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49 页/共 737 页

又曰:窦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夺沁园公主,园田公主不敢诉。後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呜不得对。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臣乎!” 又曰:杜根。和熹邓后临朝,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上书直谏。太后大怒,收根,囊盛扑杀之。执法者私语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载出城外,根诈死。三日,目中生蛆,因逃窜。及邓氏诛,根方归,徵拜侍御史。 《魏志》曰:太祖讨张鲁东还。时有将军许游拥部曲不附,太祖大怒,先欲讨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於膝,作色不听。缪袭欲谏,太祖逆谓之曰:“吾计已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耶,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耶,虽成宜败之。殿下逆令臣勿言,何待下之不阐闳乎?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石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钧之钟不以莛ㄅ起音。今区区之游,何足以劳神哉!”太祖曰:“善!”遂厚抚游,游即归服。 又曰:夏侯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时夏侯渊与惧为将军,军中号为盲,夏侯恶之。每览照,恚怒,辄扑照着地。 又曰:诸葛亮既屡遣使,交书於司马宣王,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将出战,辛毗伏节勒军,军吏以下乃止。 《吴志》曰:吕蒙,字子明。少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呵不能禁。归告其母,恚怒,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居,设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又曰:孙权为吴王欣宴之末,自起行酒。虞翻伏地佯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後杀善士,翻虽有罪,天下孰知之?”权曰:“曹孟德杀孔文举,孤於虞翻何有哉!” 《蜀志》曰:姜维为邓艾所摧,还阴平。寻被後主敕命,乃投甲诣会於涪军,将士咸怒,拔刀斫石。 《晋书》曰:王导妻曹氏性妒,导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曹氏知而将往焉。导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蔡谟闻之,戏导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谟曰:“不闻馀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导大怒,谓人曰:“吾往与群贤共游洛邑日,何曾闻有蔡克儿!” 又曰:郗超实党桓氏,以父忠於王室,不令知之。将亡,出一箱书,付门生曰:“本欲焚之,恐公年尊,必以伤愍为弊。我亡後,可呈此箱。不尔,便烧之。”後果哀悼成疾,门生依言呈之,则悉与温往反密计。於是大怒曰:“小子死恨晚矣!” 又曰:周访为荆州,王敦以访名将,勋业隆重,有疑色。其从事中郎郭舒说敦曰:“荆州虽遇寇难荒弊,实为用武之国。若以假人,将有尾大之患。公宜自领以为梁州足矣。”敦从之,访大怒。敦手书譬释并遗玉环、玉碗以申厚意。访投碗於地曰:“吾岂贾竖可以宝悦乎!” 又曰: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齐书》曰:袁彖性刚,尝以微言忤世祖,又与王晏不协。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穷问所以。晏曰:“袁彖为臣说之。”上衔怒良久,彖到郡,坐逆用禄钱,免官。 崔鸿《後赵录》曰:冉闵为慕容恪所擒,慕容隽立问闵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尔曹人面兽心,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作帝王耶!”俊怒鞭之三百。 《後魏书》曰:李彪之入京也,孤微寡援,而自立不群,以李冲好士,倾心宗附。冲亦重其器学,礼而纳焉,每言之于高祖,公私共相援益。及彪为中尉兼尚书,为高祖知待,便谓非复籍冲,而更相轻背,惟公坐敛衽而已。冲时震怒,数责彪前后愆悖,目大呼,投折几案,詈辱肆口。冲素温柔,而一旦暴急,遂发病荒悸,言语乱错,犹扼腕叫詈,称李彪小人。然医药所不能疗,或谓肝藏伤裂。旬有馀日而卒。 《列子》曰:宋有兰子,能以伎干宋玄君。双杖属其脑,弄七剑而蹑之。玄君立赐金帛。又有兰子能燕戏,闻之,复以干玄君。玄君大怒曰:“昔有异伎,值寡人有欣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复望吾赐。”拘而戮之。 《庄子》曰:孔子往见盗跖,下车而前,谒者通之。盗跖闻之忿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大怒,而展其足,按剑目,其声如吼虎。 《韩子》曰:孟孙猎得,使秦巴持之,其母随而呼,秦巴不忍,而与其母。孟孙至,求不得,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使为子傅。 《燕丹子》曰:田光答太子曰:“窃观太子客皆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色青,武阳骨勇之人怒而色白,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吴越春秋》曰:吴王伐齐,请公孙圣告之,圣谏:“愿大王勿伐齐。”王大怒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助!”使力士石番击以铁槌,身绝为五。 《吴越春秋》曰:子胥谏吴王,王怒,赐以钅属镂之剑,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 《说苑》曰:秦王以五十里封鄢陵君,鄢陵君辞不受,使唐且谢秦王,秦王怒曰:“尝见天子之怒乎?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韦带之士怒乎?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即按其匕首,起,视秦王曰:今将是矣。”王变色长跪曰:“先生就坐,寡人喻矣。” 《列士传》曰:秦召魏公子无忌,无忌不行,使朱亥奉璧一双。秦王大怒,将朱亥著虎圈中,亥目视虎,眦皆裂血出,溅虎,虎不敢动。 怨 《尚书》曰:商王受自绝于天,结怨于民,崇信奸回,放黜师保。 又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毛诗》曰:乱世之音怨而怒,其政乖。 又曰:《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 又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左传》曰:宋华玄将与楚战,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怨,败国殄民。” 又曰: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又曰:季、后阝之鸡斗。(季平子、后阝昭伯。)季氏介其鸡,后阝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室於后阝,且让之。故后阝昭伯怨平子。 又曰:晋郄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单子语诸大夫曰:“温季其亡乎!位於七人之下,而求掩其上,怨之所聚,乱之本也。多怨而阶乱,何以在位?” 又曰:吴公子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害,其周德之衰乎?” 又曰:子产曰:“我闻忠恕以积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又曰: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远於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徵,故怨咎及之。 