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52 页/共 1125 页

淮充亲随前去,并蒙补上州文学,今乞缴纳。」诏三节人于逐便已转一官,更不以折展年磨勘;王铢、龙仲淮各与转一官,候有名目日收使。 八月二十九日,诏宗正少卿魏杞假礼部尚书,充金国通问使;带御器械康湑假崇信军承宣使副之。 九月五日,魏杞、康湑言:「今来所差官属,全在同共宣力,分掌职事,乞依王之望等例,先与转一官资,出给省札补授,候回日换给。如不该推恩,却行缴纳。」从之。 二年十二月十六日,诏中书舍人洪适假翰林学士,差充金国贺生辰使;知合门事龙大渊假宁国军承宣使副之。 干道元年正月十七日,诏:「武节大夫、合门宣赞舍人王抃充金国国信使所参议官,特书有劳,可特转右武大夫、遥郡刺史。」 二月二十二日,诏尚书刑部侍郎李若水假吏部尚书、知阁门事张说假昭庆军承宣使,充接伴金国报问使、副。 五月二十八日,诏尚书户部侍郎李若水假吏部尚书,充贺金国上尊号国信使;武略大夫、和州防御使、权知合门事曾觌假宁国军承宣〔使〕副之。 九月六日,诏国子司业汪涓假工部尚书,权知合门事康湑假保信军承宣使,充接伴金国贺生辰使、副。自后接伴同此。 二十九日,诏权尚书吏部侍郎魏杞假吏部尚书,枢密都承旨张说假昭庆军承宣使,差充馆伴金国贺生辰使、副。自后馆伴同此。 十月三日,诏权刑部侍郎方滋假户部尚书, 充贺金国正旦使;忠州团练使王抃假福州观察使副之。自后贺正旦遣使同此。 二十三日,诏国子司业汪涓假工部尚书,权知合门事康湑假保信军承宣使,充送伴金国贺生辰使、副。自后送伴同此。 十一月三日,诏吏部侍郎陈天麟假礼部尚书,干办皇城司宋直温假保康军承宣使,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副。自后接伴同此。 四日,诏金国贺生辰使人回程在路,遇冬节特赐使、副绢各五十匹,上节各八匹,中节各五匹,下节各三匹。从枢密院请也。 十二月九日,诏权吏部侍郎陈之茂假工部尚书,知合门事曾觌假宁国军承宣使,充馆伴金国贺正旦使、副。自后馆伴同此。 二年正月三日,诏尚书吏部侍郎陈天麟假礼部尚书,干办皇城司兼德寿宫管干事务宋直温假保康军承宣使,充送伴金国贺正旦使、〔副〕。自后送伴同此。 十六日,昭庆军承宣使、知合门事龙大渊奏:「恭观两朝每岁信使往来,虽臣僚有请和雇游手,所(主)[至]适成骚扰。欲自今委建康府御前都统制、淮西总领均差不入队人,自扬州至盱眙军往来差使,借家粮两月,选差兵官钤束。所有合批口券,令所属桩办钱米,发赴接送伴使、副,委官照券支给。」从之。 九月二十二日,诏:「今后北使往来,令所过州县遇夜自备火点照,更不差百姓。」 十一月一日,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周淙言:「已降指挥,北使来,令所过州县遇夜 自备火点照。切缘随船点照,多是赶趁不前,仍令州县依旧置火墩照道。仍戒约前期三两日差雇,人使过,实时放散。」从之。 三年四月十五日,诏从义郎、合门祗候、充金国贺生辰国信副使赵应熊以使回程,道中身亡,特赠武翼郎,与一子承信郎恩泽,更与进武校尉一名。 四年十一月十七日,诏两浙东路兵马钤辖张德明特追毁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送隆兴府编管。