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623 页/共 1125 页
付染所上官杂染,以备他用,每岁获羡数甚众。既而士卒受冬服,度之不及程,昭允等悉坐免。
至道元年二月,诏杭州置织室,岁市诸郡丝给其用。
真宗咸平元年七月,广南西路转运使陈尧叟言:「准诏,劝课人民栽种桑、枣。切缘岭外惟产苎麻,望令折数,许官吏书历为课,仍许织布赴官场,以钱博市。每匹准钱百五十至二百,仍免其算税。如私自贸易,不在免限。」从之。
九月,绫锦院以新织绢上进。是院旧有锦绮机四百余,帝令停作,改织绢焉。
十月,诏:「扬州折博罗九万二千三百余匹天愿原批:「折,疑织。」,轻弱不中度,三司失于拘检,合行推鞠,用戒咤循。但以岁月稍深,干系者众,虑成追扰,特示宽矜。其干系官吏更不问罪。傥复有犯,断讫,仍勒备偿。」
二年四月,废常州罗务。
六年正月,户部言:「乞令江南、两浙转运司(输)[谕]辖下州军人民,今后不得织造短狭缣帛市易,致 公私使用。如违,乞依法科罪。」帝曰:「风俗所用已么,官司骤行改革,恐民间不知, 有犯者。可先行晓谕,限百日内改造。如违,方得科罪。」
景德二年二月,诏诸路所市上供紬绢减三分之一。
六月,禁造行滥物帛。申旧制么。
三年五月,诏润州造罗务人工仍旧限十二日成一匹。时有言旧限如此,王子如制置江淮,减勒一月,日限既促,功课不供,比至年终,颇用笞捶。故有是诏。仍命刘承珪察京师库务,有类此不便事条例以闻。
大中
祥符三年闰二月九日,河北转运使李士衡言:「本路岁给诸军帛七十万。民间罕有缗钱,常预假于豪民,出倍称之息,及期,则输赋之外先偿逋负,以是工机之利愈薄。请令官司预给帛钱,俾及时输送,则民利获而官亦足用。」从之,仍令优与其直。
八年七月,诏并州置场,中买军人所给衣绢。初,言事者称并州军衣岁给绢四万余匹,并自京辇送,如闻军中得之,悉以贸易土絁。起今如有愿中卖入官者,每匹官给钱千二百文,可省辇送之半。诏三司定(特)[夺],悉以为便,故从其请。
九月,诏三司给沿边戍兵冬衣,不得以轻纤物帛充支。初,河北转运司言:「(敛)[欲]以辖下诸州买扑酒课及次远军州折纳紬绢充军衣,却以天雄军等处绢上供。」帝虑其亏军士,故有是命。
九年八月,诏三司:[诸]道州府上供物帛并须四十尺已上,其轻纤短狭者,收其直罪之收:疑当作「取」。。
天禧元年三月,三司请令益州罢供鹿胎、透背,悉以衣帛上供,以给军衣。帝曰:「此色皆内藏所实,每郊礼,以充赏给,罢之非便。」令三司与内藏同议以闻。
干兴元年十二月,仁宗即位,未改元。三司言:「臣僚奏:『两川远地,所产虽富,般运实多。收买折科,岂无亏损 织造染记记:疑误。,宁不(废)[费]工 押纲衙前,虽有酬奖,户下小客,最受辛勤。俱荷照临,诚宜轸恤。欲乞益、梓两路州军纲运量与减放三二分,庶便民俗。』」下三司详定。三司言:「自来计度圣节、端午、十月一日内人春冬衣
赐,并准备取索及国信往来、南郊支用绫罗、锦绮、鹿胎、透背、欹正、生白大小绫、花纱绢等,下益、梓州两路织买出染,计纲上京。(令)[今]除锦三十五段全减不织外,余绫罗、鹿胎、透背、欹正、生白大小绫、花纱绢等,欲且依旧。所贵支用不至 阙。又勘会益、梓、利、夔四路州军每年买纳紬、绢、丝、绵,除应副陕西、河东、京西州军及本路衣赐支遣外,余有剩数,即上京送纳,元不曾(椿)[桩]定数目。每年自西川水路起发布帛六十六万匹赴京南路,转般上京,(并)[应]副在京并京西州军衣赐,难议减省,欲且依旧。」从之。
仁宗天圣元年二月,裁造院言:「每年所造诸节衣服万数甚多,枉费人工。欲望自今逐节除十月一日、端午、非泛传宣造作料次依旧造成送纳,其长宁、干元两节并料段送纳支遣。」诏今年干元节合支衣服依旧缝造送纳外,余从之。