《论语》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又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国语》曰: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 《战国策》曰:赵襄子怨知伯,漆其头为饮器。 《汉书》曰:汲黯列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与黯同位,而尊用过之,黯心褊,不能无怨,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後来者居上。” 《东观汉记》曰:长水校尉耿恭坐将兵不忧军事,肆心纵欲,飞鹰走狗,游戏道上,虏至不敢出。得诏书怨怼,徵下狱。 《续汉书□祭祠志》曰:建武二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太山。”诏书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 《晋书》曰:赵王伦谄事贾后,裴甚恶之。伦数求官,与张华复固执不许,由是深为伦所怨。 王韶之《晋纪》曰:桓玄问众曰:“朕其败乎?”曹靖之对曰:“神怒民怨,臣实忧惧。”玄曰:“民怨有之,神何为怒?”对曰:“移晋宗庙,所以怒也。” 《管子》曰:凡祸乱之所生,各在于非理,故曰闲祸在除怨。 《晏子春秋》曰:景公籍重而狱多,拘者满圄,怨者满朝。 《文子》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王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夫爵益高者意益下,官益大者心益小,禄益厚者意益薄。 《淮南子》曰:和氏之璧,夏氏之璜,揖让而进之则忻;暮夜以投人则为怨。时与不时也。 《楚辞》曰:怨灵修之浩兮,终察夫民心。众女余之娥眉兮,谮讠彖谓余善淫。(谮,毁也。诼,谮也。) 《琴操》曰:王昭君者,齐国襄王之女也。昭君年十七时,颜色皎洁,闻於国中。襄王见昭君端正闲丽,进於孝玄帝。既不幸纳,备後宫积五六年,王昭君心有怨旷,不饰其形容。玄帝每历後宫,疏略不过其处。後单于遣使者朝贺,玄帝陈设倡乐,仍令後宫妆出。昭君怨恚久,不得侍列,乃更修饰盛服,形容光辉。帝令後宫欲至单于者起,於是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在後宫,粗鬼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往。”玄帝见昭君,便惊悔不得复止,遂以与之。王昭君虽去汉至单于,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惟歌曰:“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我独伊何,改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母妻子,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卷四百八十四 人事部一百二十五 贫上 《说文》曰:贫,财分少也。 《尚书》:六极:四曰贫。 《毛诗》曰: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窭者,无礼也。贫者,困於财。) 又曰:自我徂尔,三载食贫。 又曰:大东小东,杼轴其空。 《礼记》曰:君子虽贫,不鬻祭器;虽寒,不衣祭服。 又曰: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还犹疾,谓不及其日月也。) 又曰: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 又曰: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荜门圭窦,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不陨获於贫贱,不充诎於富贵。 《左传》曰:室如悬磬。 《论语》曰:贫而无谄。 又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又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絮也。) 又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又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又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家语》曰:端木赐驷马连骑,以从原宪,居蓬蒿之中,并日而食。子贡曰:“甚矣,子之病矣!” 《国语》曰: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家贫则不及人也。)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武子,晋正卿栾书也。大夫一卒无者不及上大夫。)其官不备其宗器,(器,祭器也。)宣其德行,慎其宪则,诸侯亲之,戎、翟怀之。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亦为能其德也,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修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也?” 《史记》曰:叔孙敖知优孟之贤,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其子无立锥之地。 又曰:宁戚,卫人也。欲仕齐,家贫无以自资,乃赁为人推车。至齐国,桓公出,戚望见车驾,乃於车下饭牛,扣牛角而歌。桓公闻之,抚手曰:“异哉,此人乃非常人也!”命管仲迎之,以为上卿。 又曰:冯,齐人,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齐相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能也?”对曰:“无能。”孟尝君笑而受之。左右皆知君贱之,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食之乃比门下诸客。居有顷,复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以告孟尝君,为之驾比门下客。後有顷,复歌曰:“长铗无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其贪,不知足也。孟尝君问曰:“公有亲乎?”对曰:“有母。”孟尝君令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乃不复歌。後孟尝君出记事,问门下诸客:“有能习计会,能为吾收债於薛乎?”独署曰:“臣能。”孟尝君怪曰:“此谁乎?”左右曰:“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吾负之,未之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愦於忧,久开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债乎?”对曰:“愿之。”於是约车治装,载券契将行,问曰:“收债毕,市何物而返也?”孟尝君曰:“视吾家之寡有者。”遂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债者,悉来合券。券既合,乃矫君命以所偿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皆呼万岁。遂长驱而还,见孟尝君。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债毕乎?”对曰:“毕。”“何市而返?”对曰:“臣窃计,宫中珍宝盈室,车马实於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若何?”对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附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尽以赐之,而烧其券,民咸称万岁。此臣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先生休矣!”於是,期年,人或毁孟尝君於王曰:“孟尝君将乱。”及王出畋,忽有劫王者,意甚疑之。孟尝君将出奔,其舍人魏子初为君收邑三返而不敢入,君问之,对曰:“有贤者窃为君教与之,以故无入。”至是,魏子所与贤者闻孟尝君出,上书言其不乱,请以身盟,遂自刎於宫门。王大惊,乃复召孟尝君。孟尝君谢病归老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於道傍。孟尝君顾谓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今见之矣。”