先因差充贺金国正旦国信副使,受冯嗣宗等恳嘱,差拨入国送盘盂、金银,收受入己,特有是命。 六年四月六日,诏:「访闻浙西、江东、淮东沿路州县差夫应副往来,及朝廷差出官多以奉使为名,差雇夫马,骚扰百姓,合行约束。诏 (食) 〔令〕逐路行下所部州县,今后除朝廷贺生辰、正旦及接伴北使往还外,其余并不许差雇。如违,重作施行。」 闰五月九日,诏起居舍人范成大假资政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充奉使金国祈请国信使;权知合门事、兼枢密副都承旨康湑假崇信军节度使副之。 二十四日,馆伴使赵雄、副使王抃奏:「二十八日使臣朝辞,依例宣赐御筵,其日系皇帝散斋,更不用乐外,所有归驿赐御筵并夜筵,未审合与不合用乐。」诏归驿赐御筵并夜筵并许用乐。 十一月一日,贺金国正旦国信使吕正己正:原作「王」,据《宋史》卷三四《孝宗纪》二改。、副使辛坚之言:「近日对境文移,已行回牒,窃虑尚有文移往来,事关使者,未过界间,亦合预闻。乞下盱贻军,自 今应有文移,并令关报,庶几酬酢之间,免致差误。」从之,今后依此。 二十二日,诏:「今后应使臣往来,其淮东合用牵挽舟船并打冻军兵。本路诸州军见管不系将禁军一千八百余人,可令帅漕司于内依旧数预期轮差应副,仍选委兵官往来部辖弹压,与依例支破钱米、犒设等。」 八年十月二十日,诏武翼大夫赵益假宣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充接伴使,令朝见日依见借官职趁赴起居侍立。今后差充接送伴使、副依此。 九年十二月九日,贺金国正旦国信副使张疑言:「臣每闻北使渡淮,到盱眙军岸下,有马头二所,两国使、副各一处舣泊,而两界驾船篙师各欲先夺在上者,多至争竞,恐致生事,有失国体。欲下盱眙军并接伴所,将两处使、副马头各分一所,明立大字牌记,以为定例。庶几人使往来,彼此安静。」从之。 淳熙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诏权吏部侍郎赵粹中假左朝请大夫、试工部尚书,权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龙雱假泉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充接伴金国使、副;馆伴以权兵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沈度假试吏部尚书充,福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兼枢密都承旨王抃副之。 三月二十六日,上御垂拱殿引见金国泛使通奉大夫吏部尚书梁肃、定远大将军太府监蒲守中。 八月五日,诏敷文阁(侍)[待]制、提举佑伸观张子颜假工部尚书,充金国报聘使; 武功大夫、定州刺吏、权知合门事刘崇〔假〕明州观察使副之。 九月二十七月,诏:「虏人待报聘使之礼厚,今次金国贺生辰使人已来,沿路供张饮食并要如法,务从丰厚,及馆伴亦然。仍令所属点检觉察。」 二年二月十七日,诏左司谏汤邦彦假翰林学士、知制诰、朝议大夫、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充奉使金国申议使;合门舍人陈雷假昭信军承宣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副之。