七月二十八日,三司盐铁副使俞献可言:「川界每年织造锦绮、鹿胎等,所破物料倍有损费。欲望似此不急之物,除支赐近上武臣及蕃戎并合要缘饰,只令在京量事织造,其余权且停止。」诏三司会勘以闻。
二年四月四日,工部侍郎、知池州李虚己言:「天下州县每年春初预先支官钱和买紬绢,颇闻烦扰,乞不更行均配。」诏今后支紬绢价钱并取人户情愿,其不出产州军,不得一例抑配。
三年七月二日,淮南江浙荆湖制置都大发运副使方仲荀言:乞断绝诸州军短狭
纰疏粉药匹帛及新小砂锡钱。帝曰:「约束钱帛前后条目已繁,止令三司下淮南、江、浙、荆湖转运司申明指挥。」
四年闰五月,诏绫锦院自今不得衷私织造异色花纹匹段及御服颜色机样,委本院监官觉察,并许人陈首,所犯人当行严断。
二月二十八日,中书门下言:益、梓等州每年织造锦绮、鹿胎、透背段子、欹正等,累有臣僚上言科率劳扰,况锦绣纂组尤费蚕丝,虽未能全行禁止,欲乞渐次减数织造。帝曰:「川西至远,非惟织造劳费,亦不易津置。」令每年数内特减一半。
五年正月二十一日,中书门下言:「西川益、梓等州每年织造锦绮、鹿胎、透背段子、欹正等,权减一半外,余生熟黄白大小绫、花纱,元未减省。累据臣僚言,乞下益、梓两路转运司权住织造,一并织绢,应副诸州军及边上支费。」帝曰:「速与行遣。」宰臣王曾等奏:「锦绣纂组,有害无益,约计每锦绣一端,可织绢数匹。如此指挥,实为至便。」
八年十月,三司言:「江南西路转运使苒稹言:『检会辖下一十州军每春冬衣赐数内三衣布,除兴国军支遣得足外,余洪、虔等九州岛年支布五万匹,自来并从福建路州军收买,转般应副。 其 布,全然粗疏,不堪装着,军人请到,货卖价少。自来于福、泉、漳州、兴化军四处置场收买,每匹价钱并津般往回官钱三百四十九文,军人出卖,得钱三百一十一文省,亦有只得百五十六文足钱去处。以此比
仿,实两亏损。今欲酌中取洪州定支布价每匹三百二十文省,令洪、虔等九州岛依例给见钱。所是元支破买布价钱,仍乞令本司勘会,酌实贯(伯)[佰],每年发送,赴当路交纳,应副春冬支给布价。』省司勘会:洪、虔等九州岛军分折各情愿,乞依洪州例请领衣布价钱,乞令福建路转运司将每买布价钱般运赴江南西路州军下卸「每」下疑有脱字。,应副支给军人布价。又缘见钱脚重,陆路难以津般,今更不行外,仍乞下福建转运司,今后更不科买绵、丝、布,将每年合买卖钱于出产银货州军收买铤银,计纲上京送纳。」从之。
十二月,三司言:乞依每年例抛数下京东等路转运司,预支绢紬价,及时收买。诏准去年例施行。
明道二年十月十二日,诏已令三司将在京库藏内佩玉、犀牙、闲杂物色物变转货卖外物色物:后一「物」字疑当衍。,其西川织造上供绫罗、锦绮等项,议特行减省。诏曰:「朕祗膺先训,寅奉宝图。发一念必在于政经,举一事必先于教本。庶惇古治,用澄化源。自惟临御以来,性崇俭素。慕衣绨之先嘱,遵抵璧之令猷。冀厚民风,期臻淳朴。去奢务本,斯为至怀。乃者昭示攸司,悉索长物,佩玑犀象,减贸货泉。顾彼坼维,俗善纂组。苟浮靡而呈技,虑紃组之有妨。不戒纤华,将害有益。特颁明命,与时作程。应东、西两川织造上供绫罗、透背、花纱之类,令今后三分中特令织造一分,其余二分织造紬绢。如民不愿织造紬绢者,不得抑勒。别具擘
画闻奏,及令都进奏院告报上项路分州军,令出暝晓示。」
景(佑)[佑]元年四月十二日,青州言:织造锦乞减放一半。从之,所减数目令在京绫锦院织造。
五月七日,中书门下言: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欲并禁止。从之。
闰六月二十一日,三司言:「准 禁止锦背段子等,勘会内衣库见管诸般段子万数不少,乞留充北朝人使到阙相兼支赐。」从之。
二十二日,梓州路转运使张从革言:「乞申明条贯,禁绝透背段子等,所贵刑名别无疑虑。」诏应遍地密花锦背段子及织成遍地密花锦背衣服等,并依旧禁断,其余稀花、团窠、杂花不相连接者,更不禁止。
