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455 页/共 479 页

孟琏长官司东至车里宣慰司界,南至孟艮府界,西至木邦宣慰司界,北至威远州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古蛮地,名哈瓦。正统间,平麓川,始来归附,置孟琏长官司《通考》:部内有莫乃场矿,蛮酋世专其利,以致殷富。   ○废木耒府在司东南。《元史》:至元二十九年,云南省言:新附金齿适当忙兀秃儿迷失出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拟立为木耒路。于是置木耒军民府,寻废。   ○亦保寨在司境。正统六年,讨麓川,分军从东路会合木邦诸军,元江府同知杜凯率车里大侯诸蛮招降孟琏长官司亦保等寨,攻破其乌木弄、戛邦等寨,余党悉诣军门降附,是也。   景线村在司东。道通车里,出普洱元江,可达交岗。又有路通老挝,可达交趾。《滇纪》:自景线渡江出猛乌,又越黑江走沙仁孟乃,更渡江,便可达交岗,入交趾。交岗,见临安府阿迷州。沙仁孟乃,盖近元江府西南。   茶山长官司。   古蛮地,后为孟养部落。永乐三年,置茶山长官司《通考》云:地在腾越州西北五百里。据高黎共山。地瘠土寒,不生五谷。土酋早姓。本属孟养。永乐三年,孟养叛,茶山不从,自诣阙下,授长官司。其地僻远,常为野人杀略。今奔入内地阿幸栖住。《职方考》:茶山司属永昌卫。   麻里长官司。   古蛮地,亦孟养部落。永乐初,置麻里长官司《通考》:麻里地与茶山接壤,亦以拒孟养功,授长官司。土酋刁姓,副早姓。所辖皆峨昌蛮地。其地近亦为野人所夺,奔入赤石坪栖住。野人者在二长官司界外,赤发黄睛,树皮为衣,夜宿树上,丑恶凶悍。逢人即杀,无酋长约束。○外此又有八寨长官司、瓦甸长官司、麻沙长官司、沙勒长官司,俱在腾越徼外,皆羁縻蛮族也。   附考:   敦忍乙国在缅甸西境。后汉永元六年,永昌徼外敦忍乙王莫延慕义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九年,徼外蛮及掸国王遣重译入贡。永初元年,徼外僬侥种夷陆类等举众内附。永宁初,掸国王雍繇调复遣使诣阙朝贺。敦忍僬侥盖皆缅甸旁国矣。○寻传国,旧《记》:在永昌徼外,生蛮属也。唐至德初,附于南诏。《滇纪》:寻传畴壤沃饶,人物殷凑。南通勃海,西近大秦,自古未通中国。唐上元初,南诏刊木通道,直抵其国,谕降之。又弥臣国,在缅甸西。《唐会要》:骠国,在云南西,与天竺国相近。其西别有弥臣国。《滇史》:贞元十二年,骠国王雍羌遣使同南诏入献,诏封雍羌为弥臣国王。是弥臣即骠国之别名矣。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贵州方舆纪要叙 贵州方舆纪要叙   贵州,蕞尔之地也。其形势有可言者乎?曰:孙子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即地之形势,亦安有常哉?今夫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一旦武关入,阴平逾,所谓函关、剑阁者,曾不能如门阈之限焉。一成足以兴夏矣,三户可以亡秦矣。此一成三户者,岂有金城汤池之固哉?有志者得而用之,天下不能与抗也。其可以贵州为蕞尔而少之哉?常考贵州之地,虽偏隅逼窄,然驿道所经,自平溪、清浪而西,回环达于西北,几千六百余里崇祯四年,督臣朱燮元讨安位,位降,使位通上下六卫,并清平偏镇四卫,设亭障,置游徼,纪里道之数千六百余里。贵阳犹人之有胸腹也。东西诸府卫,犹人之两臂然。守偏桥、铜鼓以当沅、靖之冲,则沅、靖未敢争也。据普安、乌撒以临滇、粤之郊,则滇、粤不能难也。扼平越、永宁以拒川蜀之师,则川蜀未敢争也。所谓以守则固矣。命一军出沾益,以压云南之口,而以一军东指辰、沅,声言下湖南而卷甲以趋湖北,武陵、澧阳不知其所守,膺击荆南,垂头襄阳,而天下之腰膂已为吾所制矣。一军北出思、黔,下重庆,敌疑我之有意成都,而不疑我之飙驰葭萌也。问途沔北,顾盼长安,而天下之噤吭,且为我所扌益矣。所谓以攻则强矣。如是而曰贵州蕞尔之地也,其然乎哉?客拂然起曰:子之言亦诞矣。夫贵州者,山箐蓊郁,蛮左侏离。自明初以迄今兹,苗种狺狺,时或为患。及大军四集,则草而禽之矣。未闻其能为中国病也。且东出沅辰,则五溪结曲为之限;北趣巴蜀,则重江汗漫为之防。子又何言之易矣。余曰:如客之言,所谓知其常而不知其变者也。贵州之地,自唐、宋以来通于中国者,不过什之一二,元人始起而疆理之。然大抵同于羁縻异域,未能革其草昧之习也。夫风气日开,人才亦渐出,今中国衣冠固多流寓其间者,且英雄俊伟之士亦何地不生?