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299 页/共 1125 页
汾川县汾:原作「分」,据《元丰九域志》卷三虢州下改。,熙宁三年废为镇,隶宜川县。
云岩县岩:原作「严」,据《元丰九域志》卷三虢州下改。,熙宁七年废为镇,隶宜川县。
银州:崇宁四年收复,五年废为城。
绥德军:治平四年收复,废为绥德城,元符二年以绥德城为绥德军。
元丰七年正月十九日元丰:原作「照宁」,据《长编》卷三四二改。,陕西转运副使范纯粹言:「绥德城当夏贼之冲,乞立军额。」以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咸隶焉。
环州:唐灵州方渠镇,晋置威州,周为环州,后降通远军。
通远县,旧名通远,天圣元年改方渠,景佑元年复今名。
庆阳府:旧庆州,政和七年升为庆阳军,宣和元年升为府。唐安化节度,后降军事,建隆元年升团练,四年降军事,刘豫改为庆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同川县,干德二年废隶安化县。
安化县,唐安化县,后改顺化,宋
朝初为安化,太平兴国二年省邠州甘井、宁羌二县地入焉。
华池县,并熙宁四年废。
彭原县,熙宁三年自宁州来隶。
合水县,熙宁四年置。
乐蟠县,熙宁四年废隶合水县。
宁州:宣和元年升为兴宁军节度。
定平县,熙宁五年自邠州来隶。
邠州:永寿县,干德二年以县隶干州,熙宁五年干州废,复来隶。
定边县,政和六年建。
泾州:长武县,咸平四年升长武镇为县,五年废为寨,政和七年升为平凉军。
〔渭州〕:崇信县,干德元年以旧崇信军地置县,隶凤翔府,淳化中隶仪州,熙宁五年仪州废,来隶。
安化县,二年析华亭县地置县,隶仪州,太平兴国八年徙治制胜关,至道元年徙安化镇,改今名。
仪州:唐义州,军事,领三县,干德二年置安化县,太平兴国元年改,淳化中以凤翔府崇信县来隶。熙宁五年废州,以华亭、安化、崇信三县隶渭州。
〔原州〕:彭阳县,旧名丰义,太平兴国元年改,至道三年自宁州来隶。
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元(佑)[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泾原路进筑天都、南牟会,诸路筑据要害,而各径直相通。毕工,诏以南牟会新城为西安州。
〔怀德军〕:元平夏城怀德军:原无,据按《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补。。大观二年升为威德军,续改今名。
镇戎军:至道元年以原州故高平县地置军元年:《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作「三年」。。
德顺军:庆历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渭州平凉县地笼竿城为德顺军。其地盖笼竿川,大中祥符四年,知渭州曹玮上言,陇山之外,坦为兵冲,而州无扞蔽之势,请兵(成)[戍]守而城之。至是,安抚使王尧臣请建军也。
〔凤翔府〕:好畤县,干德二年自京兆府隶干州,熙宁五年干州废,以县隶府。
司竹监,宋朝因唐制,于凤翔府盩厔县置监,隶凤翔府。
〔陇州〕:陇安县,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县。
〔凤州〕:开宝监,建隆三年于凤州两当县七房镇置银冶,开宝五年升为监,隶凤州。
凤州:后唐防御,建隆四年降团练。五年二月七日,以雄胜军为雄胜镇,依旧隶凤州。
秦州,元佑三年十一月七日,兵部言:「秦州、岷州、阶州旧为沿边,今则收复州郡甚多,恐秦、岷、阶州合为次边。其次岚、石州已在近里,各无边面,并令改为次边,委是经久利便。」又言:「熙河兰会路沿边近收复开拓,创建州城堡寨,展套蕃土,甚是阔远,其秦州合作次边。」从之。
太平监,秦州清水县地,开宝五年于秦州清水县置银冶,太平兴国三年升为监,隶秦州。
