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298 页/共 1125 页
宣和元年十月七日,右武郎、廉防使者王寓奏:「仰惟国姓所出之地,实自全赵。在昔神考,深念世本,尝诏求程婴、公孙杵臼之遗(祠)[嗣],优加爵号,以旌其义。又命守臣恢大城围,用壮形势。昨陛下惟尊姓系,即褒其州为庆源军。臣兹获将命,迓客朔塞,道出邢、赵,窃见邢之鹿郡元系英庙所领藩,今已改府曰信德,欲乞赵州庆源军更升府号,以副群望。」诏庆源军升为庆源府,依旧军额。
崇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诏曰:「冀北奥区,赵郡名壤。胙土命氏,遹祇先德之传;赐羡流光,大启后人之庆。昔我艺祖,诞受天命,列圣储祉,万方咸休。肆予一人,嗣有神器,夙夜祇惧,惟怀永图。乃眷此邦,实紧国姓,思假宠灵之侈,宜分旄钺之荣。式隆王迹之基,永底兆民之阜。宜升为节镇,仍以庆源军为额。」因举人李献臣等言:「伏读《赵世家》,称穆王造父以赵城由此为姓,至春秋时程婴、公孙杵臼协心戮力,以兴赵氏之祀,至襄子因以有国,迄至皇宋,建万世不拔之基,实本诸此。神宗皇帝深惟国姓之所自,乃诏天下求程婴、公孙杵臼之遗祠,优加封爵,以报其忠,又命守臣展拓本州城围,壮大形势,固所以尊世系而重国本也。今则本州岛独为军事,事
体朘削,非所以称国家宗姓所出之地。乞建本州岛为节镇军府,尊大国姓。」故有是命。
旧邢州、安国军:宣和元年升为信德府。
任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南和县,元佑元年复。
平乡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鹿县,元佑元年复。
尧山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内丘县,元佑元年复。
邢台县,宣和二年以龙岗县改。
浚州:旧通利军,熙宁三年废为黎阳县,隶卫州,元佑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八月升为州、浚川军节度,九月又改为平川军。
卫县,熙宁三年废为通利军,还隶卫州,元佑元年复军,依旧来隶。
安肃军:太平兴国六年以易州宥戎镇地置静戎军,景德元年改,宣和七年升为军升为军:疑误。《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作「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隶保州。
安肃县,太平兴国六年以遂城县三乡为静戎县,景德元年改。
博野县,熙宁四年自定州来隶,宣和七年以县兼军使。
广信军:太平兴国六年以易州遂城县地置威虏军,景德二(名)[年]改今名。
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自易州来隶。
顺安军:太平兴国六年,以瀛州废唐兴县置唐兴寨,淳化三年升为军。
高阳县,至道三年自瀛州来隶,熙宁六年废为镇,十年复为县。
承天军,建隆元年以镇州娘子关建军关:愿作「开」,据《元丰九域志》卷一○改。,仍隶镇州,后废。
燕山府:古幽州,汉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为燕州,天宝元年复为幽州,号广阳郡、永清军节度,宣和四年十月改为府。燕山府析津县、宛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武清县、安次县、永清县、清化县、玉河县、漷阴县,并宣和四年十月内复。
广宁县,宣和四年十月,以都市县改。
宣和四年十月五日,诏:「燕京,古之幽州,武王克商,封邵公奭于燕,以燕然山得名。汉置涿郡,唐武德元年改燕州,天宝元年改幽州,旧号广阳郡,有永清军节度。燕京宜改为燕山府。」
涿州:汉涿郡地,唐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涿水郡、威行军节度。宣和四年十月以范阳县改。
威城县,宣和四年十月以新城县改。
归义县、固安县固:原作「周」,据《辽史》卷四○《地理志》改。,并宣和四年十月内复。
檀州:汉渔阳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横山郡、镇远军节度。
密云县,宣和四年十月内复。
卢城县,宣和四年十月以行唐县改。
平州:汉辽西郡地,隋置州,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海阳郡、抚宁军节度。
