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 第 23 页/共 35 页
  
  
   少壮人眠外常得寐,而不寤醒。
  何也?
  老少相反如何。
  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
  少壮人血气流行常盛旺。
  肌肉滑。
  肌肤肉理滑润。
  气道通。
  血气道路疏通。
  荣卫之行不失於常。
  天地交泰,日月晓昏,冬乃四时之.夜,夜乃一日之冬,人之寤寐皆相合也。一少壮未损其於#30卫,故寤寐与天地阴阳同度。
  故昼日精,夜不寤。
  昼日精强,夜得其寐。
  老人血气衰。
  老人血气衰弱。
  肌肉不滑。
  肌肤肉理不滑泽。
  荣卫之道涩。
  血气出入道路涩,涩不得应时。
  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寐也。
  昼日不得安静,夜不得眠。
  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卫气出则寤,入则寐,老人气衰,故夜不寐。
  黄帝八十一难经慕图句解卷之五竟
  #1鬲者:《本义》无此二字。
  #2二:疑为『一』之误。
  #3当上关於九窍:《灵枢·脉度》作『常内阅於上七窍』。
  #4肝:疑当作『脾』。
  #5隔:《集注》作『格』。
  #6关隔:此下《本义》有『关隔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十一字。《集注》同,唯『隔』作『格』。
  #7缢:《本义》、《集注》作『濡』。
  #8正:《本义》作『止』。
  #9远:据文义似当作『还』。
  #10行:据文义疑当作『存』。
  #11四斗:疑误。
  #12斗:《集注》四十二难虞注作『半』。
  #13四:《集注》作『八』。
  #14之:此下《本义》、《集注》有『一』字。
  #15受:《集注》四十二难杨注作『化』。
  #16三斤:与正文不符,疑当作『二斤』。
  #17在肝之短叶:原作一左肝之短萃』,据《本义》、《集注》改。
  #18一:《本义》、《集注》作『二』。
  #19纵:原作『从』,据《本义》、《集注》改。
  #20十两:《本义》作『十二两』。
  #21涩:《集注》四十三难杨注作『泄』。
  #22十两:《本义》、《集注》作『十二两』。
  #23谓:原作『胃』,据《集注》四十二难杨注改。
  #24既:《集注》四十二难杨注作『阪』。
  #25十二两:《本义》作『十两』。
  #26足:据文义似当作『日』。
  #27胃:《集注》四十四难杨注作『以』。
  #28上:原作『土』,据《文义》改。
  #29阳千:《集注》四十五难丁注、虞注均作『阳辅』。
  #30於:据文义疑当作『荣』。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卷之六
  卢国秦越人撰临川晞范子李駉子野句解
  四十七难曰:
  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人头面独能禁耐寒如何。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
  详见头者诸阳之会图。
  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
  手少阴从心系侠咽,又上肺,出腋下,下循懦内后康。足少阴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出络心,注胸中。手太阴从肺系出腋下,下循燸内。足太阴从胃上膈,注心中。手厥阴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下循燸内。足厥阴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后。
  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
  诸阴皆不至头,惟诸阳至头。
  故令面耐寒也。
  阳气在头面,故耐寒。
  虚实邪正第七#1
  四十八难曰:
  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人有三般虚、三般实如何。
  然:有脉之虚实。
  豚有虚有实。
  有病之虚实。
  病有虚有实。
  有诊之虚实。
  诊视有虚有实。
  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濡者阴豚也,故日虚;紧牢阳豚也,故日实。
  病之虚实者。
  有三。
  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一则阴阳者,主其内外也,今阳不足,阴出乘之,故出为虚。阴不足,阳入乘之,在外俱阳,故入为实。
  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二则肺主声,入心为言,故言为虚。肝主谋虑,入心即不言,故不言为实。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三则阳主虚,阳即急,皮肤满急为实。阴主静,阴即缓,皮肤宽缓为虚。
  诊之虚实者。
  有四。
  濡者为虚,牢者为实。
  则#2皮肤濡缓为虚,皮肤牢强为实。
  痒者为虚,痛者为实。
  二则身体痒痒为虚,身体几有疼处为实。
  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三则轻手按之则痛,为外实,病浅故也。重手按之便快,为内虚,病深故也。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四则重手按之则痛,为内实,病深故也。轻手按之乃快,为外虚,病浅故也。
  故日虚实也。
  又总言之。
  四十九难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