而谓贵州终于犭丕犭秦之俗也,吾不信也。彼苗顽者,贪残性生,争夺无厌,见利而逐,自取剪屠,固其宜矣。然安邦彦亦不过水西支孽耳。一旦披猖肆恶,结乌撒以攻沾益,而云南为之震惊;诱诸苗以袭偏沅,而湖广为之奔命,帅其党类,围迫贵阳、龙里、新添以东,所在焚劫,而川粤之师,回翔而不敢进。其为患亦剧矣。赖邦彦亦止苗夷故智,无深识远图耳,犹且兴五省之甲,仅而克之。西南半壁,驿骚殆遍,尚谓不能为中国患乎?客曰:诚如子言。以水西一族,而贵州全力且不能御之,又何有于纵横天下哉?余曰:此非贵州之不足恃也。用兵者不知其方也。王三善统川、贵之师,当贵阳就围,逡循途次,自平越至龙里,计程百三十里耳。积四日而后达,贼自畏葸解围引去耳。使三善于顿兵平越之时,分遣精锐,从遵义而进,直指大方,覆其巢穴,贼必溃散。扼其要害,至则歼之,贼可旦夕平矣。计不出此,使贼展转出没,逞其恣睢,动涉旬时,易三大帅王三善、闵梦得、朱燮元,扰半天下而后底平,谓用兵者犹有人乎哉?故曰非贵州之不足恃也。客曰:然则贵州诚为险要之区,英雄当从而争之矣。余曰:是又不然。天下有创起之地焉,有根本之地焉。创起云者,惟其所在不择地而皆可以有为者也。根本云者,得之则兴,失之则亡,当竭智尽能以图之,竭智尽能以保之者也。汉高创起于泗上,而以关中为根本;光武创起于南阳,而以河北为根本。泗上、南阳,非无形势可取,而苟无与于天下之要会,英雄亦以邮传视之矣。项羽恋恋于彭城,李密拳拳于巩、洛,狼戾无成,千古同叹。皆不知创起之地非根本之地者也。夫不知创起之地而以根本视之,不知根本之地而以创起置之,其敝皆足以至于亡。客曰:贵州之较泗上、南阳又何如哉?余曰:子姑置之□□贵州在秦汉之交亦未入版图。彼二君者,亦幸不生于其地耳。使贵州而为今日之贵州,二君生于其地。而适当亡秦乱新之际,二君者,其竟以匹夫老乎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   ◎贵州一   《禹贡》荆、梁二州荒裔。自春秋以来,皆为蛮夷地。其在天文,亦参、井之分野也。汉初,为西南夷地。武帝元鼎末,开置柯郡。三国时,蜀汉分置兴古郡。又相传诸葛武侯封柯蛮酋济火为罗甸王国于此。晋及宋、齐因之。隋置州。唐分置思、夷、珍、播等州,俱属黔中道《唐志》:州为羁縻州,又有充、应、琰、牢、在、矩等州,俱羁属黔中。又有罗罗鬼主居之罗罗本罗甸之卢鹿部,后讹为罗罗。或曰:州境即殷时鬼方也。《易》曰:高宗伐鬼方。《诗》曰:覃及鬼方。考今犹有罗鬼之名。宋时,亦置思、播、珍等州《宋志》:大观中,以故夷州建为承州。宣和中省,属珍州,亦为罗施鬼国地。元于此置八番、顺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八番,程番、韦番、方番、洪番、龙番、金石番、罗番、卢番也。龙番又有卧龙、小龙、大龙三番,而实与龙番同种。故云八番。《元志》:至元十六年,西南诸番归附者凡三千四百八十七寨,隶四川行省。至元二十八年,改隶湖广行省。明初以其地分隶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洪武十五年,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始建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属州九、县十四、宣慰司一、安抚司二、长官司七十一,而都司所领卫十八、直隶所一、守御所十、长官司六总为里七十有九,夏秋二税约三万七百石有奇。盖府卫参设焉。今仍为贵州布政使司,领府十二、州十一、县十九,而卫所亦错列其中。   ◇贵阳军民府属州三 安抚司一 县二 长官司十七   新贵县附郭  贵定县附郭   定番州领长官司十七   程番附州  小程番  韦番  方番  洪番  卢番上马桥  卧龙番  小龙番  大龙番  金石番  罗番  卢山已上皆长官司,又木官等里附见   开州广顺州   金筑安抚司领长官司三   木瓜  麻向  大华   ◇贵州宣慰使司与府同城  属长官司九   水东  中曹蛮夷  青山  佐  龙里  白纳  底寨乖西蛮夷养龙坑   ◇贵州卫与府同城   ◇贵州前卫与府同城   ◇安顺军民府属州三 长官司六   宁谷  西堡   镇宁州领长官司二   十二营  康佐   永宁州领长官司二   慕役  顶营   普安州   ◇普安卫与州同城 属所四   乐民  平夷  安南  安笼   ◇都匀府属州二  县一  长官司八   清平县  都匀  邦水  平浪  平州六洞   麻哈州领长官司二   乐平  平定独山州领长官司二   合江洲陈蒙烂土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