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56 页/共 1125 页
二十六日,诏张去为差提举德寿宫,请给、人从、恩例,并依入内省都知见行指挥条例施行。
七月一日,诏右武大夫、福州观察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林肇特授宣政使、保康军承宣使,差遣如故。以提举修盖德寿宫毕推恩也。
十七日,诏德寿宫提点官内许依旧任差破人从者,可差兵士一十人;干办事务官四员,可各差兵士八人。并充白直使唤,遇阙并报步军司差填。
同日,诏干办内东门司梁康民、张安中并转归吏部,特与免参部,先次出给料钱、文历,并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请给、人从等,并依正官则例支破。依旧兼德寿宫干办事务。
二十七日,诏:「修内司修盖德寿宫了毕,官吏、兵匠等推恩,内第一等与转两官资,第二等与转一官资、减三年磨勘,第三等与转一官资。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依条回授。白身人候有名目或出职日,特依今来所转官资收使。余人并本宫支犒设。」
八月十六日,诏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提举德寿宫张去为特授安庆军承宣使,差遣如故。以修盖德寿宫推恩也。
二十二日,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睿思殿祗候、德寿宫提辖造作任诉奏:「入内内侍省〔内〕侍殿头王楫差充德寿宫监造官,申请下项:一、乞以德寿宫监造为名。一、乞量行
差手分一人、抄写人二人,许于内外官司人吏内指名差填。其请(假)[给],手分依修内司手分、抄写人依贴司见请则例支破。候实及十年,与补进武副尉出职。一、修内司拨隶本宫雄武壮役工匠、搭材共三百八十七人,即未有立定额数、军分指挥。今乞以五百人为额,并拨充雄武指挥;其请给关所属,依雄武见请则例批勘。」从之。
十一月三日,诏御辇院下都营拨属德寿宫。
隆兴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诏:「随太上皇帝过德寿宫应奉官吏、诸色人,依赦各转两官资;应续差到宫人,各与转一(宫)[官]资。今后准此。」
四月十三日,诏:「殿前司先差到官兵一百六十七人德寿宫周围摆铺,于本宫后添修营寨,移逐人老小居住。可令本司更差军兵三十三人,充在营把门、打火、看寨差使,通作二百人。」
七月二日,诏:「德寿宫应奉官吏等,昨降指挥依赦各转两官资。数内白身人吏给到转资公据内,无许日后收使之文许:原作「计」,据本书职官五四之二二改。,可依例并候有名目日,特作两官资收使。并续差到官人,各合得转一官,内白身人吏依此,候有名目日特作一官资收使。已出公据令所属换给。其仪鸾司车子官、健辇官内有碍止法人,并与依已转行两资人例,物于见今职名上转行。今后准此。」
十一月十四日,诏安庆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张去为依前差提举德寿宫。
二十日,诏右通议大夫、试兵部尚书、兼户部尚书、兼点检赡军激
赏酒库钱端礼赐同进士出身,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兼提举德寿宫。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寿宫弹压摆铺官兵宣佑等状,系殿前司入队带甲人数摆铺,合得身分请给,乞下所属依南皇城下摆铺官兵支折请给体例施行。从之。
二年二月十二日,诏武德郎、主管佑神观、兼德寿宫干办事务李思温,武经郎、主管佑神〔观〕、兼德寿宫干办事务梁绍祖,并特令再任,依旧兼德寿宫干办事务。
干道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诏:「德寿宫官吏、诸色人等应奉有劳,并特与转行一官资。今后实及五年准此。内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听。白身人吏候有名目日作一官资收使。前项官吏仍不隔磨勘。」
九月九日,诏武显大夫、吉州刺史、提点德寿宫、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梁康民,候今任满日,特升差本路马步军副总管,依旧临安府驻札。
十四日,诏武显大夫、忠州团练使、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兼德寿宫干办事务张安中,两任并无遗阙,候今任满日,特升添差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依旧临安府驻札。为系德寿宫干办事务,请给、人从等特与依正官则例支破。