三年七月九日,龙图待制张逸言:「昨知梓州,本州岛机织户数千家,咤明道二年降 ,每年绫织三分,只卖一分,后来消折,贫不能活。欲乞于元买数十分中许买五分。」诏两川上供绫罗、锦背、透背、花纱之类,依明道二年十月 命三分织造一分,余二分今后只许织造一分绫罗、花纱,一分令织紬绢。
五年四月九日,三司言:西川织买绫纱三分内减下一分紬绢,乞依旧织买绫纱支用。从之。
庆历五年六月十三日,诏益州每岁上供物帛数特减岁额三分之一,益、梓路州军所织锦绮、鹿胎等,并减其半。
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诏:「应预支人户紬绢价钱,令随夏税送纳。朝廷之意,本在利农。近年
降数多,三司每年约度,只合要紬绢,务在裁减。仍先具数申奏,下中书相度指挥。内江西一路多以盐充折绢价,亏损小民,转运司今后须管支见钱和买。」
皇佑二年闰十一月,出内藏库缗钱四十万、紬绢六十万,下河北便粜粮草。先是,河朔频年水灾,朝廷蠲民几尽,至秋,禾谷将登,而镇定复大水,并边尤被其害被:原作「备」,据《长编》卷一六九改。。仁宗忧军储不给,故特出内府钱帛以助之。
至和元年二月,三司言:「陕西、河东岁减西川所上物帛,而军衣不足,又河北入中粮草数多,未有紬绢筭还。请贷内藏库紬十万、绢十万。欲乞输左藏库缗钱十万,余计其值,以限计还。」从之。
三年十二月,诏陕西路转运司,本路军装、紬、绢、锦,皆出益、梓、利州路,今边事么宁,而戍兵减,宜宽三路所输。若支军衣而愿买官,以中估收市之。
嘉佑四年正月十四日,三司言,乞下内藏库交拨钱、银、紬、绢、绮、绫、罗、纱、縠等,准备郊礼赏给,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八日,三司言,乞下内藏库拨借绫、罗等七万六千四百六十匹赴左藏库,以助支赏,从之。
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三司言,乞下内藏库拨借银、绫、罗等一万九千四百八十六匹赴左藏库收管,充备支遣,从之。
四年三月,神宗即位,未改元。三司言:「在京粳米约支得五年已上,欲乞于上供年额六百万石内将粳米五十万石,自今发运司体量米贵处,与减下和籴数目,却令买
金、银、绢、帛上京,候约支不及四年,即添三十二万石。上件钱、帛,于搉货务封桩,分与三路,以备军需。候充羡,即留在京。」从之。
六月二十九日,诏在京臣寮并宗室公使钱、买马价钱,并半折绢;诸醮道场大会,并折以绢。
神宗熙宁二年十月四日,三司言:「乞自今后除传宣及合同取索御前使用,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以下春冬折洗,及支赐外国蛮人折角、入国人使到京等料,依旧出染练绢外,有应系支赐臣寮之家及筵宴合用彩绢,许请人于元支库分换支生帛折等二等绢。如内中取索彩绢,却于数中要换生帛折绢者,依此。」诏除太皇太后合供衣着并与外国者并依旧外,其供皇后宫及内人衣着,即令内东门司逐时计会合要生绢或衣着,临时供应,余并支合染色额生白绢。
三年二月,京东转运司言:「准诏,访闻本司去岁和买绢多抛数于人户上配散,每钱一千,买绢一匹,后来却令买税绢,并每匹纳钱一千五百文,又于等第一例配俵粟豆钱,令件(折)[析]以闻。缘所散粟豆钱要济民用,只召情愿,即非配俵。」诏已行常平仓新法,今后更不得支俵粟豆钱。其支散内藏库别额紬绢钱五十万贯,候纳到本钱,即拨桩充北京封桩。所收息利,于内藏库送纳。
元丰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成都府言:「岁额上供锦,预支丝、红花、工直与机户顾织,多苦恶欠负。昨创令军匠八十人织,比旧费省而
