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353 页/共 737 页
涕
《说文》曰:涕,鼻液也。
《易》曰:赍咨涕Д,无咎。
《毛诗》曰: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又曰: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礼记》曰:孔子合葬於防,封之,崇四尺。雨甚至。孔子问门人曰:“尔来何迟?”曰:“防墓崩。”孔子泫然流涕,曰:“古者不修墓。”
又曰: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子贡曰:“无乃以重乎?”夫子曰:“予向者哭之,遇於一哀而出涕;子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
又曰:将军文子既除丧,而复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Д。
《公羊传》曰:西狩获麟,非中国兽。孔子曰:“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也。
《国语》曰: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曰:“无洵涕。”
《汉书》曰: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弗知皆为流涕,彼其心诚信於士大夫也。
又曰:扬雄怪屈原不容於世,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
《吴志》曰:聊纬病卒。时年二十九。权闻之。拊床而起,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使张承为作铭诔。
《晋书》曰:桓温自江陵北伐,经金城,见少为琅琊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
《春秋後语》曰:荆轲将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二十馀人,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濮上声,士皆流涕。
《说苑》曰: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周曰:“夫千秋万世之後,高台既已坏,曲池既已毁,坟墓既已下,婴儿竖子樵采者踯躅其足,而歌其上。夫以孟尝君尊贵,乃若是乎?”於是孟尝君泫然涕流曰:“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
卷四百八十九 人事部一百三十
别离
《毛诗》曰:出宿于济,饮饯于祢。
又曰:申伯言迈,王饯于。
又曰:挑兮挞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又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又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又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又曰:出宿于浦,饮饯于祢。
又曰: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又曰:有女仳离,慨其叹矣。
《礼记》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
《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六卿饯宣子於郊。宣子曰:“二三子请赋诗,起亦以知郑志。”子赋《野有蔓草》,子产赋《羔裘》,子太叔赋《褰裳》,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兮》。宣子喜曰:“二三子以命贶起,赋不出郑志。二三君子皆数世之主也。”
《家语》曰:孔子去周,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送人以金,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凡当世之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弘大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孔子曰:“敬奉教。”
又曰:孔子在卫,晨兴,颜渊侍,有哭者甚哀。回曰:“此哭非独哀死,又悲生离也。”孔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恒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离,悲鸣以相送,哀有类於此矣。”
《史记》曰: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将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外。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又曰: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击匈奴,丞相刘屈为祖道,送渭桥,与广利别。
又曰:疏广、疏受父子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岁久,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後悔。”即日,父子俱称病,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赐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为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苏林注曰:长安东郭门也。)送者车数百辆,辞诀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又曰隶宗:遣诸王归国。帝特留东平王苍,赐以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至八月饮酎毕,有司复奏遣苍,乃许之。手诏赐苍曰:“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中心恋恋,恻然不能言。”於是车驾祖送,流涕而诀。复赐乘舆服御,珍宝舆马,钱布以亿万计。
又曰:赤眉兵盛,乃拜邓禹前将军持节西征,自选可与俱者。於是凡将六将军,吏二万人。禹辞诀,上自从轻骑数百送至野。邓禹不能定赤眉,乃遣冯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剑。敕异曰:“诸将非不能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念自修饬,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
