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454 页/共 479 页

○马鞍山在司北,山高险。正统七年,王骥讨麓川叛贼,进至马鞍山,破蛮象陈,军势大振。径攻贼巢。贼使别军自永毛摩泥寨至马鞍山,潜出我军后,别将方瑛复击败之,于是贼势益窘。《志》云:马鞍山石罅中流温泉成河,热如沸汤。   罗木山在司境,极高大。夷人恃以为险。又有摩梨山,亦险峻。○寄箭山,《滇略》云:司有诸葛武侯寄箭山,过此尽平地,一望数千里,绝无山,亦无果树。   ○麓川江在司东南。或曰即龙川江也。自腾越州流入南甸境,为孟乃河,下流至此,经芒市西界,而合于金沙江。《志》云:司南有西峨渡,为麓川达木邦之路。正统六年,王骥征麓川,遣兵守西峨渡,以阻贼奔窜之径,且通木邦之道,即此。   金沙江在司西北。自干崖东南流入司境,又南流入孟养界。正统八年,王骥复征麓川,檄缅酋,缚献思任发。缅邀大臣往议,郭登请往。自金沙江入缅,酋从命,遂缚任发以献。会有嫉登功者,骥调登以他任。缅至,不见登,迟回不敢献。骥亦疑缅有变,密令蒋贵率师匝金沙江而下,大战,焚缅舟数百。缅仍以任发逸去,官兵追之,为缅所败。   沙坝在司境,亦设险处。正统八年,王骥再征麓川,使郭登守沙坝。又有栗柴坝,在司西南。万历二十年,叛缅复侵陇川,酋多思任奔孟卯,会官军大战于栗柴坝,逐缅出境,是也。   ○曩扑寨在司境,自缅甸北出之道也。又有雅益、工回等寨,皆近司西,与孟艮之孟爱等部相接。   ◇孟定御夷府东至威远州界,南至孟琏长官司界,西至陇川宣抚司界,北至镇康州界。自府治东北至布政司一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本名景麻甸。元至元十六年,立孟定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明洪武十五年,改置孟定府。万历十三年,兼领安抚司一编户五里,土知府刁姓,正统以后罕姓。《通考》:正统中,麓川叛侵孟定,知府刁禄孟弃地远窜。木邦舍目罕葛从征麓川有功,因代领其地。嘉靖中,木邦酋罕烈夺据之。令舍人罕庆管治,是为耿马。万历十年,耿马舍人罕虔叛附缅。明年,官军破缅,收其地。于是复立罕葛之后罕合知府事。府今省。   ○废谋粘路在府东南。元至元中,置谋粘路军民府于此,后废。○景杏土城,在府境。《志》云:其相近有马援营。   ○喳哩江在府东北。自潞江安抚司流入境,又南入芒市界,为府境之险要。   ○孟赖寨在府东南。正统二年,麓川思任发叛,犯景东、孟定,破孟赖寨,降孟琏等长官司。寨盖孟定之别部也。   孟缠甸在府东北,一作孟罗。正统五年,思任发自麓川屯孟罗,进据镇沅府之者章硬寨,为沐晟所败。   耿马安抚司府北百里。土司罕姓。《通考》司与孟定同川,隔喳哩江而居。孟定居南,耿马居北。嘉靖间,木邦兼孟定,以罕庆食其地。庆死,其族舍罕虔附缅夺据之。万历十一年,从缅克木邦,逐罕进忠,破施甸,又勾缅犯姚关,为官军所败,擒斩虔父子。十二年,奏设安抚司,仍以庆子罕们领司事。   ○三尖山在司西。万历中,罕虔党罕老聚众负固于此,官军讨平之。有马养山,亦在司境。   ○喳哩江在司南,与孟定分界处也。   ◇孟艮御夷府东至车里宣慰司界,南至八百大甸界,西至木邦界,北至孟琏长官司界。自府治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名孟指,自昔未通中国。永乐四年,始来归附,置孟艮府《通考》:酋无姓,号怕诏。怕诏者,蛮之尊称也。其地沃野千里。《滇程附录》云:自干崖之火冈度金沙江,又百里入小孟贡,渡小孟贡江,入大孟艮云。府今省。   ○废木朵路在府东二百里。元至元三十年,以金齿木朵甸置木朵路军民总管府,后寻废。   废孟爱路在府东北百七十里。元至元二十一年,金齿新附孟爱甸来朝,即其地,立军民总管府,是也。   威远御夷州东至新化州界,南至孟琏长官司界,西至孟定府界,北至景东府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一十九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唐为南诏银生府地本濮落杂蛮所居。