巩州:皇佑四年以渭州地置古渭寨,熙宁五年建为通远军,崇宁三年升为州。
陇西县,元佑五年建。
通渭县,崇宁五年以寨升为县。
通远军,熙宁五年以唐渭
州地古渭寨置军。
崇宁三年十二月六日,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王厚奏,乞以通远军依旧为渭州,升为节镇,并乞改差文臣知州,仍乞自朝廷选除。诏通远军改为巩州,仍堂除文臣知州,余不行。
元佑五年十月十六日,三省言:「通远军申,乞添置倚郭一县,以陇西为名,差选人充尉,兼令、簿。」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六 州县升降废置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六
州县升降废置
熙河路。元丰五年二月十三日,熙河路加「兰会」二字。元佑四年八月二日,改为熙河兰岷路。元符元年八月一日,仍旧为熙河兰会路。崇宁四年正月一日,改为熙河兰湟路。宣和二年三月十五日,改为熙河兰廓路。绍兴九年,改为熙河兰巩路巩:原作「华」,据后文改。。
大观三年正月二十九日,诏曰:「国家诞受多方,靡间并包之度;奄有四海,咸归覆焘之仁。朕获承至尊,克绍先烈。惟湟川之沃壤,暨鄯成之奥区,失自有唐,复于今日。顾封陲之广斥,已轶河源;肆声教之遐敷,有光禹迹。民风丕变,边候不惊。乃眷四州,实控二道。金汤既固,庶无疆埸之虞;耒耜方兴,伫底坻京之积。爰绥有众,永孚于休。湟州赐名向德军,升为节镇,西宁州为宾德军,廓州为防御,洮州为团练。」
元符二年闰九月四日元符:原作「元佑」,据《长编》卷五一六改。,诏以青唐为鄯州,仍为陇右节度,邈川为湟州,宗哥城为龙支城。鄯州、湟州并河南北新收复城寨,并隶陇右,仍属熙河兰会路。
元符二年八月八日元符:原作「元佑」,据《长编》卷五一四改。,熙河兰岷路经略使孙路言:「王赡已收复邈川城王赡:原作「王瞻」,据《长编》卷五一四及《宋史》卷三五○《王赡传》改。。
邈川(孙)[系]古湟中之地,北控夏国、甘凉,西接宗哥、青唐,部族繁庶,形势险要。南距河州百九十余里河州:原作「河川」,据《长编》卷五一四改。,东至兰州二百余里,请建为湟水军。」诏路详累降约束指挥施行。
崇宁四年正月一日,诏熙河兰会路宜以熙河兰湟路为名「兰」下原衍「会」字,据上文及《宋史》卷二○《徽宗纪》改。。
政和七年三月二十三日,诏:「熙河鄯湟(日)[自]开拓已来,疆土虽广而地利悉归属羌,官兵吏禄仰给县官,不可为后法。仰本路帅臣相度,以钱银茶彩或以羌人所嗜之物与之贸易。土田既多,即招置弓箭手入耕出战,以固边圉。」
绍兴九年六月十二日,枢密院言:「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司奏:本路旧管一十州军,以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司为称。昨因兵火,将河外西宁、乐、廓等州官吏军民移那前来河里诸州,缘此行移止以熙河路经略安抚司称呼。今承枢密院札子,为迁割河南故地事,札付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司。本司所割别无廓州,未审如何称呼。」诏以熙河兰巩路为名。
熙州:狄道县,熙宁五年收复置,九年废,元丰二年复。
熙宁五年八月,以唐临州地羌人号武胜军地置镇洮军,十月改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
兰州:元丰四年九月建州为帅府,以熙州为列郡。
兰泉县,崇宁三年建。
西宁州:旧鄯州,崇宁二年升为陇西节度,仍置都护。大观二年改为西平郡,作中都督府,寻为陇右节度,加宾
德军。
大观七年七月六日大观七年:按大观无七年,此有误。,详定九域图志所言:「新附州军除典籍该载可以斟酌外,今西宁州乞以西平为郡名,为中都督府;庭州以怀德为郡名,为下州。」
绍兴十四年三月十六日,诏岷州可改为西和州。
会州敷文院,崇宁三年建。
