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442 页/共 479 页

照镜山州西北二里。山前有池如镜,倒影其中。又休桑山在州东北十五里,今名九盘。下有流泉,曰休桑溪。南流入于盘江。○羊鼻山,在邑市废县东北十五里,以形似名。顶有泉,引以灌溉。又木龙山,在邑市废县东南十五里,高可五百余仞。《志》云:州北三十里有关索岭,高二十余丈,险峻难度,若关隘然。   ○巴盘江在州西。源自曲靖府陆凉州,流经云南府宜良县,入府境,过邑市废县,至州西南合铁赤河,东南流入广西府界。   铁赤河州西四十里。自府境流入过瓦渡、双龙溪至州西南,又过兴宁溪,下流入于盘江。○兴宁溪,在州东二里,绕州治西南流入于铁赤河。   ○天生桥有二:一在州北五十里,一在州东北十二里,皆石梁可渡,不假人力,因名。又州境有革泥巡司及和摩驿。   ◇广西府东至广南府四百八十里,西南至临安府阿迷州二百二十里,西至临安府宁州二百四十里,东北至曲靖府罗平州二百十里,西北至江府路南州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里,至江南江宁府七千五百二十里,至京师一万九百六十五里。   《禹贡》梁州南徼。汉为郡地。蜀汉属兴古郡,晋宋因之。隋属州,东爨、乌蛮、弥鹿等所居。后师宗、弥勒二部强盛,历蒙氏、段氏,皆不能制。元初,内附,隶落蒙万户府。至元十二年,立广西路。明初,改为广西府土知府旧昂姓,今为土照磨属夷,有黑爨、夷、上獠、沙蛮、猡猡,五种杂居。《筑城记》:广西东临水下沙夷,西近龟山寇巢,南连路南州,北接陆凉旧越州。土舍夷猡,四面杂处,而沙夷尤称犷犭旱。旧为矣邦、生纳下村,土官掌之。成化十四年以后,属于流官,领州三。今仍曰广西府。   府东瞰粤西,南控交趾,山谷幽阻,民夷富强。《志》曰:诸山为屏,八甸为堑,弹压乌沙、土獠诸蛮,是郡之大势也。   ○广西城府治旧在矣邦、生纳二村,无城,成化中,始筑土城,寻圯。隆庆五年,易以砖石,周三里有奇,门四。   ○发果山在府治北,培相接,环于府治。城中有山曰钟秀,城南二里曰翠屏山,皆与府治相环带。   阿卢山在府西三里。山延亘四十余里,南连弥勒,北跨师宗,有山洞深邃莫穷,洞中流泉入于西溪。山下诸蛮旧曰阿卢部。又有吉输山,在府东南五里。○临光山,在府西十里,与阿卢山相接。   ○巴盘江在府西北百里。一名潘江,亦作半江。自江府流入,又东至师宗州界而入曲靖府罗平州境。又有盘江,在府西五十里,自临安府阿迷州流经弥勒州界,复东北流经府西,至师宗州而会于巴盘江。   西溪在城西。《志》云:师宗州诸水多伏流于地,至阿卢山洞始出而为溪,流经府城西,环抱城南,与东溪合,下流入于矣邦池。   矣邦池在府西南。一名龙甸海,亦谓之乾海。周三十余里,半跨弥勒之界。有二源:一出阿卢山麓石窍,一出弥勒州吉双乡,南流入盘江,中有小山。明弘治十二年,李韶言府南有乾海,后有平壤一带,有水利可开屯田,是也。   师宗州在府北八十里。北至曲靖府罗平州一百二十里,西至江府路南州一百二十里。   古南蛮地,地名匿弄甸。爨蛮师宗者据之,号师宗部《一统志》:宋时爨蛮居宕浪甸,其后师宗居匿弄甸。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十二年,置师宗千户总把,领阿宁、豆勿、阿卢、豆吴四千户,属广西路。二十七年,改为师宗州。明因之编户六里。属广西府。今仍旧。   州山高水深,称为雄险。   ○师宗城今州治。《志》云:元置师宗千户总把,治于州东南槟榔洞,后徙今治。旧有土城,万历二十八年修筑。四十年,复展拓之。城周三里有奇。   ○恩容山州北五里,三峰峭拔。○锁北门山,在州北十二里,二峰高耸。经行其间,如门扃然。《志》云:州西南七十里有龟一山,极高峻。去府城亦七十里,为夷猡之薮。明万历四十八年,筑土城于此。周一里有奇,谓之督捕城,府通判驻守其地。   英武山州东八十里,峰峦峭拔,高可千仞。明洪武中,设英武驿于其下,山饶盗贼及虎。行人稀阔,驿遂废。○绿德山,在州东百二十里,孤峰秀削,一名六德山。有六德废驿址,在山下。地名阿歹村,多暴客。   马者笼山州东二百四十里。山高峻。又州东二百里,有高耒山,高三百仞。《志》云:高耒山西南三十里,即马者笼山。   ○巴盘江在州西北五十里。自府境流至此,又东北入曲靖府罗平州界。又州西二十余里有盘江,亦自府境流入而合于巴盘江。《志》云:州近治有大河口,盖盘江经此回曲而为大河也。   ○槟良驿在州东南五十里,今为槟洞村。又东为英武驿,又东为六德驿,三驿俱明洪武初设,寻废。   弥勒州府西九十里,西南至临安府阿迷州百七十里,西北至江府二百五十里。   古南蛮地,本名郭甸、巴甸、部笼之地。些莫徒蛮之裔弥勒者据此,因名弥勒部。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十二年,以本部为千户总把,领吉输、裒恶、部笼、阿欲四千户,属广西路。二十七年,改置弥勒州。明属广西府编户十六里。今仍之。   州襟带山川,控扼蛮。   ○弥勒城今州治。