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宋-朱弁 - 第 26 页/共 31 页

夫末得其原,即变荡由物,故江海有原,乃能自全其常矣。   聋无耳而目不可以蔽,精於明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蔽,精於聪也。   用有所宜,不相妨夺,亦谓精之不分,乃精於一用耳。   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   世昏昧可隐身遁迹。   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   世昭明可沐浴登仕。   丝之为缟也,或为冠,或为。冠即戴枝之,即足履之。   同一缟所制,辄尔有上下之异;同一气所生,亦俱然贵贱之殊。推此察之,复何企怨?   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桮不能塞江河;水之势胜火,一酌不能救一车之薪。   夫虽执可制之具,而德力未赡者,仅若无益於事矣。   冬有雷,夏有雹,寒暑不变其节,霜雪麃麃,日出而流。   冬至之前,阳下复成雷;夏至之前,阴上结成雹。虽在大寒大暑之月,亦未绝变也。若施之於霜雪,则见日而自清沛矣。此所谓中有必然,外不能制,时有必制,物不能然。唯明哲之士,辨此以为宜耳。   倾易覆也,倚易附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   故贤人因而成之,乃传其业易简也。   兰菃以芳,不得见霜,   以有芳香之能,故中道夭於采掇。而才者可不慎也?   蟾蝫辟兵,寿在五月之望。   以五月半取而灰之,能辟兵伤之毒,此乃以才见害耳。岂不谓能神於物而不能自神於身?斯亦白龟见梦於宋元君之类,可不哀哉?   精泄者中易残,   动为外邪所害。   华非其时者不可食。   但非正气所资,设使有其英润,亦能反我之常性也。   舌之与齿,孰先弊,绳之与矢,孰先直。   齿刚先弊,矢直先折。柔而婉者,乃全刚直之德者也。   使影曲者形也,使向浊者声也。   当慎其本。   与死者同病,难为良医,与亡国同道,不可为忠谋。   是知君上当可受药石之谏也。尝试论曰,凡称难者,犹可严戒精释以涉之,不可正者,容可合权适变以佐之。物无弃材,理无弃事,取旨会意,或在斯焉。则所谓君御臣,臣事君,各宜慎其所以者。   使倡吹竿,使工摄窍,虽中节不可使决,君刑亡焉。   决,定也。不可使定音律矣。如君臣乱伦,代司政业,则刑法虽当,不足施立。若因位考法,可谓君刑,双得也。   聋者不歌无以自乐,盲者不观无以接物,   心有所期则形声自至,故静其心者,外无物也。   步於林者,不得直道,行於险者,不得履绳。   婴物不可免乱,犯难不可免害。而步以之林,行以从险,则安能涉弃逝之夷路,游至直之通衢也?   海内其所出,故能大,   言含德之所致也。夫不杜耳目而包声色,不扃真性而一夷险,如斯之道,方与大海同其容,应出纳之德耳。   日不并出,狐不二雄,神龙不匹,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夫一君之德,一用之村,尚无俦匹,而况圣人大化之道,独运之功也?   盖非撩不能蔽日,轮非辐不能追疾,然撩辐未足恃也。   凡有能及於物者,莫作相假,考验由实,未足恃功。故圣人济世利用,推能於物,乘势因人,成事而作其功也。   张弓而射,非弦不能发,矢之命中,十分之一。   夫射本在中,不中何射?百发一中,功过不补。而天下建功从事,莫不然矣。既忘其屡败,独宰其一成,岂不谬於处实行权矣?   饥马在厩,漠然无声,投刍其旁,争心乃生。   血气之类,未尝无欲。故不见可欲,则心不争乱也。   三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满,十石而有塞,百竹而足。   小人狭志,以无厌不满;君子器宇雅大,当分而足矣。   循绳而断即不过,县衡而量即不差,   直奉於道,即不过於是非;平施以德,即不差於厚薄。   县古法以类,有时而遂,杖格之属,有时而施,   治今执古法格异宜,虽绳衡同,亦未足定世,唯审时知变者可。   是而行之谓之断,非而行之谓之乱。   法顺於时则定,法背於时则废。   农夫劳而君子养,   劬劳稼穑以奉上禄,是知苟修其道,则无贱役之弊。   愚者言而智者择。   博采与颂,择善而行。苟有其智,则能因彼成立也。   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   夫见理历然者,如玉之在石,明白可取也。   见之黯暗,必留其谋。   见犹昏昧,必不能行也。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   积小智自以为明者,未能通鉴於万类也。   腹蛇不可为足,虎不可为翼。   天道亏盈,宁肆凶毒,则天下为物害者,可不畏之而诫哉?   今有六尺之广,   古之六尺,今之一步。   卧而越之,下才不难,   既在一步之内,又处人下,将欲过,岂难跨越?才与材同用也。   立而踰之,上才不易,   取向者六尺之度,随卓立之将踰,上材即不易其得也。   势施异也。   同此六尺之材,而异所施之势,即难易将隔,上下县殊,是以君子恶居下流,自强不息也。   助祭者得尝,救斗者得伤,   且辅相善恶,犹利害以及身,则自为之效,足可明矣。   蔽於不祥之木,为雷霆所朴。   苟失所依,虽不遇刑诛,亦未免所累。故君子择处其地也。   日月欲明,浮云盖之;何水欲清,沙土秽之;丛兰欲修,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当慎所好恶也。   蒙尘而欲无眯,不可得洁。   未闻犯声色而性全者也。   黄金龟钿,贤者以为佩,土坏布在地,能者以为富。故与弱者金玉,不如与之尺素。   物无贵贱,唯合宜当用为贵耳。夫不能佩,不能富者,自可谓失治地之宜,旷进德之道也。   毂虚而中立三十辐,各尽其力,使一辐独入,众辐皆弃,何近远之所能至。   凡人君虚心延士,则仁者为之处,义者与之立,各尽其力矣。将任一材,固不可驱御天下也。   橘柚有乡,雈苇有丛,兽同足者相从游,鸟同翼者相从翔。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虽杂糅无穷,唯同之者可治也。   欲观九州之地,足无千里之行,无政教之原,而欲为万民上者,难矣。   君能度时布政,因情设教,而兆民自戴於己,亦何难之有哉?   凶凶者获,提提者射。   谓其有涌有捷,来彼擒射。   故太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至素者,容忍常德可不溢。   君子有酒,小人鞭缶,虽不可好,亦不可丑。   君子有酒以成礼,小人击缶亦为乐。虽节奏非度,世之不传,而适欢和志,自合乐本。然则礼乐天性,备适贤愚,未可丑小人,独美君子也。   人之性便衣丝帛,或人射之即被甲,为所不便,以得其便也。   既而有所贵者,当在乎时,则知常所贱,未可定弃也。   三十辐共一毂,各直一凿,不得相入,犹人臣各守其职也。   能列材以定位,则任力以致远也。   善用人者,若蚈之足,众而不相害,若舌之与齿,坚柔相而不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