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54 页/共 1125 页
送伴下引接依此差拨。」从之。
四月十一日,诏起居舍人赵思奉使应答依违,降两官放罢。
十二月二(日)[十]二日,诏自今伴射官伴射日,依后殿环卫服色。
六年十月三日,诏:「使人到阙,伴射官自今可于殿前司、马军司通轮,保明选差。」
二十四日,诏自今贺大金正旦使、副,起发日分用十一月九日。
七年八月十一日,诏自今接送伴金国使人回,添差都辖一员、八厢二人更不差拨。先是,四年差置,往回(机)[讥]察使人舟船,至是罢之。
十二月二日,殿前司奏:「具到三司轮差上、中、下节人年分,及本司诸军差拨资次,以后周而复始。」诏三衙依此。先是,诏每岁奉使选差上、中节人不足,具数申达,下三司揍数差拨故也。
九日,诏:「已降指挥,奉使下医官一员更不差拨,令六曹、寺监通轮选拣能写字人吏一员充中节,随逐使、副专一书写表章等祗应。」
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诏:「自今奉使金国上节内医官一员,令翰林医官局将在局大方脉医官依资次籍定姓名,申枢密院轮差。」先是,令吏部于大小使臣内差拨承代名色,故有是诏。
十月七日,诏:「自今人使到阙,伴射官自人使朝见前十日,令权缀马步军班起居侍立。」
十年八月二十七日,诏:「自今奉使礼物官,令吏部差有出身选人一名,其亲从二名许使、副自差。」
十一月二日,诏:「自今奉使亲随二员,愿差无官人者听。」
十二月十六日,诏
殿前司前军步军第一正将杜赟行门换授,从军日久,令部辖奉使下节军兵。先是,吏部申奉使金国合差上、中节,于吏部籍定名次大小使臣内差,数内却有系军班出身,面刺军号。有旨,诸军班换授人免差。已而杜赟自言虽系行门换授,从军一十二年,与到部军班事体不同,故有是命。
十二年十二月八日,大理少卿、充贺金国生辰国信使章森言:「去岁被命出(强)[疆],蒙宣赐笏、带、鞍马及支赐银绢,缘不曾过界,乞赐缴纳。奉旨特免回纳。今者复令将命,所有旧例给赐等物,乞行寝免。」诏除笏、带、鞍马已经赐外,银绢特减半支给,不许辞免。
十四年二月十三日,诏:「访闻今次贺金国正旦使、副下三节官属内,刘孝荣、李九龄、李巽、马守中、刘宗彦,下节军兵刘兴、张胜,在北界争夺车仗及使酒喧闹,违犯约束,特将逐人回程所得成半恩赏折资钱更不施行。」
三月十七日,中书舍人李巘言:「每岁奉使出(强)[疆],回至瓜州,别无礼物及公家利害物件,乃用夫脚一千八百人,关闭累日,于民深害。乞下淮南所属,特减一半。」诏令扬州斟量合用脚夫差拨,不得过数科扰。
十月九日,礼部、太常寺、国信所言:「大行太上皇帝升遐,其金国贺会庆圣节使人沿路至赤岸御筵会食,并免坐折赐,供张并用素。使人受赐并谢恩,止合拜,免舞蹈。接伴使、副遇遗诏到日举哀,仍谕使人以遭变之意。成服三日内,并免
相见,以后止服黑带,去金鱼,用皂鞍鞯,去狨座。」从之。又言:「馆伴相见并朝见、朝辞服色,虽系在服制之内,缘系馆伴,乞权服常服、黑带,去金鱼,并用皂鞍鞯,去狨座。」从之。
、腰绖、布凉伞、〔皂〕鞍鞯。若在禫祭內,服素紗軟腳襆頭、黲色公服、黑 、犀帶、青繖、皂鞍韉。俟禫除,即从吉服,仍只系黑带,去鱼,凉伞、鞍鞯并从制,仍去座。三节人衣紫衫、黑带。并不听乐,不射弓弩。候过界,听使、副审度,随宜改易服用。」诏使副并三节人从过界合服衣带、鞍鞯等,并制造两副,审度服用。遗留使、副合服衣带、鞍鞯等同此。 同日,诏将作监韦璞假敷文阁学士、提举醴泉观、兼侍读,充奉使金国告哀使;高州刺史、合门舍人、皇太子宫同主管左右春坊事姜特立假鄂州观察使、左卫上将军副之。应干合行事件,依正旦使、副体例施行。礼部、太常寺、国信所言:「告哀使、副并三节人从合服衣带、鞍鞯等,照应绍兴二十九年十月一日所降指挥,大祥内服布幞头、襕衫、布