又曰:东平王苍朝京师。月馀,还国。帝临送归宫,凄然怀思,乃诏遣使诣国:“辞别之後,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诵及《采菽》,以增叹息。”
又曰:第五伦年少诸家,惟令诣郡尹鲜于裒,裒见而异之,署为吏。後裒坐事徵,临去,握伦臂诀曰:“恨相知之晚。”
又曰:申屠蟠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江东,四方名豪会帐下六七千人,谈论莫有及蟠者。惟南郡一生与相酬对,既别,执蟠手曰:“君非聘则徵,如是相见於上京矣。”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何乃相教荣贵之徒耶?”因振手而去。
《魏志》曰:夏侯薨,以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
《吴志》曰:鲁肃代周瑜过吕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应曰:“临时施宜。”蒙因为画五策。肃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又曰:刘繇亡於豫章,孙策命太史慈往抚安之。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尚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晋中兴书》曰:王澄尝之荆州,送者倾邑。所别处树上有鹊巢,澄便脱衣着犊鼻上树,探鹊っ而弄之,傍若无人。
《晋中兴书》曰:卫兄ロ,时为散骑侍郎,内侍怀帝。以天下将乱,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而去也。启喻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涕泣从之。临别,谓ロ曰:“在三之义人之所重,今可谓致身命之日,兄其勉之。”乃扶将老母转至豫章,而洛城失守,ロ没焉。
沈约《宋书》曰:王弘,字方平,家贫而性好山水。求为乌伤令,寻以病归。桓谦以为卫军参军。时殷仲文还姑熟,祖送倾朝,谦要弘之同行,答曰:“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纟彖陪从。”谦贵其言。
又曰:张敷音仪详缓,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
《後魏书》曰:南安王祯复封南安王,後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帝饯祯于华林都亭,诏左右赋诗,不能者,并可听射,当使武士弯弓,文人下笔。帝送祯下阶,流涕而别。
《续齐谐记》曰:京兆田真三人分财,堂前有紫荆花,叶茂异,共议破为三分,明截之。尔夕,树即枯死,真见之,惊谓弟曰:“花本同株,当分折枯悴,况人兄弟孔怀,而少离异,是不如树也。”兄弟相感更合。
《吴录》曰:朱桓还屯濡须,权祖之。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凭几前席,桓进持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者。”权大笑。
《吴越春秋》曰:越王勾践伐吴,将与大夫范蠡入臣於吴,群臣皆送浙江,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辞曰:“皇天佑助,先沉後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许迈别传》曰:迈好养生,遣妾归家,东游采药於桐庐山。欲断,以山近人,不得专一,移入临安。自以无复返期,乃改名远游,书与妇别。
《管辂别传》曰:诸葛原与辂别,戒以二事,言:“卿性乐酒,虽温克,然不可保,宁当节之;卿相有水镜之才,所见者妙,福如膏火,不可不慎;持节散才,游於□汉之间,不受富贵也。”辂言:“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耶?”
《穆天子传》曰:天子觞西王母瑶池之上,王母谣曰:“白□在天,山川间之。”
《荆州图》曰:襄阳县南陆道六里有林馆,是饯行送归之所。
《水经》曰:寿春县故城东为长濑,津之侧有射堂北亭迎送之所。
《江表传》曰:孙权乘飞□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十馀人共送周瑜,大宴会叙别。昭、肃等皆出,权独与刘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李陵别传》曰:陵与苏武书曰:“男儿生不成名,死必葬蛮夷中耳。谁复能屈伸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吏,弄其文墨耶!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子卿,知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离之人,死为异域之鬼。”
《文士传》曰:张翰到京师时,齐王□擅权。翰谓同郡人顾荣曰:“天下纷纷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於时,去矣。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後。”荣捉其手,怆然叹曰:“吾亦思汝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遂称疾,径归府。以翰辄去,除吏名。
《世说》曰:杜预屯荆州,顿七星桥,朝士悉祖之。
又曰:阮籍嫂尝归家,籍相见与别。人或讥之,曰:“礼岂为我辈设耶?”
裴渊《广州记》曰:尉佗筑台以朔望升拜,号为朝台。即冈傍江,构起华馆,以送陆贾,因称朝亭。
《语林》曰:殷公北征,朝士出送之,军容甚盛,仪止可观。陈说经略攻取之宜,众皆谓必能平中原。将别,忽驰逞,才能马,遂堕地,士以是知其必败。
又曰:有人诣谢公。别,谢公流涕,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向客殊自密□。”谢公曰:“非徒密□,乃自旱雷。”
《吕氏春秋》曰:吴起行,魏武侯自送之西河,而与起辞。武侯曰:“先生将何以治西河?”对曰:“以忠,以信,以仁,以义。”武侯曰:“四者足矣。”
《郭子》曰:周叔治为晋陵,(谟子叔治,光禄大夫、西平贞侯ダ弟。)周侯、仲智送之,(周侯名ダ,字伯仁。仲知,名嵩,次弟也。)叔治将泣涕不止,仲智恚之曰:“困人及妇人别,惟知啼!”便舍去。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语,临别流涕,抚其背曰:“阿自爱。”
《孔丛子》曰: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李节者,与相友善。及将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握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而先生厉声高揖,无乃非亲之谓乎!高曰:“始吾谓此二子丈夫耳,乃今知其妇人。人生其有四方之志,岂鹿豕哉,而常群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泣非耶?”高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其於断,必不足矣。”