对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於死矣,今君止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与车五十乘,金百斤,西游於梁,说魏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诸侯先迎之者国富兵强。”於是魏昭王以其故相为上将军,而虚相位,遣谒者赍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孟尝君固辞不往,魏使三返。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金、文马二驷,以谢孟尝君,使返国。又请曰:“愿得先王祭器,立宗庙於薛。”庙既成,还报曰:“三窟以就,君可高会而乐矣。”孟尝君乃还为齐相。 又曰:颜无繇,字路,颜渊父也。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孔安国曰:卖车以作椁也。)孔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又曰:魏悖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独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於是舍人见之,曹参因以为舍人。 又曰:东郭先生拜为郡都尉。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弊,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人笑之。 又曰:甘茂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於秦。茂曰:“臣得罪於秦,惧而逃,无所容迹。臣闻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置烛,而子之火光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今臣困,愿君以馀光振之。” 《汉书》曰: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家贫,尝於临邛市与人沽酒,佣为洒扫,身着犊鼻布於市中。然少好读书,学击剑,小名犬子。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曰相如。後游梁数年归。素与临邛令王吉善,临邛多富人,有卓王孙、程郑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请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乃自起迎相如,相如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欢。酒酣,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为鼓一弄。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窃窥之。相如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才,我不忍杀,一钱不分。”文君久之,与相如俱至临邛,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垆。相如与佣保杂作於市,卓王孙耻之。昆弟诸公谓王孙曰:“一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既失身於相如,相如虽贫,其人才足依也,奈何相辱如此!”王孙不得已,分与僮仆百人,钱百万。文君与相如乃归成都。武帝立,蜀人杨德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意曰:“此臣之邑人司马相如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可观。”乃作《上林赋》,赋成,奏之,帝大悦,以相如为郎,後拜中郎将。建节使至蜀,蜀太守郊迎,县令负弩先驱。於是乡闾故人及卓王孙诸公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王孙於是喟然叹曰:“老人所恨,得使女事相如乃晚耳!” 又曰:晁错奏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马牛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又曰:陈平,阳武户牖乡人。少时家贫,有田三十亩,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平:“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疾平之不亲家事,曰:“食糠乞耳。有叔如此,不如无!”平好读诗书,家贫,居穷巷,以席为户,然门外多长者车辙。 又曰:郦食其,陈留高阳人。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 又曰: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 又曰:倪宽,千乘人。治《尚书》,事欧阳生。贫无资用,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 又曰:严助侍宴从容,上问所欲。对曰:“家贫,为友婿富人所辱。愿为会稽太守。”於是拜之。 又曰:王章,字仲卿,太山钜平人。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卯,乃反涕泣,何鄙也!” 又曰: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以自卖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无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四十馀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力。”妻恚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又曰:蔡义,河内温人。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义买犊车,令乘之。 又曰:主父偃,齐国临淄人。学长短纵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此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 又曰: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少好学书,博达善属文。家贫,取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又曰:贡禹上书曰:“臣禹年老贫穷,家资不满万钱,妻子糠豆不赡,短褐不完。有田百三十亩。” 又曰:扬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下有好事者载肴从游学。 又曰:张竦居贫无宾客,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 又曰: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人。 范晔《後汉书》曰:孙期,字仲式,济阴人也。少为诸生。家贫,事母至孝,牧豕於大泽中以奉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 又曰: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家贫,佣为漆工,郭林宗见而奇之。 又曰:李充,字大逊,陈留人。家贫,兄弟六人同衣递食。妻窃为充曰:“今贫若此,难以久留,妾有私财,愿思分异。”充伪许之曰:“当р酒会内外共议。”既而,致酒宴客,充前跪白母:“此妇无状,教充离间母兄,今遣斥。”便叱去之。 谢承《後汉书》曰:王充,字仲任,上虞人。少孤,乡里称孝,到京师受业太学,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目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 又曰:张楷,字公超,治《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门徒皆造问焉。车马填门,贵戚之家皆起居巷,以候过客之利。楷疾其如此,辄徙避。家贫,无以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辄还乡里。 《东观汉记》曰:苻融妻亡,贫无殡敛,乡人欲为具棺服,融不肯受。曰:“古之亡者弃之中野,惟妻子可以行志,但土埋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