十月十三日,吏部尚书萧燧等言:「今来金国贺会庆节人使到阙,虽与明道二年故事相类,缘目今车驾见留德寿宫丧次,兼已降指挥百官免上寿,恐难以引见人使。如人使必欲朝见,却乞用明道故事,小祥二日后,于二十三日只就德寿宫素幄引见,庶合上项典故。」从之。于是卒不引见。先是,三省、枢密院言:「累日熟议人使入见事,盖以适逢变礼,颇难区处。
谨按国朝故事,惟明道二年三月甲午章献明肃皇后上僊,四月丙午小祥,后二日戊申,仁宗衰服,始听政于崇政西庙。是日对契丹贺干元使、副,又明日圣节,罢上寿。今来月日偶亦相类,但缘当系在禁庭,乃为常礼。今陛下见留德寿宫丧次,若归而引见人使,或虑彼以为疑。乞令侍从、台谏、礼官同议,贵得其当。」已而燧等议上,乃从其请。
二十一日,诏权礼部侍郎颜师鲁假户部尚书,充太上皇帝遗留金国信使;武翼郎、前权发遣盱眙军高震假福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副之。应干合行事件,依正旦使、副体例施行。
十一月六日,师鲁等言:「遗留礼信宝物并增添礼物浩瀚,参照得绍兴二十九年遗留例,系差礼物官五员,今来止有礼物官文臣一员,及步军司差到部辖下节军兵正将一员,充上节礼物官,委是阙少官属。欲乞吏部更差有出身官一员,充上节礼物官,同共相兼掌管。其逐官支赐、请给等,依见行格例支破。兼照对每岁奉使金国正旦、生辰使副,例于两浙、淮南转运司各差破座船一十五只。今来遗留宝物等,除已降指挥增添二只外,续承十月二十五日省札,降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匹物二千匹,比之常年例系增一倍。今参照绍兴二十九年遗留差破座船二十二只,乞札下两浙、淮南转运司差拨。」从之。又言:「合用私觌,照得正旦与绍兴二十九年遗
留不同,未审合与不合依先来遗留体例。」诏令户部同所属,依绍兴二十九年例数目支降。
二十五日,奉使金国告哀使韦璞等言:「检准淳熙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指挥,每岁奉使金国,合差上、中、下节,内除部辖、引接并国信所已有定例外,更留二员听候御前降下。今承降下刘咨一员,比之常年系少降下一员。照得起发日逼,所有(件上)[上件]员阙,乞令璞等辟差。」诏特许辟差一次。
十一月二日,礼部、太常寺、国信所言:「检照绍兴二十九年十月三十日礼官讨论,哀谢使、副并三节人若于禫除日分后过界,即合从吉服。今欲令贺正旦使、副照应上件已降指挥施行。」从之。贺金国正旦国信使万锺等状:「照对使、副年例于十一月九日出门,系在释服之外,所有服系礼仪并三节人从服饰,乞行下遵守。又检准国朝遣遗留使、副之类,并不听乐,不射弓弩,至绍兴三十年,始听乐、射弓。今来虽系持贺礼,其赐宴、射弓一节,比绍兴三十年事体不同。却缘自再讲好以来,逐年正月三日系本朝国忌,本朝贺正旦使、副亦已赴花宴听乐,窃虑彼界援此相强,乞明降指挥,下礼部、太常寺、国信所讨论。」而有是命。
十八日,接伴贺正旦使冯震武等言:「大行太上皇帝升遐,未有发引日分,将来接见使人礼仪,御筵、会食、游看、服着、鞍鞯、陈设等,乞明赐指(指)[挥]。」礼部、太常寺、国信所检照绍兴二十九年十月二十