工善,令先织细法锦。」从之。
徽宗政和四年五月十五日,详定一司 令所奏:「今修立下条:诸应副他路军衣物帛,有粉药、纰 、轻怯、短狭者,元买纳官司计所亏官,准盗论罪。轻者徒一年,元验官司减一等。」从之。先是,淮南转运司奏,本路合要军衣,系江、浙路供应,近年以来,多被逐路官库合干人与管押人表里作弊,将短狭、粗 、轻薄、粉糊伪滥紬绢起发前来,乞立法禁止故么。
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尚书省言:「新知拱州宋康年奏:『臣前任淮南转运副使日,(代)[伏]见本路每年管催夏税紬绢,并为上供内府支用,淮南路并无尺寸现在。所有本路一岁诸军春冬两路衣赐两路:「路」字疑误。,全仰两浙、江东、西州军。两浙路近咤起发军衣不堪,致 军装,其淮南路转运司曾被责罚,以至江东、西所发军衣常是过期不到,有妨支散。伏望特降睿旨下淮南转运司,如至时委是过期不到,即据已到本色紬绢那融见钱,相兼准折支散,不致有误军装支用。』」诏两浙、江东、西州军支淮南路军衣如过期不到,依法施行外,人吏配千里。
七年七月十日,诏逐路诸司每岁收到丝绵、紬绢,若年终支用不尽,并行桩管,具数申尚书省。仍估中价,以坊场钱兑买起拨,赴大蹑西库送纳。从度支员外郎张劝请么。
宣和三年六月十日,诏令诸路提举司委官取索诸司支用不尽及无支用见变转及折支紬、绢、绫、罗、锦,依时价,以
上供钱兑买起发上京。如上供钱兑买不尽,即以诸司封桩钱兑买。其上供钱兑买到数,并赴左藏库送纳;用诸封桩钱兑买到数,并赴元(豊)[丰]丰库送纳。仍先具合兑买起发色额数目,限三日闻奏。其起发日限,依起封桩紬绢等已得指挥。
六年闰三月二十二日,尚书省言:「奉御笔:『诸军今岁春衣紬绢布,近(今)[令]取样呈,例皆纰薄陈烂,不堪衣着,布为尤甚,恐非诸路元上供和买之[□],致使人兵赤露,军容不振。今降给散样付尚书省,可根究有司有无情弊咤依进呈。仍自今预行措置,将来军衣勿令更以此粗弱阙 以:疑当作「似」。。』其户部官全然废弛,失职弗虔,各与降两官责后 。」诏榷货务官各降一官;元收买合干人,送大理寺决杖一百;大蹑、元(豊)[丰]、左藏东库布库官并合干人,各降一官资,无官资可降,罚铜二十斤;当抚、洪、夔、桂、袁州、遂宁府买纳官,各降一官资,知、通、令、(承)[丞]及当职官,各罚铜二十斤。仍令逐路提刑司具诸州府合降官资人职位、姓名申尚书省。
二十七日,(申)尚书省言:「诸路州县应受纳及和买合上供紬、绢、布等,转运司取索看验其合发纲样,并仰取酌中物帛,如法封记起发,即不得拣选高下色作样。仰巡尉催纲及排岸司常切严察。管押人如敢作弊换易,即送所属更治,申尚书省取旨。如觉察得换易数多,仰逐州保明,申取朝廷指挥,特与推赏。在京交纳库务,并须如法看验交纳。若内有
不堪支充衣赐者,取旨黜责,仍别行补发。遇支衣,委户部长贰、太府寺卿少前期躬诣所支库务点检,如堪充衣装,方得支散,仍并前十日具状保明闻奏。左藏库布,每遇支遣衣赐,自来系太府寺前期进样,多是拣选上色堪好物帛进呈,其所支衣赐往往与样不同。今后并仰取中等物帛。代进,谓如阙河北绢,以京东绢代支之类,今后须是本等实阙,方合以次等支遣。又在京收买物帛,官司作弊,多买低次之物。今后并仰体度市价堪充衣赐使用物帛,仍每匹封样,赴左、右司呈验。」从之。
高宗建炎二年六月三日,户部言:「左藏库申:『桩办八月冬衣,缘诸路年额起发条限上限八月终,下限十月终计纲上京送纳,已过支衣日限,难以措拟支用。欲乞自来年依例下江南东、西路,各兑起绢二十万匹、紬六万匹,两浙绢五十万匹、紬八万匹,令逐路转运司先次那融本司诸色窠名或朝廷封桩见在,并限七月上旬到京,候输纳到,令本处依窠(各)[名]桩还。』」从之。
