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51 页/共 1125 页

十月五日,诏朝奉大夫给事中上官均、朝散郎给事中谢文瓘、皇城副使王渐、礼宾副使兼合门通事舍人刘裔各降两官,以使辽吊奠而从者更衣以入,有违旧章故也。 徽宗崇宁元年五月二十六日,诏朝请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宋景降授朝奉郎,文思院副使曹潘降授供备库使,送吏部,以接伴辽使不能阅其徒从之实故也。 四年八月二十八日,承议郎、尚书礼部侍郎刘正夫假资政殿学士正:原作「王」,据《宋史》卷二○《徽宗纪》二改。、大中大夫,为辽国国信使,以林摅未毕使事摅:原作「攎」,据《宋史》卷二○《徽宗纪》二改,,虏继遣使 至,故再遣。时靖和皇后园陵在京,府界禁音乐七日,虏使托疾不肯入见,得旨就馆钖赉,卒使如礼而归。 八月十八日,枢密院言:「尚书度支员外郎王革接伴辽国贺天宁节人使到相州,遇靖和皇后小祥,赐御筵合作乐与否。今太常寺检会庄穆皇后周祥故事,特不视朝,其(曰)[日]百官诣西上合门进名奉慰。」诏靖和皇后小祥、大祥,依小忌内外禁乐一日。 五年正月二十一日,诏马防罢刑部侍郎,降授中奉大夫、知蕲州,以奉使辱命也。 政和二年八月十二日,臣寮言:「接送伴北使及引押夏人,前此务为苛察,及以语言相胜,或致生事。乞加谨择,仍申严几察条禁。」诏令尚书省、枢密院立法禁止。 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诏:「访闻接伴副使高士儒于白沟驿感疾,至雄州身亡,盖缘使事物故在道,理宜存恤。仰本州岛委官一员照管津遣,仍量与应副。」 四月五日,诏尚书屯田员外郎杨信功送吏部,以言者论其送伴北朝人使,肆言亵狎,有损国威故也。 七年二月十二日,诏朝请大夫杜充降授朝散大夫,勒停;武显郎、宣赞舍人狄瓛降授武略郎、宣赞舍人,勒停。坐尝奉使轻紊典章故也。 宣和四年正月二十四日,诏朝奉大夫宋孝先降一官勒停,坐奉使辽国傲慢失职故也。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应昨缘奉使金人,有未 经推恩人,许令自陈,与检详元降指挥推恩。内有金国拘留未还者,其请给令所属权给一半赡养其家,候及一年止。」 九日,诏从事郎傅雱特授宣义郎,假工部侍郎,充金国通和使,武功大(臣)[夫]赵哲副之;修职郎王伦特授朝奉郎,假刑部侍郎,充金国通问使,进士朱弁补修武郎副之。已而辅臣黄巘善、汪伯彦请遣祈请使,改傅雱为祈请使,马识远副之。其已降遣兵约束,且令马忠、薛广等驻札大河之南,候遣使先行,别听进止。 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赦:「应官吏等奉使见在金国之人,所有其余应干恩数等,并候回日一并给还,仍不拘厘革年限。」《石林燕语》:宋朝馆伴契丹,例用尚书、学士,盖以陪臣处之,下契丹一等也。契丹馆于都亭驿,使命往来称国信使。高丽馆于同文馆,不称「国信」,其恩数、仪制皆杀于契丹。自后王将明等皆以学士馆伴,仍升使为国信。建炎三年余在扬州余:原作「毕仲衍」,据《石林燕语》卷七改。,复入为学士,高丽自海州来朝,遂差馆伴。因建言:「高丽用学士馆伴,出于一时之命而升为国信使。今风尔四夷尔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因辞疾,于是改差中书舍人张达明而罢罢国信,皆用元丰旧仪,自余请也余:原作「毕仲行」,据《石林燕语》卷七改。。 绍兴二年九月四日赦:「应官员、诸色人因奉使金国未回之人,其家属寄居州县,已降指挥令所在官司多方存恤。窃虑州县遵奉不虔,仰监司按察,无致失所。」 十九日,诏:「应奉使金国未还之人,并随逐官员、使臣等,其家属散在诸路州军居住,访闻 所在并不应副请给,自今后专责守臣,须管排月支给。如违,从徒三年科罪,仍许奉使之家越诉。及出榜晓谕。」四年九月十五日、九年正月五日、十年九月十日赦,并令按月支给。 三年五月十七日,诏端明殿学士、左太中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充金国军前通问使,左朝奉大夫、试工部尚书胡松年副之。