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 第 27 页/共 35 页
  
  
   其始#32有常处。
  肝左胁,肺右胁,心脐上,肾脐下,脾中胱#33,各#34有常处。
  其痛不离其部。
  疼痛止在一部,不离其部位。
  上下有所终始。
  跻上脐下,各有终始。
  左右有所穷处。
  胁左胁右,各有穷极去处。
  聚者,阳气也。
  六府属阳,五聚乃阳气所成。
  其始发无根本。
  发病之始,全无根本。
  上下无所留止。
  气之所聚,回转不定,未尝留止於脐之上下。
  其痛无常处,谓之聚。
  疼痛无一定去处,故谓之聚。
  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以藏府而别其孰为积、孰为聚。
  五十六难曰:
  五藏之积,各有名乎?
  积者,蓄也。血豚不行,积蓄成病也。各有名否。
  以何月何日得之?
  何月分、何日子得此积。
  然:肝之积,名日肥气。
  肥气者,如肉肥盛之状,此是肝积,小充多有之。
  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
  生在左胁,而#35覆杯突出,有头有足。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发咳逆瘤疟,连岁不已。
  令人沾息咳逆瘠疟,连年岁不得住。
  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季夏六月,脾土正王之月也。戊己土也,脾#36气乃戊己日得此疾。
  何以言之?
  何绿戊己日得肥气。
  肺病传於肝。
  五藏受病传於所#37胜,其初沾之肺病,肺金胜肝,故肺传之於肝。
  肝当传脾。
  肝木#38胜脾土,肝不受肺之邪,传之於脾。
  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
  季夏乃脾土正王之时,不受肝所得之邪。
  斗肝复欲还肺。
  肝以脾王而不受邪,故复欲不与脉#39。
  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肺又不受,则因此留结成肥气之积,寓#40以长大,病因成矣。
  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故知六月戊已日,得肥气之积。
  心之积,名曰伏梁。
  伏梁者,祖屋舍之梁栋,此是心积。
  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
  发起於齐上,有如手臂之大,又逆上至於心下。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烦心。
  令人心下烦阀。
  以秋庚辛日得之。
  秋弦豚#41金正王之月,庚辛金也,伏梁得於庚辛日。
  何以言之?
  何绿庚辛日得伏梁。
  肾病传心。
  始初沾息肾病,肾水胜心火,故得於必o
  心当传肺。
  心不受肾邪,心火胜肺金,当传於肺。
  肺秋适王,王者不受邪。
  秋肺金所王之月,不受心所传之邪。
  心复欲还肾。
  心以肺王而不受邪,复欲还与肾。
  肾不可#42受,故留结为积。
  肾又不受,故因此留结为伏梁。
  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故知秋庚辛日得伏梁积。
  脾之积气,名曰痞气。
  痞,否也。否结成积,此是脾积。
  在胃院,覆大如盘。
  痞气覆於胃院,大如盘状。
  久不愈。
  久不安愈。
  令人四肢不收。
  脾主四肢不能收拾。
  发黄疸。
  黄疸,身体手足皆黄。
  饮食不为肌肤。
  脾胃乃饮食藏府,善食而受,谓之食#43。
  以冬壬癸日得之。
  冬乃肾水所王之月,壬癸水也,痞气得於壬癸日。
  何以言之?
  何绿壬癸日得痞气。
  肝病传脾。
  始初沾息肝病,肝木胜脾土,故传於肝。
  脾当传肾。
  脾不受肝邪,脾土胜肾水,当传於肾。
  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
  冬肾水所王之月,不受脾所传之邪。
  脾复欲还肝。
  脾以肾平,而不受邪,复#44欲还与肝。
  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肝又不受,故因此留结为痞气之积。
  故知痞气,以#45壬癸日得之。
  故知壬癸日得痞气积。
  肺之积,名日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