绍兴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户部言:「两浙东、西路今岁各发上供紬、绢、丝、绵,已依指挥依例一半折纳价钱起发外,欲将其余路合发丝、绵、紬、绢并半折纳见钱,紬、绢每匹折二贯文省,丝每两二百文省,绵每两二百文省,计置轻赍金银起发。仍令逐(前)[州]军将合折数目于第五等人户全折,余数均于第四等以上户。」从之。
三年正月三日,浙
东、福建路宣谕朱异言:「据婺州百姓成列等状:『每岁和买平、婺罗受纳,两数太重:平罗一匹要及一十九两,婺罗一匹二十二两,与本州岛所织清水罗率增重八九两。乞除减输纳。』臣窃以两浙丝绵细小,与河北土产定罗不同,难以敷及上件两数,是致多用粉药,纔经梅润,往往盖坏,逐岁不免退剥,再勒人户贴纳。乞止依在市清水罗斤两输官。」户部言:「左藏库岁常支罗不过万匹,其婺州绍兴三年分合发年额罗二万匹,恐不须尽数起发本色。」诏婺州绍兴三年分罗并权折纳价钱,令两浙转运使开具合折价直申尚书省。
五月二十五日,两浙西路宣谕胡蒙言:「巡历至临安府、严州界,下等人户陈状,各称丝蚕成熟,难得见钱折纳和买物帛。乞许令本路州县五等人户从便送纳七分本色、三分见钱。」户部寻下两浙转司,看详得今年合发夏税和买物帛,依奉三月三日圣旨内「两浙七分本色,三分折钱。其价钱先令第五等人户全行折纳。如有折纳不足数目,更令第四等人户折纳。又不足,均于上等人户名下科折,务要宽恤下户」,欲依两浙转运司已得指挥。从之。
二十八日,诏:「昨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已降指挥,婺州上供平罗减定,着为永法。其户部续申明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及今年四月九日令本州岛将折罗和买绢起发指挥,可更不施行,以纾民力。」
四年八月十九
日,殿中侍御史张致远言:「伏
镇南军申:『乞以本州岛和买绢、紬合起八分本色,更将二分许人户折纳价钱,每匹六贯文省。』又胡世将申:『洪州在市一绢之直,已增长八贯五百文足,自余州军有至十贯足以上去[处],乞每匹折钱五贯或六贯文足,(今)[令]计折价钱纳米应副江北支用。』户部勘当:『乞将江西八分本色绢内,令三分依洪州所乞,折纳价钱,每匹作六贯文足。如人户愿纳米谷,各依逐处市价听纳。』已从其请。切以江西残破之余,军旅转饷殆无虚日,镇南军和预买绢,自起催至六月,纔纳及一分。民力不易,自可想见。每匹令纳钱六千[文]省,比之旧折三司价例,已增一半,若比浙中见价,每匹计多一千五百。户部勘(减)当更令折钱,每匹六贯文,其实八贯省耳,是于三等之中,独取极价,欲乘民之急而倍其敛么。物不常贵,官有定额。民得蚕织,则绢有时而易办;钱额既定,则无价时而可减。臣侧闻章圣皇帝尝语宰辅曰:『两浙、福建、湖广州军,岁输丁口钱四十余万,国家恤念远人,非深行惠泽,无以致其康乐,当永除之。』丁谓以为方东、西巡幸,赐予亿计,虑有司经费不给。章圣曰:『朝廷推恩,所贵及民,但当敦本抑末敦:原脱,据《长编》卷七六补。,节用爱人,何至以经费为辞耶 』夫丁口钱民输甚易,且有定制,章圣不恤,经一言而除之。和买旧给本钱,每端一千,方时多艰,白取既非得已,有司请宽民力,户部乃用极价,虽致数
千万缗,岂陛下所以(增)[轸]念黎元之本心耶 」诏依已降指挥折纳价钱,每匹减作六贯文省,如人户愿纳本色者听。
十一月一日,诏:「昨降指挥,江、浙州县来年合纳夏税和买紬、丝、罗,并行折纳价钱;绵、绢以十分为率,折纳五分。其价钱分两限,内紬、绢价钱上限至来年十二月终,下限至来年正月终;丝、绵、罗价钱上限至来年正月终,下限至三月终;其余本色匹帛,候至本年依条限起发。其紬、绢折纳钱,[元]降指挥明言折纳钱五贯二百文省,自合送纳省钱;丝、绵、罗依去年价钱折纳,即无令纳足钱之文;其余五分本色绵、绢,合候本年依条限起催,即今未合催理。访闻州县并不遵稞元降指挥,辄将所折价却足钱令人户送纳,及将来年合纳五分本色绵绢一 便行催理,显属骚扰。令监司禁止,觉察闻奏。」
