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注 - 第 141 页/共 171 页
善男子我以此方便(至)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
令进大心。方能究竟离二死怖。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大悲行门。
久成正觉。尚不失谦。
如诸菩萨摩诃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二指示后友二。初后友人会。
尔时东方有一菩萨。
从东来者。后位如相。智明方证故。
名曰正趣。
正法徧趣。化众生故。以智正趣。真如相故。
从空中来。
智体无依。方契如故。
至娑婆世界轮围山顶。
意表如依。妄惑显故。
以足按地其娑婆世界六种震动。
以定慧足。除杂慧故。
一切皆以众宝庄严(至)然后来诣观自在所。
同前会者。意显不离。随顺众生。得如相故。又以智会悲。成无住故。
△二前友指示。
时观自在菩萨告善财言(至)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以在此会。故阙礼辞。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五(入第六十八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正趣菩萨。寄真如相回向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敬承其教遽即往诣彼菩萨所。
△二见敬谘问。
顶礼其足合掌而立(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二。初标名体。
正趣菩萨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普门速疾行。
十方无际。故名普门。一念超多。故云速疾。
△二显其业用四。初申问。
善财言圣者於何佛所(至)去此几何发来久如。
虽有三问。意在速疾。
△二显深。
告言善男子此事难知(至)能闻能持能解能说。
△三承力请说。
善财言圣者我承佛神力(至)能信能受愿为我说。
△四正答前问五。初答得法处。
正趣菩萨言善男子(至)於彼佛所得此法门。
谓从自本智如来藏界。普生万善本觉而来。故行能速。徧知一切法。不离心性。万行顿成。
△二答时久近。
从彼发来已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
△三答处近远。
一一念中举不可说(至)不可说世界微尘数佛剎。
以多时发多步。则知远矣。即是速疾。
△四显其成益。
一一佛剎我皆徧入(至)教化调伏无有休息。
△五类显十方。
如从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至)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堕罗钵底。
此云有门。谓有此无缚无着等微妙法门。为法师故。
其中有神名曰大天。
现大身故。无缚无着。智净自在。故名为天。称理普应。故名为大。妙用难测。故名为神。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九大天神。寄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入菩萨(至)现广大身为众说法。
△二见敬谘问。
尔时善财至大天所(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二。初授法方便。
尔时大天长舒四手(至)持诸金华以散善财。
约事则发心难遇。净目而观。散华而供故。约表谓展四无碍解手。取所证胜流相应法门。先当自净。以洗身心。后因利他。故云华散。亦表四摄远展。摄取四众故。
而告之言善男子(至)於一切时常现在前。
现相赞友难遇。令欣入故。
△二正授所得二。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解脱名为云网。
谓以六度大悲。如云覆润。如网罗摄故。
△二问答业用。四摄摄生故。文中亦二。初问。
善财言圣者云网解脱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现宝令施。教以檀摄。
尔时大天於善财前(至)檀波罗蜜能舍难舍。
△二类通教余。及利行摄。
善男子如我为汝示现此物(至)障碍险道到无障处。
如是等言。亦兼爱语同事。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菩提场中。
所入法界。即得菩提之处故。菩提是本。前南有所表。从本之南。今摄末归本之法界。故不云南矣。又地上证如。亦同本故。今回向终。故摄归此。
有主地神其名安住。
地为万法所依。即所入法界无量。安住即入义。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礼大天足绕无数匝辞退而去。
△十安住地神。寄入法界无量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菩提场内安住神所。
△二见敬请法五。初友见称赞。
百万地神同在其中(至)摧伏一切邪论异道。
既云友见。则已含见友。