卢龙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临关县,宣和四年十月以石城县改。
马城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易州:汉涿鹿郡地,隋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遂武郡,防御。
易水县、涞〔水〕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安城县,宣和四年十月以容城县改。
营州:汉辽西郡地,隋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平卢郡,防御。
镇山县,宣和四年十月以柳城县改。
顺州:汉涿郡地,唐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顺兴郡,团练。
怀柔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蓟州,汉渔阳郡地,唐置州,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广川郡,团练。
平虏县,宣和四年十月以渔阳县改。
三河县、玉田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景州:北虏置,宋朝宣和四年十月赐名泺川郡,军事。
遵化县,宣和四年十月复。
陕西路,太平兴国二年,分河北、河南路,又有陕西府路,后并一路。熙宁五年,分永兴、秦凤二路。今按《元丰九域图》,除永兴一路外,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分为五路。
熙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诏以陕西路分为永兴军、秦凤两路。京兆府、河中府、陕、延、同、华、耀、邠、鄜、解、庆、虢、商、宁、坊、丹、环十五州、保安军,为永兴军路;凤翔府、秦、泾、熙、陇、成、凤、渭、原、阶、河、岷十一州,镇戎、德顺、通远三军,为秦凤路。
大观二年四月一日,大司成强渊明奏:「稽诸史籍,历代以来,州郡例着上、望,以第差定贡赋。今陕右、黔南等道新附州军,乞(今)[令]参立郡名,拟定上、望外,其土贡
委尚书户部下本路转运司参酌。」从之。
宣和元年四月六日,河东、陕西宣抚司奏:「据环庆路经略司申,承朝廷复奉天县为醴州,创置环庆路第十将,随将割属环庆路管辖。缘本路诸将各有屯驻将兵,其管下县分户口不多,所入不足所支,虽蒙将醴州属本路,却将邠州永寿县割属醴州及宁州定平县割属邠州,止是只将本路诸县递相割隶,委是逐州转见供赡不足。今相度,欲乞将邠州相邻耀州淳化、云阳两县割属邠州,将定平县却割属宁州,将庆州相邻宁州襄乐割属庆州,所(责)[贵]逐州各得均济。」诏令陕西转运司相度:「契勘耀州所入财赋摘桩酒税钱,系应副鄜延等路边计去处,若将淳化、云阳两县并割属邠州管辖,不惟云阳去邠州地里相远,又于耀州并诸路岁额斛斗显有妨(关)[阙]。今相度得淳化一县附近邠州去处,欲将耀州淳化县割隶邠州,余并依旧。所有淳化县税赋,除本州岛于第五等内有合纳分数外,将余数自来年夏料应副环庆路,秋料应副鄜延路。今来既割属环庆路,若依旧令人户赴两路输纳,本司契勘得耀州三原县税赋自来年夏料合应副鄜延路,秋料却应副环庆路,其两县税赋多寡(苦)[若]不相远,今欲互换输纳,其逐县摘桩酒税等钱各依旧。」从之。
京兆府:宣和二年以永兴军称。
奉天县,熙宁五年废
干州复为县,隶府。
樊(州)[川]县,三年以万年县改三年:疑有脱误,《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樊川,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改。」。
宣和二年三月六日,诏永兴军守臣等衔位并不用军额,永兴军称京兆府,成德军称真定府。
河中府:荣河县,旧名宝鼎,大中祥符四年改荣河,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庆成军,以县来隶,仍置军使。
河西县,开宝五年徙于西关城外。天禧五年,徙府城内通化坊,熙宁三年废隶河东县。
永乐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河东县。
龙门县,旧改为河津县,绍兴元年依旧。