旧为甸村,元置千户所于此。明弘治十一年,始筑土城,周四里,门四。○卜龙山州南五里,旧部笼部千户所置于此。叠嶂重峦,环绕州治。又阿欲山在州西十里,旧阿欲部千户所治也。冈峦重叠,下有温泉。其山绵亘七十余里,东接北倾山。○北倾山,在州北三十里阿欲乡中,高五十余仞,西连阿欲、构甸二山。   盘江山州东南百里。有东西两山相峙,盘江流其中。东抵师宗州,南抵阿迷州,中有石窍,深广丈余。浊水涌出,注于盘江。   ○盘江在州东南。自临安府阿迷州流入境,又东北入府界。○八甸溪,在州治北,其源有三:一出旧村,一出阿欲山,一出北倾山,至州治东而合流,南入盘江。治前有桥曰玉津桥,跨溪上。长五丈,阔七尺。   ○十八寨在州西南。有十八寨山,山箐连属其中。蛮种最繁,盖盗薮也。寨东五里有白马河。○新哨,在州西南。自阿迷州之彭堡达于新哨,乃至州治,又北出板桥,接云南府宜良县界。   维摩州府东南二百六十里。东北至广南府百七十里,西至临安府蒙自县百五十里,南至安南界一百七十里。   古南蛮地。元始立维摩千户,隶阿迷万户。至元中,以维摩为千户总把,领维摩、屈中二千户,隶广西路,后改为维摩州。明初因之土知州旧资姓,今李姓,编户九里。州今省。   州南瞰交趾,险阻之区也。   ○维摩城今州治。元初,为维摩千户所,后建为州。明洪武初,设流官,筑土城于今州西北。宣德以后,交趾背叛,土司侵强,旧治遂废,因徙今地。万历二十年,始筑土城,周二里有奇。《志》云:州西南有法土A1城。A1,读陇。其城险固。城后有高山壁立,复有石城,甚险峻,冯高临下,城中每恃为声援。又西地名江那,亦据险处也。丘北城在州西。又东至旧维摩城,有箐口甚险隘。《志》云:州西又有三乡城。明万历二十二年筑,周一里有奇。   ○曲部山在州治西。中峰高耸,下有泉,流为溪。经州南数里,入于石窦。今山下有曲部驿。○万年龙山在州东北百里,有泉成溪,流入广南府界。又有宝宁山,下亦有泉,流入于宝宁溪。   小维摩山在州东北八十里。高可千仞。又有大维摩山,在州东南一百里,高出众山之上,昔时土官皆世居此。○阿母山,在州东南九十里,高千余仞,下有阿母驿。又东七十里为维摩驿。又折角山在州东南百五十里,下有泉,流为折角溪。○龙定山,在州东南三百余里,有五峰屹立。   ○宝宁溪在州东北百二十里,出宝宁山,南流合万年龙溪及折角溪之水,流入广南府界,汇于右江。   ◇广南府东至广西泗城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广西府维摩州百七十里,南至古器野界六十里,北至曲靖府罗平州界四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九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七千九百九十里,至京师一万一千四百三十里。   古南蛮地。宋时名特磨道,侬智高之裔居之宋至和二年,广西经制使余靖遣邕州司户参军石鉴入特磨道,生获侬智高母,即此。元至元中,立广南西道宣抚司,领路城等五州。后来安路夺其路城、上林、罗佐三州,惟领安宁州、富州。明初,改置广南府编户六里,土同知侬姓,领州一。今仍曰广南府。   府山崖高峻,道路崎岖,控临边陲,有金汤之固。《志》云:广南古无郡邑,西洋江限其南,牌头山为之镇,崇巨壑,峻阪深林之区也。   ○广南城《志》云:今府治,在平关坡上。明洪武十九年,树木为栅,周四里有奇,设西南二门,栅下有濠。   ○牌头山府西北五里,峰峦起伏。其右小山连峙如盾,土人筑砦居之。○莲花山,在府东北二十里,五峰连耸,诸小峰参差旁峙,形如莲花。   ○西洋江府南八十里。源出府东南境之板郎山、速部山、木王山,三流相合,东南入于广西田州府之左江。   富州府东二百里,东至广西安隆长官司界一百里。   本南蛮地。元至元中,置富州。明因之土知州沈姓。州无城,编户二里。州今省。   州山谷峻阻,控御群蛮。   ○废安宁州在州西南。元置,明初省。又罗佐废州,一云在州东北百里,亦元置,明初废。   ○祛丕山在州治西。形如狻猊。昔土人结屋避兵其上,今呼狮头寨。   玉泉山州西北七十里。山顶有泉,飞流如素练。下有石池,清碧洄旋,溢流于西洋江。○者鹞山,在州东南九十里,高二百仞,怪石槎岈,蛮酋之壑穴也。又西宁山在州东北百十里,岩洞深邃,蛮潜匿其中,不可究诘。   ○楠木溪州东三十里。源出州境之花架山,其水常温。又南汪溪在州治西,源出州西北之麻卯山暨僻令山。流至州南,合楠木溪东行至石洞,伏流十五里复出,下流入于右江。   ◇元江府东至临安府石屏州界一百十里,南至临安府思陀甸长官司界二百十里,西至思论设者癸寨界三百里,北至新化州界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七百九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七千八百四十里,至京师一万一千二百八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