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53 页/共 1125 页

四月十一日,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郑兴裔〔言〕:「逐年奉使(全)[金]国及接送伴使副、赐宴中使回程经过扬州瓜洲镇,渡江所用般剥人夫,每次不下二千余人。乞札下扬州,自今接、送伴除与北使同行听从差夫外,所有奉使金国回程,止乞差夫一千人,送伴使、副回程差夫八百人,赐宴中使回程差夫二百人,庶几约定人数,不致泛差。」从之。 九月二十五日,差充贺金国正旦国信使黄由、副使张宗益,照得「由」字系犯金国名讳偏傍,「宗」字系犯金国名讳,合行回避。诏黄由时暂改名申,张宗益除去「宗」字,并候事毕日依旧。 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进呈黄由等札子:「昨充贺正旦使、副,乞奏对。」上曰:「两人都教引见,要询问北界事。」留正等奏:「张宗益前日过对境,煞疏脱,为虏人所轻。」上曰:「只为是张子盖之子,前日差他去,却如此。所以遣逻者之意,正为要伺察此等事,全不奏来。宗益更与外任,逻者亦须惩治。」 五年六月十二日,诏大行至尊寿皇圣帝六月九日升遐,梓宫发引在十月之后,九月七日本国皇帝生辰,仰盱眙军关 报对境,权免遣使一次。 宁宗庆元元年正月九日,宰执余端礼等言:「虏使移剌敏等,必欲求竹牛角,馆伴使、副孙逢吉等执不与之,此意亦是。」上曰:「闻渠虏主甚欲得此,与之亦未害,但恐后来源源不绝尔。」 十二月十日,尚书省言:「金国贺正旦使人,缘在哲文神武成孝皇帝未祔庙前已降指挥,令接伴使、副谕使人免赐幡胜,优与折支本色,就所至州军照数兑支日,后却令所属拨还。照得贺登宝位使人合赐幡胜,内侍省未曾差官。」诏令户部据合用金银两数付内侍省所差官前去给赐。使、副二人各纯金幡胜一副,各重一两五分,各折金二两。上节一十一人并接伴使、副二人,各浑金镀银幡胜一副,各重六钱,镀金五分,各折银一两半。中节一十四人,下节三十九人,各闲金镀银幡胜一副,各重五钱八分,镀金三分,各折银一两。 二十六日,送伴使章颖、副使李孝纯言:「送伴金国贺登宝位人使至前路,必遇岁元。昨来金国贺天申、会庆、重明圣节,往回途中该遇端午、冬至、重阳节,各差天使赐使人节仪。今来前路使人该遇岁元节,未知合与不合降赐。」诏依冬至例给赐,其合用绢于所至州军代支,却令户部依数拨还。仍令押御筵官就赐使、副二人各生白绢五十匹,都管二人各生白绢一十二匹,书状官二人各生白绢一十二匹,上节七人各生白绢八匹,中节一十四人各生白绢五匹,下节 三十九人各生白绢三匹。 二月三日,右丞相赵汝愚等言:「窃惟行人之官,责任甚重,欲求称职,必在择人。人固须才,事当有据。赏考《周礼》,行人之职掌宾客之礼仪。名位尊卑,皆有礼籍;礼俗政事,自为一书。神宗皇帝尝以(僚)[辽]国和好,盟誓聘使、礼币仪式皆无考据,始命苏颂修成一书,名曰《华夷鲁卫录》。今两国通好,姑务息民,凡所遣之使人,(此)[皆]是临时选择,事非素习,初非世官,礼或有疑,责成吏手,安危所(击)[系],后来之事酌之而行,可以息争端,可以定疑虑。今后遇遣国信使、副及接送、馆伴,各授一编,使之检用,诚非小补。」诏令枢密院承旨、编修司共同编类。 ,事体非轻。乞特命儒士,自隆兴以后,聘使往来之礼,吉凶庆吊之仪,编类成篇,以为准式,使已用之文粲然可 十一日,诏:「奉使金国,并不许辟差见任知县、县令充上、中节人数,许本路监司、守臣劾奏。有已差人更不推赏。」先是,臣僚言:「乞自今后考试官并不许差知县,立为定制。勘会近来诸县知县、县令夤缘干请辟差,充奉使所差遣。自被差至回程,动经数月,妨废职事。」故有是命。 六月二十九日,臣僚言:「铜钱透漏,法禁不行。今朝廷见议两淮铁钱,未有成说,虽铁钱不得过江而铜钱过淮常自若也。每岁使人出疆,一行随从颇众,谁不将带铜钱而往,不知几年于此矣。此而不禁,法令何繇可行!