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58 页/共 1125 页

八月六日,昭信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曹勋特授太尉,依前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奉朝请。 二十六日,秘阁修撰郭瑊特与换鄂州观察使,提举万寿观。 十月九日,延福宫使、崇庆军承宣使王晋锡为提举佑神观,免奉朝请。 十二月十五日,敷文阁待制钱周材提举万寿观,兼侍讲。 隆兴元年三月十八日,参知政事张焘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 六月八日,观文殿大学士、左金紫光(录)[禄]大夫,提领临安府洞霄宫汤思退为醴泉观使、兼侍读。 十二日,太尉、宁国军节度使、主管殿前司公事、淮南西 路招抚使、兼权池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李显忠为提举万寿观,仍奉朝请。 十八日,大同军节度使蒲察徒穆、彰德军节度使大周仁,并提举万寿观。 二年五月二十三日,资政殿学士张浚为醴泉观使,从浚之请也。 七月二十八日,资政殿学士贺允中落致仕,为提举万寿观、兼侍读。 九月二日,太尉、保信军节度使、领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提举皇城司郑藻为提举万寿观,仍奉朝请,继除万寿观使。 十月三日,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充醴泉观使、福国公陈康伯依旧醴泉观使(福国公陈康伯依旧醴泉观使),任便居住。先是,康伯被旨赴阙奏事,以疾辞,故有是命。 闰十一月四日,参知政事周葵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任便居住,从葵之请也。 干道元年正月七日,少保、崇信军节度使、权殿前职事赵密为醴泉观使,仍奉朝请。以密告老,故有是命。 二月十一日,太傅、宁远昭庆军节度使、和义郡王杨存中为醴泉观使,仍奉朝请。 三月二十五日,昭庆军承宣使董仲永为提举佑神观,免奉朝,请给、人从并依已降指挥施行。先以仲永为两浙东路总管,寻诏更不施行,故有是命。 五月二十七日,忠州团练使、新添差江南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江州驻札郭安为提举佑神观。以安言告老,乞依一般随龙官例故也。 八月二十六日,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钱端礼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 万寿观,仍奉朝请。 二年八月三日,敷文阁待制、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兼提领措置屯田杨倓为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从倓之请也。 三年闰七月六日,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厢:原作「库」,据《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改。、武当军节度使、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镇:原作「领」,据《宋史》卷三四《孝宗纪》二改。、兼提举措置屯田戚方为提举佑神观。 十一月十七日,威武军承宣使、提举建昌军仙都观张渊改提举佑神观。 四年九月十三日,延福宫使、保康军承宣使、入内内侍省押班、主管亲贤宅玉牒所、都大提举诸司林肇为提举佑神观,免奉朝请,从肇之请也。 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昭化军承宣使、提举神佑观韦谊候今任满日,(待)[特]令再任,仍奉朝请。 九月十七日,建武军承宣使韦谊为提举神佑观,仍奉朝请。 十二月五日,敷文阁(侍)[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刘章为提举佑神观,兼侍读。 六年四月十三日,敷文阁待制、知泰州张子颜为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从子颜之请也。 十八日,集英殿修撰吴总主管佑神观,仍奉朝请。 十一月九日,福州观察使曾觌为提举佑神观。 