一日礼官讨论,接伴使、副与金国贺正旦人使相见,系在显仁皇太后未祔庙之前,依典故合服常服、黑犀带,不佩鱼,皂鞍鞯,去狨座。其贺正旦使入界,依典故逐处合依旧赐宴,唯不举乐。十二月五日,礼官讨论,贺正旦使经过州府供张,除人使宿位依故事并依旧外,所有赐宴、聚食公听并接伴位,并用青紫。趁办不及去处,更许随宜审度。赤岸、班荆馆、都亭驿等处依此。今来令接伴使、副参照逐项已降指挥施行。从之。
十二月十五日,吏部言:「昨奉旨,今后奉使礼物官令吏部差有出身选人一名,今来贺生辰使赴起发日近,即无有出身选人愿就之人。乞特降指挥,不拘有无出身,许令通行选差一次,日后更不为例。」从之。十五年三月,诏报谢使礼物官再许通差无出身人一次。
十五年二月十三日,诏:「绍兴三十年吊祭使人回程,曾于沿路折赐见辞等金银,今来可改作为使人赴德寿宫行礼毕,于至日差承受就驿特赐。」九月十四日,礼部、国信所言:「十月二十二日会庆节,虽在高宗皇帝祔庙之后,缘皇帝见服布素、 臣未纯吉服,所有接伴使副接见金国贺圣节使人礼仪、服着、鞍鞯等,欲照应淳熙十五年贺正旦接伴使副体例施行。其供张并青紫。」从之。
十二月九日,诏馆伴副使郑嗣宗内「宗」字犯金国庙讳「宗尧」上一字,权改嗣昌,候回程日依旧。
十六年十二月七日,盱眙军
言,泗州牒报,来岁正旦、生辰人使,彼此权罢。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五二 遣使
遣使
【宋会要】
建隆二年三月,太祖谓辅臣曰:「每遣使四方,多或踰越,无王人之体,何以禁止 」对曰:「宜齐之以刑。」帝曰:「但得其人则自然合礼,何须绳之以法邪 」
三年正月,诏教谕使臣将命出入,自今于所经州郡无故不得驻留。
开宝五年四月,遣常参官四人分往逐处相度田土苗稼,点检采察公事:左司员外郎侯陟京东路,右赞善大夫周谓京南路,太常博士董淳京西路,太子中允刘甫英京北路。
九月五日,遣司勋员外郎和岘江南道采访。
真宗咸平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命度支判官、兵部员外郎、直史馆陈尧叟,供奉官、合门祗候陈采,西川体量公事;户部判官、太常博士、直史馆丁谓,右侍禁、合门祗候焦守节,峡路体量公事。
九月七日,命枢密都承旨王继英前诣镇、定、高阳关路阅视行宫顿递,宣慰将士。
八日,命比部员外郎、直史馆洪湛,供奉官、合门祗候韩绍辉,荆湖路体量公事。
十二月,真宗行在遣屯田郎中李蟠、比部员外郎孟元振、虞部员外郎史馆检讨董元亨、秘书丞李易直、许洞、殿中丞宋革、太子中舍耿明、秘书郎董翱,赍诏驰往邢、洺、祁、赵、雄、霸、贝、冀诸州。帝谕之曰:「汝等此行可 诣闾里,谕以朕已至此,速令复业,无或流散。」
四年八月,命直史馆曾致尧、太常博士王琪、供备库副使潘惟吉、通事舍人焦守节分往陕路提
举军器。帝谕以「巴蜀遐远,时有寇盗,因遣使廉察风俗、官吏能否而安辑焉」。
闰十二月,帝谓宰臣曰:「河北诸州艰食之际,恐有寇攘暴起,仍发仓廪以赈贫民。若一一飞奏待报,必致稽缓,可选近臣乘传,酌便宜从事讫以闻。」乃命知制诰梁颢、供备库副使潘惟吉往东路,知制诰薛映、西京左藏库使李汉赟往西路。
景德元年十二月,遣内殿崇班杨保用、供备库副使安守忠、通事舍人焦守节、合门祗候胡守节分诣河北东西路抚问,仍询察官吏、将卒御戎勋绩以闻。
二年五月,遣使抚劳河北、山西采木军士,仍优赐之。
康定二年四月五日,遣屯田员外郎刘涣直昭文馆,充秦陇路招抚蕃落使。
二年九月十一日,命侍御史萧定基、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王琪分诣江南、荆湖,提举相度制置盐酒。
仁宗庆历二年六月十八日,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任中师充修建北京使,翰林学士苏绅充副使。