既而三年四月,诏邦彦送新州、雷永州居住。以臣僚言其奉使虏庭颇乖使指,驱车亟还,又于虏庭辄有所受,且不能坚守己见,惟从谢良弼之谋,于是后诏邦彦、雷并编管,国信所使臣谢良弼等三人并除名勒停。 宁宗嘉泰元年正月九日,臣寮言:「伏见每岁朝廷遣使贺金国生辰、正旦,其三节官属、人从依节次指挥,内上、中节许差文武官及使、副所领职局人吏,候回程各转一官,未有官人候有名目收使。所有下节军兵二十六人,欲乞指挥许于三卫轮差军兵前去,回程各转一资,只系兵部(陛)[升]转。缘以军兵,所以淳熙七年指挥,每次选差正、副将部辖前去。近年以来,却有荫补副尉或吏职出身人,元非军兵,冒充下节军兵。暨至回程,将合得军兵转资赏计会省部脱漏赏典,便作一官转行。窃缘军兵资格自有轻重,一资押官,二资承局,三资将虞候,四资十将,五资军头之类,比之转一官事体不同。若乃荫补出身或 吏职补授校尉之人,只转两阶便可入承信郎。在法,实历五任十考方转一阶,今若冒军兵一资之赏作实历十考超转一官,委是冒滥。乞今后下节二十六人元降指挥只许抽差三衙军兵,并不许踏逐在外荫补及吏职补授人充。」从之。 三月八日,起居舍人俞烈言:「窃见迎接北畔使人,例是南北之舟至淮河中流展(刺)[ ]对讫,然后并舟南向,而南北兵稍各欲争先到岸。盱眙兵稍惯于操舟,率先至岸,北人耻于不胜,乃于后舟钩擿南使舟尾,以幸一先,至有用篙(仗)[杖]相打者。又北使执从物人或行列差互,编拦人不好说谕,至令兵梢用(仗)[杖]赶打,北来下节亦用抵敌,有失事体。乞行下盱眙军及淮南转运司戒约兵梢,令彼此之舟取齐到岸,编拦官不得仍前生事。如有违戾,重作行遣。」诏令淮南转运司、盱眙军行下部辖官,常切钤束兵梢,今后或有违戾,重作行遣。其部辖官一并坐罪。 九月二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今来贺瑞庆圣节使人到阙,系在光宗皇帝小祥后,百官并已服纯吉。缘皇帝见在服制之内,今欲乞从典故免上寿,所有辞授书、赴宴等,欲令所属照应淳熙五年会圣节并今年贺正旦使人到阙见辞等体例施行。其班直亲从等见服系紫衫、黄带子,依已降指挥并合仍旧。」从之。 淳熙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淳熙:原无,而屠寄先生仅以嘉泰无七年而补「嘉定」二字。其语云:「《大典》脱嘉定二字,寄按嘉泰止四年,无七年,今校补。」考本条及后数条,皆淳熙事,因补。参本书职官三六「国信所」门。,诏:「自今奉使入国内下节人,除亲从并译语、亲事官及将不转资八 人八:原作「入」,据本书职官三六之六○改。,许使副差亲随、厨子,余人令殿前司、马步军司轮差,不得于诸军抽摘。令各司排定军分,每一军一将内选有职名家口、无过人充,已经入国人不差。仍于本将内选正、副将一员部辖前去,正将充上节,副将充下节。如本将人不足,许于别将内差。」 二十五日,诏:「每岁奉使金国,合差上、中节内,除都辖、引接并国信所指使已有定例外,更留二员听候御前降下。自今使、副许辟差亲属二人,书状官一员,掌管私觌职员一名,其余并令吏部于见在部籍定名次、经任无过犯大小使臣,委长贰公共选差人貌魁伟、年六十以下无残疾人充。如在部人不足,申枢密院,令三衙轮差入队准备训练,其已经入国人不差。具姓名申枢密院讫,发赴使、副,依旧国信所审量。」 