二十九日,延福宫使、保宁军承宣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贾竑为提举佑神观,免奉朝请,从竑之请也。 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宝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胡铨改除提举佑神观,兼侍讲。是日,以宰执进呈虞允文奏曰:「胡铨蚤岁一节甚高铨:原作「诠」,据前述改。,久谪海外,谁人能及 陛下即位,首加收 召,旋擢从班,允协众望。今纵有小小过失,谓当阔略,录其气节,不宜令遽去朝廷。」。上曰:「朕昨览台章,踌躇两日,意甚念之。但以四人同时论列,不欲令铨独留。今卿所言,正朕意也。」梁克家奏曰:「铨流落海上二十余年,人所甚难,陛下不以众人遇之,幸甚。」上曰:「铨固非他人比,宜且除在京宫观,留侍经筵。」故有是(句)[命]。 二十八日,新除签书枢密院事张说已改除安庆军节度使说:原作「讹」,据《宋史》卷四七○《张说传》改。、提举万寿观,其恩数、立班并依前执政体例施行。 八年正月四日,成州团练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兼枢密副都承旨、干办皇城司康湑特转郢州防御使、为提举佑神观。 三月一日,敷文阁待制、知台州韩彦直为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从彦直之请也。 九年闰正月一日,降授明州观察使、提举江州大平兴国(吕)[宫]赵撙为提举佑神观,仍趁赴六参起居。 八月二十三日,敷文阁待制张子正为提举佑神观,从子正之请也。 九月三日,延福宫使、昭庆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据前后文例,「承宣使」下当脱一人名,俟考。,免奉朝请。 干道元年正月十日,诏左通议大夫、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兼提举德寿宫钱端礼兼充德寿宫使。 十五日,钱端礼言:「准 差兼充德寿宫使,今来乞以『德寿宫使司』为名,行移合依自来执政体例,省、院并系关送。所有印,乞以『德寿宫使之印』六字为文。其人吏、使臣,止乞就差近德寿宫提举所已差人。应干请给、恩赏等行移之类,并依提举所 已申降旨挥施行。」从之。先是,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四日,诏张去为落致仕为:原作「伪」,据《宋史》卷四六九《张去为传》改。,依前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提举德寿宫。仍诏以提举德寿宫为名,依所乞令工部下所属铸造印一面。应行移公式等,并依入内省见行条例施行。差点检文字使臣二人,支本等驿券外,每月添给钱一十五贯、赡家钱一十贯。并三年为任,任满无遗阙,与减三年磨勘。再留依此。又主管文字三人,书写人二人,其请给等,主管文字依入内省书令史、书写人依书史见请则例支破。内有名目人,每及五年转一官资;白身人候实及七年,与补进武副尉出职。所差使臣、人吏,被差官司如有拘碍不许抽取条制旨挥,特依今来旨挥日下发遣依:原作「令」,据本书职官五三之二改。。仍于皇城司指差巡视,背印、投送亲事官各二人,及于临安府差看管案牍兵士六人。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十一日,诏:「应在内日常应奉诸司,仰轮差诸色官吏等赴德寿宫如法应奉,不得少怠。有违,以大不恭论。应奉人数并物色,可令应奉诸司各行差破,宿卫并执从物人,可令殿前司、皇城司等处条具科差;德寿宫诸门依皇城门及宫门法,仍依行宫大内置巡警守卫,一切务令如法。」 十二日,诏左武大夫、昭庆军承宣使董仲永,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寄资武功大夫、遥郡团练使、干办御药院陈子常,并差提点德寿宫;武翼郎、带御器械,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宋钧,合门宣 赞舍人、权点检合门簿书公事兼宣词令宋直温,并差兼德寿宫管干事务。 十三日赦:「应德寿宫见今侍卫、亲从、官僚等,于今赦合转官外,特与各转两官资,碍止法者许回授。」 同日,诏太史局每日轮差主管文德殿锺鼓院官一员,司辰直官局学生内通轮二人,德寿宫祗应。 十五日,左武大夫、昭庆军承宣使、新差提点德寿宫董仲永等言:「被旨差仲永等提点德寿宫,今来事初,全藉使臣、人吏管干事务,乞差点检文字使臣一人,主管文字二人,书写二人趁办。内点检文字使臣许于已未到部、见任得替待阙、兼见领职局大小使臣校副尉内指差,与支本等驿券,每月添给钱十二贯、赡家钱八贯,三年为任,任满无遗阙,与减二年磨勘。