廓州,元符二年废为城,崇宁三年复为州,防御。
崇宁二年九月一日,熙河兰会经略王厚奏:「将来建置城寨,乞以鄯州为陇西节度,仍置都护;湟州为副都护。溪哥城乃古积石军,今当为州,乞置河南安抚司。廓州去鄯百里而近,止为城,置知城,其辟差官吏、分屯人马等悉条上。」并从之。
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熙河兰会路措置边事司言:「昨相度廓州建为宁(寨)[塞]城,已准依奏。今再相度,宜建为州镇,守疆埸以保边防。」诏宁塞城赐名廓州。
洮州,大观二年以临洮城升为州,团练。
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建为湟州,崇宁二年为副都护,大观二年赐名向德军节度,宣和元年改今名。
绥州,上郡,旧领陇泉、城平、绥德、延福、大斌五县,唐末陷吐蕃,熙宁二年收复,废为绥德城。
震武军,政和六年建。
至道元年五月二十日,诏灵州界定远镇宜建为军,仍以威远军为额。
太原府:唐大都督、太原尹、河东节度使。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军事州。嘉佑四年,复为太原府、河东节
度,大观元年升为大都督府。
平晋县,随晋阳县,刘崇改乐崇,建隆四年来降,以为平晋军,太平兴国四年改为县,熙宁三年废〔入〕阳曲县。
太原县,太平兴国四年废隶榆次县。
交城县,四年以县置大通监,宝元二年复来隶。
阳曲县,七年徙州治于县之唐明镇。
太(国)[平]兴国四年五月十日,诏曰:「乃眷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奸臣贼子违天拒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其太原旧城并从毁废,仍改为平晋县,别于榆次县创立并州。」
政和五年四月六日,户部言:「太原府旧平(原)[晋]县,太宗皇帝复河东驻跸之地。熙宁初,以汾水溢而废,请复为县。」从之。
〔隆德府〕:旧潞州,唐昭义军节度。
崇宁三年升隆德军为隆德府,仍还昭德旧节。
黎城县,熙宁五年废隶潞城、涉二县。
〔平阳府〕:汾西县,太平兴国七年徙今治。
和川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冀氏县,元佑元年复。
襄陵县,天圣元年徙治晋桥店,熙宁五年废州,以乡宁县分隶。
元丰二年三月十七日,知晋州王说言:「百姓输纳、辞讼日远不便,酒税岁失官课。兼窃稽赵氏之先,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周缪王赐造父以赵城,今赵城是也。由此为赵氏,乃是国家得姓始封之地,不与
他县邑比。」故复之。
平阳府,旧晋州,升为平阳府。
政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手诏:「祖宗以来,赐履践祚之地,皆建府号。晋、寿、齐三州,乃太宗、真宗、英宗封建之邦,有司失于申明,惧不足以仰对在天之灵而俯慰邦人之望,可并升为府,晋为平阳,寿为寿春,齐为济南。」
〔麟州〕:开宝五年十二月四日,诏曰:「眷彼麟州,地连金泽,怀柔镇抚,实曰要区。俾分节制之权,以重藩宣之寄。宜升为节镇,以建宁军为名。」唐建宁军节度,端拱元年以建州军额同,改镇西军。干德初移治吴儿堡。
新秦县,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并入。
庆历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帝谓辅臣曰:「上封者数请废麟州,以其馈粮劳民,其利害如何 」章得象曰:「麟州四面蕃汉户皆为元昊所掠,今野无耕民,故一路困于馈运。欲更为寨,徙其州少近(附)[府]州,以省边民之役。」帝曰:「州不可废,但徙屯军近府州别置一城,亦可纾其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