八年十一月十九日,诏:「自来年为始,令六曹将合差奉使金国正旦、生辰使副并馆伴、送伴下引接仪范人,每曹籍定一十人,于差使、副前两月遇旬休日分轮一曹所籍人数。赴都亭驿,令国信所掌仪通事使臣指教阅习。尚或违戾,令本所具申枢密院取旨。」 十年十二月十六日,权兵部侍郎余端礼等使金国还,上虏中事。接伴问端礼云:「南朝几年一郊 」答曰:「帅是三年,礼典已定。」复问:「金国几年一郊 」接伴云:「无定,或时行之。」 十三年正月七日,权工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李昌图言:「窃见本部所辖文思院,每岁制造北使器皿等物。 方其成也,初则起部长贰临视,版曹继之,赴都亭驿,中使点集,复赍诣宰执 阅,至再三,亦云足矣。犹以为未也,又从而缴进,以渎天听。此屑屑之事,自有司存,何至仰劳九重之尊!乞自今所造锡赐北使等物,止令赴都堂详悉验视,免行进呈,以尊国体。」从之。 十一月九日十一月九日:按前数条皆淳熙事,而此条中有「接送伴吊祭使副彭龟年等」之语,则当为绍熙五年事,盖是年孝宗崩,北使来吊,彭充接伴使也。参《宋史》卷三九三《彭龟年传》。,接伴使章颖、副使李孝纯言:「今来取接使人,系在寿皇圣帝小祥之内,兼目今臣僚见行三年之制,及接送伴吊祭使、副彭龟年等祭:原作「发」,据《宋史》卷三九三《彭龟年传》改。,沿路着白凉衫、皂带,乘坐皂鞍鞯,及御筵等处陈设,并用青素及果卓,彻去珠花粉仙,使人免舞蹈山呼,系(接)[按]吊祭之礼。今来颖等接伴贺登宝位人使,系行贺礼,所有服色、礼仪等,未审合与不合从彭龟年体例施行。」礼寺指定,检准已降指挥,群臣入局治事以皂巾、凉衫、皂带。所有今来贺登宝位人使到阙,其接伴使、副等沿路服着合依前项已降指挥。从之。 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宰执进呈毕,上曰:「今次贺正旦人使到阙,缘在丧服中,礼物合与不合收受 」施师点等奏:「欲且下礼官议。」既而礼部太常寺申到正旦礼物乃是通好之仪,不可不受。翌日,宰执进呈郑侨札子。上曰:「金国礼物当与馆伴意度,且令坚辞。如是不从,止令陈于殿门之外,庶几于礼稍顺。」既而金国贺正旦使至,礼物止令有司收受,更不至殿庭。臣僚言:「臣闻礼之能服人也久矣。春秋之时,鲁国有难,齐将图之,仲孙湫以鲁 秉周礼,未可以动。其后夹谷之会,齐使莱人以兵乱之,孔子相鲁,折之以礼,齐卒成好。礼之服人,其明验大效如此哉!日者虏使奉会庆节书币以来,吾国适有大故,陛下方在衰绖之初,命 臣集议,皆曰是故当与之见。既而圣意独断,却其书币,就馆津遣,彼亦逡巡退听而归。此无他,礼之所存有以服其心故尔。今正旦之使复来,其事与前日大同而小异。外庭臣子皆以陛下方御缟素,听事内殿,不知当何以待之。忽已降指挥,见议素幄引见使人,令有司议礼物之当受与否,则知圣意已有所处矣。然臣窃谓彼之前日见却,出于仓卒不意,今日之来,必将深思熟计,以相酬酢。适闻指挥已出,万一彼谍而知之,或恐以贺正为辞,不当于素幄引见。欲望陛下预于此日少留圣虑,或密谕大臣蚤正素定之议,俟其辞或出此,则授之馆伴,从容闲暇以应之,无若前日之举涉于(忽)[ ]遽,则为得体矣。议者犹以谓我之告留之使已往,彼之慰奠之使未来,今日之事,似有先庆后吊之嫌。臣窃谓时之先后适然,至是我本意。况引见于初到之日,至于正旦陛下自行礼于大行几筵之前,朝会俱罢,亦何名为庆哉!国有典故,礼有经权,参酌其宜,自然中节。