欲乞自今次遣使,重立罪赏,互相觉察, 委自使、副纠举,不得容情隐庇。如有犯者,不问是何名色人,必行无赦。若所遣三节人从过界,并无铜钱与彼交易,亦使知本朝法制加严,不同曩日,诚立国之所先。乞赐处分。」诏令户、刑部检坐见行条法指挥,申严行下。今后使、副到盱眙军,临期责令排军,将三节官属、人从随行衣笼逐一搜检,有无将带铜钱,具申使、副。其排军衣笼却令都辖检察,如有违戾,依法施行。 八月二十六日,诏:「瑞庆圣节贺生辰人使到阙,系在孝宗皇帝小祥之后,使人见辞并设淡黄幄,百官、使人幕次陈设并用紫色。」以礼部、太常寺检会淳熙十五年十月会庆圣节在高宗皇帝小祥之后典礼,故有是诏。 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知临安府赵师奏:「本府年例合造奉使金国三节官属紫罗衫,共计七十二领,其色皆拘前例变染成绯,谓之番紫。窃见曩岁虏使到阙,皆服绯色紫衣,中国之人互相仿效。近年以来,虏介到国,使、副以下皆是深紫公裳窄衫,侧闻本朝遣使出疆,虏庭官僚亦皆深紫之衣,而本朝使属却衣番紫之服。况沿路衣着不禁风日,颜色昏淡,观瞻之间,甚系国体。乞札下以凭遵守,逐急染造施行。」从之。 四年正月二十九日,主管侍卫步军司张国珍言:「昨准指挥,今后奉使入国下节军兵,令殿前、马步军司排定,一军一将,轮差有职名家口、无过犯人充,不得差已经入国人。自承上件指挥,至 今二十年,诸军屡经选差,目即虽未经入国,有职名军兵数亦不多。其间又有年貌衰瘁或身材矮小、不中选者,若行备数差拨,诚恐有轻国体。乞下殿前、步军司,今后若是有职名军兵差拨不敷,许于白身效用内通行选差人物魁梧、善鞍马、有家口、无过犯、不曾入国人前去,非惟军校溥沾恩霈,抑亦增重国威。」从之。 五年二月十日,臣僚言:「窃见国家遣使,其间三节官属合六十人,内下节一十六人,系于三衙轮差官兵,自余悉听使、副踏逐指差。其在选中者,不过为转官资、理实历之计,悠悠往来,他不暇顾。行之既久,玩弛滋甚。今乞将三节官属除都辖、书状官、掌仪、引接仪范并使副亲随守宅并从旧例差充外,其余自上节至控拢,尽乞于军中令统军官精择官军自三十岁以至五(以)[十]岁以下之人,使充其选。仍乞申严指挥,已差者不许再差,革其玩习之弊。」诏除都辖、书状官、礼物官、书表司、引接、医官、指使、国信所指使、亲属、亲随、职员、小底、准备差使、译语、亲事官、亲从、控拢并依旧例差拨外,其执旗、报信二员,令三衙主帅选择军中有心力、谙晓事务、可以倚仗有官人各二十人,转资军兵二十六人。令三衙主帅于诸军选择强壮有心力军兵各一百人,并自指挥下日,限十日保明申三省、枢密院籍记姓名,遇差奉使日,听候朝廷点差,候差足日再行选择。 四月七日,新知温州毛宪 奏:「仰帷国家中兴以来,偃兵息民,两国聘使来往,岁以为常。窃见浙河牵挽人使舟船率用百姓,而淮河则用兵卒,使之岁有挽牵役使之劳。夫兵皆吾兵也,民皆吾民也,当恤于淮,独不当恤乎浙乎!兵可用于淮,独不可用于浙乎!乞行下两浙转运司,令浙西沿路州县遇两国聘使及接送伴来往,并照淮河体例,止以兵卒牵挽舟船,却将每岁所给百姓雇直支犒,不得容令减 。」从之。 十月十六日,诏:「金国贺生辰使仆散琦为患,可免朝见,仍令宣医。所有朝见持书等,令副使张汝猷代仆散琦行礼仆:原作「璞」,据前文改。。」 六年八月九日,尚书省言:「勘会大行圣安寿仁太上皇帝八月八日升遐,见行差官告哀,缘将来梓宫发引在本国皇帝生辰之后。」诏令盱眙军关报对境,欲权免贺生辰遣使一次。 十一日,奉使金国告哀使吴盱言:「副使林可大旬日而前,因感冒医疗,稍获安愈,缘伤动(冒)[胃]气,遂得呕哕之症,疾势日增,窃恐临时取接,或未痊安。」诏令盱眙军差官医治,如病势增重,不能过界,即就差扬州钤辖岳松假广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副之。 