又曰:窦皇后弟广国曰:“姊去我西时,与我诀於傅舍中,沐我而去。”
又曰:成帝遣定陶王之国。王辞去,上与相对,涕泣而诀。
《琴操》曰: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将欲与改娶。妻闻,中夜惊起,倚户悲啸。牧子闻,援琴鼓之,痛恩爱永离,叹别鹤以舒情,故曰《别鹤操》。
《古诗》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胡马嘶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弃捐勿复道,弩力加餐饭。
《李陵赠苏武诗》曰: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歧路间,恨恨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客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弩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仰视浮□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路,各在天一涯。
又曰: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又曰: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子当留斯土,我独归故乡。
苏武《赠李陵诗》云:黄鹄一远别,千里影徘徊。
《古诗》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有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江淹《别赋》曰: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
《楚辞》序曰: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道径以讽谏君。
又曰:草木摇落而变衰,忄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
又曰:悲莫悲兮生别离。
卷四百九十 人事部一百三十一
僭
《礼记□杂记》曰:孔子曰:“管仲镂簋而朱,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Τ下。”
又《郊特性》曰:庭燎之有百也,由齐桓公始也。(僭天子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诸侯之宫悬,击玉磬,未干设锡,冕而舞《大武》,乘大辂,诸侯之僭礼也。(言此皆天子之礼也。)台门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言此皆诸侯之礼也。)
《论语》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汉书》曰:燕刺王旦招来郡国奸人,赋敛铜铁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驱,郎中侍从著貂羽,黄金附蝉,皆号侍中。
又曰:韩延寿在东郡,试骑士,治饰兵车,画龙虎朱爵。延寿衣黄纨方领,(晋灼曰:以黄色纨作直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植羽葆,持幢傍毂,歌者先居射堂,望见延寿车,敫兆楚歌。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钅单,放尚方,治饰车甲三百万已上。於是望之劾奏延寿上僭不道,弃市。
又曰: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僭明光宫。又穿长安城引内渭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上闻之大怒,乃责问司隶校尉、京兆尹,知成都侯商擅穿帝城,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锁。司隶、京兆尹皆为以纵不举奏正法,二人顿首省户下。
《梁冀别传》曰:梁冀奢僭,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於冀,乘舆乃其次焉。又广开园囿,采土筑山,十里九,以象二崤,深林邃涧,有若自然,奇禽怪兽,飞走其间。妻共冀乘辇,张羽盖饰以金银,游第内。
《董卓别传》曰:卓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车,画两轮。时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
骄慢
《左传□成公十七年》曰:晋范文子反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祈,请也。)曰:“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爱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无及於难,范氏之福也。”
《汉书》曰:淮南王长,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孝文帝初即位,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上入苑猎,与同辇,常谓上为大兄。文帝赐玉帛,以赐吏卒劳苦者,长不欲受,慢曰:“无劳苦者。”
又曰:上官安迁车骑将军,日以骄淫。受赐殿中,出对宾客,言:“与我婿饮,大乐!”见其服饰,使人归,欲自烧物。子病死,仰而骂天。
王隐《晋书》曰:杨骏渐骄傲。石奋语之曰:“卿恃女,更豪耶!与天家婚,未有不灭门者。”骏曰:“卿女复不在天家耶!”奋曰:“我女与卿女作婢耳,何能憎损?”
《後魏书》曰:宜都王穆寿与崔浩等辅政,人皆敬浩,寿独凌之。又自恃任位,以为人莫己及。谓其子师曰:“但令吾儿及我,亦足胜人,不须苦之。”遇诸父兄弟有如仆隶,夫妻并坐共食,而令诸父馀。其自矜无礼如此,为时人所鄙笑。
萧子显《齐书》曰:司徒褚渊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常牛惊,跣下车谢。超宗拊掌笑戏曰:“落水三公,坠车仆射。”
贾谊《新书》曰:虢君骄恣,伐之不守。出走,逃於山,遂饿死,为禽兽食。
《语林》曰:晋王武子与武帝围棋,孙皓看。王问孙归命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於君者,即剥其面皮。”乃举棋局,武子伸脚在局下。
怠惰
《礼记□玉藻》曰:垂五寸,惰游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