如臣管见愚陋,何足以仰裨圣明,惟陛下财幸。」诏:「今来正旦通问,专为和好,故说素幄许其入见。若受礼物,则有庆贺之嫌,已令馆伴却而不受。又虑使人 援故事以为请,未审于典礼如何,可令礼官详议以闻。」既而兵部尚书兼权礼部尚书宇文价、权礼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颜师鲁、太常少卿尤袤,秘书省著作郎兼权礼部郎官倪思、太常丞黄黻、太常博士张体仁奏:「臣等历考祖宗以来,虽居丧制,未有不引见人使,亦无不受礼物之文。前朝诸臣岂不知不当受,而所以不免从权者,以为既已通好,不当无事而使之疑也。今岁贺会庆圣节人使,陛下方当哀疚之中,却之使去,中外感孍圣德,虽狼子野心亦知委顺。今正旦人使亦既许素幄引见,受其书矣,所有礼物恐无不受之礼。况元日朝会俱罢,初无贺仪币物,所有将书亦非庆礼。前者圣节之使,专以陛下诞辰,却之可也。正旦为两国通好,万一使客必欲如礼而去,则徒为纷纭,亦恐无辞以却其物。在礼有反经以从权,正为是也,窃以为当受。兼照得所议,若圣断以为然,即乞下馆伴使,更不必宣谕却其礼物,庶几不致临时往复,以全国体。」诏依详议到事理施行,可就殿之东楹设素幄引见人使,百官并免里见,其礼物毋令入殿,付之有司。 十五年二月十八日,诏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京镗假礼部尚书,充金国报谢使,侍卫步军司计议官刘端仁借(客)[容]州观察使、右卫上将军副之。令临安府制造三节人从过界衣服。 十一月四日,殿前都指挥使郭杲言:「每遇金国使人赴阙,例 于三司差伴射官属。窃详军中使臣自辛巳岁至今仅四十年,日渐消磨,见存者往往年迈,筋力向衰,拖疆习射,已非所宜。目即诸军队将、训谏官,其间有人物魁伟、正当壮岁、可习武艺者,拘碍白身,不能应选。乞今后合差伴射官,如兵将官内阙人,不以有无官序通选。如或射中,与特补一官资,不惟军士知有取进之路,又且激昂材艺,得以应选,仰副国家搜择( )[偏]裨之意。」从之。 十六日,礼部、合门、太常寺言:「国朝典故,启攒前三日至祔庙,皇帝并前殿不坐。将来贺登宝位使人到阙,依淳熙十五年贺正旦人使到阙,于垂拱殿东楹引见。今来贺登宝位使人朝见,已降指挥,皇帝御后殿引授书朝见并赐茶,候朝辞日依旧垂拱殿东楹坐赐茶等。今欲权于紫宸殿引见,其余并从旧仪,唯不设仗。」从之。合门条具:一、是日使人朝见,开紫宸殿门并紫宸殿两廊及后殿两廊放班门,令百官并使人入出,赴后殿起居朝见,赐茶。一、知合门官已下并当祗应宣赞舍人已下、合祗应诸司官,并赴后殿后幄起居,宰执有如奏事,赴后殿后幄起居奏事。一、御后殿坐,望参官四拜起居,权免舞蹈,仪仗免排设。一、宰执、使相及使人、侍从、正任馆接拌,并后殿宣坐赐茶。一、行门禁卫等于紫宸殿内随宜排立,迎驾起居,令入内官报拨。一、使人朝见授书,止合知合门官并当祗应宣赞舍人在后殿内,余并出殿。 提点一名同仪鸾司伞褥位。一、使人合赐例物,止 两箱过。如未尽未便事,临时随宜施行。 二十一日,宰执进呈馆伴贺登宝位使、副黄艾等申:「北使王启等云朝见日三节人何不赐茶酒,艾等〔言〕茶以无例。」上曰:「若用吉礼,则三节人皆赐茶酒,今以孝宗之制,故止于赐茶。使、副之外,三节人何预焉 彼不知礼例,故尔。」 二十二日,合门、太常寺言:「今来贺正旦使人到阙入贺,系在孝宗皇帝祔庙之后,缘有已降指挥,自今后应有拜表称贺等事,为在至尊寿皇圣帝丧之内,并权免。