十一月一日,礼部、太常寺言:「金国吊慰祭奠使、副到阙,缘皇帝见在大行圣安寿仁太上皇帝服制之内,所有行礼见辞日,欲依淳熙十五年、绍(兴)[熙]五年礼例,皇帝服衰绖,宰执以下合赴立班官,并应奉官引班人依昨来小祥礼毕礼例,服布幞头布襕 ,俟班退易常服、黑带。」从之。 衫,腰绖,布 嘉定元年正月二十二日,诏起居郎许奕、合门舍人吴衡差充通问金国使、副。既而改作通谢,许奕假朝议大夫、试礼部尚书、吴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实封一伯户、赐紫金鱼袋,吴衡假福州观察使、右武卫上将军、永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九月二十一日,臣僚言:「今后使人到阙,应干科买之物,照时直随精粗定价,随即支还,毋致稽缓。经从州军收买使人合用之物,从寔酬价,以时支还。自余往来馈送等费,乞严行约束。如往来沿流牵担之夫,动以千百计,官司虽量给口食,然束散多不以时,其间未免减克,每遇冬寒,多有冻饿至毙者。乞下所属务令优给,不得纵令减克。」从之。 十二月八日,诏贺金国正旦使曾从龙、副使叶 日下回程,接伴使徐邦宪、副使郑尽令就扬州听候指挥。以盱眙军缴泗州牒报,金国大行皇帝升遐,梓宫犹在攒殿,山陵未毕,难议受贺故也。 二年十月十七日,馆伴金国贺生辰使章颖、副使董世雄言:「馆伴使人在税亭茶酒间,有北引接阎河等云:『昨日赤岸御筵,传尔免乐,甚荷周旋。今日到馆,国信来时得朝省处分,缘皇帝见居心丧,馆中应御筵宴并告免听乐,止赐花,免插戴。殿庭礼数为系贵朝皇帝生辰,不敢不听乐,止受赐花,免插戴。』乞详酌指挥施行。」从之。既而三年贺岁元礼,馆伴使刘 、副使王斌亦同 此请。 三年十月十七日,接送伴金国贺生辰使副李洪、李谦同班内殿奏事,洪等出札子奏:「向来陛辞之时,恭奉圣旨,令归日具江淮风物、民间利病奏闻。」上曰:「曾令具江淮风物、民间利病。」洪等对展札子奏陈讫,圣上再三首肯。上又问:「使人别无生事否 」洪等奏云:「徒单镐等沿途执礼,直是恭顺。」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一 馆伴使此题据眉批移入。 馆伴使此题据眉批移入。 真宗景德元年十月,以屯田员外郎、权判三司勾院杜梦证假卫尉卿,侍禁、合门祗候康宗元假西上合门副使,接伴契丹贺承天节使,回日充送伴使。复以盐铁判官、殿中丞、直史馆乐黄目假司农卿接伴,代梦证。 十一月,命翰林学士李宗谔、东上合门使曹利用充在京接伴契丹贺承天节使。时已命乐黄目、康宗元诣雄州接伴,使回日充送伴使。又命群牧判官、著作左郎王(晓)[曙]假开封府推官、吏部郎中,俟契丹使至,持知府张雍书礼迎劳于郊。及还,又命屯田员外郎、权判三司勾院杜梦证假检校秘书少监、开封少尹饯于上德桥。自后皆以府判官假少尹为饯,推官假判官、郎中为接迓,不复命他官。 二十日,诏接伴使、副李宗谔等逐日入朝起居,令于北朝人使前先起居,于东面立,令使人起居。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以都官员外郎孙奭假秘书少监使契丹孙:原作「系」,据《长编》卷六九改。,谕以将有事于泰山也。 二年二月六日,诏:「自今契丹使有例外赠遗接伴、馆伴使者,再辞不已,则 许纳之,官给器(弊)[币]为答。」初,契丹萧智可等至白沟河,与送伴使陈知微酌酒为别,遣舍利以所乘马遗知微,又以二马至,令自择之,知微固辞不受。朝廷务怀远俗,故有是命。 十二月十二日,诏:「自今馆伴使所得马,官给其直,副使半之。」初,契丹使与馆伴使有私觌马,悉输官而答礼皆己物物:原作「拘」,据《长编》卷七二改。,至是晁迥上言故也晁迥:原作「见回」,据《长编》卷七二改。。 是月,差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张象中假太常少卿,侍禁、合门祗候薛贻假引进使,接伴契丹告哀使,仍驰驿以往。又命户部郎中、知制诰利瓦伊假左谏议大夫洎曹利用馆伴之。以其国母萧氏卒。 敌,没于王事,义难以行。」