再留依此。主管文字、书写人,许于已未到部使臣、校、副、尉及内外官司人吏内指差。其请给等,主管文字依入内省书吏、书写人依贴司见请则例支书:原无,据本书职官五三之二补。。内有名目之人,每及六年转一官资;白身人候实及八年,与补进武副尉出职。所差使臣、人吏,被差官司如有拘碍不许抽差相兼条制旨挥等,特依今来旨挥日下发遣。」从之。 十七日,诏:「德寿宫差吏部大小使臣三十员充本宫祗应,可添校尉二十员,与大小使臣衮同祗应。请给、破券、理任等,依使臣已得指挥施行,并听本官指差。」 二十一日,诏:「德寿宫应修造合用工匠、(粮)[梁]木,可札与提举官,报所属支供。」 二十六日,诏张 去为差提举德寿宫,请给、人从、恩例,并依入内省都知见行旨挥条例施行。 七月一日,诏右武大夫、福州观察使、入内内侍省副知林肇特授宣政使、保康军承宣使,差遣如故。以提举修盖德寿宫毕推恩也。 十七日,诏德寿宫提点官内许依旧任差破人从者,可差兵士一十人;干办事务官四员,可各差兵士八人。并充白直使唤,遇阙并报步军司差填。 同日,诏干办内东门司梁康民、张安中并转归吏部、特与免参部,先次出给料钱、文历,并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请给、人从等,并依正官则例支破例:原作「列」,据本书职官五三之三改。。依旧兼德寿宫干办事务。 二十七日,诏:「修内司修盖德寿宫了毕,官吏、兵匠等推恩,内第一等与转两官资,第二等与转一官资、减三年磨勘,第三等与转一官资。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依条回授。白身人候有名目或出职日,特依今来所转官资收使。余人并本宫支犒设。」 八月十六日,诏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提举德寿宫张去为特授安庆军承宣使,差遣如故,以修盖德寿宫推恩也。 二十二日,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睿思殿祗应、德寿宫提辖造作任诉奏:「入内内侍省〔内〕侍殿头王楫差充德寿宫监造官,申请下项:一、乞以德寿宫监造为名。一、乞量行差手分一人、抄写人二人,许于内外官司人吏内指名差填。其请给,手分依修内司手分、抄写人依贴司见请则例支破。候 实及十年,与补进武副尉出职。一、修内司拨隶本宫雄武壮役工匠、搭材共三百八十七人,即未有立定额数、军分指挥。今乞以五百人为额,并拨充雄武指挥;其请给关所属,依雄武见请则例批勘。」从之。 十一月三日,诏御辇院都营拨属德寿宫。 隆兴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诏:「随太上皇帝过德寿宫应奉官吏、诸色人,依赦各转两官资;应续差到宫人,各与转一官资。今后准此。」 四月十三日,诏:「殿前司先差到官兵一百六十七人德寿宫周围摆铺,于本宫后添修营寨,移逐人老小居住。可令本司更差军兵三十三人,充在营把门、打火、看寨差使,通作二百人。」 七月二日,诏:「德寿宫应奉官吏等,昨降指挥依赦各转两官资。数内白身人吏给到转资公据内,无许日后收使之文,可依例并有名目日,特作两官资收使。并续差到官人,各合得转一官,内白身人吏依此,候有名目日特作一官资收使。已出公据(今)[令]所属换给。其仪鸾司车子官、健辇官内有碍止法人,并与依已转行两资人例,特于见今职名上转行。今后准此。」 十一月十四,诏安庆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张去为依前差提举德寿宫。 二十日,诏右通议大夫、试兵部尚书、兼户部尚书、兼点检赡军激赏酒库钱端礼赐同进士出身赏:原作「实」,据本书职官五三之五改。,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兼提举德寿宫。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寿宫弹压摆铺官兵宣 佑等状,系殿前司入队带甲人数摆铺,合得身分请给,乞下所属依南皇城下摆铺官兵支折请给体例施行。从之。 二年二月十二日,诏武德郎「郎」上原有「军」字,据本书职官五三之五删。、主管佑神观、兼德寿宫干办事务李思温,武经郎、主管佑神观、兼德寿宫干办事务梁绍祖,并特令再任,依旧兼德寿宫干办事务。 干道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诏:「德寿宫官吏、诸色人等,应奉有劳,并特与转行一官资。今后实及五年准此。内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听。白身人吏候有名目日,作一官资收使。前项官吏仍不隔磨勘。」 