大中祥符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诏曰:「宝鼎县驻跸所临,神祠俯迩,允资肃奉,宜示优恩,特建为庆成军,隶河中府。」续诏改宝鼎曰荣河,令军使兼知县事,别置判官一员。四月十七日,诏庆成军不隶河中府,其荣河县特置令、簿、尉各一员,隶本军;置司理、司法参军各一员,司法兼司粮料事。先是,祀汾阴毕,即荣河县建庆成军,仍隶河中府。其官寮虽带军额,实领县事,本以崇奉宫庙,而本府不即给遗礼料,言事者以为非便。至是,以军直隶京,增置官吏。其太宁宫庙每年祠祭,委知军行礼。
醴州:政和七年以京兆府奉天县升为州,刘豫改为永兴军路,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政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司奏:「勘会奉天县复为州,赐名醴州,创置一将,以环庆路第十将为名,见于兴平、醴
泉、武功三县招置,随将割属环庆路管辖。契勘醴州旧系干州日,合治永寿、好畤二县,后废为县,内永寿隶邠州,好畤隶凤翔府。若止复割此两县,委是供赡将兵不足。其醴泉、武功二县,虽见属永兴,缘逐县附近醴州,乞割隶醴州。」从之。
太平兴国二年八月五日,右拾遗李干言:「诸道藩镇所管支郡,多俾亲吏掌其关市,颇不便于商贾,滞天下之货。望下令有所统摄,以分方面之权,尊奖王室,亦强干弱枝之术也。」诏邠、宁、泾、原、渭、鄜、坊、延、丹、陕、虢、襄、均、房、复、邓、唐、澶、濮、宋、(毫)[亳]、郓、济、沧、德、曹、单、青、淄、兖、沂、(具)[贝]、冀、滑、卫、镇、深、赵、定、祁等州先隶藩镇,今并直隶京郡,长吏得自奏事。
陕州:湖城县,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来隶,熙宁四年废为镇,隶宝灵县,元丰元年复为县隶。
硖石县,干德五年移治石壕镇石:原作「右」,据《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仍割河南永宁县之胡郭管隶焉。太平兴国二年徙今治,三年自虢州来隶,熙宁六年废隶陕县。
阌乡县,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来隶。
延安府:刘豫改为延州,绍兴九年收复,依旧。
丰林县,熙宁五年废为镇,隶肤施县肤:原作「鄜」,据《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
金明县,熙宁五年废为寨,隶肤施县肤:原作「鄜」,据《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改。。
延水县,熙宁八年废为镇,隶延川县。
淳化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以延州石堡寨为威塞军。
绍圣四年六月十二日,枢密院言:「鄜延经略司奏,延安府延川县城形势不便,难为守御,合依延长、临真县例,废作不可守御县。」从之。
同州:唐正德军节度,梁为忠武军,后唐复旧,周降为军事,宋朝改定国军节度。
夏阳县,熙宁三年废为镇,隶合阳县。
沙苑监,干德三年于同州冯翊、朝城二县境置监。
华州:唐镇国军节度,周降为军事,宋朝初为镇国军节度,皇佑五年改镇潼军。
蒲城县,京兆府奉先县,干德二年隶同州,开宝四年改为蒲城,天禧四年自同州来隶。
渭南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郑县,元丰九年复。
清平军:大观元年升凤翔府清平镇为军,隶永兴。
干州:军事,领三县,干德二年以京兆府好畤、邠州永寿二县来隶。熙宁五年废州,以奉天县隶京兆府,永寿县还旧隶,好畤县隶凤翔府。(商州)
商州:绍兴九年听金州节制。
绍兴九年七月二十一日,陕西路宣谕使周聿、郭浩等言:「乞将虢州隶京西,商州隶金州节制。并金州旧属京西南路,绍兴三年本州岛失守,至绍兴六年朝廷差郭承宣知州,隶属川陕宣抚使司,本官措置营田,搜访遗利,渐次富实。今移帅鄜延,其金州却合委四川宣抚司选有武勇、谙民事兵官前去镇守,依旧隶四川宣抚司,庶几与梁、洋一带关隘首尾相应。」诏依旧隶四川宣抚司,虢州隶京西,商州听金州节制。
〔鄜州〕:鄜城县,康定二年即县治建康定军使,隶本州岛。
三川
县,熙宁七年废为镇,隶洛交县。
耀州:后唐顺义军节度,后为团练。
虢州,唐弘农郡,至道三年弘农此处疑有脱文。《元丰九域志》卷三虢州下云:「建隆元年改常农,至道三年改弘农。」,寻改虢郡。
虢略县,旧名弘农。
朱阳县,干德六年废隶常农县,太平兴国七年复置。
栾川县,崇宁三年以镇升为县。
坊州:升平县,熙宁元年废为镇,隶宜君县。
丹州:宜川县,旧名义川,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八年析同州韩城县新封乡隶。
咸宁县,太平兴国三年废入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