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458 页/共 479 页

州北屏贵阳,东接龙里,控御蛮獠,粮援所资也。   程番长官司附州。元安抚司治此。明洪武五年,改置长官司,授土酋程谷祥。本隶贵州卫,寻隶宣慰司。后为府治。隆庆初属贵阳府。万历中始为州治。编户一里。   ○废定远府州南二百二十里。元置,领桑州等五州,朝宗等十一县。明初俱废。《志》云:州南三十里有废南宁州,宋所置羁縻州也。似误。   ○连珠山州南八里。五山圆秀,连络如珠。其相近者曰笠山,俗名斗蓬山。又南二里有三宝山,上有龙洞。《志》云:州南五里有挂榜、笔架二山。又有营盘坡,在州南二里。○麒麟山,在州东五里。又州东一里有琴山。   天马山州西南七里。又州西五里有交椅山,西一里有旗山,皆以形似名也。《志》云:旗山相近有红土坡。又有杨梅坡,以所产名。○龙玩珠山,在州北二里,以山势盘曲向城也。又州北二十里有凤凰山。   龙山在州西。《志》云:在程番司西二十里,又司治南二里有蒙山。○滴水崖,在州东南十里,水出崖中,四时不绝,行者资以济渴。崖前有平地,名曰三墓。常有贼出没于此为患,向立哨兵戍守。   ○都泥江州城南。一名江。源出州西北三十里乱山中,曰潭。经州南界地,名破蚕,流入广西南丹州境。《志》云:江有二流:一自金筑东北流绕州城,一自上马桥东流入境,合为一江而东南注。详见川渎盘江。又七曲江,在州西二十里。又有玉带河,在州北二里,皆流合都泥江。   清水塘州南五里。水清不涸,溉田数百亩。《志》云:程番司北一里,有乾堰塘。此水盈缩,可验丰歉。   ○程番关州北十里。又鸡窝关在州南十里,相近者又有磨石关。○滴水岩关,在州南十五里。又南五里有石门关。又有卜弄立旺等寨,皆在州境。   小程番长官司州西北十里。北至府城七十五里。元置小程番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四年,酋长程受孙归附,改置是司授之。初属贵州卫,寻属宣慰司,又改属程番府,后改今属。余皆仿此。编户〔十〕里。   ○唐帽山在司治北。又司东四里有五魁山。○嘉木箐,在司南十五里。又司南五十里有江度箐。又有伏龙坡,在司南二里,西通上马桥,东达卢番司。又司西二里,有廖家坝。   ○涟江在司治东。又冷水河,在司南五十里。俱流入于都泥江。   韦番长官司州南十里。北至府城九十五里。元置韦番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五年,酋长韦四海归附,仍置司授之。编户〔十〕里。   ○印山司西一里。又司南十里有三宝山。   ○大韦河司南三里,流入都泥江。《志》云:河上通程番,下接卧龙番。又滚水泉,在司西三里。   方番长官司州南七里。北至府城九十里。元至元十六年,置方番河中府安抚司。明洪武五年,酋长方得用归附,改置是司授之。编户〔一〕里。   ○锦屏山司北一里。其相近又有将台、旗峰二山。   ○小河在司治南。又南五里有底方河,司北一里有云溪水,下流皆合于都泥江。   洪番长官司州西九里。东北至府城九十里。元置洪番永盛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是司。编户〔一〕里。   ○三叠山在司治南。峰峦绵连,曲折三叠。又司北一里,有伏蛟山。   ○小溪在司治南,溪流清澈,亦东入都泥江。   卢番长官司州北五里。北至府城八十五里。元置卢番靖海军安抚司,寻又析其西北境,置卢番蛮夷长官司。明洪武五年,酋长卢朝俸归附,改置是司授之。编户一里。   ○象山司南一里,又南里许,曰狮山。又南里许曰太平山。《志》云:州东三里曰桐木山,又有长崖,在州南十五里。   ○洗马河在司东。下流南入于都泥江。   上马桥长官司州西北二十里。北至府城七十里。元置上桥县,属定远府。明洪武五年,酋长方朝俸归附,置是司授之。编户〔一〕里。   ○屏风山司南一里。又南二里曰卓笔山。○高洞山,在司北二里。又北二里曰崖头山。   ○上马桥河司治东,北流入贵阳府界。或曰即南明河之上源也。   ○洞口关司东南二十五里。又小山关在司东五里,青苗关在司南四十里,长田关在司东南三十里。   卧龙番长官司州南十五里。北至府城百里。《志》云:宋置南宁州治此。至道元年,有南宁酋长龙溪入贡,自号龙番。元丰二年,复入贡。元置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酋长龙得寿归附,改置是司授之。编户□里。   ○笔架山司南三里,旁有月坡,皆以形似名。又有文峰山在司南十里。《志》云:司东十里有仙人洞。东南十里有白象洞,洞中有石如人如象也。   ○绕翠江在司治南。自山涧中绕流而东,亦入都泥江。   ○下马关司南十五里。又鸭水关,在司西北六十五里。   小龙番长官司州东南二十里。北至府城百有三里。元置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酋长龙昶归附,改置是司授之。编户〔一〕里。   ○九龙山在司治北。有九岭起伏蜿蜒如龙。又马鞍山,在司南十五里。又南五里曰旗鼓山。○牛眠岭,在司南十里,其相近有文秀峰。又古松坡,在司南一里。   ○双峡水在司治南,有二水导流会于司东。又南流而西折,入于都泥江。   大龙番长官司州东南三十里。北至府城百十里。元置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置是司。编户〔一〕里。   ○执笏山在司治南。其相近者曰挂榜山。又栗木山,在司西十里。《志》云:司南一里,又有桐木冈。   ○奔龙江司东一里。又大龙河在司治后,合奔龙江,下流入于都泥江。   ○龙堰口关司西十二里。   金石番长官司州东二十里。西北至府城百里。《志》云:宋元丰二年,石番来贡,即此。元置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酋长石爱归附,置是司授之。编户□里。   ○三台山司南一里。又司治东有小龙山,司治西二里有天堂山。又伏龙山,在司南五十里。司东六十里,又有天生洞。   ○回龙江在司东南,流入都泥江。   ○墓口关司西三十五里。又梅子关,在司西九十里。木星关,在司西南八十里。   罗番长官司州南三十里。北至府城百十五里。《志》云:宋元丰二年,罗番入贡,即此。元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酋长龙世映归附,改置是司授之。编户〔一〕里。   ○屏风山司治北。又司北三里有松明岭,又龙王洞在司西五里。○环带江在司治南。又司治北有罗番河,流合环带江。又有小水河,在司东五里,亦合流而入都泥江。   ○乌罗关司西北五十里。又司北十里有冗夏关。相近者曰竹柯关。   卢山长官司州南七十里。北至府城百五十里。元置卢山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土酋卢经保归附,改置是司授之。编户〔一〕里。   ○卢山司治南。极高,旁有三石峡如门,盘旋而上,顶平广,可容千人。有泉池田土可耕食,盖乡人避兵处也。又五门山,在司东三里。司南二十里,又有茶山产茶。○宝塔山,在司西五里,峰峦尖削如塔。又司治北有纱帽山,亦以形似名。《志》云:司北一里,有卧牛冈,南十五里有翁松岭。   ○腰带河在司治南。又摆游河,在司西三十里。下流俱入于都泥江。   ○翁松关司西北八十里。又司西北七十里有苦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