续条具申请:三节人从欲于六曹及诸官司内,不以有无官资及见任(侍)[待]阙、已未参部人内,指名抽差或辟差。如有一切违碍,并免执奏,不许辞避。上、中节内有官人与先次转四官资,白身人并先补承节郎,进士先补迪功郎。候回日,各与依军功法,特添差合入差遣一次。今来转补官资,依例不作非泛补授,理当参部差出,理为资任。下节军兵并各先转三资,候回日更转一资。上节都辖一员,指使二员,书表司二员,礼物六员,引接二员,医候一员;中节职员四员,亲属亲随六员,执旗信三员,小底二员;下节御厨、工匠二人,翰林司二人,仪鸾司一人,文思院针线匠人一人,将校二人,管押军员二人,军兵六十人,教骏二人。书状官欲支起发绢六十匹,钱一百贯,银五十两;上节起发都辖绢四十匹,钱十贯,银二十两;指使、礼物官、医候、引接、书表司并各绢三十匹,钱四十贯,银一十两;中节起发并各绢二十匹,钱三十贯,银一十两,内医候破合药一百贯;下节军兵、军员起发绢一十匹,钱二 十贯。内有官人并许带行新旧见任请给,如无请给,每月支(瞻)[赡]家钱三十贯,日支食钱五百文。军兵每月赡家钱八贯,日支食钱五百文。内将校起发钱、绢并赡家食料等钱,依中节人体例,有官人各破本身驿券一道。三节人并借请两月。从之。 五年二月二十二日,诏:「应奉使金国未还之人,具应干恩数,令本家赍元差或干照文字赴尚书省陈乞施行。」 绍熙五年闰十月十九日绍熙:原作「绍兴」,按绍兴五年无闰十月,且下条云「同日」,而所述正为绍熙五年闰十月事,因改。参《宋史》卷三七《宁宗纪》一。,奉使金国报谢所言:「照得今次合差下节军兵并训练官等,系轮到侍卫马军行司差拨出戍建康府人。窃缘本所起发不测逼近,若行差取,相去千里,委实地里差远,虑恐办集职事不前,是致抵梧。乞就便于殿前司或步军司借差上件官兵一次。其马军行司合差官兵等,充日后以次奉使差使。」诏于步军司权差一次。 同日,两浙转运司奏:「金国信使、副非晚过界,所有往响应副御筵并沿路舟船、出陆(船)[般]担人夫排办饮食宿项等,检会淳熙十三年十一月指挥,并委漕臣,今后准此。窃缘本司见今应办哲文神武成孝皇帝梓宫过江、攒宫修奉等事务,委是繁剧,难以前去,乞别委浙西监司应办。所有一行舟船并祗备库陈设衣帏器皿钱酒等,本司却行照例备办遣发应副。」诏(长)[命]浙西提举黄灏,余从之。 绍兴七年十二月三十日绍兴:原无,因前误入绍熙文字两条,故补二字,以资识别。,诏右朝奉大夫王伦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假龙图阁学士、左中大夫、枢密 都承旨,充金国军前迎奉梓宫使;右朝请郎高公绘转右朝奉大夫,假拱卫大夫、忠州防御使副之。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诏端明殿学士、左太中大夫、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充金国报谢使,光山军承宣使、枢密副承旨钱愐假光山军节度使、枢密都承旨副之。 二十九日,御史中丞勾龙如渊言:「和议既定,遣使岁必再三。欲望特诏有司,检照近年体例,参酌中制,将支赐之物并三节人数及所得恩例,凡使者在馆及至界首,比旧减三分之二,至汴京或至燕中减半,直至金国全破。庶几久而可行,以革泛滥之弊。」诏令三省、枢密院照会。 九年正月五日赦:「应奉使金国未还之人封赠、奏荐,已降指挥给还合得之数,尚虑所在州军保奏稽缓,或官司非理沮抑,仰监司按劾,御史台觉察。」 同日,诏王伦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免签书,仍赐同进士出身,差充迎请梓宫梓:原作「粹」,据《宋史》卷二九《高宗纪》六改。、皇太后、交割地界使,蓝公佐除宣州观察使,假保信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副之。 二十六日,右谏议大夫李谊言:「国信所指差三节人从,多是进士,甚至于执旗、报信亦以进士为之。伏望今后所差三节人,除亲随许用进士二名外,余并以使臣充。绍兴八年以前使人将命,实犯不测,故三节人从悉假以优恩。今既通和,岂可复援前例 欲乞量与鑴减。」诏令礼部检照奉使大辽体例,参酌条具以闻。 十年九月十日 赦:「应因奉使金国未回并属官,其官职合该奏荐人奏:原作「奉」,据下文改。