欲是日免入贺,并免拜表,所有见辞、受书、赴宴、出入、观游、服着等,欲令所属照应淳熙十六年贺正旦使人到阙见辞等体例施行。」从之。 十六年二月八日,盱眙军申,金国报哀使、副取二月二十五日过界。诏就差何澹、戴勋充接送伴使、副。澹先于去岁十二月差充贺金国生辰,至盱眙,金国遣使报哀,就改命焉。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何澹、戴勋充接送伴使、副。所有衣带自合纯吉。金国使、副如系黑带,听从其便。帷幕用紫。沿路赐宴如坚辞不肯赴座,并令折赐。」既而权礼部侍郎尤袤等续行参酌,接送伴使、副与金国使、副初接见日,合依典故权服公服,黑带,佩鱼。以后沿路相见,其接伴使、副自合纯吉服。从之。 十二日,诏差中书舍人罗点假朝请大夫、试吏部尚书,充金国报登宝位使;武功大夫、济州防御使、权 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谯熙载假保信军承宣使、知合门事、兼合客省四方馆事副之。其合行事件并依绍兴三十二年体例施行。自后接送馆伴、正旦生辰使副借官同此。 十四日,宰执进呈差馆伴使副职位、姓名,其间依例亦具统制官。上曰:「不宜差军中官,此辈素不知书,不闲仪矩,一旦差充此等职事,往往旋去习学,徒为可笑。又使余人互相仿效,尽废武艺而从事于此,甚非稳便。今后切不须差。」 十五日,诏差起居舍人诸葛廷瑞假翰林学士承旨、朝请大夫、知制诰兼侍读,充吊祭金国使;皇叔太子右内率府副率赵不慢假鄂州观察使、左武卫上将军副之;秘书郎刘崇之假朝散大夫、起居舍人、兼史馆修撰,充金国读祭文官。其合行事件,依正旦体例施行。既而崇之言:「使、副除随行人外,有三节人从分掌窠座,是以不至失事。今既不许增创,所有合用应办掌管人数,乞就见差三节人内分拨祗应。」从之。 二十七日,尚书省言:「金国并遣使、副,名色不一,沿路申发文字,往往差互。」诏止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之类称呼。 二十八日,太常寺言:「诸葛廷瑞等过界服着等,今讨论于典故,即无该载,所有使、副等过界合服所借本品服。仍乞准備紅 (黑)[紅]帶、黑 黑帶,候到金國弔祭,令使、副等審度服繫施行。」从之。 三月六日,诏国子祭酒沈揆假端明殿学士、中大夫、提举中太一(官)[宫]、 兼侍读,差充贺金国登宝位使;武功大夫、吉州刺史、权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干办皇城司韩侂胄假安庆军承宣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副之。 九日,诏:「访闻平江、镇江府等处,赐金国使人御筵多不整肃,冗闹观看。今使、副所到州军,预报守臣差人约拦,犯人禁勘取旨。每差接送伴,令承受宣谕。」 十四日,诏:「今来使人往来频并,沿路州县不得馈送。如有违戾,并以赃论。」 四月十六日,接伴使张涛言:「至盱眙,见入递文书率多淹缓。乞下浙西、淮东严行约束,应干涉使客文书,别立字号,依摆铺法日行三百五十里,违者究劾。」诏两(别)[路]提举马递铺官严行约束,毋得违戾。又言:「递年使客往回、例于镇江都统司及楚州出戍军中,差步卒二百余人,骑卒一百人,服乘小马九十五人,州郡批支券食等数目既多,未免烦困。乞下淮东运司,照应前数减半差拨。」从之。 