大理时,为蛮所有。蒙古中统三年,击降之。至元十三年,立威远州隶威楚路。明初,仍为威远州土知州刁姓,编户四里,直隶布政司。州今省。   ○蒙乐山在州北,与景东府接界。详附见名山玉龙山。   ○谷宝江在州境。自遮遇甸流至州,下流合澜沧江,亦谓之威远江。正统五年,麓川叛酋思任发自镇沅之者章硬寨,败遁威远州,知州刁盖扼之于威远江,败之,即此。又南堆江亦在州境。○莫家寨河在州境,汲其水浇炭火上炼之,即成盐,居人恃以为利。   ○猛列村州东八十里。《滇纪》: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南八十里至车里,所辖三圈江界,西百里至猛猛达笨江界,北六十里至景东府蛮折哨界,又东至元江府及新化州界。   湾甸御夷州东至云州界,南至镇康州界,西至永昌施甸长官司界,北至顺宁府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名细赕。蒙古中统初,内附,属镇康路。明洪武十七年,置湾甸州编户五里,土知州景姓。《通考》:州山高水迅,每至六月,瘴疠盛行。万历十年,土酋景宗真叛附缅,引缅入寇。官军败缅,斩宗真,复收其地。州今省。   ○高黎共山在司西北。山左右有平川,即湾甸界也。《志》云:高黎共山之麓,厥土肥,草卉贯四时不凋,瘴气最恶。详见名山高黎共。○孟通山,在司境,产茶,名湾甸茶,味殊胜。   ○黑泉《志》云:州瘴疠不可居,水不可涉。有黑泉,水溢时,飞鸟过辄堕。蛮以竿挂布浸而瀑之,以拭盘盂,人食立死。   ○姚关州北七十里,东北接顺宁府界。万历十一年,缅陷木邦。湾甸酋景宗真复导缅寇姚关,焚掠顺宁。明年,官军进讨,缅酋复合东西诸路兵进寇姚关。参将邓子龙大破之于攀枝花,其地在姚关南也。十三年,添设姚关守备于此。《滇程记》:自姚关西南渡喳哩江,二十程至木邦,自姚关南行八日,入孟定府境。   镇康御夷州东至孟琏长官司界,南至孟定府界,西至永昌府潞江安抚司界,北至云州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名石赕黑所居。蒙古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领三甸,隶金齿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镇康府。十七年,改为州编户四里,土知州初名刁闷光。永乐以后,遂以闷为姓。《通考》:州土田瘠狭,民性乔健。今省。   ○无量山在州西即蒙乐山也。《志》云:州南六十里无粮山接耿马界,即此山矣。详附见名山玉龙。○乌木龙山,在州西南。与无量山俱产大药,味甘美,山当木邦之要路。   ○潞江州西七十里,亦曰喳哩江,与潞江安抚司接界处也。天启二年,木邦兵据喳哩江,镇康酋闷枳奔姚关。姚关守备遣官抚之,木邦乃退,即此。○昔剌寨在州南境。正统五年,大军讨麓川,至金齿,镇康酋闷孟乞降,王骥命别将冉保分兵据其城,因其兵破昔剌寨,移攻孟琏,是也。   控尾寨在州西南。万历三十三年,木邦酋罕思礼诱镇康酋闷枳归缅,枳不从。遂令其党海庆袭控尾据之。又欲取猛,猛亦州境别部也。   ◇孟密宣抚司东至木邦宣慰使司界,西至缅甸宣慰司界,北至蛮莫安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三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汉永昌西南夷地,后为群蛮所据。明初,为木邦宣慰司部落。成化十九年,始析置孟密安抚司,属湾甸州。万历十三年,改为宣抚司,直隶布政司土司思氏。《通考》:木邦界有宝井。天顺中,宣慰司罕使其陶猛思歪领之,陶猛犹言头目也。既以女囊罕弄妻之,罕弄据有宝井,常藐其父。成化中,罕死,孙罕挖嗣。罕弄阴叛之,会镇守内臣需索宝石,听其开采。遂略木邦地以自广,内臣疏其罪请征之。或导以重宝赂时相,不惟罢兵,且可授官,比于木邦思歪,用其策。于是廷遣都御史程宗往抚,罕弄遂慢视朝使,不肯出迓。