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止观辅行助览 - 第 10 页/共 40 页

具足应如前文明十法界。所以不再出者。事戒既斥。故不再出。 谓心想见。此属见惑   涅盘疏云。见倒在凡夫。心想倒是。学人无学则无倒。彼文如何今销之。若心想二倒在学人。乃思惑中倒耳。非见倒也。例如贪瞋痴是思惑。与见惑贪等有异。 只应更云六作   旧论文云六受亦如是。今添六作。乃成记中空指。 如五百比丘   或说无明是身因。或说爱无明是身因。乃至或说饮食是身因。 执急则断乃至一槩用之   斥比人用之也。今未知记王消何处文耶。若涅盘并疏。并不见执急之说。恐大论七十九有执管文。 管   涅盘疏音奸。正应作奸。 智被真制   制。尺制反。牵曳之义也。真字恐误。应作愚。 擭   一号反。手取也。 有见佛者即为说灭   增一阿含云。佛出世时。不度者令度。不解脱者令解脱。彼说灭六见之法。云何为六。言有我见。即说灭我见之法。无有我者。亦与说灭无有我见之法。言有我见无有我见。亦与说灭有我见无我见之法。复自观察说观察之法。自说无我之法。亦非我说亦非我不说之法。若如来出世。说此灭六见之法。 贤圣已来不曾杀妇人无他诸比丘问佛(云云)乃至兼谈妇人谄诳之情   又云。又我奔走能象马车乘。此沙门行不暴疾。而我奔走不能及之。此必是如来。是时[寄-可]掘便说偈言。尊今为我故。而说微妙偈。恶者令识真。皆由尊威神。即时舍利剑投於深[冢-豖+凡]中。央掘入城乞食。妇人临产甚难。见斯事已即往佛所白佛世尊言。我於向者入城乞食。见一妇人身体重妊。我作是念。众生受苦何至於斯。世尊告言。汝今往彼告妇人言。我贤圣生已来。未曾杀生。持此至城之言。使此妇人胎得无他央掘。央掘依教向母人说。时母人胎即时解脱。记文难晓。以此正之。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一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二     丹丘沙门 有严 注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四 医令嗽毒   嗽。音速。吮也。吮。食允反。 亦须复推   向作覆字也。若推者。如初句中相推。云若欲贪灭而贪欲不生者。为即为离。若即者。灭那能生。若离者。生而无因等。 故今文中不复委书   三四句。论中不复具作句法。但令列初句。 对余境时   今论中且从六受一中论贪。若对余五论之。又名未起。 通对十界。后若别起   今文且从一界将已未对论。若余界未起。乃是别论未耳。今遮此未。故云恐也。 乃至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十六句   余三句令例初句。今为例作第四句。使前二句可作。应云为贪欲已。心灭。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为贪欲已。心不灭。未贪欲心非生非生非不生。为贪欲已。心亦灭亦不灭。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为贪欲已。心非灭非不灭。未贪欲心非生非不生。 何得亦具无等三句   上问已未。只可论不生。何得具生。故今拒之。若如问意。只可论不生者。正生中只合论生。又何得论不生耶。 事助   如方等历幡坛道具中修观者是。 观柱缘生   论云。梁柱椽栋名之为殿。上中下分和合名之为柱。片片和合故有分名。众礼和合故有片名。除三分柱因缘名字。更无柱名等(云云)。 七识正因种   彼经云。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此七识者非第七识之识也。此第七识乃了因种耳。今云正种者。疏引什法师释云。欲界为一。三禅三空为六。合为七识住。所以然者。三恶苦多识不乐住。第四禅识色微故。又无想天识不乐住第四无色。以非想法微故识不乐住。随识乐住即是法性。故得为种。已上止文。 怫   音佛。恕也。 因缘一法治邪痴故   十二因缘治断常痴。 若转计者从此句生   四句推无记不生。若转计者。为无记灭已不生。为无记不灭不生。为无记亦灭亦不灭不生。为无记非灭非不灭不生。 起空属空。起有属有   搜要云。非前二收。不出前二。或善或恶。或空或有也。 不善四句如无禁   贪欲即是道等四句。 喾   苦沃反。五帝中第三帝也。史记云。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皆同姓而异国号。 嫄   音原。 而孕   所孕之子。谓不祥而弃之。遂名曰弃。乃周之始祖也。 齓   初觐反。毁齿也。 猃狁   猃。本作猃。音险。狁。音允。皆畜种。故字从犬。 熏鬻   熏。本作[打-丁+熏]。鬻。音育。夷名也。 綖   音延。此乃覆冠衣耳。应作线。与线同。公羊传云。中国不绝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