许之。 仁宗天圣三年九月六日,起复户部郎中、知制诰夏竦言:「蒙差充契丹使,臣父往年与契丹 十六日,殿中侍御史张亿言:「蒙差接伴契丹使,窃缘亿名犯北朝讳,未审避与不避。」诏以程琳代之。其后韩亿充使,遂令权改名意,王克明接伴,亦权名克用。 四月十二日,接伴使孔道辅言道:原作「通」,据《宋史》卷二九七《孔道辅传》改。:「北中并知两制臣僚之数,欲乞假(言)[官]外,各令兼带本职。」从之。庆历诏:奉使、接送伴兼会,毋过饮酒,语言务存大体,仍委使、副递相觉察。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一 正旦使 生辰使附此题据眉批移入。 正旦使生辰使附此题据眉批移入。 太宗太平(国兴)[兴国]二年十一月,命监察御史李渎假太府卿,合门祗候郑伟假右千牛卫将军,为契丹正旦使。 三年五月,命左补阙李吉假司农卿使契丹,通事舍人薛文宝假西上合门使副之文:原作「使」;之:原无。并据《长编》卷一九改、补。。 十一月,命供奉官、合门祗 候吴元载假西上合门使元:原无,据《长编》卷一九补。,太常寺太祝毋宾右假右赞善大夫,为契丹贺正使。 真宗景德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命开封府推官、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孙仅假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左仆射、卫尉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为契丹国母生辰使;右侍禁、合门祗候康宗元假西上合门副使、(紫金)[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东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副之。 是冬,遣太常博士周渐假太府卿,右侍禁、合门祗候郭盛假西上合门使,为契丹国主生辰使。职方郎中、直昭文馆韩国华假秘书丞,衣库副使焦守(守)节假西上合门使,为契丹国母正旦使。秘书丞张若谷假将作监,内殿崇班郭允恭假引见副使,为国主正旦使。自是岁以为常。 十月,命殿直曹利用为合门祗候,假崇仪副使使契丹。澶渊之役,朝廷姑务休息兵民,故复遣使讲好焉。 三年十一月,开封府判官、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孙仅假卫尉卿,接伴契丹贺正旦使。以陈若拙谈词鄙近,代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一 祭奠使此题据眉批移入。 祭奠使此题据眉批移入。 仁宗嘉佑三年正月,契丹国母萧氏卒国:原无,据《长编》卷一八七补。,遣侍御史朱处约假左谏议大夫,为祭奠使,宫苑使、惠州刺史潘若冲副之潘:原作「藩」,据《长编》卷一八七改。。三司度支判官、兵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李师中假左谏议大夫为吊慰使,六宅副使雍规假六宅使、荣州刺史副之。 神宗元丰八年,遗留入国使、副元借行李:使副,皂鞍 韉、青結絲鞍複、黑 、犀腰帶、青襴、素額、繳璧、青純幕、青絹坐褥子、白成銀香合、香匙、全白成銀交椅、小罐子、手中筒;三節人從、青 點錦絡縫衣服、青 點錦簷帽子、皂 、角腰束帶。俟禫除即从吉服,使、副只系黑带,去鱼袋,打青伞,乘皂鞍鞯,仍去狨座。舞蹈即從常儀,服窄衣、黑 、角帶。其马缨彻去。三节人从并服紫衫、黑带。 绍兴二十九年十二月七日绍兴二十九年:原无,而前条为元丰八年,显易至误,兹据《宋史》卷三一《高宗纪》八补。又「十二月七日」,《宋史》作「十一月丁亥」。