九月九日,诏武显大夫、吉州刺史、提点德寿宫、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梁康民,候今任满日,特升差本路马步军副总管,依旧临安府驻札。 十四日,诏武显大夫、忠州团练使、特添差两浙西路兵马钤辖、临安府驻札、兼德寿宫干办事务张安中,两任并无遗阙,候今任满日,特升添差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依旧临安府驻札。为系德寿宫干办事务,请给、人从等特与依正官则例支破。 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诏武功大夫、鼎州团练使李 特与转眉州防御使,以德寿宫弹压摆铺军兵年劳也。 四年六月八日,诏翰林医诊、诊御脉诊:原无,据本书职官五三之五补。、德寿宫祗应李延年供进德寿宫汤药有劳,特与转一官。 八月八日,诏:「恭奉太上皇帝圣旨,医官朱仲谦为医药有劳,特与赐紫服色,仍于祗候库取赐。」 十一月二日,诏:「恭 奉太上皇帝圣旨,百姓大方脉科医人赵确特与补翰林医学,差充德寿宫祗应。」 五年八月十二日,诏随龙武功大夫、寿圣太上皇后殿干办人船锺彦升特添差临安府兵马钤辖,依旧兼寿圣太上皇后殿干办人船。 六年闰五月七日,诏武义大夫刘尧勋特除带御器械,兼德寿宫干办事务。 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诏:「德寿宫官吏、诸色人等,昨于干道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为应奉有劳,并特转一官资了当。今后实及五年准此。今年已及五年,可依已降指挥,并特与各转一官资,仍不隔磨勘。内碍止法人特与转行,愿回授者听。白身人吏候有名目日,特作一官资收使。」 六月十六日,诏:「雄武指挥军兵应奉德寿宫年劳推赏,缘昨步军司申请,上件人兵作工役禁军,于副都头已上每两资作一资补转。其逐人为系德寿宫祗应,今该恩赏,可将副头已上之人,每资特作一资转行。」 九年五月六日,诏德寿宫应奉官得旨添差外,余并不许添差。 淳熙元年八月四日,安庆军节度使、知枢密院事张说授太尉、提举佑神观。 九月一日,武泰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曾觌除开府仪同三司,为万寿观使。六年正月十一日,除少保、宁武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 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安德军节度使、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赵〕伯圭授开府仪同三司,为万寿观使,任便居住。二十五日锁院,付下中书门下 省熟状,赵伯圭除使相提举洞霄宫。〔周〕必大奏:「按故事,宗室、戚里或前宰执带节度使,多充宫观使。若至使相,自领使无疑。昨史浩以使相提举宫观者误也,恐自此遂以为例。今具〔赵〕士樽、钱忱等例,皆是以使相充宫观使,在外任便居住者,合取旨改正。」一更四点进入,五点,上批:「可依士樽等体例,除宫观使。」 四年三月五日,崇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史浩除少保、观文殿大学士,为醴泉观使。既而五年三月十八日,为右丞相。十一月十五日罢,以少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兼侍读。八年三月二日,判建康府,辞不赴,乞归田里。奉御笔:「史浩巘藩旧学,比辞相位,锡第于此,念念求归,屡形恳牍。朕惜其筋力未衰,欲使卧护北门。今逊避再三,出于诚实,不可勉强,可免判建康府,依旧在京宫观,兼侍读。」五月二十七日,除少师,为醴泉观使。 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以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陈俊卿为醴泉观使。以俊卿乞罢建康故也。 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以观文殿学士、宣奉大夫梁克家为醴泉观使,兼侍读。自福州召还,故有是命。 九月二十二日,皇叔祖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嗣濮王士歆授开府仪同三司,为醴泉观使。 十年六月二十日,以敷文阁直学士、知遂宁府李焘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兼同修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