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诏武功大夫、鼎州团练使李 特与转眉州防御使,以德寿宫弹压摆铺军兵年劳也。
四年六月八日,诏翰林医诊、诊御脉、德寿宫祗应李延年供进
德寿宫汤药有功,特与转一官。
八月八日,诏:「恭奉太上皇帝圣旨,医官朱仲谦为医药有劳,特与赐紫服色,仍于祗候库取赐。」
十二月二日,诏:「恭奉太上皇帝圣旨,百姓大方脉科医人赵确特与补翰林医学,差充德寿宫祗应。」
五年八月十二日,诏随龙武功大夫、寿圣太上皇后殿干办人船锺彦升特添差临安府兵马钤辖,依旧兼寿圣太上皇后殿干办人 。
六年闰五月七日,诏武义大夫刘尧勋特除带御器械、兼德寿宫干办事务。
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诏:「德寿宫官吏、诸色人等,昨于干道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为应奉有劳,并特转一官资了当。今后实及五年准此。今年已及五年,可依已降指挥,并特与各转一官资,仍不隔磨勘。内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听。白身人吏候有名目日,特作一官资收使。」
六月十六日,诏:「雄武指挥军兵应奉德寿宫年劳推赏,缘昨步军司申请,上件人兵作工役禁军,于副都头已上每两资作一资补转。其逐人为系德寿宫祗应,今该恩赏,可将副都头已上之人,每资特作一资转行每资:原作「每月」,据本书职官五四之二四改。。」
九年五月六日,诏德寿宫应奉官得旨添差外,余并不许添差。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四 宫观使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四
宫观使
宫观使、副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管勾及外宫观,凡
侍从及勋戚、武臣、内臣兼领在京宫观并附此,余官别入外宫观。
祥符七年八月,宰臣向敏中为景灵宫使。
十一月八日,以修玉清昭应宫使、参知政事丁谓进工(工)部尚书,充玉清昭应宫副使。
二十七日,以右正言、直集贤院夏竦为玉清昭应宫判官,赐金紫;入内内侍省押班周怀政为玉清昭应宫都监,勾当景灵宫会灵观事;内殿承制郑守恩同勾当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使。
八年八月十八日,以三司使、工部侍郎林特为户部侍郎、同玉清昭应宫副使。
二十三日,以同玉清昭应宫副使、户部侍郎林特为修景灵宫使,兼管勾景灵宫会灵观公事。
九月,令玉清昭应宫判官、右正言右:原作「又」,据前「二十七日」条改。、直集院夏竦同管勾景灵宫会灵观公事。
九年正月,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丁谓进刑部尚书,充会灵观使。
五月,以尚书右丞赵安仁为景灵宫副使。先是,丁谓充修景灵宫使,兼管勾宫事,至是安仁受命,丁谓管勾景灵宫太极观公事。
八月,以知制诰刘筠为景灵宫判官知:原无,据《长编》卷八七补。,供备库副使周怀信为都监。时周怀政勾当公事而常在禁中,故增置一员递宿。
是月,以翰林学士李迪为会灵观使,知制诰乐黄目为判官,东染院使邓守恩为都监。以周怀政勾当观事而常在禁中,故增置一员递宿。
是月,又以西京左藏库副使、带御器械王承勋为同玉清昭应宫都监,以周怀政为都监常在禁中,故增置一
员递宿。
九月,以翰林院学士杨亿权管勾景灵宫副使事。是月,诏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移牒,并本使书检、副使已下书衔发遣。
天禧元年三月,以枢密使、同平章事王钦若充会灵观使。
七月,以宰臣王旦为太尉,充玉清昭应宫使。
九月,以翰林学士李迪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依前会灵观副使前:原作「充」,据《长编》卷九○改。。
二年正月,以宰臣王钦若管勾新修祥源观。
三年正月,以翰林学士盛度权管勾会灵观判官公事。是月,以玉清昭应宫判官、知制诰陈尧咨为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如故。
四年八月,以翰林学士钱惟演为枢密副使,兼会灵观使。
十一月,以枢密副使钱惟演管勾祥源观事。
五年正月,以内殿承制、皇太子宫祇候刘从源,内殿崇班史崇信,同管勾祥源观事。
三月,以翰林学士承制李惟权管勾会灵观使副事。
四月,以翰林学士李谘权管勾景灵宫判官事,知制诰钱易权管勾会灵观判官事。