四年三月十一日四年:原作「三年」,据《长编》卷一四七改。,命三司盐铁副使鱼周询、宫苑使周惟德往陕西往:原无,据《长编》卷一四七补。,相度钱宝、解盐,定夺修水洛、结、公三城利害。
庆历四年四月,遣集贤校理张掞往江淮、两浙路转运司,体问民间利害事。
十二月十三日,遣内侍卢昭度等五人分往河北、河东、陕西,抚问官吏将校。
嘉佑二年九月,命权发遣三司盐铁判官事雷简夫体量辰、澧州盗贼公事。
五年六月,诏选差朝臣往诸路宽恤民力。
治平四年四月十九日,神宗已即位未改元。命诸路体量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韩维陕西路,天章阁待制陈荐河北路,天章阁待制孙永京东路,三司度支副使苏痴京西路。并只往灾伤州军。维免,以邵亢代之。上以亢未尝历陕西任,以孙永代之,而差李师中往京东。
神宗熙宁二年九月二日,诏遣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王子韶往明州,体量前知州苗振在任违越事状、前知睦州朱越治状,仍采访所过州军官吏善恶、民间弊病,回日以闻。
四年正月十七日,河东转运司言:宣抚司军兴之际,本路应副科率,极为劳困。诏遣监察御史里行范育乘驿体量,旋入急递以闻。
四月二十一日,诏遣太常博士陈充往宿、亳等州体量灾伤,仍令枢密院下本路修饬武备以闻。先是,手诏:「如闻宿州灾伤之民非常乏食,盗贼充斥,人不安处,见禁死罪仅五百人,未获军贼亦不少,及所至全无武备。若不速行赈济,必致聚为贼盗,卒难剪灭。并不见本路奏至,可速相度。」故遣充往。
九年四月二十四日,诏:「应朝省、寺监差官出外安抚、体量、察访及勾当公事,如有措置乖方并违法等事,监司及州郡长吏并密具事状以闻。如有隐庇,别到发露,量事轻重取旨。」
元丰元年正月十七日,诏遣西京左藏库副使元日宣两浙路,文思副使曹诏江南东路,点阅团结诸军。
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上批:「河北
东路提举官李纯乞勾收诸路官司先借兑出本司钱谷,可选差精敏有风力文臣一员,兼委以勾催都水监借京东等路提举司雇夫钱。」乃遣尚书都官员外郎潘良器催促拨还。
六月十一日,诏遣大理少卿蹇周辅往徐州鞫妖人郭进狱。
四年正月初九日,诏遣御史知杂事何正臣、干当御药院梁从政泸州体量劾韩存宝等。以韩存宝总领重兵往讨小蛮,不能擒戮首恶,不候朝旨,辄自退军,韩永式同商量,辄敢符同,故有是诏。
二月十一日,诏遣司农寺主簿李元辅往蜀中经制见在司农钱,有合行迁徙变转,即具措置事件及契勘耗折数目以闻。
十一月二十七日,诏:「闻自军兴以来军兴:原倒,据《长编》卷三二○乙。,关内人情震惮,多全室逃亡。今朝旨,其已经差夫之户更不差发,令李承之速往陕西诸路安抚告谕。民苦于调发而非军兴所急者,悉蠲之。」
六年九月二十八日,诏:「三路非泛使命除当支赐外,仍取旨别与支赐。其所至不得受馈,如违,送与受之者各徒三年。」
七年六月五日,诏:「已遣朝奉郎陈公裕往发运司刷磨见欠内藏库钱,虑本官顾避,根究灭裂,可续遣入内供奉官谢禋同根究。」
九月二十三日,命殿中侍御史蹇序辰、尚书右司员外郎路昌衡往熙州劾李宪,以宪于熙河贪功生事故也。
哲宗元佑二年二月十二日,监察御史上官均言:「请先诏谕诸路,俟役书行半年,遣使按省,庶几官
吏先事警饬。」从之。
绍圣元年九月六日,诏遣监察御史刘拯乘传按河北东、西路水灾州军,赈济缺食人户,应合行事令条具以闻。
三年二月二十五日,诏三岁一次取旨遣郎官或御史(台)按察监司职事。
