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 第 22 页/共 35 页
  
  
   当脐右边回转,十六次屈曲。
  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注见前段。
  膀胱重九两二铢。
  膀,横也;胱,广也。体短而横广也。又名胞。胞,靴也。靴,虚空也,以虚承水液焉。其九两二铢重。
  纵#19广九寸。
  大计九寸。
  盛溺九升九合。
  贮盛九升九合溺。
  口广二寸半。
  口大计二寸半。
  唇至齿长九分。
  口唇至牙齿长九分。
  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会厌为咽喉,水谷下时,厌按呼吸也。口至会厌深计三寸半,大可容五合。
  舌重十两#20。
  舌,光也,舒涩#21言语也。计十两重。
  长七寸。
  长计七寸。
  广二寸半。
  二寸半大。
  咽门重十两#22,
  咽,咽也,能咽物也。又谓#23之哑,言气之流通既#24要之处也,咽主地气,计十两重。
  广二寸半。
  二寸半大。
  至胃长一尺六寸。
  咽门至胃一尺六寸。
  喉咙重十二两#25。
  喉咙空虚,言其中空虚,可以通气息焉。喉咙,肺之系也,呼吸道路,喉主天气。重十二两。
  广二寸。
  二寸大。
  长一尺二寸,九节。
  计长一尺二寸,九节。
  肛门重十二两。
  肛,釭,言其处似车釭形,故日肛门,即广肠也,又名肢肠。计十二两重。
  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注见前段。
  四十三难曰:
  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
  人不饮食,七日外方死如何。
  然:胃中常存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人无根株,饮食为命。胃为水谷之海,以所受水谷,常存留三斗五升。
  故平人日再至囿。
  囿,凤也。平和之人,日再至囿者,两次登厕。
  一行二升半。
  一次登厕,去水谷二升半。
  日中五升。
  日中再登厕,又去二升半,共五升。
  七日。
  七日之内。
  五七。
  七个五升。
  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
  每足#26登厕去五升,则七日去尽三斗五升水谷矣。
  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平人七日不饮食而死者,皆由於水谷津液皆尽,故死。
  四十四难日:
  七冲门何在?
  冲者,通也,出也,藏府气通出之所也。七冲门户在何去处。
  然:唇为飞门。
  唇属脾,飞动也。言唇受水谷,转入於内。
  齿为户门。
  口齿,心气之所出也,在心为志,出口为言,故齿为心之门户。亦取摧伏五谷,传入於内也。
  胃为贲门。
  贵者,鬲也,胃气之所出也。胃出谷气,胃#27传於肺,肺在鬲上,故为贵门。
  会厌为吸门。
  会厌为五藏音声之门户。又见四十一难。
  大仓下口为幽门。
  大仓者,胃也。胃之下口在齐下三寸,既幽隐之处,故为幽门。
  大肠小肠会为阑门。
  会者,合也。大肠小肠合会之处,分阑水谷精血,各有所归,故日阑门。
  下极为魄门。
  魄门者,下极肛门也。肺气上通喉咙,下通肛门,是肺气之所出。肺藏魄,故日魄门。
  故日七冲门。
  所以言七冲门。
  四十五难曰:
  经言八会者,何也?
  藏、府、筋、骨、髓、血、脉、气会合如何。
  然:府会大仓。
  足场明胃豚、手太阳小肠豚、手少阳·三焦豚、任豚之会,本名中院,大仓,冑之募也。胃化气,养六府,故日会。
  藏会季胁。
  季胁,软肋之名,其端有穴,是脾之募。足厥阴、少阴所会,故日藏会季胁。
  筋会阳陵泉。
  阳陵泉穴,在膝上一寸外康也,足少阳胆豚气所发也。
  髓会绝骨。
  绝骨乃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28四、寸,阳绽#29穴也。亦足少阳之豚气所发也。
  血会隔俞。
  隔俞二穴,在背第七椎骨下,两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膀胱豚气所发也。
  骨会大杼。
  大杼穴,在项后第一椎两傍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豚气所发也。
  脉会太渊。
  太渊穴,在右手寸内鱼际,手太阴肺豚气所发也。
  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
  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其抬在胪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关陷者是也。外一筋直两乳问者,膻中穴也。言气自擅中布气,与肺下灌  诸藏。擅中为臣使之官,气海出焉。
  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若热病在於内,则於外取其所会之穴,以云其疾也。
  四十六难曰:
  老人卧而不寐。
  老人眠外,清醒而不安稳得寐。
  少壮寐而不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