宗与期会于南甸之南牙山,悉以所略木邦地糚之。为奏设安抚司。司歪之子孙得世袭。于是尽夺木邦地,罕挖出奔,四邻诸番不平,往往藉口弄兵。后副使林俊稍令割故地,还木邦,然竟仇杀未已。《滇略》云:孟密在腾越南千余里,其地产宝井金矿,估客云集。山高田少,米谷腾贵。南距缅仅十程,常苦侵暴。嘉靖三十七年,附缅。万历十一年,官军败缅,始内属。十三年,升为宣抚司,授其酋思忠。思忠复投缅。十六年,为缅所并,寻复羁属于中国云。   ○孟乃在司北,孟密别部也。嘉靖三十九年,缅酋瑞体入孟密,残孟乃,擒其酋思混。又猛哈部,亦孟密别部也。有土目守其地。万历十三年,以孟哈土目思化为宣抚司同知。十六年,为缅所并。○孟广部,在司东北,亦孟密别部,近陇川界。万历十八年,为叛缅所陷。   ○宝井在司西南。《滇程记》:繇陇川十日至孟密,又二日至宝井,又十日至缅甸。是也。   蛮莫安抚司南至孟密安抚司,西至孟养宣慰使司。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三十一程,转达于京师。   本孟密分地。万历十三年,析置安抚司土司思姓。《通考》:蛮莫在腾越西蛮哈山下,山如象鼻,行者累足。弘治中,孟养叛酋思禄乘木邦之乱,攻孟密,取蛮莫十七寨。后复请入十寨以赎罪,即此地也。隆庆三年,蛮莫头目思哲叛附缅。万历十一年,官军败缅,复收其地。十三年,置安抚司,授土目思顺。顺复走归缅,其子代领司事。十六年,缅攻孟密,陷之。猛哈酋思化等奔蛮莫,遂据其地。十九年,缅率旁部兵围蛮莫,官兵赴援,缅始却。二十一年,缅复据蛮莫,仍分道内犯。一入遮放芒市,一入腊撒蛮颡,一入杉木笼,并寇陇川。明年,官军讨之,复取蛮莫,兼设蛮哈守备于此。二十四年,缅复来寇,官军救却之。二十九年,思化子思正袭职,侵扰陇川。明年,旁部共攻思正,正奔腾越,诛之,改立酋长,抚定其地。   ○等练城在司东北。万历二十一年,缅酋入蛮莫,破等练城。明年,抚臣陈用宾以缅贼大入等练、陇川,遣将王一麟夺等练,卢承爵出雷哈,钱中选等出蛮哈,张胤开道繇海墨出打线,合击缅贼,复收蛮莫,是也。雷哈等地皆在司境。   ○练山在司北。万历二十年,叛缅遣兵来犯,蛮莫酋思化奔练山,参将邓子龙提兵营等练,缅兵屯遮遨。子龙发兵击之,大战于控哈。缅稍却,屯沙洲。官兵无船,不得渡,相持弥月,缅退去。   ○孟木寨在司西。弘治中,孟养叛酋思禄过金沙江,夺据孟木、章贡、蛮莫诸村寨,即此。   钮兀御夷长官司东至元江府界,南至车里宣慰司界,西至威远州界,北至临安府思陀甸长官司界。自司治北至布政司一十六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名也兀民皆倭泥、蒲类蛮,自昔未通中国。宣德七年,始来归附,置钮兀长官司。   芒市御夷长官司东至镇康州界,西南俱至陇川宣抚司界,北至永昌府潞江安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旧曰怒谋,曰大柘赕、小柘赕,即唐时茫施蛮也在永昌西南四百里。《滇纪》:唐贞元十一年,南诏异牟寻破芒蛮,即此。元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茫施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属金齿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置茫施府。正统九年,改置芒市长官司土司放氏。《通考》:万历初,芒市土酋放福导缅入寇,讨斩之。立舍目放纬领司事,辖于陇把。其地原川旷远,田土肥美,又饶银矿,最称殷富。   ○青石山在司西南。峭拔千仞,奇诡万端。又有永贡、孟契二山,皆高广陡绝。蛮酋立寨居之,恃为险要。下有芒市河。   ○麓川江在司西,与陇川宣抚司接界。下流至缅地,合于大盈江。   大盈江亦曰金沙江。自干崖折而东南流,至司西南青石山下,又南流入孟养界,亦谓之大车江。《志》云:司有金沙江,出青石山,流入大盈江,出金。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