仁宗干兴元年未改元。七月,以龙图阁直学士冯元为会灵观副使。是月,以枢密副使、都大管勾祥源观事钱惟演为祥源观使。
十一月,以入内内侍副都知周文质管勾祥源观事。
天圣元年,吕夷简为相,时朝廷崇奉之意稍缓,因请罢使名。熙宁中,富郑公弼领集禧观使居洛。此宫观使居外之所从始也。
天圣六年十二月,以参知政事鲁宗道充祥源观使。
七年七月,宰臣吕夷简、枢密使张旻、枢密
副使夏竦各上表乞罢宫观使,乃降诏曰:「近以紫虚之馆,烈焰致燔,方祇答于监观,实内怀于省惧。诞颁诏谕,已辍缮完。眷诸列真之庭,皆有侍祠之使,荐陈封奏,罄叙勤能,以谓国家因事建官,非为定制,随时适变,必在更张。况熏荐之仪,备存科式;典掌之事,咸着规模。当谨饬于攸司,俾奉遵于成范,无烦总领,可致洁蠲。既援理以甚明,固在礼而无越。勉依所请,庶协从宜。其宫观使并罢,判官使臣令同管勾本宫观公事。
明道中天头原批「宫观使」。又文末原注「续宋会、六典」,似有脱误。,钱惟演以使相为景灵宫使。
宝元元年九月天头原批「宫观使」。,以滁州防御使刘从广勾当会灵观。
二年九月二十一日,管勾祥源观季淑言:「管勾官等当直兵士各无定数。检会条制,宫观副使当直十二人,判官、都监各十人,承受管勾使臣并比类减定人数。(此)[往]时本观有清卫兵士二百人,故定此额。后经减省,今只杂役兵士一百人,管勾官所占两番有过元数者。伏缘观宇地远,参杂民居,近岁北门外营屋延火,去墙至近,修葺扫除,全无人使,除当直外,防守少人,甚非先朝崇奉之意。忝在官守,欲乞特降 命,别定勾当官十二人,同勾当官十人,承受及真仪官四人,严切遵守,不令别有废阙,无得更分番次虚占,数外役使,并擅抽地分他处指使。委本观觉察闻奏,依律断罪。」从之。
康定元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李若谷提举会灵观事。若谷罢参知政事,
为提举,自后学士、知制诰、待制皆为提举。
庆历五年二月五日,京东路同提点刑狱公事、崇仪副使耿从正言,年齿已高,乞提举(充)[兖]州景灵宫太极观。从之。
闰五月,宣徽北院使李用和为景灵宫使。
八年九月,徐州观察使杨景宗提点万寿观。
皇佑元年六月,以邢州观察使李端愿管勾祥源观公事。
至和元年十二月,观文殿大学士晏殊提举万寿观事。
嘉佑四年二月,镇东军节度观察留后李端愿同提举万寿观。
六年四月十七日,宣庆使、武信军节度观察留后石全彬言,已罢 牧副使,乞提点东西两太一宫。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正月八日,景福殿使、武信军节度观察留后石全彬言,今提点东西太一宫奉先禅院,乞再任宫观以礼衰老。从之。
三年八月,以武康军节度使李端愿为醴泉观使。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九月,观文殿大学士富弼为集禧观使。十月,复判河阳。照宁元年四月,再充使。
神宗熙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天头原批「宫观使」。,诏宫观差遣不限买数,差知州资序人以上,须精神不至昏昧、堪任厘务者充,以三十个月满替。
三年正月二十六日,诏应宫观差遣,除两制已上临时取旨外,余候到阙体量定差。
五月十四日,诏杭州洞霄宫、永康军丈人观、亳州明道宫、华州云台观、建州武夷观、台州崇道观、成都府玉局观、建昌军仙都观、江州太平观、洪州玉隆观、五岳庙、太原府
兴安王庙,今后并依嵩山崇福宫、舒州灵仙观,置管勾或提举官勾:原作「内」,据《长编》卷二一一改。。先是,上以诸臣历知州,有衰老不任职者,令处闲局,令增诸道员数,使便乡里,示优恩也。
二月二十七日,(诸)[诏]:「诸州宫观岳庙所差提举、管勾官等合给添支,大两省、大卿监及职司资序人,依本人见任官知小郡例;知州资序人,依本人见任官小郡通判例;武臣即比类施行。若遥郡以上罢正任及遥郡换南班官,元系文资换者却与换文资。内有功绩殊异者别取旨。」
四年五月,诏:「应臣僚陈乞宫观并国子监差遣,除大卿监已上及朝廷特旨与差从中书旨挥外,余并送审官东院。」
十一月十六日,诏:「应提举、管勾内外诸宫观及岳庙官,常留一员在彼,余听如分司、致仕例,任便居止。」
五年十月十七日,诏:「自来提举、提点在京宫观寺院,文武官未有定制。应武臣横行使并两省押班已上,并充提举,余官充提点。」
六年四月,诏:「应宫观差遣系大卿监及职司并本州岛知州自来管勾者,并充提举,余官管勾。」
九月十四日,以莊宅使、帶禦器械、知鎮戎軍張 為右騏驥使,提點鳳翔府太平宮。 有戰功,以病請退,故遷官以閑局處之。
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以皇城使、忠州团练使马捻管勾兖州仙源县景灵宫太极观(宫)公事。寻除捻大将军,以闲职难仍旧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