八月二十九日,主管往来国信所言:「金国贺登宝位人使将来到阙,契勘近奉使贺金国登位国信使、副沈揆等过北界所赐衣服例物,常例外更有别赐物数。射弓、朝辞:正使,红锦绫罗透背等共三十五段,鞍辔马二匹,散马一十二匹,折绢二十四匹,杂色里绢二十五段;副使,红锦绫罗透背等共一十五,鞍辔马二匹,散马七匹,折绢一十四匹,杂色里绢一十段。朝辞三节人:上节银一十两,绢二十二匹;中节银八两,绢 一十八匹;下节银五两,绢一十一匹。」得旨,令国信所将别赐物段等比拟指定折赐。本所参酌比拟到,计合折银五千三百九十两。诏依,其银令封桩库日下支降。比拟折银:正使,杂色绫罗彩绢共折三百两,马二匹折银一百两,鞍辔二副折银二百两;副使,杂色绫罗彩绢共折银二百八十两,马二匹折银一百两,鞍辔二副折银一百二十两;都管书状官共四人,杂色彩绢共折银一百两,盖 五副折银一百两;上节共七人,杂色彩绢共折银四十两,盖 二副折银四十两;下节共三十九人,杂色绢彩共折银三十两,盖 一副折银二十两。 十一月十四日,臣僚言:「乞降指挥,今后奉使下节军兵,须令所差军分拣选惯能乘马之人,仍须先于教场中选试,取其精熟者保明差拨。其上、中节内大小使臣如准备差使、执旗、报信、小底之类,当于诸军训练队将内(大小使臣如准备差使执旗报信小底之类当于诸军训练队将内)选人物魁梧、鞍马习熟者为之。自来年贺生辰奉使为始。」从之。 光宗绍熙元年六月八日,上宣谕:「奉使金国一行人合得一官赏,后来因人议论镌减,自今可与复旧。三节人往返最劳,或有坠马等便至死损,不应吝此赏格。」 十三日,臣僚言:「朝廷所差使、副一行事务,委任甚重。至若国信所人,不过使之往来商议,皇城司人,不过使之(机)[讥]察事宜而已,初非有所假借,使之得 以谁何使、副也。此曹合而为一,自作威福,不容钤制。其入国者,往往又于过界之后妄生事端,或于其间反行挑搅,恐动使、副,及沿路恐喝监司、州县,多受钞物。乞自今应接伴入国使、副及一行官属事务,许其从实(机)[讥]察。万一国信所与皇城司人不遵绳检,犯今来约束,非理求取批借,及如臣前所陈,亦许使、副具名闻奏,庶几事体两全。」从之。 十月二十八日,皇子嘉王府翊善黄裳等言:「送伴至扬州,收金国礼信所牒一件,及本所回牒照会,却云牒内不合书写年号,不肯收受。据北引接赍到公案内,有本朝送伴所回牒,果是无年号,遂牒会到盱眙军遇与泗州公文往来,并写年号,犹执前说。至盱眙军临行,方肯收接。照得所差行司缘无正阙,往往多是在外浮泛之人充应,是致乖误。乞今后正差行司二名,却于合(将差)[差将]校内损减人数。仍于曾充行司、惯熟谙晓行移人内选差。」诏国信所今后同接送伴使、副,将行司吏人公共选择差拨。 二年正月三十日,盱眙军奏,金国事故使、副取二月初四日过界。诏就差苏山、刘询充金国报哀接送伴,其合用都辖等,并于三节人内就差。合行事件,仰国信所日下照例开具,申三省、枢密院。山等系贺金国正旦,回程年例合至正月三十日到盱眙军,三省检举,故有是命。 二月三日,诏户部郎中宋之瑞假朝请大夫、试礼部尚书,差充吊祭金国使;合(问)[门] 宣赞舍人、点检合门簿书公事、充宣词令赵嗣祖假严州观察使、左卫上将军副之;秘书郎兼权仓部郎官王叔简假朝奉大夫、守太常少卿、兼史馆修撰,充读祭文官。既而叔简言合用公使从物、乘马、张盖等,既比使、副一体,所有乘座舟船、龊立黄旗,乞行下所属制造。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