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 第 25 页/共 35 页
  
  
   其脉浮大而缓。
  浮大心脉,缓者脾。
  何以知伤寒得之?
  问伤寒也。
  然:当谵言妄语。
  既伤於寒,则言语当语妄。
  何以言之?
  如何言语谵妄。
  肺主声。
  金扣之有声,故五音出於肺。
  入肝为呼。
  木畏金,故呼。
  入心为言。
  金火相当,夫妇相见,故言故笑。
  入脾为歌。
  土母金子,子母相见,故有歌。
  入肾为呻。
  金母水子,子之见母,发娇呻声。
  自入为哭。
  肺主秋,秋愁也。其音商,商伤也。故自为哭。
  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
  心主暑,肺主寒。谵言妄语,皆肺邪#14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热,酒洒恶寒,甚则喘咳。
  身热者,心病。恶寒喘咳者,肺病。
  其脉浮大而涩。
  浮大心豚,涩肺豚。
  何以知伤湿得之?
  问伤湿之由。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
  既伤於湿,则叉自汗不止。
  何以言之?
  如何自汗。
  肾主湿。
  肾主水,水流湿,五湿皆出於肾。
  入肝为泣。
  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感而泣下,谓肺主悲,悲则金有余,木乃畏之,水乃木之母,母忧子息,肝入为泣。
  入心为汗。
  水火交泰,蒸之为汗。
  入脾为涎。
  土夫水妻,从夫生涎。
  入肺为涕。
  北方生寒,寒生肾,今寒感皮毛,内合於肺,肺寒则涕。
  自入为唾。
  肾之脉上络於舌,故自病为唾。
  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
  故知自汗不止,皆肾邪入心之所致。
  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经寒而逆。
  身热心病,余皆肾病,见十六难。
  其脉沉濡而大。
  大者心豚,沉濡肾豚。
  此五邪之法也。
  五邪脉之法度。
  五十难曰:
  病有虚邪,有实邪#15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问此五邪,何所辫别。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
  心主之时,脉当洪大而长,反得弦小而急,是肝主思,木传於心,夺心之主,是肝往乘心,故言从后来。肝为心之母,母之乘子,是为虚邪。
  从前来者为实邪。
  心主得脾豚,心主毕当传脾。今心主未毕,是脾来逆夺其主,故言从前来。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为实邪O
  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
  火从所不胜於水,今病肾脉来乘,故为贼邪。
  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火从所胜於金,心病肺脉来乘,故云微邪。
  自病者为正邪。
  心主之时,豚反实强太过,反得虚微,为正邪。又无他邪相乘也。
  何以言之?
  又问。
  假令心#16得之为正邪。
  心主暑,今自病伤暑,故言正邪。
  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
  从前来者,脾乘心也,故云实邪。
  伤寒得之为微邪。
  从所胜来者,肺乘心也,肺主寒,又畏心,为微邪。
  中湿得之为贼邪。
  从所胜不中者#17,肾乘心也,肾主湿,水克火,故为贼邪。
  五十一难曰:
  病有欲得温者。
  有病欲得温暖之处。
  有欲得寒者。
  有病欲得寒冻之处。
  有欲得见人者。
  有病欲与人得见。
  有不欲得见人者。
  有病不欲与人相见。
  而各不同。
  所欲不同。
  其病在何藏府也?
  所沾疾病,在何藏府。
  然:病欲得#18见人者,病在府也。
  府万物#19病在府,故欲得见人。
  病欲得温,而不欲得见人者,病在藏也。
  藏属阴,病在藏,故欲得温暖,而不欲见人。
  何以言之?
  又问如何。
  府者阳。
  六府属阳。
  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
  手三阴三阳应天,主暄者#20燥,故得寒又欲见人。
  藏者阴。
  五藏属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