此者也。”陈侯默然而退,遽窃赦所坑吏。既而见夫子问曰:“昔周作灵台,亦戮人乎?”答曰:“文王之兴,附者六州,六州之众,各以子来,区区之台,未及期月而既成矣,何戮之有!夫以少少之众能立矣,大大之功惟君耳。” 又曰:齐王行车裂之刑,群臣谏争之,弗听。子高见齐王曰:“车裂之刑,无道之刑也。而君行之,臣窃以为下吏之过也。”齐王曰:“谨闻命。”遂除车裂。 又曰:知伯欲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锺遗仇由,仇由君悦,除道将内之。赤章曼支谏曰:“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而今大以遗小,卒必随之,不可内。”不听,遂内之。曼支因以断毂而驰至齐,十月而仇由亡。 又曰:秦缪公以女乐二八与良宰遗戎王,戎王喜,迷惑大乱。由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 谏木《孔丛子》曰: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我爱。厥谏我,必於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於人中,必使我愧。”尹锋对曰:“厥爱君之愧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而不忧君之愧也。”此简子之贤也。人主贤则人臣之言直。 又曰:越饥,请食於吴。子胥谏曰:“不可与也。夫吴之与越,仇雠之国,非吴丧越,越必丧吴。若燕秦齐晋,山处陆居,岂能逾五湖九江越十地以有吴哉!今将输之粟,是长仇雠,财匮民怨,悔无及也。” 杀谏庚《苻子》曰:龙逢进谏桀曰:“臣尝观君之冕,非其冕也,而冕危石;君之履,非其履也,而履春冰。未有冠危石而不压,逾春冰而不陷者也。”桀乃笑而应之曰:“子且就炮烙之刑。”龙逢布武而趋,赴火而死。 桓氏《要论》曰:《易》曰:“王臣謇謇。”传曰:“谔谔者昌。”变人之情,抑人之欲,弗人之耳,逆人之意。不尔,不为谏也。 《楚汉春秋》曰:惠帝崩,吕太后欲为高坟,使从未央宫而见之。诸将谏,不许,东阳侯垂泣曰:“陛下见惠帝冢,悲哀流涕无已,是伤生也。臣窃哀之。”太后乃止。 《汝南先贤传》曰:郭宪,字子横。建武中,为光禄勋,车驾西征隗嚣,谏曰:“天下初定,车驾未可动。”宪乃当车拔佩刀,以断车引。帝不从,遂上陇。其後颍川兵起乃回驾而还。帝叹曰:“恨不用光禄之言也。” 又曰:郭宪,字子横。学贯秘奥,师事东海王仲子。王莽为大司马,权贵倾朝。莽召仲子,欲令为儿讲,仲子闻,即褰裳欲往,宪曰:“今君位为博士,如何轻身贱道!礼有来学,无往教之义,不宜轻道也。”於是仲子晏乃往,莽问:“君来何迟?”仲子具以宪言答之,莽阴奇焉。 又曰:刘璋遣法正迎刘备,刘巴谏曰:“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备攻成都,令军中:“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甚善。 又曰:时匈奴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时郭宪以为天下疲弊,不宜动众。谏诤不合,乃伏地眩瞀,不复言。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 又曰:薛勤,字子恭。定远侯班始尚公主,主遇始忄敖慢,无妇礼,始杀主。诏书怒,欲灭其家,勤建议抗志不顾,遂奏上施行,其立朝尽忠,类皆如此。 又《楚国先贤传》曰:杨字子昭,襄阳人,为蜀丞相主簿。诸葛亮每自校簿书,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作家以喻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狗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拱,饮食而已矣。忽一旦捐弃,欲以身亲其役,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知不如奴婢鸡犬哉?失家之法耳。是以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卿大夫。’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亮谢之。 《锺离意别传》曰:明帝作北宫,意谏曰:“昔汤遭旱,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耶?使民疾耶?宫室荣耶?女谒盛耶?说夫昌耶?苞苴行耶?夫宫室广大,所以惊耳极观,非所以崇德致平,宣化海内。” 《东方朔别传》曰:孝武皇帝时,人有杀上林鹿者,武帝大怒,下有司杀之。群臣皆相阿,杀人主鹿,大不敬,当死。东方朔时在旁,曰:“是人罪一当死者三,使陛下以鹿之故杀人,一当死;使天下闻之,皆以陛下重鹿贱人,二当死也;匈奴即有急,推鹿触之,三当死也。”武帝默然,遂释杀鹿者之罪。 《邵氏家传》曰:邵信,字孝信。为执法都尉。吴王尝因迎春,便道游猎,信从行,露板谏曰:“今玄正御节,是万物萌育之始,岂可亡温养之德,而为逆害之道乎?”吴主省板,即为回驾。 虞溥《江表传》曰:孙权以郑众为郎中,尝与之言:“卿好於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不畏龙鳞乎?”对曰:“君明臣直,朝廷与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 谏木《顾子》曰:昔梁丘据之谏景公也於房,晏婴之谏景公也於朝,然晏婴忠著於竹素,梁丘之佞于今不绝。亦为公平正直者,圣贤之所先矣。 宫殿甲《汉书□扬雄甘泉赋》曰: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观,且其为已久矣。非成帝所造,欲谏则非时,欲默则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於帝室紫宫。若曰此非人力之所为,倘鬼神可也。 何晏表谏魏齐王曰:臣晏言:臣闻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慎其所习。季末暗主,不知损益:乱生近昵,譬之社鼠。 崔る《与窦宪笺》曰:主簿崔る言:今旦汉阳太守棱,吏卒数十人皆臂鹰牵狗,陈於道侧,云欲上幕府。る闻《传》曰:禽兽之皮,不足以备器用,其肉不可以将献养,则公不举焉。《礼》:公侯非糜兕不射,且以服猛,为民除害,因以登临器械也。故晋唐叔射兕於徒林,以为大甲。夫鹰犬所获,不过雉兔,而有历险阻之难。斯乃细人匹夫之事,非王公大人所为要资也。 崔る《与窦宪笺》曰:る幸得充下馆,序在众贤後尘,是以竭其,敢进壹言。 《阎纂理愍怀太子表》曰:臣备近职,虽未能自洁天日,请因阍守忄空忄空之职。 王景兴与锺玄常书,谏其室人大归事曰:朗白:近闻室人孙氏归,或曰大归也,共经忧乐既久矣,曷为一旦离析以至於归而不反乎?不得面谈,裁书叙心。 祖台之《与王荆州书》:君顷复饮不?古人以酒为笃诫,通人识士往往累於此物。君受重任,忧深责大,至於酒事一条,而未先急。仆请以谏,愿君屏爵弃卮,焚毁,殛仪狄於羽山,放杜康於三危,流王武於幽都,拘谷阳於崇山。