,未经奏荐者,特与荫补一次。如系(陛)[升]朝官,特与封赠一次。各令本家于所在州军保明陈乞。」十二年十一月八日赦并同。 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诏左朝散大夫、尚书吏部侍郎魏良臣假左正议大夫,充接伴使;福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王公亮假保信军承宣使副之。馆伴准此。 十三日,诏左朝奉郎、试礼部尚书兼侍读莫将差充馆伴使,成州团练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曹勋副之。馆伴准此。 二十三日,诏左朝奉大夫、试御史中丞何铸除签书枢密院事,差充金国报谢使;拱卫大夫、利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曹勋除密州观察使副之。 十二年年五月三日,诏左朝请郎、试尚书户部侍郎沈昭远假吏部尚书,充金国贺生辰使;福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王公亮假保信军承宣使副之。金国生辰遣使准此。于是诏检奉使大辽进呈取旨。国信所具到国信令格:奉使指使满二次,转进武校尉;译语、亲事官、奉使接送、伴送及两次,转一资;亲从差随奉使及接送伴,两次无遗阙,候投名满二十年转一资;奉使书表司入国三次满足,转一资;奉使随行医官及三次,换章服,已衣紫许回授有服亲,或指射差遣;医学以下转一资,或换章服;奉使礼物殿侍满二次,转三班差使;奉使引接殿侍满 四次,转三班差使。别无奉使大辽生辰推恩人体例。检正、检详看详,参酌拟定:正使起发支赐银绢各二百匹两,钱一千贯;副使起发支锡银绢各二百匹两,钱八百贯,三节人从共破五十人,不许差白身人。上、〔中〕节一十人,下节三十人,内准备差使四员,余差军兵。上、中节先转一官资,内选人比类施行。候回日更转一官资,添差合入差遣一次。内医官更支合药钱一百贯。下节准备差使先转一官资,候回日更转一官资。内军兵先转一资,候回日更转一资。起发上节支银绢各一十五匹(疋)[两],中节支绢一十五匹、银一十两,下节支绢一十疋、银五两。请给:三节人从日支食钱五十文,内有官人带行新旧任见任请给。如无请给或不愿请新旧见任者,每月支赡家钱三十贯。内军兵除带行见请外,月支赡家钱八贯。并自到所日起支,结局日住支。有官资人仍破本身本等券一道,并借请两月。诏依拟定,立为永法。 六月八日,吏部侍郎、充金国接伴使魏良臣等言:「欲乞依旧例差编栏官二员、引接仪范二员、职员二员、小底二人、亲随二人、医官一员、主管文字二人、书表司二人外,更乞差准备差使十员,许依例指差,借请两月。」诏准备差使许差四人,官属人吏等并借请一月。 八月十八日,诏左朝请大夫、试御史中丞万俟除左中大夫、参知政事,差充金国报谢使;荣州防御使、带御器械邢孝扬假 保信军承宣使邢:原作「刑」,据《建炎要录》卷一四六改。、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副之。 九月二十八日,诏左宣仪郎、中书舍人杨愿假户部尚书,充金国贺正旦使;右武大夫、宣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何彦良假奉国军承宣使副之。正旦遣使准此。 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国信所言:「北朝贺正旦人使赴阙,旧例开封府差少尹接送。」诏差知临安府张叔献。 十四年正月六日,诏吏部尚书罗汝楫差充金国报谢使,镇东军承宣使、知合门事郑藻副之。 三月二十六日,诏:「应差生辰、正旦非泛奉使并接、送伴官,合差国信所指使、译语、亲事官及皇城司亲从,并仰依祖宗旧法听审,使、副问荅语言及见闻事件,兼觉察一行人,务令整肃。可札与主管往来国信所,今后遇差奉使等官,令检坐条法指挥关报,常切遵守,毋致灭裂。」 八月八日,诏:「右承议郎、监潭州南岳庙万俟允中奉使金国礼物官日,私以违禁之物附载入国,博易厚利。(游)[特]贷命,追毁出身以来文字,不刺面,配贵州本城收管。」 十五年五月九日,诏:「人使经过州军,令两浙、淮南转运司并以官钱应办,不得骚扰百姓。