,诏左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贺允中充皇太后遗留使,保信军节度使、领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提点皇城司郑藻副之。 二十九日,三省、枢密院言:「拟到今后遣使三节人格例:常使合差二十四人,文武臣通差。泛使如非执政官与此同。今欲止许使、副通差文臣六人,余差武臣校、副、尉、下班祗应,其转〔官〕、支赐依见前条格。泛使系执政官二十八人,文武臣通差。今欲止许使、副通差文臣八人,余差武臣校、副、尉、下班祗应。上节恩数依旧,中节转一官,与回日添差遣,下节转一官资。以上并不许(并)[差]承议郎以上并行在职事官,合差人并差正身,不得充代。内引节、礼物官、书表司,乞踏逐惯熟无官人者,听与破本等支赐及承信郎请给。其恩例候有名目日收使,仍不得过(人三)[三人]。」从之。 三十年正月十八日,诏:「今后奉使金国使、副,不以两府、侍从,过界后并只合依常例坐车马,不得妄于例外索觅轿子前去。令盱眙军遵守施行。」 二十四日,诏左朝奉大夫、守宗正少 卿金安节,武翼郎、带御器械韩俣,各特降两官,以送伴不职故也。 治平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送伴北朝吊慰使王瓘等言:「今后馆伴、接送并入国使、副,如北使例外送到微少麝香等,乞令逐番使副自备茶、纸笔、香药之类回答。」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一 祈请使 通问使此题据眉批移入。 祈请使通问使此题据眉批移入。 建炎中兴,未和则有祈请使、通问使。建炎元年,遣傅雩为祈请使,王伦为通问使。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一 报谢使 报谢使 绍兴三十年二月十一日绍兴三十年:原作「嘉佑八年」,据《宋史》卷三一《高宗纪》八改。,诏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充金国报谢使,右武大夫、和州防御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刘允升假崇信军节度使副〔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二 奉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二 奉 【宋会要】 淳熙元年正月七日,诏:「自今大金使人如欲蹉程到赐御筵州府,值国忌日分,与依奉使入国体例受赐讫,免赴坐。」 四月十九日,诏:「自今奉使所差三节人内,下节四十人,令枢密院于三衙并皇城司等处选差。」 五月十八日,国信所言:「今来报聘礼物、私觌比之生辰增倍,道由楚州至盱眙军,沿淮一带合差防护官兵,欲下武锋军增一百人。」从之。 九月十日,合门言:「金人贺会庆圣节使姓名并犯庙讳,所有姓依例改『元』字,名欲改『尚』字,乞作元颜尚宣班。」从之。 二年正月一日,端明殿学士、朝请郎、签书枢密院事李彦颖言:「昨充接送馆伴,借朝请大夫,今来入驿押伴御筵,乞权以元借官系衔。」从之。 四年八月十八日,诏:「应接送、馆伴、奉使所(以)移文字,并依旧以大金称呼。」先是,臣僚言:「《春秋》写褒贬于一字,于夷夏之际,尤致其严。夷狄虽强,不可有加于中国。今使介之往,姑以大金名之;若有司行移,止当称金国。」已而复有是诏。 五年三月十三日,枢密院言:「吏部乞自今差奉使金国正旦、生辰使副并三节人从,合得酬赏并与减三年磨勘。内下节军兵依(析)[折]资法,比类支钱。其使、副下合差引接仪范二人,令六曹于书令吏已上选差谨行止、有心力人籍定姓名,每次(输)[轮]差二人,发赴奉使所祗应。仍前两月牒送国信所阅习仪范。馆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