四罪既除,道自康矣。 《楚辞》曰:《七谏》者,东方朔之所作也。谏,正也,陈法度以正君也。 卷四百五十八 人事部九十九 鉴戒上 《易》曰:防患曰戒。 又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又曰:见群龙无首。吉。 又曰:履霜,坚冰至。 又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又曰:其亡其亡,系於苞桑。 又曰:当忧其悔吝之时,其介不可慢也。 又曰: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可不慎乎! 《尚书》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 又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又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又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位弗期骄,禄弗期侈。 又曰:先王克谨天戒。 又曰: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又曰:戒惧无虞,罔失法度。 又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又曰:德惟一,动罔弗吉;德二三,动罔弗凶。 《毛诗》曰: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又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又曰: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 《左传》曰:晋入楚军,三日。范宣子立於戎马之前,曰:“君幼弱,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天命不于常,有德之谓也。君其戒之!” 又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又曰:臧孙云:季孙之爱我,疾疹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疹不如恶石,孟孙死,吾亡无日矣。 又曰: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悦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所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衣焉。谓子产曰:“郑之执政者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晋,说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难。” 又曰:正考父三命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予敢侮。” 《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又曰: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又曰:安安而能迁。临财无苟得,临难无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又曰: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又曰:管仲镂簋、朱,山节、藻,君子以为滥矣。晏平仲祠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 又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孝经》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论语》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又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又曰:三思而後行,再思可矣。 《家语》曰:孔子之周,观於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之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莫闻,神将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毫末不扎,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垠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孔子顾谓子弟曰:“此言虽鄙,而中事情。”又孔子观於周庙而有欹器焉。孔子问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盖谓右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右坐之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持满之道,挹而损之。”子路曰:“损之,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损而益之,自损而终益故也。” 《家语》曰: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甚悲。孔子驱之前,有异人者少进见之;吾丘子也,拥锁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有丧也,何哭之悲也?”吾丘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吾丘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通天下,还後吾亲亡,一失也。事君骄奢,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绝,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则自刎而死。孔子曰:“弟子记之,此足以为戒矣。”於是弟子归养亲者十三人。 又曰:曾子曰:“狎甚则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狎足以交情,庄足以成礼而已。”孔子闻斯言也,曰:“二三子志之!孰为参也而不知礼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