五年闰二月二十七日,侍御史张致远言:「访闻江东、西昨来预借折帛价钱,民极省费,而州县责办仓猝,不及下户。今宜令上户代纳本色,却令下户补纳价钱,以宽贫乏。」诏人户合纳夏税和预买物帛,仰均行输纳,却不得抑令下户遍纳本色,余路依此。
四月十九日,尚书省言:「今来诸路合纳上供和买绢数,昨降指挥将五分折纳价钱,以便民户。其临安府系车驾驻驆去处,当更行优恤。」诏临安府合发淮衣并三分上供和买纳绢,除别指挥已减放二分外,将其余数目以三分为率,更以一分折
纳价钱,每匹作五贯五百文足。如愿输本色者听,余二分依旧催纳本色。
十六年六月七日,诏盱眙军合发大礼银绢,依下州路桩办。
二十年二月三日,上谓辅臣曰:「前日路彬言,广西折布钱钱:原作「袋」,据《建炎要录》卷一六一改。,咤都督府张俊每匹增及两倍,可令户部详看裁减。」其后本部言:「静江府、昭州每岁合发上供布九万二百八十一匹,昨自绍兴后来,每匹增作一贯五百文省起发。今欲依臣僚奏请,于见纳价上三分中与减一分,作一贯文折纳。」从之。
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宰执进呈内藏库申:「契勘诸州军上供内藏库匹帛,依法每匹长二十四尺,阔二尺五分,若有行滥及色额低次起发,自有断罪。湖州纳到小绫一百六十八匹,看验得内一百二十八匹,稀 、怯薄、短头不堪。婺州纳到绫罗共二百七十二匹,亦如此不堪。乞明降指挥,交付原押人退还逐州换纳。」上曰:「此已系民所纳,若行退换,原物未必归民户,却重科纳,必致骚扰,朕深不欲如此。止令提刑司具两州受纳官簿,示惩戒足矣。」
三十年六月十八日,户部言:「臣僚乞:『人户输纳匹帛内有不应式者,止合退换。比年以来,间有州县复生奸弊,遇受纳夏税之日,差胥吏于场中别置一所,如有退换紬绢,每匹令人户纳钱,名曰回税,既不正附赤历,其钱莫可谷考。望严立法禁。』得旨,令户部看详。本部勘会,在法:诸非法擅赋敛者,以违制论;过为掊刻者,
徒二年;监司以人户合纳谷帛丝绵之类纽折增功价钱,或籴买粮草抑令远处输纳,若巧作名目,额外诛求者,亦并以违制论;守、令奉行及监司不互察者,与同罪,并许被科抑人户越诉;合纳官物不正行收支者,杖八十,收支官物不即书历及别置私历者,徒二年。欲下诸路转运司行下所部州县,遵守前项见行条法。」从之。
孝宗干道二年二月七日,户部侍郎曾怀等言:「诸路州军起到物帛,并系应副宫禁及百司、官兵等支遣,自合受纳及格堪好物帛。今徽州发纳干道二年上供第四纲和买夏税绢,左藏库看验得内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七匹并各轻怯、粉药、纰 ,不堪支遣军衣等使用,显是本州岛当来受纳官吏与专拣揽纳人户通同作弊,有 支遣。除已退回令别补发,所有原受纳官吏等望重赐黜责,庶为诸路受纳官之诫。」诏令江东转司具元受纳官吏并当职官位、姓名以闻。
三年二月七日,上宣谕宰执曰:「闻两日支军人绢甚好,常年不得如此。」先是,户部申,有徽州解到冬衣绢皆不堪支遣,上曰:「恐支与军兵粗恶不便。」令户部功意料理,且差中使不测掣取,以妨奸弊。至是,有司支散冬衣皆佳。蒋芾奏曰:「军人知陛下留意如此,请得好绢,无[不]欣跃。」
四年十二月十七日,诏干道五年折帛钱权与减半输纳一年。
五年三月十七日,户部尚书曾怀言:「绍兴府补发到干道四年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