各具知禀闻奏。」 十九日,诏接伴金国贺生辰副使钱恺降一官,送伴别差人。以接伴不职故也。 十六年三月十日,尚书省言:「接送伴所差官属员数太冗,欲裁减小底二人、亲随二人、主管文字二人。准备差使四员,止差部辖一员、编 栏官二员、引接仪范二员、职员二员、医官一员、书表司二人。」从之。 四月十一日,诏:「今后金国使人赴阙,所差接〔引〕、指使、亲从、(谭)[译]语等人,除身分合得券食钱外,其沿路州军所送钱物并不许收受。如违,以赃论。」 十四日,接伴使、副王循友等言:「接伴使、副沿路收受州郡馈送及有数处犒设官吏等,欲乞今后不许收受。」从之。 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宰执进呈国信所乞裁减接送伴北使官属事。上宣谕曰:「边知白渡淮多日,尚未见到,恐路中滞留,则随从人等不无生事骚扰。可拟降指挥,今后计程赴行在。」 十八年五月十五日,工部尚书詹大方言:「近蒙差充金国贺生辰使,每戒约一行官吏等,不得辄起事端,过有须索。窃虑后来三节人或有不识大体,责办供应,妄生语言,有失事体,所须甚微,所系甚大。欲望自今后每遣使人,严行戒饬。」诏今后遣使,自使、副至三节人,并具知委状申尚书省。 十八日,诏:「今后差贺生辰、正旦使、副,所给起发银、绢、钱并各减半。其三节人各与转一官资,内使、副仍各与转一官。」以殿中侍御史余尧弼言弼:原作「卿」,据《建炎要录》卷一五七改。:「比年盟好既固,将命若安行无虞,与讲和之始事体不侔。」故有是诏。 闰八月三十日,诏:「今后奉使生辰、正旦下三节人过界,并不许与北人博买。如违,从徒二年科罪。使、副不觉察,同罪。」 二十年三月九日,诏左中大夫、参知政事余尧弼差充贺金国登位使,镇东军 承宣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郑藻假保信军节度使、领合门事副之。 十日,诏:「贺金国登位(副使)[使、副]应合行事件,并起发支赐三节人从等,并依未经裁减已前贺生辰、正旦人数体例推恩。」以余尧弼有请,从左、右司看详拟定也。 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诏令淮东、浙西经由州军,遇人使往还,委守臣、当职官并诸军委统兵官严切措置关防,如有违戾,取旨重作行遣。贺正旦人使回程至镇江府,有都统制刘宝下使臣杨敏辄经北使马前,妄出语言,故有是诏。 二十三年四月六日,诏:「今后奉使,须选择醇谨之人,至如武臣作副如:原作「加」,据《建炎要录》卷一六四改。,亦当遴择。」 二十五年十月九日,殿中侍御御史徐 言御:原作「郎」; :原作「嘉」。并据《建炎要录》卷一六九改。:「欲自今后差往金国贺正旦、生辰使副并三节人等回,并不许收受供给馈送钱物等。如辄受者,依朝廷遣使出外辄受供给馈送以自盗论,供送者与同罪。奉使一行往回经由州军、县镇,非理需索糜费,一切尽行往罢,不得依前应副。如有违戾,并委本路帅臣、监司觉察,按劾闻奏,取旨重行远窜。如帅臣、监司失于按劾,令御史台觉察弹奏。」并从之。 十二月二日,上宣谕辅臣曰:「张士襄去岁奉使回,当朕前奏事,欺罔不寔,宰相止以奉使不肃罢,续以宫祠处之。可与远小监当,以为后来奉使之戒。」 二十六年二月四日,进士单镃言:「比年以来,奉使官属不问贤否,惟金多者备员而往,多是市廛豪富巨商 之子,不可不革。欲望自今凡遣使人,必加谨简,其所辟到三节人从,先具姓名申取旨,三省、枢密院次第审量。仍札下国信所,更切觉察,庶革前弊。」从之。 四月十九日,诏翰林学士、左朝请郎、知制诰、兼侍讲陈诚之假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读,充贺金国上尊号使;吉州刺史、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苏晔假崇信军节度使、领合门事副之。以盱眙军言,得泗州牒牒:原作「军」,据《建炎要录》卷一七二改。,上号圣文神武皇帝故也。 十月十五日,诏:「奉使金国使、副并三节人推恩,并有定制,今后不得援例,过有陈乞。如违,令御史台弹劾。」 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诏:「今后人使往来,两浙、淮南漕臣须管随后行船,不得相远。