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宋-朱弁 - 第 28 页/共 31 页

天有长物之形,地有资与之德,然在方系物矣,安取其功哉?骨肉者初禀重浊,终委块壤,故地有执德之迹,所以下也。骨肉有滞碍之患,所以贱也。以贱归下,理亦然者耳。   与而取者下德也,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全乎有迹之功,固非上德之位,是以圣人玄德同於天也,立德同於地也。   地承天,故定宁,地定宁,万物形,   形犹生成。   地广厚,万物聚,   聚载其上。   定宁无不载,广厚无不容。地势深厚,水原入聚,地道广方,故能长久,   广有大林,方有大德。   圣人法之,德无不容。   卑则物归,宁则自得。   阴难阳,万物昌;   阴为阳所制,则万物昌盛,谓四月节前也。   阳消阴,万物湛。   阳为阴所消,则万物湛息。谓十月节前也。   物昌无不赡也,物湛无不乐也,物乐则无不冶者矣。   气生於形,故赡也。无劳於生,故乐也。处其静者,将自治矣。   阴害物,阳自屈,阴进阳退,小人得势,君子避害,天道然也。   动静有时,故违天,必有大咎也。   阳气动,万物缓而得其所,是以圣人顺阳道。   所谓顺时而行,乃能得欲举,无违事也。   夫顺物者物亦顺之,逆物者物亦逆之,   化周彼者,物无异也;物异我者,化未周也。   故不失物之情性。污泽盈,万物无节成;   物也者,所宜为性,时宜为情。布政设教,不失二宜,则万物全其润泽,咸有信而成熟。   污泽枯,万物无节叶。   英华及节而不生矣。   故雨泽不行,天下荒亡,   山无法道,抑否失时,则蒸人不粒,荒乱流亡也。   阳上而复下,故为万物主。   位高而德谦也。高则物奉,谦则物亲,故可为之主矣。   弗长有,故能终而复始,   其道消息,故不穷绝。   终而复始,故能长久,故为天下母。   母天下者,非有是德,如何也?   阳气蓄而后能施,阴气积而后能化,未有不蓄积而能化者也。   夫自体未全,不能立事,况胜任万物,非乎蓄积之大哉?   故圣人慎所积。   唯积德合和,堪化天下矣。   阳灭阴,万物肥;阴灭阳,万物衰。故王公尚阳道则万民昌,   谓和气洽民矣。   尚阴道即天下亡。   谓杀气灭国耳。   阳不下阴,万物不成,   阴体卑静,故阳德不降,则不能成化。   君不下臣,德化不行,   臣道代终,故君恩不施,则不能行政。   故君下臣即听明,   得天下耳目视听耳。   不下臣即暗聋。   一人闻见,不可胜用。   日出於地,万物蕃息,王公居民上,以明道德;   大人居上位,则道洽德被於民,如日出地,蕃息万物。   日入於地,万物休息,小人居民上,万物逃匿。   小人居上位,则无方御下,使之离散,如日入地,万物当废息乎?   雷之动也,万物启;雨之润也,万物解;大人施行,有似於此。   动以启蛰,润以发生。人君行令,若天作雷雨,未有不从其令也。   阴阳之动有常节,大人之动不极物。   法天应时,所以动而无失。亢极於物者,则抑性而有绝也。   雷动地,万物缓;风摇树,草木散。大人去恶就善,   天地布德除秽,大人革弊施政耳。   民弗远徙,故民之有去就也,去尤甚,就尤愈。   民皆乐土,不愿移徙,唯苛政之甚,不得不去。惠泽少及,不得不就。非谓性分之所易也。   风不动,火不出,大人不言,小人无述。   火因风出,民由上教。   火之出也,必待薪,火人之言,必有信。有信而真,何往不成?   夫火之依薪,言之在信,所以炎炽。若能法教有恒,真而不渝,所往皆遂也。   河水深,坏在山,丘陵高,下入渊,   义已见上。   阳气盛,变为阴,阴气盛,变为阳,故欲不可盈,乐不可极。   盈则覆,极则反。   忿无恶言怒无作色,是谓计得。   能审报复之道,而不先犯以招其咎,是谓保安之计得也。   火上炎,水下流,圣人之道,以类相求,   虽舛错万类,而同其方者,莫不得之。   圣人依阳天下和同,依阴天下溺沉。   阳道生畅,阴道肃杀。若然流布德泽,则民和洽;全用荆楚,则民垫溺也。   老子曰:积薄成厚,积卑成高,   高行厚德在乎积修,首辱重变在乎积犯。   君子日汲汲以成辉,小人日快快以至辱。   汲汲自强,日以成德;快快从欲,以至身辱。所积之异。   其消息也,虽未能见,   言君子之心,亦未能消息。倚伏之道,但慕善直,前自成辉耳。   故见善如弗及,依不善如不祥。   见彼善事,欲速循进;处不善事,如在灾祸也。   苟向善虽过无怨;   且有向道之者,虽为物所咎,亦无加怨於物。以明君子之道自有常行之矣。   苟不向善,虽忠来恶,   素无向善之心,虽有物忠顺於己,而必有不忠之时;虽来其恶,遂生怨於彼者也。然物与我期,理难常顺,责彼以恒,固未之可。乃知怨之所起,直在自无恒德也。   故怨人不知自怨,   怨由自作,奈何非物。   勉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自得即物无不得,岂非不假求佗人?   故声自召也,类自求也,名自命也,人自官也,无非己者。   已上四者,皆由己得也。自官,谓贤愚所赡之位耳。   操锐以刺,操刃以击,何怨於人?   害物物报,怨可自怨。   故君子慎其微。   慎机发之微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