元符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徽宗已即位未改元。以尚书户部员外郎许几、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曾孝序分使陕西,会计措置财用。寻改命户部侍郎宇文昌龄。
十二月二十七日,臣寮言:「河北滨贴黄等数州昨经河决,连亘千里,人民孳畜没溺死者不可胜计,至今米不下三四百钱,饥冻而死者相枕藉,甚可哀也。乞选官乘传,同本路监(门)[司]、守令体量拯救。」从之。
崇宁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臣寮言:「去古既远,巡狩之礼不可复也;建官立法,犹足以稽古之遗意。故汉、唐以来,有巡行之博士,直指之绣衣,观风之八使,按察之六条,皆所以倡导德意,延问疾苦,究吏治之得失,视风俗之厚薄,其归一也。神考熙宁中,尝遣使察访;哲宗绍圣中,亦复临遣。陛下绍述先志,明目达聪,愿于郎官、御史中选亮直之人巡行诸道,以兴利除害,黜幽陟明。然委任之法尚轻,省察之目未备,督责之令未严,能否之课未立,临遣疏数之节,入奏久近之限,参酌条目,有待今日。愿明诏有司,上稽熙宁故事,下考绍圣格令,有因革于今者,缵成一代之典,昭神考稽古求治之功,广陛下遵制崇宁之志。」诏送三省。
二年八月三日,臣僚言:「绍圣诏令三岁一遣郎官、御史按察诸路监司职事。访闻诸路监司每闻朝廷遣使,则以出巡为名,日候于境上,盖自来未有约束禁止,监司亦不敢辄废。伏望特诏有司,每遣使诸路〔按〕察,本路监司不得以出巡为名,先至界首迎候。违者以违制论。」从之。
政和七年四月二十日,诏:「入内内侍两省使臣被遣将命,应合破人马所须,并依元丰旧法,其后来冲改增添事并罢。尚敢陈请,并以大不恭论。」
高宗建炎四年三月九日高宗建炎:原无。按前条为政和七年事,则本条四年前必缺年号。考《宋史》卷二六《高宗纪》三,冯康国出使乃建炎四年三月辛亥(九日),因补。,兵部员外郎冯康国等出使,陛辞,上临遣宣谕曰:「卿等到郡县,戒饬官吏,晓谕军民,国家多难,强敌侵陵,除已分遣兵将及会合诸处防遏攻讨外,全藉诸路帅臣、监司、郡守、县令敷宣诏条,奉行法令,抚恤人民,保守境土。其险隘关津防托去处,或差官军,或集乡社,并仰选差忠实能吏统率其众,务要严静辨认奸细,勿致透漏,仍不得乘此阻节过往,搔扰乡村。其官吏贪暴,百姓冤抑,并许密行体访,具诣实以闻。」
绍兴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诏差权户部侍郎姚舜明免朝辞,三日起发,前去衡、邵、辰、沅州,将董旼招谕到曹成、马友下将兵取见实管人数,应副沿路粮食,令建康府驻札。恐本府钱粮未备,兼于一行有功人补授官资,道路辽远,取索不便,如曹成等愿赴行在,仰舜明同董旼疾速将带前来。其经过去处,不得稍有搔扰。令枢密院出榜抚谕军众,候到驻
札毕日,取指挥推恩。先是,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安抚使司言:「使臣董旼准宣抚使司札子,被旨前来荆湖南北路衡、邵、辰、沅州措置收集到曹成、马友等军马近十万众,除拣放外,尚有八万余人,见自邵州按程进发,前去江东路宣抚使司公参使唤。所有沿路合应副事,已牒江东西转运司,请体访曹成等人马久在湖广,扰动州县,今来招收,各便听从改过自新,所至之处秋毫无犯。若州县官吏更能体国爱民,公共措置钱粮桥道津遣,不致阙乏生事,则数千里皆得安业,久远为利。乞严赐指挥州县应副。」故有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