仍多办舟船、篙稍,准备使用。」 二十八年二月十三日,诏:「奉使、接送伴使副往回,不得辄赴筵会。如违,依已降收受馈送指挥科罪,仍令台谏觉察弹奏。」 四月十七日,权尚书工部侍郎刘章言:「奉使凡三节傔从,皆与转官资于启行之日,既受赏典,往往慢易。欲望依使、副例,俟回日推赏。」从之。 五月二十八日,诏泉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石清与外任,以馆伴北使饮酒致醉、疏慢失体故也。 十月十九日,诏:「接、送伴官属等,已有约束,不许私贩。其奉使三节人从,可令有司参照立法禁止。」 十一月二日,臣僚言:「比年以来,奉使辟差官属多不亲行,募人充代,市井狡猾之徒,何 所爱惜!欲望申严宪令,应三节人从如或假名代行,重赏许告。奉使失于觉察,亦与其罚。」诏依,仍自来年为始。 二十九年九月四日,诏:「自建炎、绍兴以来,奉使未回之人有亲的子孙,本家见无食禄人者,可令经吏部自陈,验实申尚书省取旨,特与一名恩泽。」 二十一日,诏翰林学士、左朝散郎、知制诰周麟之假左朝散大夫、信安郡开国侯,充奉使金国皇太后告哀使;吉州团练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苏晔假崇信军节度使、齐安郡开国侯副之。 十月三十日,礼部言:「今来显仁皇太后上僊,所有将来人使过界并三节人从合着衣带,及沿路御筵、入见花宴听乐等,下太常寺讨论。显仁皇太后系于十月二日小祥,十四日大祥,十六日禫除,其告哀使、副并三节人若于禫除日分过界,即合从吉服,只用皂鞯、黑带之类,如嘉佑八年、元丰八年故事。」从之。 三十一年四月七日,诏:「应靖康、建炎、绍兴以来,奉使未回使、副之家陈乞恩泽,令吏部验实,照应已降指挥,依条施行。其在外人委知、通躬亲验实,保明申吏部。仍令本部行下诸路州军,出榜晓谕。」 五月六日,诏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假信安郡开国公,充金国称贺使;洪州观察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苏晔假崇信军节度使、领合门事副之。 二十二日,权礼部侍郎金安节等言:「今来孝慈渊圣皇帝升遐,自发哀后, 馆伴并送伴使、副等官,合权易黑带,去鱼,乘皂鞍鞯。其人从止合服紫衫、黑带。」并从之。 六月二十七日,诏左朝散大夫、敷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徐 假资政殿学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观使,充金国称贺使;文州刺史、权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张抡假保信军节度使、领门事副之。 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诏左朝奉郎、守起居舍人洪迈假翰林学士、左朝议大夫、知制诰兼侍读,充贺金国登位国信使;果州团练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张抡假镇东军节度使、领合门事副之。 四月七日,诏:「奉使金国使、副下三节人私行博易,即仰觉察以闻,重寘典宪。如使、副博易,回日令台谏弹劾。」 三十二年七月九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诏中书舍人刘珙假礼部尚书,充皇帝登宝位报金国信使;知合门事孟思恭假保信军承宣使副之。既而谏议大夫任古言思恭受赂,罢见任,诏差知合门事张说假昭庆军承宣使代之。 二十八日,诏右宣教郎卢仲贤假枢密院计议官、右宣教郎李拭假将作监主簿,并充通书金国左副元帅府。 十一月十三日,诏尚书户部侍郎王之望假礼部尚书,充金国通问国信使;知合门事龙大渊假崇信军承宣使副之。 孝宗隆兴元年三月十九日,王之望等言:「先蒙差充金国通问国信使、副,今既不过界,三节人合与不合放令逐便 兼辟差王铢、龙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